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铁钴矿床成矿模式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学平 周建廷 范爱春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48-256,共9页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铁钴矿床为一个半隐伏矿床,矿体均产于高岽山背斜的北西翼F1逆掩断层的下盘。面积为0.33km2。矿化具一定分带性,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分别赋存于棋子桥—佘田桥组、锡矿山组及黄龙组中。岩层和构造是该矿区金...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铁钴矿床为一个半隐伏矿床,矿体均产于高岽山背斜的北西翼F1逆掩断层的下盘。面积为0.33km2。矿化具一定分带性,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分别赋存于棋子桥—佘田桥组、锡矿山组及黄龙组中。岩层和构造是该矿区金属工业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本矿区的热液作用,也是主要条件。矿床形成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在沉积成岩阶段中,成矿物质初始富集,局部矿体已成雏形。在后期改造阶段中,伴随印支、燕山运动,地温增高,地下热水循环作用加强,成矿元素经迁移,沿断层上侵,在有利空间,叠加富集、改造同生层状矿体或贫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铅锌铁钴矿床 上高县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早三叠世旋回地层研究
2
作者 王学平 范爱春 周真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通过江西省萍乐坳陷带西段下三叠统米级旋回层序的研究,发现本区下三叠统三级层序结构模式不同于Exxon提出的典型模式,而是"凝缩段+HST"的特殊沉积模式,为加深效应强于变浅效应的结果,并依此划分为4个三级旋回层序。同时发现... 通过江西省萍乐坳陷带西段下三叠统米级旋回层序的研究,发现本区下三叠统三级层序结构模式不同于Exxon提出的典型模式,而是"凝缩段+HST"的特殊沉积模式,为加深效应强于变浅效应的结果,并依此划分为4个三级旋回层序。同时发现,米级旋回层序与三级旋回层序有相似的沉积结构模式,其界面均为淹没不整合面,为快速海侵作用下的淹没事件的产物。向上两者均为逐渐变浅的沉积过程,说明沉积过程中存在着"相"的等级与层次。依据旋回层序的研究,本区乃至江西省早三叠世由晚古生代的陆表海进入陆缘海的地壳发展阶段。由于印支运动的强烈造山作用,致使早三叠世沉积层序总体表现为向上变浅的沉积特征。陆缘海的古地理环境随着早三叠世结束而终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坳陷 米级旋回层序 三级层序 凝缩段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江盆地铁镁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郭佳磊 巫建华 +2 位作者 胡杰 郭国林 刘帅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0-395,共16页
余江盆地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的西端,盆地内出露的铁镁质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全岩SiO_2含量为47.6%~52.1%(平均49.1%),全碱(Na_2O+K_2O)含量较低,变化范围为3.16%~4.11%(平均3.64%),K_2O/Na_2O比值高,变化于0.70~0.94之... 余江盆地位于赣杭铀成矿带中段的西端,盆地内出露的铁镁质火山岩主要为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全岩SiO_2含量为47.6%~52.1%(平均49.1%),全碱(Na_2O+K_2O)含量较低,变化范围为3.16%~4.11%(平均3.64%),K_2O/Na_2O比值高,变化于0.70~0.94之间(平均0.78),在TAS图解上落入亚碱性系列范围;TFeO含量为9.26%~11.2%(平均10.5%),且Fe_2O_3/FeO比值为0.30~0.59(平均0.43),MgO含量为6.39%~8.03%(平均7.34%),在AFM图解主要落入钙碱性系列范围。CaO含量为7.45%~8.89%(平均8.28%),Al2O3含量为14.3%~15.3%(平均15.0%)。稀土总量较低,变化范围为149~160μg/g(平均154μg/g),轻稀土富集明显,(La/Yb)N值变化范围为6.77~9.12(平均7.65),Eu和Ce异常不明显(δEu=0.86~1.09;δCe=0.89~1.0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Rb、Sr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Ti、Y等。(87Sr/86Sr)_i值介于0.704634~0.705000之间(平均0.704741),(143Nd/144Nd)_i值介于0.512650~0.512674之间(平均0.512659),εNd(t)值变化范围是2.60~3.07,显示出亏损地幔源的特征;全岩δ18O值较高(6.99‰~9.90‰,平均8.21‰),可能与部分地壳物质的混入有关;(^(206)Pb/^(204)Pb)_i值介于17.659~17.875之间(平均17.768),(^(207)Pb/^(204)Pb)_i值介于15.255~15.292之间(平均15.272),(^(208)Pb/^(204)Pb)_i值介于37.854~37.994之间(平均37.933)。在(^(87)Sr/^(86)Sr)_i-(^(206)Pb/^(204)Pb)_i、(^(143)Nd/^(144)Nd)_i-(^(206)Pb/^(204)Pb)_i和(^(143)Nd/^(144)Nd)_i-(^(87)Sr/^(86)Sr)_i图解中位于亏损地幔端元和EMⅡ富集地幔端元之间,且更偏向于亏损地幔端元,表明源区可能有亏损地幔和EMⅡ富集地幔的贡献,且亏损地幔端元所占比例更高,暗示铀成矿作用与亏损地幔的关系比较密切,并且多类型的铁镁质岩浆活动可能有利于铀成矿作用。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分析,余江盆地铁镁质火山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由于岩石圈伸展减薄导致软流圈上涌所产生的结果,同时铀成矿作用可能与伸展构造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镁质火山岩 Sr-Nd-Pb-O同位素 亏损地幔 多类型 伸展构造 铀成矿作用 余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县清溪地区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和水稻根系土硒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冰权 沙珉 +3 位作者 谢长瑜 周强强 魏星星 周梵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0-750,共11页
江西赣南地区是典型的硒缺乏地理分布区,但近年来研究成果表明该地区稻谷富硒率高,土壤与稻谷富硒存在不一致的原因尚不明确,探讨土壤和稻谷硒含量特征和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对赣南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利用和富硒农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赣南地区是典型的硒缺乏地理分布区,但近年来研究成果表明该地区稻谷富硒率高,土壤与稻谷富硒存在不一致的原因尚不明确,探讨土壤和稻谷硒含量特征和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对赣南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利用和富硒农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赣县清溪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ICP-MS/OES)等方法测定了研究区1734件表层土壤、57组稻谷及配套根系土硒等元素含量及硒形态地球化学指标;系统分析了区内土壤硒含量和分布特征、稻谷硒含量特征,探讨了根系土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以足硒、富硒区为主,土壤硒含量与成土母岩关系密切,不同成土母岩区土壤硒含量规律为:古生代变质岩>中生代花岗岩>新元古代变质岩>中生代陆源碎屑岩>新生代第四系。根系土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土壤标准,稻谷富硒率为64.91%,稻谷对土壤硒的富集能力强(富集系数20.05%),当根系土硒含量≥0.25mg/kg时,水稻富硒率高达70.83%,能够稳定产出优质富硒水稻。硒的赋存形态是影响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总硒含量较低时,水溶态、离子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硒的占比高,从而提升了硒的生物有效性;有机质含量低,对硒吸附能力弱,也是硒生物有效性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认为,赣县清溪地区富硒、足硒土壤开发利用时,综合考虑土壤硒含量、土壤理化指标、硒形态对土壤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有利于科学指导天然富硒土地划定和富硒水稻产业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有效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西部中晚二叠世地层旋回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肖光荣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本文以赣西西部米级旋回层序研究为基础,依据其平面展布及垂向叠加形式进行三级旋回层序划分,从中二叠世的鸡公岭组至晚二叠世的长兴组共划分出6个三级旋回层序,其时限约5.5Ma。通过中二叠世米级旋回层序的统计,它可能与地球轨道黄赤交... 本文以赣西西部米级旋回层序研究为基础,依据其平面展布及垂向叠加形式进行三级旋回层序划分,从中二叠世的鸡公岭组至晚二叠世的长兴组共划分出6个三级旋回层序,其时限约5.5Ma。通过中二叠世米级旋回层序的统计,它可能与地球轨道黄赤交角旋回相当(4万年)。该区米级旋回层序相序特征,反映出4次明显的拉张期,即栖霞早期、小江边期、南港期及乐平晚期。依据其空间展布,它们均为陆表海中的裂隙槽或深海沟,表明印支运动作用非常强烈,同时也为钦州造山带"开、合"运动在该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西部 旋回地层学 米级旋回层序 三级旋回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多金属矿石中铁、铜、铅、锌、砷、锑、钼和镉的含量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世龙 吴周丁 +3 位作者 刘小玲 张合良 陈和平 胡小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0-933,共4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多金属矿石中铁、铜、铅、锌、砷、锑、钼和镉的含量。以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处理多金属矿石样品。选择铁、铜、铅、锌、砷、锑、钼、镉的分析线分别为259.9,324.7,220.3,213.8,18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多金属矿石中铁、铜、铅、锌、砷、锑、钼和镉的含量。以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处理多金属矿石样品。选择铁、铜、铅、锌、砷、锑、钼、镉的分析线分别为259.9,324.7,220.3,213.8,189.0,206.8,202.0,228.8nm。各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21-8.4μg·g^-1之间。方法应用于矿石标准物质(GBW 07162和GBW 07163)的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在0.4%-2.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多金属矿石 多元素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钨矿石中硅、铁、铝、钛、钨、锡和钼的含量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世龙 黄启华 +2 位作者 胡小明 吴秀英 易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37-1240,共4页
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混合试剂熔融钨矿石样品,用酒石酸-盐酸体系酸化提取制备样品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上述7种元素的含量。选择硅、铁、铝、钛、钨、钼和锡的分析谱线分别为251.61,259.94,396.15,3... 采用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混合试剂熔融钨矿石样品,用酒石酸-盐酸体系酸化提取制备样品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溶液中上述7种元素的含量。选择硅、铁、铝、钛、钨、钼和锡的分析谱线分别为251.61,259.94,396.15,334.94,239.71,202.03,189.98nm。7种组分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对应元素的光谱强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在0.000 24~0.063 mg·g^-1之间。方法应用于钨矿石标准物质(GBW 07240,GBW07241)的分析,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2)在0.48%~5.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钨矿石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 被引量:11
8
作者 曾书明 游玮 覃兆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19-1632,共14页
对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从下至上划分为鸡公岭组、栖霞组、小江边组、茅口组、南港组、乐平组、七宝山组、长兴组;从底至顶划分为Schwagerina cushmani-Darvasites.、Staffella、Misellina claudiae、P... 对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从下至上划分为鸡公岭组、栖霞组、小江边组、茅口组、南港组、乐平组、七宝山组、长兴组;从底至顶划分为Schwagerina cushmani-Darvasites.、Staffella、Misellina claudiae、Parafusulina、Chusenella、Neoschwagerina、Yabeina、Neomisellina、Gallwoayinella、Palaeofusulina minima和P.sinensis11个带,鸡公岭组的Sweetognathus whitei,茅口组Jinogondolella serrata,七宝山组Clarkina leveni、C.guanyuanensis、C.oriantalis,长兴组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7个牙形石带。同时划分出Shouchangoceras、Anderssonoceras、Prototoceras、Konglingites、Sanyanites5个菊石带。依据生物地层单位将这段地层划分为下统隆林阶,中统罗甸阶、祥播阶、孤峰阶、冷坞阶和上统吴家坪阶、长兴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年代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方位角在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饶河清 李萍军 +1 位作者 黄河 马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146,共4页
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宽方位角观测系统方位角、偏移距及满覆盖次数分布等特点,以地质构造发育、各向异性显著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萌城矿区某勘查区为例,对宽、窄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勘探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窄方位角观测系统,... 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宽方位角观测系统方位角、偏移距及满覆盖次数分布等特点,以地质构造发育、各向异性显著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萌城矿区某勘查区为例,对宽、窄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勘探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窄方位角观测系统,宽方位角观测系统1次覆盖向满覆盖过渡快,野外数据采集时对地表障碍物变形观测易于实现;宽方位角观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横向上的观测能力,有效扩展了观测方位角,使获得的地震数据更趋于全息三维,方位角分布更均匀;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重进行子波保真、远道动校正及速度分析,便于获得分辨率较高、构造成像清晰的地震数据;相对于窄方位角地震勘探,宽方位角地震勘探观测通常覆盖次数更高,但勘探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方位角 观测系统 三维地震勘探 地震观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乐坳陷带西段伸展构造体系浅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游正义 曾书明 刘金元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23-129,共7页
通过野外调研和资料分析,发现萍乐坳陷带西段存在一伸展构造体系,它由变质核杂岩、固态流变构造群落、浅层次的顺层正滑拆离断层以及晚期的重力滑脱构造体系组成。变质核杂岩外缘由以多条大环状分布外倾的花岗质糜棱岩带为代表的韧性剪... 通过野外调研和资料分析,发现萍乐坳陷带西段存在一伸展构造体系,它由变质核杂岩、固态流变构造群落、浅层次的顺层正滑拆离断层以及晚期的重力滑脱构造体系组成。变质核杂岩外缘由以多条大环状分布外倾的花岗质糜棱岩带为代表的韧性剪切带组成,带中的矿物拉伸线理显示韧性剪切作用是沿隆起两翼近南北向进行的。顺层固态流变群落最突出的表现为浅变质岩中近水平的韧性剪切带。部分泥盆系—二叠系亦卷入顺层固态流变群落,表现为带内动力片岩及碳酸岩糜棱岩带。浅层次顺层正滑拆离断层多沿已存界面或岩性软弱面由南向北多层次滑移,并可分为后缘拉张、中部递进滑脱及前缘挤压三个构造分带。晚期重力滑脱体系主要发育于武功山北麓,由众多滑块组成。依据法国奥尔良大学所获变质核杂岩中糜棱岩同位素年龄可知,该伸展构造体系始于华力西晚期—印支期;依据卷入的地层,至少是燕山末期、甚至喜山期才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坳陷西段 伸展构造体系 顺层正滑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某低品位混合型铁矿石回收率的选矿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晗曙 李萍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98,共3页
新疆某铁矿选厂采用弱磁选—强磁选—重选工艺处理低品位混合型铁矿石,虽然铁精矿品位可达65%,但回收率仅50%左右。为此采用干式预选—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旨在提高回收率的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式预选可先... 新疆某铁矿选厂采用弱磁选—强磁选—重选工艺处理低品位混合型铁矿石,虽然铁精矿品位可达65%,但回收率仅50%左右。为此采用干式预选—弱磁选—强磁选—反浮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旨在提高回收率的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式预选可先抛弃占原矿约20%的废石,最终精矿铁品位为65.25%,回收率达69.28%,比现场生产指标提高了约1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混合型铁矿石 干式预选 磁选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