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种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杨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1S期118-118,121,共2页
在对南昌辖区种子公司抽样调查基础上,分析南昌市种子产业现状,剖析问题与差距,提出培育市场竞争主体,推动产业化进程等发展南昌种子产业的思路。
关键词 南昌 种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702发酵液对水稻种传真菌的抑制效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飞 涂艳丽 +1 位作者 李标 涂国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969-1970,共2页
对江西省6个水稻主栽品种种传真菌进行了检测,研究了链霉菌702发酵液对水稻种传真菌的抑制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水稻主栽品种不同程度带有稻毛锥孢菌、镰刀菌等真菌,种子带菌率在52%以上。3种药剂处理和链霉菌702发... 对江西省6个水稻主栽品种种传真菌进行了检测,研究了链霉菌702发酵液对水稻种传真菌的抑制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水稻主栽品种不同程度带有稻毛锥孢菌、镰刀菌等真菌,种子带菌率在52%以上。3种药剂处理和链霉菌702发酵液处理后均能有效抑制种传真菌,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链霉菌702发酵液可以有效防治因种传真菌引起的幼苗病害。链霉菌702发酵液处理种子后,种子的发芽率受到一定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将链霉菌702发酵液用于水稻种子种传真菌防治的药剂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702 水稻种传真菌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702发酵液对提高水稻种子耐贮藏性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涂艳丽 王飞 +1 位作者 赵伟 涂国全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9-41,共3页
用不同药剂和链霉菌702发酵液处理水稻种子,贮藏4个月后测定种子带菌情况和发芽率。研究发现,链霉菌702发酵液能显著降低水稻种子贮藏中带菌率;与对照相比,不同药剂及链霉菌702发酵液处理对贮藏后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链霉菌702 水稻种子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建新 涂艳丽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379-11379,11385,共2页
[目的]为预防大豆早期铬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铬处理大豆种子,研究铬对大豆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Cr6+浓度从0增至5mg/L,发芽率从91.44%增至92.59%,发芽势从89.13%增至89.54%。Cr6+浓度从10mg/L增... [目的]为预防大豆早期铬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铬处理大豆种子,研究铬对大豆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Cr6+浓度从0增至5mg/L,发芽率从91.44%增至92.59%,发芽势从89.13%增至89.54%。Cr6+浓度从10mg/L增至160mg/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降至74.94%和73.64%。低浓度铬处理的大豆幼苗根长、芽长及生物量比对照有少许的增加。15mg/L的Cr6+抑制大豆幼苗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Cr6+浓度达到100mg/L时,根长与芽长分别为对照的28.61%、31.33%。Cr6+对大豆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铬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个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浓度10mg/L以下的铬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子 萌发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尹辉 尹萍 +2 位作者 涂艳丽 赵伟 刘茂福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5期34-34,共1页
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影响杂交水稻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种子活力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稻种子 活力 提高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尹萍 涂艳丽 +1 位作者 王飞 尹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02-103,115,共3页
对北虫草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以蔗糖2%、蛋白胨1%、KH2PO40.10%为主的发酵培养基,在25℃、转速150r/m in、接种量5%的条件下,摇床振荡培养4d,菌丝体产量较高。
关键词 北虫草 液体发酵 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活菌数与生物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伟 涂艳丽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85-2285,共1页
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对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活菌数进行计数,同时采用烘杀抽提法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以探讨菌数与生物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活菌数与生物量显著相关,放线菌活菌数与生物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活菌数 土壤生物量 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文君 闵跃中 +1 位作者 涂艳丽 赵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1-111,113,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频振式杀虫灯对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均有诱杀效果,频振式杀虫灯控制区域内的斜纹夜蛾、小菜蛾、甜菜夜蛾的落卵量比无灯区分别下降52.8%、70.1%、71.8%,幼虫量下降了63.1%、70.2%、64.5%。
关键词 频振式杀虫灯 无公害蔬菜 害虫防治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杂新组合不同生态点品比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周乐明 魏新林 +3 位作者 李建新 李中秀 赵燕 邹旭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45-47,共3页
通过对12个早杂新组合在南昌地区4个不同生态点的品比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早杂新组合陆两优996、T优898、神农大丰稻102、金优463和陆两优105等品种。
关键词 早杂组合 品比试验 方差分析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新组合种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建新 熊哲民 +2 位作者 尹萍 尹辉 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05-1306,共2页
通过组织早稻新品种(组合)田间试验,从品种的优质、高产、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等方面进行对比、筛选出适合江西南昌市栽培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从而加快新品种的推广步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关键词 早稻 杂交新组合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杂交水稻品种及其亲本的生长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杨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6S期59-60,共2页
中优120、博优120、金优120是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新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品种。通过这3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播期、秧龄对播始历期、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对3个品种进行了品比。结果表明:中优120宜作中稻种植,秧龄35d;博优120晚稻种植... 中优120、博优120、金优120是我国水稻育种工作者新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品种。通过这3个品种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了播期、秧龄对播始历期、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对3个品种进行了品比。结果表明:中优120宜作中稻种植,秧龄35d;博优120晚稻种植产量高,秧龄35d;金优120中晚稻种植皆可,秧龄30d。通过N120、中9A、博A、金23A等4个亲本叶龄试验,结果是:各不育系亲本的主茎总叶片数越多,其播始历期就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优120 博优120 金优120 亲本 生长特性 播始历期 单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新组合种植特性分析试验
12
作者 夏忠志 刘茂福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1期45-47,共3页
通过对28个杂交早稻新组合播种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初步摸清了各组合产量、丰产性、稳定性、全生育期和各经济性状,为南昌市选择杂交早稻优良品种及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杂交早稻 生育特性 经济性状 应用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稻新组合丰优丝苗制种技术
13
作者 刘茂福 夏忠志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0期115-115,117,共2页
丰优丝苗是江西农业大学用粤丰A×广恢998配组选育的一个杂交晚稻中熟组合,2002年引入南昌,在同等制种条件下,制种产量较汕优63增产450~600kg/hm2。详细介绍了其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晚稻新组合 丰优丝苗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