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典型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特征和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健 姜云保 +3 位作者 黎燕武 蔡文彬 刘勇 李元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7期15-19,共5页
风电场通常位于高海拔山地区,水土流失风险高、危害大,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十分重要。以江西省吉安市华润峡江玉峡风电场工程为例,从扰动面积、水土流失、挖填方量等方面分析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探讨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 风电场通常位于高海拔山地区,水土流失风险高、危害大,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十分重要。以江西省吉安市华润峡江玉峡风电场工程为例,从扰动面积、水土流失、挖填方量等方面分析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探讨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和防治重点。结果显示:风电场风电机组区和道路工程区是新增扰动面积和水土流失量的主要区域,也是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应在施工期第1年布设完毕,这样才能起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单台风机挖填方量、造成的水土流失均小于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表明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挡土埂和挂网喷播植草是两种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可为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顺坡溜渣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碘含量
2
作者 谢冬香 谢绍荣 +2 位作者 李智慧 余文静 张麟熹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1357,共7页
固体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碘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如果不加处理排放到环境中可能污染水体、土壤,危害人类健康。但碘未列入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检测指标,目前尚无固体废物中碘的标准检测方法。选择污染土壤、污泥、磷矿石尾渣、... 固体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碘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如果不加处理排放到环境中可能污染水体、土壤,危害人类健康。但碘未列入固体废物浸出毒性和毒性物质含量检测指标,目前尚无固体废物中碘的标准检测方法。选择污染土壤、污泥、磷矿石尾渣、土壤和磷矿石标准物质进行实验研究,优化了样品消解的方式、测量介质和内标元素,进行了干扰实验,建立了以氢氧化钠为熔剂,高温熔融-热水浸提-氨水介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固体废物中碘的方法。在最佳条件下,碘的标准曲线在1.00~1000µg/L呈简单线性,其相关系数大于0.999,得到的方法检出限为0.7 mg/kg,测定下限为2.8 mg/kg,精密度(RSD,n=6)为3.0%~5.8%,相对偏差为3.4%~6.7%,能够满足固体废物检测要求。选择GBW07406a、GBW07407a、GBW07210和GBW07211四个标准物质进行方法准确度检验,结果表明,四个标准物质检测结果均在标准物质推荐值不确定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含锡固体废物中锡含量
3
作者 谢冬香 胡学文 +1 位作者 李海燕 张麟熹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1-1209,共9页
锡矿渣、锡尾砂、钨渣等固体废物是在矿石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于其含锡量在0.XX%~XX.X%,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是二次回收锡的重要资源。因此,准确、快速测定固体废物中的锡,对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 锡矿渣、锡尾砂、钨渣等固体废物是在矿石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由于其含锡量在0.XX%~XX.X%,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是二次回收锡的重要资源。因此,准确、快速测定固体废物中的锡,对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锡采用硝酸-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只适用于沉积物、土壤、污泥和油类样品,针对锡矿渣、锡尾砂、钨渣等难以被酸溶解的样品,检测准确度不能满足要求,对比目前实施的类似基体样品标准方法,根据固体废物的样品性质,优化了样品消解的熔剂用量、提取介质,对测量干扰及分析谱线进行了选择,建立了以过氧化钠为熔剂,高温熔融-热水浸提-酒石酸-盐酸酸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固体废物中锡的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准确度及检测效率。锡质量浓度在0.1~200 mg/L与其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50.0 mg/kg,精密度(RSD,n=6)为0.75%~4.3%。选择GBW07240、GBW07241和GBW07281三个标准物质进行方法准确度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标准物质检测结果均在标准物质推荐值不确定度范围内。选取锡矿渣、锡尾砂、钨渣三种固体废物,分别采用碱熔-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碱熔ICP-OES进行方法比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统计双侧检验P>α(显著性水平)=0.05,说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铜修饰椰壳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研究
4
作者 刘园园 傅筱倩 +3 位作者 孟磊 宋雯 闫良国 李旭光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2-1624,共13页
生物炭基材料在污水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催化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且粉末催化剂存在难回收等问题.本研究使用化学沉淀方法制备了系列氧化铜修饰椰壳生物炭(BC-CuO)材料,采用SEM、TEM、EDS Mapping、XRD、BET和FTIR对复合材料... 生物炭基材料在污水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催化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且粉末催化剂存在难回收等问题.本研究使用化学沉淀方法制备了系列氧化铜修饰椰壳生物炭(BC-CuO)材料,采用SEM、TEM、EDS Mapping、XRD、BET和FTIR对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四环素(TC)的效能,研究了水化学条件对BC-CuO/PMS体系催化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该体系中活性物种的产生及其对TC降解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BC-CuO/PMS体系可实现四环素(TC)的高效降解,当催化剂和TC的浓度均为20 mg∙L^(−1),PMS浓度为0.5 mmol∙L^(−1),pH=7.0,反应时间为40 min时,TC的降解效率可达99.0%;催化剂和PMS浓度的增加均能促进TC在BCCuO/PMS体系中的降解;水体中共存阴离子和腐殖酸对反应体系影响较小;自由基猝灭实验和EPR分析证实自由基途径(·OH)和非自由基途径(1O2)对TC的降解有重要作用,而电子传递的作用较小;综合XPS结果说明C=O和Cu是BC-CuO表面主要的催化位点.此外,利用简单的浸渍法将BC-CuO负载到气凝胶上,构建的可漂浮催化体系在8 h内可保持四环素的高效降解(去除率在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氧化铜 过一硫酸盐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稳矿化材料(LDHs)对镉污染红壤性水稻土的修复效果
5
作者 龙燕 徐高理 +2 位作者 杨林 晏婷 欧阳潞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制约绿色农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超稳矿化材料(LDHs)是一种新型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因其具有分层结构、高比表面积和可交换的层间阴离子而在土壤修复领域表现出高效、稳定的特点。探究LDHs对土壤-作...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制约绿色农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超稳矿化材料(LDHs)是一种新型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因其具有分层结构、高比表面积和可交换的层间阴离子而在土壤修复领域表现出高效、稳定的特点。探究LDHs对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Cd的影响,可以为Cd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Cd污染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苋菜盆栽实验方法,设置了0、2 g·kg^(-1)、5 g·kg^(-1)、10 g·kg^(-1)和20 g·kg^(-1)5个不同LDHs用量处理,研究了LDHs用量对土壤pH、土壤有效态Cd含量及苋菜中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LDHs后pH值显著提高0.85~3.54个单位(P<0.05),且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效态Cd含量随施用量的增加显著降低了58.5%~99.6%(P<0.05)。当施用量为2 g·kg^(-1)时,苋菜地上部分Cd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施用量≥5 g·kg^(-1)时,苋菜地上部分Cd含量随施用量增加而降低,降幅为52.5%~87.8%(P<0.05);苋菜地下部分Cd含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且较CK显著降低45.3%~85.5%(P<0.05)。苋菜富集系数与上述变化规律一致。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BCF_(shoot-soil)、BCF_(root-soil)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BCF_(root-soil)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BCF_(shoot-soil)呈正相关关系。LDHs能显著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Cd活性,从而减少Cd在植物体内的转运和富集,对Cd在土壤-作物系统中具有良好的阻控作用,可有效应用于Cd污染农田的钝化修复。结合生产成本与修复效果综合考虑,LDHs施用量以10 g·kg^(-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稳矿化材料(LDHs) 镉污染 红壤性水稻土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山造山带马鬃山增生楔时空演化历史:来自野外精细解剖、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约束
6
作者 王嘉轩 王盛栋 +5 位作者 张克信 宋博文 易先奎 罗清发 汤君阳 陈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2-1122,共21页
北山造山带围限于华北克拉通、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塔里木克拉通之间,是中亚造山带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其构造-地层区划和地质演化历史长期存在着不同认识。其中贾不泉口子地区的马鬃山增生楔是研究北山地区构造演化的天然载体,本文... 北山造山带围限于华北克拉通、西伯利亚克拉通和塔里木克拉通之间,是中亚造山带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其构造-地层区划和地质演化历史长期存在着不同认识。其中贾不泉口子地区的马鬃山增生楔是研究北山地区构造演化的天然载体,本文针对该增生楔的不同地质体开展了详细的识别和解剖,共识别出蛇绿混杂岩岩片、洋岛-海山岩片、洋内弧岩片、深海-半深海硅质岩岩片、活动陆缘-海沟浊积岩岩片和陆缘增生弧岩片等多种岩片类型。在马鬃山增生楔活动陆缘-海沟浊积岩岩片中的两件凝灰质粉砂岩样品(P3-57、P3-110)和一件含砾岩屑砂岩样品(P3-82)获得最大沉积年龄分别为410Ma、430Ma和286Ma。本研究对北山地区古生代的构造古地理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具体表现为:(1)贾不泉口子地区的马鬃山增生楔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程度与年代学研究存在一定差异,应该对不同类型岩片予以解构分析,还原不同类型岩片的构造古地理背景;(2)贾不泉口子地区的马鬃山增生楔中的3件基质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表现出~2.5Ga、~1.5Ga、~0.9Ga、~450Ma、~430Ma、~410Ma、~350Ma和~288Ma的多峰值频谱特征,分别记录了北山地区的变质结晶基底、哥伦比亚和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聚合-裂解事件、活动大陆边缘多期次构造-岩浆事件、残留洋盆以及同碰撞造山快速携入马鬃山增生楔;(3)北山造山带的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占比分布规律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表明马鬃山增生楔的物源区整体上由前寒武纪时期缝合带北侧提供转向由二叠纪时期缝合带南侧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板块地质学 增生楔 碎屑锆石年龄 北山造山带 岩相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氯化焙烧梯级分离电镀污泥中铬镍铜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教生 龚杰 +2 位作者 曾桂生 熊甘霖 王忠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8-108,共11页
电镀污泥是一种具有资源和危害双重特性的人造富矿典型危险废物。采用NH_(4)Cl和CaCl_(2)为复合氯化剂,同时引入FeSO_(4)·7H_(2)O为强化剂,采用强化氯化焙烧的方式,通过控制调节温度场梯级分离电镀污泥中的Cr、Ni、Cu,并探究其梯... 电镀污泥是一种具有资源和危害双重特性的人造富矿典型危险废物。采用NH_(4)Cl和CaCl_(2)为复合氯化剂,同时引入FeSO_(4)·7H_(2)O为强化剂,采用强化氯化焙烧的方式,通过控制调节温度场梯级分离电镀污泥中的Cr、Ni、Cu,并探究其梯级分离机制。热力学计算表明,电镀污泥中Ni、Cr、Cu的主要物相(Cr_(2)O_(3)除外)均能被HCl或Cl_(2)氯化成相应金属氯化物。试验结果表明:NH4Cl在大约400℃分解产生HCl,首先将电镀污泥中Ni、Cr、Cu的主要物相进行氯化,生成的少量CrCl_(3)在500℃左右挥发;在700℃时,FeSO_(4)·7H_(2)O分解产生SO_(2)和O_(2)促进CaCl_(2)分解生成Cl_(2)进行二次氯化;生成的NiCl_(2)在800℃时大量挥发,挥发过程可采用零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即属相边界反应控制来描述;而生成的CuCl_(2)在900℃左右开始挥发,1100℃时挥发完全,且该温度下收集到的CuCl_(2)(H_(2)O)_(2)晶体纯度达到94%,高温挥发过程可用1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和1/2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共同描述。因此,在可控的温度场下,通过氯化剂的定向相变,可以实现Cr、Ni、Cu的逐步分离和高效回收。该研究为电镀污泥中有价金属资源化回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其他多金属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强化氯化焙烧 有价金属 梯级分离 挥发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云保 刘勇 +2 位作者 许健 蔡文彬 黎燕武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9期70-72,共3页
以南昌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为例,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以及地铁项目建设特点、主体工程和施工布局等,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结合遥感影像、人工实测,以及样点监测法对工程建设期间4个水... 以南昌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为例,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以及地铁项目建设特点、主体工程和施工布局等,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结合遥感影像、人工实测,以及样点监测法对工程建设期间4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扰动土地面积和水土流失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车站工程区和车辆段及停车场工程区扰动土地面积较大,是项目区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区域;除了车站工程区,其余防治分区新增扰动土地面积主要集中在2019年,即开工1 a后;受项目建设推进新增扰动土地面积变化和雨季降雨影响,项目区水土流失量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因此应根据不同防治分区、不同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土地面积 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 地铁工程 南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应用于放射性污染场地阻隔修复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麟熹 王红海 +3 位作者 邹融 魏信祥 谢冬香 王靖雯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60-263,共4页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存在一定数量的放射性污染场地,当前主流的放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为原位物理覆土法,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需要大量土方,导致场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且... 随着核工业的发展、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存在一定数量的放射性污染场地,当前主流的放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为原位物理覆土法,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需要大量土方,导致场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且经济效益较差。本研究主要是探寻典型黏土对当地红壤的改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黏土——膨润土、凹凸棒石,并按不同配比加入红壤中,研究对比不同覆盖厚度土层的阻隔治理效果,主要评价指标为土壤氡析出率,为未来放射性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添加了改良黏土的覆盖土层的降氡效果要优于原始红壤,添加比例相同的条件下,膨润土的降氡效果比凹凸棒石更好;检测添加不同配比(2%、4%、6%、8%、10%,质量分数)黏土的改良土壤覆盖的氡析出率,数据显示对于同一种改良黏土矿物材料,降氡效果随着其添加比例增大而更好。两种覆盖材料均在添加比例为6%时降氡效果最佳,表明膨润土及凹凸棒石作为改良覆盖土层的添加比例为6%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污染场地 膨润土 凹凸棒石 原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