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于都金银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1:50000银坑幅矿产地质图数据集 被引量:9
1
作者 贺根文 于长琦 +2 位作者 李伟 刘孝斌 周兴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66-74,10087-10099,共22页
本数据集综合应用岩性-构造-矿化蚀变专项填图、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路线调查长度520.65 km,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2 047件,遥感数据解译面积461 km^2,化学分析样167件。重点对燕山早期成矿岩浆岩、含矿建... 本数据集综合应用岩性-构造-矿化蚀变专项填图、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路线调查长度520.65 km,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2 047件,遥感数据解译面积461 km^2,化学分析样167件。重点对燕山早期成矿岩浆岩、含矿建造、控岩控矿构造,以及矿化蚀变标志等进行了调查划分,明确区内银金多金属矿主要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控岩控矿构造为北东向逆冲断裂及其次级裂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50 000银坑幅建造构造图,利用数字化填图系统(DGSS)创建了区内矿产地质图数据库,全面汇编了重要建造构造、地质界线、断裂、岩浆岩等图层属性库;完善了银坑式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找矿预测模型,突出了区内矿产与建造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都整装勘查区 银坑幅 矿产地质图数据集 金银多金属矿 1:50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于都县盘古山钨铋(碲)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曾载淋 张永忠 +5 位作者 陈郑辉 陈毓川 朱祥培 童启荃 郑兵华 周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958,共10页
盘古山钨铋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的赣县-于都钨多金属矿集区,为一赋存于隐伏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大型钨铋(碲)矿床。笔者采集了该矿区内2条不同地质产状黑钨矿-石英脉中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试,获得其等时线年龄为... 盘古山钨铋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的赣县-于都钨多金属矿集区,为一赋存于隐伏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大型钨铋(碲)矿床。笔者采集了该矿区内2条不同地质产状黑钨矿-石英脉中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试,获得其等时线年龄为(157.75±0.76)Ma(MSWD=0.99)和(158.8±5.7)Ma(MSWD=1.7)。测试结果显示,这2组矿脉是同一时期的成矿产物,均形成于燕山早期,属南岭EW向构造-岩浆带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 成矿时代 辉钼矿 盘古山钨铋矿床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兴国和宁都脱贫攻坚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数据集 被引量:4
3
作者 龚磊 王新峰 +7 位作者 宋绵 李红燕 肖则佑 胡啟锋 王进 吴琳伟 王磊 缪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1-17,10015-10023,共16页
赣南兴国和宁都脱贫攻坚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数据集依托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的赣南扶贫找水项目,反映了解决山区群众饮水困难以及为地方政府发展矿泉水等绿色水产业过程中取得的调查成果。本数据集包含“长江中游城市... 赣南兴国和宁都脱贫攻坚1:50 000水文地质调查数据集依托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的赣南扶贫找水项目,反映了解决山区群众饮水困难以及为地方政府发展矿泉水等绿色水产业过程中取得的调查成果。本数据集包含“长江中游城市群咸宁-岳阳和南昌-怀化段高铁沿线1:50 000环境地质调查(水环中心)”项目于2017年1月—9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取得的钻孔基础数据(7个钻孔)、钻孔地层描述信息(7个钻孔)、矿泉水普查成果(21个调查点)、矿泉水分析结果(15件)、饮用水分析结果(4件)等五组数据。其中钻孔基础数据和地层描述信息主要包括钻孔位置信息、孔径、孔深、钻孔单井涌水量、钻孔取样情况、钻孔揭露地层时代和层底深度(m),以及地层岩性描述等信息;矿泉水普查成果数据主要包括调查点位置信息、调查点现场测试指标、成因分析等;矿泉水分析结果和饮用水分析结果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取水样的实验室测试结果。勘查施工完成的钻孔,直接解决了3 000人的饮水困难;发现的优质矿泉水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地区 脱贫攻坚 水文地质调查 饮用水 地下水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宁都地区1:50000青塘幅矿产地质图数据集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翠辉 于长琦 +2 位作者 贺根文 李伟 刘孝斌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75-83,10100-10111,共21页
青塘幅位于江西南部于都银坑-宁都青塘整装勘查区北部,于山成矿亚带的北部。本次工作采用了岩性-构造-蚀变矿化专项填图、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了矿产地质路线调查长度533.68 km,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1 729... 青塘幅位于江西南部于都银坑-宁都青塘整装勘查区北部,于山成矿亚带的北部。本次工作采用了岩性-构造-蚀变矿化专项填图、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完成了矿产地质路线调查长度533.68 km,采集水系沉积物样品1 729件,完成1:5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458 km^2,遥感数据解译面积458 km^2,钻探施工422 m,化学分析样119件。数据集重点对燕山期早阶段成矿岩浆岩、含矿建造、控岩控矿构造及矿化蚀变标志等进行了调查划分,明确黑云母花岗岩为矽卡岩型硫铁钨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体,主要成矿结构面为梓山组上段的硅钙异性界面,蚀变以矽卡岩化、大理石化等为主;编制了青塘幅建造构造图,创建了区内矿产数据库,汇编了主要建造构造、断裂、地质界线、岩浆岩等属性特征;完善了狮吼山式矽卡岩型硫铁钨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模型,突出了区内矿产与建造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都整装勘查区 青塘幅 矿产地质图数据集 矽卡岩硫铁钨矿 1:50 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崇义地区茅坪钨锡矿床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4
5
作者 曾载淋 张永忠 +3 位作者 朱祥培 陈郑辉 王成辉 屈文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9-214,共6页
茅坪钨锡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位于崇(义)—(大)余—(上)犹钨多金属矿矿集区西华山—杨眉寺区段中北部的天门山—红桃岭矿田,为天门山岩体向北倾伏延伸的前锋部位;矿区钨锡矿化类型主要有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文章选取云英岩型... 茅坪钨锡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位于崇(义)—(大)余—(上)犹钨多金属矿矿集区西华山—杨眉寺区段中北部的天门山—红桃岭矿田,为天门山岩体向北倾伏延伸的前锋部位;矿区钨锡矿化类型主要有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文章选取云英岩型矿体及上部石英脉型钨矿体中与黑钨矿共生的辉钼矿7件,进行Re-Os等时线年龄测定,得到其模式年龄为(141.4±2.2)Ma~(158.2±2.2)Ma,其中云英型钨锡矿体中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56.8±3.9)Ma,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对应于燕山早期第二阶段;从云英岩矿体中样品模式年龄为(150.7±2.4)Ma~(158.2±2.2)Ma,石英脉型矿体中样品模式年龄为(141.4±2.2)Ma~(151.0±2.4)Ma。分析石英脉型矿体紧随但略晚于云英岩型钨锡矿体成矿,并结合矿田内取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探讨了矿田成岩成矿时代及时差,推断天门山岩体可能为多次成岩成矿的复杂式岩体,其成矿时代跨度为133~15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坪钨锡矿床 辉钼矿 铼-锇同位素定年 成矿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安远园岭寨矿区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梁景时 漆富勇 +1 位作者 胡论元 丁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7-1338,共12页
园岭寨矿区泥竹塘区段钼矿床是江西境内发现的最大斑岩型钼矿,现探明储量属超大型。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中,呈大透镜状、似层状。矿体厚度巨大,最大达456.57 m,最薄52 m,平均227.8 m,矿床平均品位0.067%。本文重点阐述矿床... 园岭寨矿区泥竹塘区段钼矿床是江西境内发现的最大斑岩型钼矿,现探明储量属超大型。矿体赋存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中,呈大透镜状、似层状。矿体厚度巨大,最大达456.57 m,最薄52 m,平均227.8 m,矿床平均品位0.067%。本文重点阐述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并对矿区的构造及成矿机制进行分析,提出深部具有隐伏爆破角砾岩筒。而北东向及北西西向断裂是矿区的控岩构造,控制了隐爆角砾岩筒及花岗斑岩体的侵入、就位,且导致花岗斑岩体周边50~450 m内不同方向的成矿节理极为发育,为本区钼矿床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特征 隐爆角砾岩 花岗斑岩 园岭寒矿区 泥竹塘 江西安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梅树坪钨钼矿床地质、成岩成矿时代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浩洋 赵正 +4 位作者 陈伟 周辉 陈振宇 侯可军 李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梅树坪钨钼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崇余犹矿集区内,矿体发育于九龙脑岩体南缘接触带,构造上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钨钼矿化,并发现了细粒花岗岩中浸染状白钨矿化,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以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本... 梅树坪钨钼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崇余犹矿集区内,矿体发育于九龙脑岩体南缘接触带,构造上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化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钨钼矿化,并发现了细粒花岗岩中浸染状白钨矿化,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以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本文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中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年龄为(157.2±1.70)Ma;并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黑钨矿化石英脉中的辉钼矿的年龄为(156.2±0.93)Ma。研究表明梅树坪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基本同时,均为燕山晚期,成矿紧随岩浆就位发生。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梅树坪钨钼矿与华南地区钨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时间150~160 Ma一致。梅树坪钨矿与西华山钨矿等具有相同的成矿时代、成矿背景和相似的成矿条件,预测矿区隐伏岩体南延之内接触带和震旦系变质砂岩外接触带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地区 石英脉型钨钼矿 燕山期 锆石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大埠复式花岗岩体两期成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方贵聪 陈郑辉 +4 位作者 陈毓川 赵正 侯可军 曾载淋 罗泽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5-1424,共10页
大埠复式花岗岩体位于赣南腹地,是于都-赣县钨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岩期次及成岩成矿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定了该岩体的成岩时代,结果表明:其东南体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430.0±1.1)Ma... 大埠复式花岗岩体位于赣南腹地,是于都-赣县钨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岩期次及成岩成矿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测定了该岩体的成岩时代,结果表明:其东南体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年龄为(430.0±1.1)Ma,西北体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52.7±1.1)Ma。东南体虽对内外接触带铀矿的矿质来源有所贡献,但与西北体形成时代相差甚远,并非同一地质构造背景下的产物;西北体与内外接触带的钨矿床形成时代相近,成因联系密切。矿集区内岩浆活动具多旋回特征,以燕山早期尤其是158~153 Ma的花岗岩浆活动对钨多金属成矿作用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质年代学 锆石U-PB年龄 大埠花岗岩体 于都-赣县矿集区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因素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勘查类型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彭琳琳 陈斌锋 +2 位作者 邹新勇 朱宏新 张青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5-463,共9页
现行《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采用矿体延展规模、矿体的矿化连续性、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5个地质因素来确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勘查类型。随着实践的积累,发现了其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矿体延展规模... 现行《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采用矿体延展规模、矿体的矿化连续性、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稳定程度、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5个地质因素来确定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勘查类型。随着实践的积累,发现了其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矿体延展规模、矿体形态的复杂程度基本上也反映了矿体的矿化连续性特征。风化壳中往往含有未风化彻底的夹层或风化球,进而提高矿床勘查的难度,在现行的勘查规范的地质因素中未能体现。本文提出将五大地质因素中的'矿体的矿化连续性'调整为'矿体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调整后勘查类型划分的标准不变,将有利于更好指导稀土矿产的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勘查规范 地质因素 勘查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县洋西坑钼矿床地质特征及Re-Os同位素测年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磊 漆富勇 李江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77-82,共6页
对江西赣县洋西坑钼矿床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并采集石英脉中的辉钼矿进行了单矿物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矿区无地层出露,主要岩性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3bγ2-25),其外围为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2ρbγ2... 对江西赣县洋西坑钼矿床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并采集石英脉中的辉钼矿进行了单矿物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矿区无地层出露,主要岩性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3bγ2-25),其外围为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2ρbγ2-15),两者呈侵入接触关系;矿床矿化类型为内带石英脉型;矿区内3条矿化带受近南北向构造控制,平行成组出现,南北向构造为矿体提供了赋存空间。通过对洋西坑钼矿8个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分析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和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56.09±0.77)Ma和(155.78±0.81)Ma,该高精度年龄代表该钼矿床的成矿年龄,并与南岭钨锡成矿年龄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床 Re—Os同位素 辉钼矿 地质特征 石英脉 花岗岩 南岭地区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会昌锡坑迳矿田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琳琳 陈伟 +1 位作者 卢国安 曾德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201-213,共13页
锡坑迳矿田位于武夷山成矿带南段,近年来矿田内锡矿找矿有较大突破,已发现岩背、淘锡坝、凤凰岽、苦竹岽、矿背、曲水坑等大中型锡矿床。在系统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总结了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矿田内锡矿床围... 锡坑迳矿田位于武夷山成矿带南段,近年来矿田内锡矿找矿有较大突破,已发现岩背、淘锡坝、凤凰岽、苦竹岽、矿背、曲水坑等大中型锡矿床。在系统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总结了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矿田内锡矿床围绕密坑山破火山构造的内外带,具“多位一体”特征,不同方向断裂带与火山通道复合控矿,燕山晚期岩体与火山岩接触带是找矿有利部位,尤其是缓倾、内凹、复杂的接触面部位。土壤地球化学表明Sn、Cu、Ag、F异常对寻找隐伏或半隐伏矿床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矿床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多位一体 锡坑迳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合龙钨矿矿床地质、成岩成矿时代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13
12
作者 尹政 赵正 +5 位作者 陶建利 吴胜华 李宏伟 甘加伟 陈伟 李小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1-1552,共22页
合龙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北-北东向于山构造带交汇部位,是南岭东段于都-赣县矿集区的重要组成。合龙钨矿床是赣南地区近年在石英脉型钨矿勘查取得最重要突破的矿区,新发现钨多金属矿体达48条,新探明黑钨矿资源量3.5万余吨,... 合龙钨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与北-北东向于山构造带交汇部位,是南岭东段于都-赣县矿集区的重要组成。合龙钨矿床是赣南地区近年在石英脉型钨矿勘查取得最重要突破的矿区,新发现钨多金属矿体达48条,新探明黑钨矿资源量3.5万余吨,WO_3平均品位2.189%,深部具有大型以上资源潜力。合龙钨矿床以外带石英大脉型矿体与岩体内石英细脉-云英岩型钨矿体分带共生为特色,区别于经典的石英脉型钨矿床的"五层楼"分带,也不同于"西华山式"仅岩体内成矿和"盘古山式"的仅岩体外成矿,故对其开展成岩成矿时差研究、内外带成矿过程对比研究和成矿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之上,对该矿床进行了较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对比了不同阶段、不同分带黑钨矿和白钨矿的矿物化学特征;应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深部隐伏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159.0Ma;应用辉钼矿Re-Os等时线法,测定了内带石英脉-云英岩型矿体成矿时代为157.3Ma,外带石英脉型矿体成矿时代为159.6Ma。研究表明,合龙钨矿床形成于燕山早期,是华南东部中生代大规模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钨多金属成矿作用的产物,其成矿作用紧随花岗质岩浆侵入而发生,成岩与成矿时间基本一致。内脉带矿化略晚于外脉带钨矿化,外脉带黑钨矿以相对高温阶段形成的含锰钨铁矿为主,内脉带黑钨矿则以成矿作用中晚期的含铁钨锰矿为主。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建立了"合龙式"钨矿床成矿模式,对石英脉-云英岩型钨矿成矿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下一步勘查工作部署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龙钨矿 石英脉型 云英岩型 成矿时代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早白垩世锡(钨)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背景及找矿勘查启示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鹏 毛景文 +4 位作者 汪礼明 曾载淋 卜安 高凤颖 许典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3-697,共15页
我国华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锡矿资源省之一,其锡矿成矿时代从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均有发育,其中以晚中生代锡矿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成矿集中在中晚侏罗世(160~150Ma)和晚白垩世(100~80Ma)。然而,最近在东南沿海成矿带新... 我国华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锡矿资源省之一,其锡矿成矿时代从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至晚中生代均有发育,其中以晚中生代锡矿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成矿集中在中晚侏罗世(160~150Ma)和晚白垩世(100~80Ma)。然而,最近在东南沿海成矿带新识别出一期早白垩世锡(钨)(145~130Ma)成矿事件,改变了以往华南锡(钨)矿床时空分布格局。本文在详细介绍东南沿海早白垩世锡(钨)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其成岩成矿时空分布,并与南岭板内锡(钨)成矿作用进行对比,浅析了早白垩世锡(钨)矿的成岩成矿背景和找矿潜力。研究显示,早白垩世锡(钨)成矿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成矿带的粤东和赣州会昌地区,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锡石硫化物型为主。与成矿有关的岩石为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成因上属于高分异I型或A型,与南岭板内锡(钨)矿相比,具有较高的锆石ε_(Hf)(t)值和较低δ~(18)O值,以及较高成岩温度,表明成岩过程中有较多新生地壳或地幔物质加入。结合区内发育同时期基性岩脉,认为华南这期早白垩世锡(钨)矿形成于岩石圈伸展背景,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有关。最后指出覆盖大面积晚白垩世火山岩的东南沿海地区,火山岩盖层下部具有寻找该期锡(钨)矿床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 斑岩 早白垩世 成矿背景 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科学研究和调查评价新进展 被引量:80
14
作者 王登红 赵芝 +13 位作者 于扬 王成辉 代晶晶 孙艳 赵汀 李建康 黄凡 陈振宇 曾载淋 邓茂春 邹新勇 黄华谷 周辉 冯文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325,共9页
自2011年以来,我国稀土产业跟其他矿种产业类似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无论是调查评价还是科学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理论创新和调查评价方面提出了"8多2高1深"的新认识,即:多类型、多岩性、多时代、多层... 自2011年以来,我国稀土产业跟其他矿种产业类似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无论是调查评价还是科学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理论创新和调查评价方面提出了"8多2高1深"的新认识,即:多类型、多岩性、多时代、多层位、多模式、多标志、多因继承、多相复合、高纬度、高海拔、深勘探;技术上,推广采用了赣南钻,加大了风化壳的勘查深度从而成倍增加了资源潜力,全方位采用了遥感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矿政管理的公信度并提供了新的找矿方法,持续采用水化学方法跟踪调查、综合评价了稀土矿山开采的环境效应并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实践中,发现了多处稀土靶区和远景区,查证多处大中型矿产地,并在浙江、福建、云南、江西等地实现了"高海拔、高纬度、大深度"的找矿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 矿产调查 综合研究 进展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东段岩前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时代 被引量:21
15
作者 赵正 陈毓川 +4 位作者 曾载淋 陈郑辉 王登红 赵斌 张家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28-1839,共12页
岩前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与滨太平洋北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南岭成矿带东段北部。主要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白钨矿和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内。在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LA—ICP—M... 岩前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与滨太平洋北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南岭成矿带东段北部。主要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白钨矿和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内。在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等时线方法,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前花岗岩和含矿石英脉中辉钼矿进行精确定年,获得花岗岩的单颗粒锆石U—Pb谐和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60.6±0.72)Ma,黑钨矿化石英脉中的辉钼矿为(159.2±2.3)Ma。这一成果揭示,花岗岩的就位年龄与含矿石英脉的形成几乎在相同热过程完成。结合前人研究,进一步得出南岭地区160~150Ma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南岭中东段,成岩成矿作用与华南地区东部岩石圈大规模伸展的构造运动力学背景有关。岩前钨矿与区内盘古山、画眉坳、柿竹园等著名矿床具有相同的成矿时代、成矿背景和相似的成矿条件,属同一个成矿亚系列,预测岩前钨矿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重点突破对象为内接触带石英脉型和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地区 矽卡岩型白钨矿 燕山期 锆石U—Pb定年 辉钼矿RE-OS定年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科学钻探0~2000m地质信息及初步成果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正 陈毓川 +5 位作者 郭娜欣 陈郑辉 曾载淋 王登红 杨洲畬 蔡正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0-1144,共15页
国家深部探测.南岭科学钻探工程(SP-NLSD-1)位于赣南于都县银坑镇,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南岭东西向构造一岩浆一成矿带与武夷北东向成矿带的交汇结合部位,是研究重要成矿带地壳结构、深部成矿机制的最佳地区之一。南岭科学钻探于2011.... 国家深部探测.南岭科学钻探工程(SP-NLSD-1)位于赣南于都县银坑镇,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南岭东西向构造一岩浆一成矿带与武夷北东向成矿带的交汇结合部位,是研究重要成矿带地壳结构、深部成矿机制的最佳地区之一。南岭科学钻探于2011.6.25开孔,2013.7.22终孔,总进尺2967.83m,岩心已全部准确归位。课题组建立了矿集区内科学钻探的精细编录方法,建立了岩性、构造、矿化、地球化学、岩石物性等精细剖面。钻孔于1373.71m揭露了区域上控岩控矿的F1推覆构造,其上为青白口系库里组火山碎屑岩地层,其下为二叠系乐平组-车头组一小江边组(栖霞组)海陆交互相地层;揭露了丰富的岩浆活动信息,0—2000m共见29层花岗质岩浆岩脉,主要岩性有流纹斑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发现了浅部细脉一网脉一浸染状铅锌铜金银矿化百余处,深部发现了细脉.浸染状钨铋矿化信息,初步实现了南岭科学钻探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科学钻探 成矿规律 深部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天山坎岭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S、Pb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斌 陈正乐 +5 位作者 张青 周振菊 韩凤彬 张文高 马骥 张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67,共13页
坎岭铅锌矿床是中国新疆南天山造山带内典型的铅锌矿床之一,矿床产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隆起带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研究发现:矿床具有后生成矿特征,赋矿围岩主要为上寒武统—奥陶系碳酸盐岩,矿体主要受构造和围岩控制,矿体... 坎岭铅锌矿床是中国新疆南天山造山带内典型的铅锌矿床之一,矿床产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隆起带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同位素研究发现:矿床具有后生成矿特征,赋矿围岩主要为上寒武统—奥陶系碳酸盐岩,矿体主要受构造和围岩控制,矿体形态以脉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为主,矿石矿物组合简单,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围岩蚀变较弱。矿石S同位素组成分布较宽(δ34S=-1‰~12.2‰),硫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及沉积地层;矿石Pb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206Pb/204Pb值为17.262~17.269,207Pb/204Pb值为15.571~15.675,208Pb/204Pb值为38.062~38.396,通过对比矿石与主要赋矿围岩的Pb同位素特征,发现二者存在亲缘性,说明成矿金属主要由沉积地层供给。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坎岭铅锌矿床为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的MVT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S、Pb同位素 铅锌矿床 南天山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盘古山钨矿床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41
18
作者 方贵聪 陈毓川 +6 位作者 陈郑辉 曾载淋 张永忠 童启荃 孙杰 黄鸿新 郭娜欣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6-84,共9页
盘古山钨矿是一个历史悠久、闻名国内外的大型矿床,为了厘定其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时代,进而认识成岩与成矿关系、岩体内带与外带矿化关系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本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和ICP-MS辉钼矿Re-Os分析法分别对南岭2000... 盘古山钨矿是一个历史悠久、闻名国内外的大型矿床,为了厘定其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时代,进而认识成岩与成矿关系、岩体内带与外带矿化关系及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本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和ICP-MS辉钼矿Re-Os分析法分别对南岭2000m科学钻探(SP-NLSD-2)所揭露的隐伏花岗岩体及其内带矿化石英脉进行了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隐伏花岗岩体形成于(161.7±1.6)Ma,内带矿化石英脉年龄为(155.3±2.8)Ma,均形成于中一晚侏罗世。盘古山钨矿床花岗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时代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矿化发育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并表现出花岗岩体→长石石英脉→石英脉的渐变演化关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表明,矿化石英脉是花岗岩浆分异演化晚期的产物。岩体内带石英脉与外带石英脉的形成年龄吻合较好,形成于同一成矿作用。盘古山钨矿床及其隐伏花岗岩体均形成于165-150Ma华南岩石圈伸展-岩体侵位-大规模成矿的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年代学 U—Pb Re—Os 钨矿床 盘古山 赣南 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加里东期阳埠(垇子下)岩体的锆石年龄、构造背景及含矿性评价 被引量:25
19
作者 赵芝 陈振宇 +5 位作者 陈郑辉 侯可军 赵正 许建祥 张家菁 曾载淋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0-535,共6页
阳埠岩体是赣南著名的含稀土岩体之一,但研究程度低,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文章对阳埠岩体风化壳的锆石样品进行了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61.1±1.3)Ma... 阳埠岩体是赣南著名的含稀土岩体之一,但研究程度低,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文章对阳埠岩体风化壳的锆石样品进行了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61.1±1.3)Ma,说明该岩体形成于中奥陶世。区域上阳埠岩体与武功山山庄岩体(461 Ma)、赣南上犹岩体(464 Ma)、云开大山花岗岩(465~467 Ma)等为同时代岩体,属华南加里东晚期第一次岩浆活动峰期产物,暗示华南加里东期褶皱造山运动的开始。结合江西省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资料,发现多数岩体的稀土总量较高,具备成矿母岩的首要条件。今后应对南岭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含矿性评价及找矿工作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埠岩体 锆石U—Pb年龄 造山运动 稀土矿 赣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银坑矿田高山角花岗闪长岩SHRIMP U-Pb定年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30
20
作者 赵正 陈毓川 +4 位作者 陈郑辉 王登红 曾载淋 赵斌 张家菁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6-542,共7页
高山角花岗闪长岩体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之北部,南岭东西向构造与滨太平洋北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岩体产出于银坑贵多金属矿田内部,与区内金银铅锌铜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在矿田地质和岩体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SHRIMP锆石U-Pb法... 高山角花岗闪长岩体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之北部,南岭东西向构造与滨太平洋北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复合部位。岩体产出于银坑贵多金属矿田内部,与区内金银铅锌铜的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在矿田地质和岩体地质工作基础上,采用SHRIMP锆石U-Pb法对高山角花岗闪长岩进行了精确定年,获得岩体锆石年龄为(160±1)Ma,并存在(422±4)Ma的捕获岩浆锆石年龄,指示岩体形成于燕山早期,而并不是以往认为的早白垩纪。结合矿床地质资料,判断矿田内的贵多金属成矿作用与高山角岩浆活动同期,与赣南地区中生代(165~150 Ma)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产于同一时期、同一构造背景,同属一个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SHRIMP 南岭成矿带 银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