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会昌县苦竹岽锡矿地质特征及矿山探(采)结合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庆林 何桂红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z1期167-171,共5页
苦竹岽锡矿位于密坑山杂岩体北西部边缘与侏罗系上统鸡笼嶂组火山岩接触部位,明显受近东西向、南北向断裂带和接触带三者控制,为岩浆期后高中温气化热液微细脉浸染型矿床。在矿山探(采)过程中,进一步分析研究了锡矿的控矿因素和矿体的... 苦竹岽锡矿位于密坑山杂岩体北西部边缘与侏罗系上统鸡笼嶂组火山岩接触部位,明显受近东西向、南北向断裂带和接触带三者控制,为岩浆期后高中温气化热液微细脉浸染型矿床。在矿山探(采)过程中,进一步分析研究了锡矿的控矿因素和矿体的变化规律,指导矿山探(采)工程的布置,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今后矿山的探(采)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带 断裂带 浸染型锡矿 矿山探(采)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清江岩盐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盐机理 被引量:6
2
作者 罗文煌 姚琪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z1期121-126,共6页
清江岩盐矿床为新生代陆相碎屑—化学岩沉积,矿层厚度大,层数多,呈层状和似层状,产状平缓,矿石质量好,有益元素含量高,有害元素含量低;含盐系地层由碎屑岩和化学岩组成,具有旋回性、多级韵律和多韵律性特征;岩盐是在长期干旱的古气候环... 清江岩盐矿床为新生代陆相碎屑—化学岩沉积,矿层厚度大,层数多,呈层状和似层状,产状平缓,矿石质量好,有益元素含量高,有害元素含量低;含盐系地层由碎屑岩和化学岩组成,具有旋回性、多级韵律和多韵律性特征;岩盐是在长期干旱的古气候环境下,沉积环境相对较为稳定,持续时间长,封闭性较好,物质来源丰富的内陆盆地中形成的;成盐过程是在浅水环境下,借助机械沉积和化学沉积在同一成盐凹陷中或交替进行,或同时发生,形成不同的成盐机理,建立了成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江岩盐矿床 岩盐 地质特征 成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卧龙谷花岗岩和铜厂花岗闪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对赣东北地区铜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制约 被引量:19
3
作者 郭博然 刘树文 +5 位作者 杨朋涛 王宗起 罗平 王永庆 罗国辉 王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35-1046,共12页
赣东北地区是江南造山带东北段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卧龙谷花岗岩体是典型的非铜矿成矿花岗岩体,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揭示其岩浆结晶年龄为133 Ma±1Ma,形成于早白垩世。这些岩石表现出高的初始87Sr/86S... 赣东北地区是江南造山带东北段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卧龙谷花岗岩体是典型的非铜矿成矿花岗岩体,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揭示其岩浆结晶年龄为133 Ma±1Ma,形成于早白垩世。这些岩石表现出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16079-0.719392)和较低的εNd(t)(-6.51--5.14)值,指示其岩浆起源于壳源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铜厂花岗闪长斑岩体是典型的铜矿成矿花岗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形成于中侏罗世(171Ma±3Ma),表现出很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4403-0.704475)、较高的εNd(t)(-1.14-+1.80)和高的Mg#值(28-53),指示铜厂花岗闪长斑岩体可能为俯冲板片和俯冲沉积物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受到幔源物质污染。通过非铜矿成矿卧龙谷花岗岩和成矿的铜厂花岗闪长斑岩的对比,分析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对成矿地质背景的制约,为区域斑岩型铜矿找矿提供找矿标志和基础地质背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花岗质岩石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成矿地质背景 赣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会昌岽背玄武岩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励音骐 厉子龙 +3 位作者 毛建仁 骆学全 徐贻赣 汪惠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6-706,共11页
江西会昌岽背地区晚中生代玄武岩的SiO2含量为49.06%~50.14%,K2O含量为1.26%~1.63%。其微量元素显示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尤以明显的Nb、Ta亏损为特征;REE总量为(135.5~146.8)×10-6,(La/Yb)N≈10,表现出LREE富集... 江西会昌岽背地区晚中生代玄武岩的SiO2含量为49.06%~50.14%,K2O含量为1.26%~1.63%。其微量元素显示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尤以明显的Nb、Ta亏损为特征;REE总量为(135.5~146.8)×10-6,(La/Yb)N≈10,表现出LREE富集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且无明显的Eu异常;Sr-Nd同位素具有高(87Sr/86Sr)i(0.70678~0.70695)和低εNd(t)(-2.46^-2.18)的特征。据以上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反映出岽背玄武岩的源区可能为EMⅡ型富集型大陆岩石圈地幔,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较低的Nb/U比值(7~8)暗示该玄武质岩浆在形成过程中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大陆地壳混染或与俯冲过程有关的物质的加入。岽背玄武岩具有陆缘弧型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会昌地区在晚白垩世晚期(约85Ma)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该玄武岩的形成可能与燕山晚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消减作用关系密切。底侵作用可能为会昌地区燕山晚期成矿岩浆的生成提供了流体和热,有利于铜多金属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玄武岩 EMⅡ型地幔源区 活动大陆边缘 会昌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足洞和关西花岗岩体的铀-铅、铷-锶体系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黄典豪 吴澄宇 +1 位作者 韩久竹 张巧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7-48,共12页
江西龙南足洞重稀土和关西轻稀土花岗岩体锆石U-Pb不一致线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24和170Ma,分属燕山中期晚阶段和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综合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和初始^(87)Sr/^(86)Sr值,可以排除两者作为同源岩浆(封闭或受混染体系)结晶... 江西龙南足洞重稀土和关西轻稀土花岗岩体锆石U-Pb不一致线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24和170Ma,分属燕山中期晚阶段和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综合钾长石铅同位素组成和初始^(87)Sr/^(86)Sr值,可以排除两者作为同源岩浆(封闭或受混染体系)结晶分异演化的可能性。虽然两者的成岩物质均来自上地壳,但足洞岩体可能源于变质沉积岩,而关西岩体则可能由古老的中—基性火成岩派生。计算的μ_0值为8.35—8.38.源区的μ_1值和Th/U值,足洞分别为11.4和4.02,而关西分别为13.6和3.62。上述同位素新数据为南岭地区重、轻稀土花岗岩提供了对比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RB-SR U-PB 同位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德安黄金洼锡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卢树东 汪石林 +2 位作者 高文亮 肖锷 许建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7-23,共7页
介绍了黄金洼锡矿矿体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讨论了成矿作用,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处九瑞地区有利多金属成矿带,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岗岩体的产生是成矿作用发生的起始条件,区内丰富的多级断裂构造体系为岩浆... 介绍了黄金洼锡矿矿体特征,分析了控矿因素,讨论了成矿作用,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地处九瑞地区有利多金属成矿带,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岗岩体的产生是成矿作用发生的起始条件,区内丰富的多级断裂构造体系为岩浆、成矿流体运移和最终就位提供了运、储、移的重要空间,尤其是断层F1和F4之间所形成的次一级密集北西—北西西向裂隙带成为成矿流体汇聚的重要场所,成为主要的矿产聚集地。矿床的形成是多阶段成矿作用的产物,矿物质经历了富集、活化、再次富集、定位成矿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黄金洼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陆相红色盆地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中岩石地层序列界面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廖瑞君 衷存堤 肖晓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6-21,26,共7页
根据江西境内陆相红色盆地1∶5万区调填图实践,拟定了陆相岩石地层序列界面2类8种的划分方案;总结了各类界面的鉴别特征及其对于划分岩石地层单位的作用;提出了构造界面具等时性和相转变面具穿时性的新认识。
关键词 江西 陆相红色盆地 岩石地层序列界面 界面鉴别特征 界面等时性 穿时性 地质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食管癌与岩石类型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昭华 蔡伟娣 曾雪萍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5年第4期28-30,共3页
利用江西省大量岩石类型和食管癌死亡调查资料,对食管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岩石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食管癌死亡率与岩石类型密切相关。食管癌死亡率与变质岩、碳酸盐岩、第四系松散岩、红色碎屑岩呈正相关,与岩... 利用江西省大量岩石类型和食管癌死亡调查资料,对食管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岩石类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食管癌死亡率与岩石类型密切相关。食管癌死亡率与变质岩、碳酸盐岩、第四系松散岩、红色碎屑岩呈正相关,与岩浆岩呈负相关,与碎屑岩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死亡率 岩石类型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蒙山地区硅灰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游正义 何淑芳 易文萍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z1期116-120,共5页
蒙山地区位于江西西部,是我国南方较大的硅灰石矿产资源基地,已探明的硅灰石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5.区内硅灰石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侵入形成的蒙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300 m范围的下二叠统茅口组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灰岩中;矿体多呈似层... 蒙山地区位于江西西部,是我国南方较大的硅灰石矿产资源基地,已探明的硅灰石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5.区内硅灰石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侵入形成的蒙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300 m范围的下二叠统茅口组含燧石结核、燧石条带灰岩中;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走向长100~400 m,厚度2~20 m;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硅灰石、石英、方解石,硅灰石含量一般为55%~70%,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和CaO.区内燧石灰岩提供了硅灰石形成的硅钙质组合、中深成岩浆岩为钙硅化学合成硅灰石提供了反应热液是两个主要的控矿因素,矿床属层控热变质交代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矿 地质特征 成因探讨 蒙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肝癌与岩石类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昭华 蔡伟娣 曾雪萍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4期34-35,40,共3页
利用岩石类型资料1092个数据,肝癌死亡调查资料1544例,研究了肝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的岩石类型(岩浆岩、变质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红色碎屑岩、第四系松散岩)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与肝癌有相关性的岩石类型... 利用岩石类型资料1092个数据,肝癌死亡调查资料1544例,研究了肝癌死亡率与人群生存区的岩石类型(岩浆岩、变质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红色碎屑岩、第四系松散岩)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与肝癌有相关性的岩石类型对肝癌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岩石类型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土龙山—岭下湾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远景
11
作者 张振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z1期72-76,共5页
通过翔实的资料阐述土龙山—岭下湾一带地层、构造、岩浆岩、化探异常与成矿的关系,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寻找中、大型金矿床的潜力。
关键词 金矿 成矿地质条件 找矿远景 土龙山-岭下湾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质特征与地貌景观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尹国胜 杨明桂 +3 位作者 马振兴 刘细元 杨永革 龙梅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56-74,共19页
三清山位处欧亚大陆东南部,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中的怀玉古岛弧地体之上,已知有9亿多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发展历史。山体面积229.5km2、主峰海拔高程1816.9m,是在中生代区域构造隆起的背景上,又在三角形断块构造控制下进一步隆升... 三清山位处欧亚大陆东南部,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中的怀玉古岛弧地体之上,已知有9亿多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发展历史。山体面积229.5km2、主峰海拔高程1816.9m,是在中生代区域构造隆起的背景上,又在三角形断块构造控制下进一步隆升的"隆上隆"山体,主要由"A"型钾长花岗岩组成,岩石具有高硅、富钾、低钙特点。花岗岩体内为北北东、北西向两组垂直节理和帚状裂隙群所切割,这些垂直节理和裂隙的强度大、密度稀、延伸长、切割深,具张—剪性质,呈带展布,组成裂隙网络,又经冲刷剥蚀风化等地质作用,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是世界花岗岩地质、花岗岩地貌、花岗岩生态完美结合的一个突出代表,并以奇特的景观形式展示了杰出的自然美。这些,都具有无可替代的科学价值和国际对比意义。①三清山北临赣东北新元古代古板块缝合带及中生代陆内深俯冲带,这是一个重要的中生代构造—岩浆带,形成了中—晚侏罗世—白垩纪造山期和转型期"I→S→A"型花岗岩序列,三清山"A"型钾长花岗岩为该花岗岩序列中的最新成员,是研究西太平洋地区中生代陆内俯冲型花岗岩的最好园地。②三清山花岗岩微地貌类型多样、发育系统、保存完整,峰峦、峰墙、峰丛、石林、石柱、石锥、峡谷、崖壁以及丰富的造形石等微地貌标型齐全、特征典型,这种以锥状峰峦与密集峰柱组合型花岗岩峰林为特征的地貌景观——称"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她记录和保存了地球中新生代以来地壳形成演化的历史,特别是完整记录与系统出露了三清山花岗岩形成演化相关的内外地质作用主要过程,是一个具有世界性价值的花岗岩微地貌天然博物馆。③中国是世界上花岗岩最发育的国家之一,花岗岩名山很多。根据花岗岩景观类型特色,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和花岗岩景观的成因,最具代表性的花岗岩景观为三清山、黄山、华山、泰山、普陀山和克什克腾,她们既代表了中国主要花岗岩景观的类型、也代表了花岗岩地貌的成因类型,同时反映了花岗岩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构成一个花岗岩景观的序列,分别称为:"三清山式—黄山式—华山式—泰山式—普陀山式"和"克什克腾式"。其中的"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是具有世界对比意义的花岗岩景观型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地质 花岗岩地貌 “三清山式”花岗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乌珠穆沁旗巴彦呼舒花岗闪长岩锆石U-Pb LA-ICP-MS年龄、地球化学、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光强 刘敏 +4 位作者 赵洪涛 张达 王浩然 王忠 胡兆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1-663,共13页
本文报道的花岗闪长岩位于内蒙古巴彦呼舒以东10 km处。大地构造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的锡林浩特晚古生代褶皱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该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36.1±3.4Ma。花岗闪长岩SiO2为66.93%~67.22%,Al2O3为15.13%~15.53%,... 本文报道的花岗闪长岩位于内蒙古巴彦呼舒以东10 km处。大地构造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的锡林浩特晚古生代褶皱带。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该岩体的侵位年龄为236.1±3.4Ma。花岗闪长岩SiO2为66.93%~67.22%,Al2O3为15.13%~15.53%,K2O为2.47%~2.56%,Na2O为4.35%~4.46%,A/CNK值为0.94~0.95,显示该地区花岗闪长岩属于偏铝质钙碱性岩;亏损高场强元素,Sr达416.6×10^-6~425.7×10^-6,Sr/Y值为42~49,显示出高Sr低Y的典型特征,具有Adakite(高锶低钇中酸性岩)或者高Sr花岗岩的特点。花岗闪长岩的锆石εHf(t)值介于13.3~15.7之间;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249~356Ma和258~422Ma。综合分析表明,花岗闪长岩为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闭合后,加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呼舒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特征 花岗闪长岩 西伯利亚板块 华北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北石门寺钨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志辉 叶天竺 +5 位作者 祝新友 巩小栋 贾文彬 熊光强 贺晓龙 胡擘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1-930,共10页
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对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矿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细脉浸染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石英大脉型和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成矿构造为近EW向和NW向断... 基于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对赣北石门寺超大型钨矿的钨多金属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细脉浸染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石英大脉型和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的成矿地质体为花岗斑岩。成矿构造为近EW向和NW向断裂构造。成矿结构面明确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界面,其与似伟晶岩壳的分布大体一致,控制了大规模浸染状矿化的分布;花岗斑岩及隐爆角砾岩边部的成矿结构面则控制了大规模隐爆角砾岩型矿体。成矿作用蚀变特征标志为云英岩化、硅化、钾长石化、白云母化,其中云英岩化与钨矿化关系最密切。以上述认识为基础,建立了石门寺钨矿床的“三位一体”成矿预测地质模型,为指导花岗闪长岩大面积出露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北 石门寺 钨矿 矿产勘查工程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南部单观嶂复式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其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庆林 田幽军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z1期172-176,共5页
单观嶂岩体是一个深成复式岩体,根椐同源岩浆演化的观点,岩石谱系的划分方法,将其划分为中排、大坑尾、梅屋一期结构单元和小龙归二期结构单元。从地质、岩石学、稀土元素、副矿物特征方面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单观嶂 复式岩体 岩石谱系单位 江西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前震旦纪岩石中锆石U—Pb法定年与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9
16
作者 谢国刚 李均辉 +3 位作者 李武显 唐红峰 李惠民 周新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庐山前震旦系由星子群、双桥山群和筲箕洼一汉阳峰组地层构成。通过对庐山前震旦系中锆石U-Pb法定年测定,星子群的斜长角闪岩中锆石的U-Pb法定年结果是1 869±40Ma,由此表明星子群是晚元古代江南造山带的最古老结晶基底;筲箕洼-汉... 庐山前震旦系由星子群、双桥山群和筲箕洼一汉阳峰组地层构成。通过对庐山前震旦系中锆石U-Pb法定年测定,星子群的斜长角闪岩中锆石的U-Pb法定年结果是1 869±40Ma,由此表明星子群是晚元古代江南造山带的最古老结晶基底;筲箕洼-汉阳峰组中细碧岩和流纹岩的锆石U-Pb法定年结果,分别是917±36Ma和878±51Ma。它们在时代上与邻区登山群、井潭组、松木坞组和上墅组中细碧岩/玄武岩和流纹岩相当,是江南晚元古造山带的重要组成;侵入于星子群和双桥山群的辉绿岩岩墙群中的锆石U-Pb法定年结果是793±156Ma,它是上述造山带的最后岩浆活动的产物。此外,还讨论了"庐山飞来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前震旦纪 岩石 同位素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广丰杨村超大型滑石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雷焕玲 蒋少涌 +3 位作者 孙岩 罗平 李艳红 马振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1-254,共14页
江西广丰杨村滑石矿储量达上亿吨,是世界上超大型滑石矿床之一。矿石主要由鲕粒状滑石组成,含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及浸染状有机质,具有典型的沉积鲕粒状结构;赋矿围岩白云岩硅化较强烈。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与滑石矿页岩标准化稀土元... 江西广丰杨村滑石矿储量达上亿吨,是世界上超大型滑石矿床之一。矿石主要由鲕粒状滑石组成,含少量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及浸染状有机质,具有典型的沉积鲕粒状结构;赋矿围岩白云岩硅化较强烈。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岩与滑石矿页岩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基本一致,重稀土元素相对轻稀土元素弱富集,稀土元素总量低,弱负铈异常,并且它们具有相同的87Sr/86Sr比值(0.7092~0.7101),白云岩的δ13CV-PDB值变化范围在-4.9‰^+0.7‰之间,与同期海水大体一致。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了滑石矿和白云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滑石成矿所需的镁可能来源于海水。部分样品显示正铕异常,且白云岩中δ18OV-SMOW值(+14.5‰^+19.7‰)较同期海水偏低,87Sr/86Sr比值比同期海水稍高,暗示成矿物质并非由海水单一提供,可能还有高87Sr/86Sr比值、富硅的热液提供了成矿所需的硅。综合滑石和白云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江西广丰杨村滑石矿为同生热水沉积成因,滑石中镁来源于富镁海水,硅来源于海水下渗淋滤古老硅铝质地层形成的富硅、高87Sr/86Sr比值的热液,海水中镁与热液中硅结合形成滑石。滑石矿在经历了同生沉积-热液期之后,又受到了后期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的叠加,形成了具片理构造的滑石片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鲕粒滑石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C-O-Sr同位素 同生热水沉积 江西杨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清山地区的花岗岩地质遗产与建立地质科学园区的构想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明桂 陈祥云 +3 位作者 尹国胜 黄志忠 杨永革 龙梅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75-84,共10页
三清山地区位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具有十多亿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发展历史。区内地质遗产丰富,特别是与花岗岩有关的系列地质遗产,世界罕见。保存有中一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大洋斜长花岗岩、蓝闪石片岩... 三清山地区位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具有十多亿年的地质构造演化发展历史。区内地质遗产丰富,特别是与花岗岩有关的系列地质遗产,世界罕见。保存有中一新元古代蛇绿混杂岩、大洋斜长花岗岩、蓝闪石片岩等古大洋与古板块碰撞遗迹。在中生代时期,不仅出露了陆内A型俯冲形成的“I-A”三种类型花岗岩,其演化序列完整、特征典型;还发生了大规模的花岗岩成矿作用,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铜金为主的多金属矿田,已探明3个超大型铜、金、钽铌矿床和多个大型金属矿床,是研究花岗岩、特别是陆内深俯冲造山带花岗岩的重要科学园地。三清山地区的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类型多样、造型奇特,是一个天然的花岗岩微地貌博物馆,也是世界花岗岩地貌景观中最杰出的代表。三清山地区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地球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具有建立以三清山为中心、以20~50km为半径的地质科学园区之条件,根据其地质自然遗产的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可划分为七大地学园区即: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怀玉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灵山式花岗岩地质景观区、三清湖岩溶景观区、德兴矿山地质公园区、张村樟树墩新元古代板块构造景观带、玉山常山金钉子地层古生物景观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清山地区 花岗岩 地质遗产 地质科学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庐山-彭山地区伸展构造演化及其对矿产形成的制约 被引量:10
19
作者 罗庆坤 刘国生 +2 位作者 王彪 项新葵 许建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7-129,共13页
庐山-彭山地区原是一个经受印支早期伸展机制下所形成的变质核。它在后期又经受了挤压和伸展的多期构造叠加,致成今日面貌。印支早期所形成的伸展拉覆断层为庐、彭及其相关地区的燕山期矿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导矿和储矿空间,对矿产的... 庐山-彭山地区原是一个经受印支早期伸展机制下所形成的变质核。它在后期又经受了挤压和伸展的多期构造叠加,致成今日面貌。印支早期所形成的伸展拉覆断层为庐、彭及其相关地区的燕山期矿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导矿和储矿空间,对矿产的形成与分布起着重要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变质核 断层 矿产资源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吉山钽铌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型 被引量:29
20
作者 曹钟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7,共4页
大吉山钽铌钨矿位于3组构造复合部位,矿体赋存于燕山期白云母花岗岩中,形态产状与岩体一致,矿石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组分Ta2O5、Nb2O5含量变化简单、均匀,WO3含量变化复杂、不均匀,表现为富矿巢特点。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 大吉山钽铌钨矿位于3组构造复合部位,矿体赋存于燕山期白云母花岗岩中,形态产状与岩体一致,矿石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组分Ta2O5、Nb2O5含量变化简单、均匀,WO3含量变化复杂、不均匀,表现为富矿巢特点。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成岩成矿演化是主导成矿作用,与石英脉型钨矿床在成因、时空间密切联系,可概括为"五层楼"加"基座"式找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模型 钨矿床 燕山期 控矿作用 成矿演化 矿石矿物 石英脉 钽铌 矿体赋存 形态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