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红层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幸悦子 肖攀 +2 位作者 宋文龙 黎义勇 刘前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112-14122,共11页
为研究赣南红层地区地下水资源及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运用数理统计、Pipper三线图、Gibbs模型、水化学平衡法、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 为研究赣南红层地区地下水资源及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基于水文地球化学理论,运用数理统计、Pipper三线图、Gibbs模型、水化学平衡法、同位素示踪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HCO_(3)-Ca·Na为主,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Ca^(2+)和HCO_(3)^(-);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研究区地下水起源于大气降水,Sr同位素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风化的混合。地下水中石膏、岩盐、白云石、方解石和硅酸盐岩均处于未饱和状态。影响研究区地下水离子组成的是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作用,碳酸盐岩风化溶解控制区以方解石溶解为主。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存在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以地下水中的Ca^(2+)、Mg 2+置换围岩矿物的Na+、K+为主,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离子组成的影响较小,其中工矿活动的影响大于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红层 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