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鄱阳湖区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付翠华 陈年高 +5 位作者 戴建荣 汪伟 李洪军 高祖禄 刘红云 宁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测定当前鄱阳湖区日本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 1.将尾蚴分别暴露于5×10-5、10-5、5×10-6、10-6、5×10-7、10-7mol/L的吡喹酮溶液中,作用20、40、60、80、100min后解剖镜下观察尾蚴泳动、收缩、断尾的变化... 目的测定当前鄱阳湖区日本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方法 1.将尾蚴分别暴露于5×10-5、10-5、5×10-6、10-6、5×10-7、10-7mol/L的吡喹酮溶液中,作用20、40、60、80、100min后解剖镜下观察尾蚴泳动、收缩、断尾的变化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1.在观察时间内,暴露于5×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有的尾蚴在断尾前死亡,暴露于10-5、5×10-6、10-6、5×10-7、10-7mol/L的吡喹酮溶液中尾蚴的死亡均发生在断尾之后,且同一观察时间点的尾蚴死亡数均低于断尾数。其中在10-6mol/L吡喹酮溶液中作用80min,尾蚴断尾率为92.2%(s±1.8%);作用100min,尾蚴断尾率为97.7%(s±2.7%)。2.暴露于10-6mol/L吡喹酮溶液中作用20、40、60、80、100min,各疫区组间的尾蚴断尾率无显著差异(P=0.851),不同时间下尾蚴断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重疫区各现场分离株日本血吸虫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将尾蚴移入10-6mol/L吡喹酮溶液80或10 0min,镜下观察其断尾率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区 日本血吸虫尾蚴 吡喹酮 敏感性 尾蚴断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监测指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付翠华 宁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8-573,共6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吡喹酮的发现是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的里程碑。吡喹酮具有高效、低毒、广谱、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使血吸虫病的治疗取得了真正的突破。据此,wHO血吸虫病控制策略的目标已由阻断传播转为疾病控制,以吡喹酮为主...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吡喹酮的发现是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的里程碑。吡喹酮具有高效、低毒、广谱、使用方便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使血吸虫病的治疗取得了真正的突破。据此,wHO血吸虫病控制策略的目标已由阻断传播转为疾病控制,以吡喹酮为主的周期性化疗成为当前疾病控制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吡喹酮 监测指标 抗药性 治疗药物 疾病控制 价格低廉 阻断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