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河流型水牛及其杂交品种肠道微生物群落分析
1
作者 万根 王也 +5 位作者 杨晓雪 杨佛生 姜成俊 叶昱 黄冬艳 宋德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9-1061,共13页
【目的】旨在评估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摩拉水牛(Murrah buffaloes)、尼里-拉菲水牛(Nili-Ravi buffaloes)、地中海水牛(Mediterranean buffaloes)及尼里-拉菲与摩拉、尼里-拉菲与地中海、摩拉与地中海水牛杂交品种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 【目的】旨在评估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摩拉水牛(Murrah buffaloes)、尼里-拉菲水牛(Nili-Ravi buffaloes)、地中海水牛(Mediterranean buffaloes)及尼里-拉菲与摩拉、尼里-拉菲与地中海、摩拉与地中海水牛杂交品种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为阐明河流型水牛宿主遗传与肠道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对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和地中海水牛及其杂交品种粪便细菌的16S rRNA V4超变区进行测序,分析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及多样性。【结果】(1)19个河流型水牛粪便样本共获得2326407条读长(reads),平均每个样本有(1738±237)SD 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2)在门水平,与水牛品种相关的微生物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蓝菌门(Cyanobacteri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其中尼里-拉菲水牛与摩拉水牛(P=0.019)、尼里-拉菲水牛与摩拉和地中海杂交水牛(P=0.019)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尼里-拉菲水牛与其他5个品种水牛(P=0.001~0.005)的蓝菌门(Cyanobacteria)丰度均存在显著差异。(3)在属水平,与水牛品种相关的主要微生物包括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土壤芽孢杆菌属(Solibacillus)、文肯菌属(Rikenella)、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另枝菌属(Alistipes),其中尼里-拉菲水牛与地中海水牛(P=0.041)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丰度存在显著差异,摩拉和地中海杂交水牛与其他5个品种水牛(P=0.000~0.001)的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丰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地中海水牛及其杂交品种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表明遗传差异会影响水牛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水牛 16S rRNA 二代测序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重组猪痘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梦雨 叶昱 +11 位作者 何后军 黄玉婷 江宁 邓佳丽 曾紫怡 应若嫣 余巧 唐玉新 宋德平 丁珍 樊惠英 黄冬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9-426,共8页
【目的】旨在构建能高效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的重组猪痘病毒,为探索猪痘病毒(SPV)作为非洲猪瘟新型活疫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优化合成非洲猪瘟病毒B646L基因,克隆至重组猪痘病毒通用转移载体pUSG11/P28,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 【目的】旨在构建能高效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的重组猪痘病毒,为探索猪痘病毒(SPV)作为非洲猪瘟新型活疫苗载体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优化合成非洲猪瘟病毒B646L基因,克隆至重组猪痘病毒通用转移载体pUSG11/P28,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USG11/P28-B646L,经脂质体介导转染预先感染猪痘病毒的PK15细胞,出现病变后通过绿色荧光标记筛选和纯化重组病毒。拯救的重组病毒经PCR和基因测序鉴定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p7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测定重组病毒的增殖特性和遗传稳定性。【结果】重组转移质粒pUSG11/P28-B646L在PK15细胞内和SPV成功进行了同源重组,纯化得到的重组病毒含有B646L基因,且基因序列正确。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病毒rSPV-B646L在PK15细胞中能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表达的蛋白大小正确,且能与p7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一步生长曲线显示,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增殖特性没有明显差异。重组病毒在PK15细胞上连续传15代后,插入的外源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或缺失。【结论】研究以SPV为载体,成功构建了正确表达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的重组猪痘病毒,重组病毒在PK15细胞中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B646L基因的插入没有影响重组病毒在PK15细胞上的增殖能力,表达的p72蛋白具有反应原性。研究成果为非洲猪瘟多基因重组猪痘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重组猪痘病毒 活疫苗载体 p7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F1基因敲低细胞系的构建及其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影响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房梦桃 刘众 +4 位作者 吴琪 黄冬艳 叶昱 万根 宋德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66-1274,共9页
【目的】旨在构建甲基转移酶——磷酸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CIF1)敲低细胞系,为探索PCIF1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PCIF1基因敲低(PCIF1-KD)细胞系。首先构建... 【目的】旨在构建甲基转移酶——磷酸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PCIF1)敲低细胞系,为探索PCIF1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复制及其分子机制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方法】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PCIF1基因敲低(PCIF1-KD)细胞系。首先构建PCIF1基因特异性靶向干扰载体——pcDNA3.1-Double U6-mCherry-sh PCIF1,后经脂质体介导转染至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81),并通过遗传霉素筛选、富集PCIF1-KD重组细胞,以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CIF1基因的敲低效果,并验证PEDV在获得的重组敲低细胞上的增殖能力。【结果】(1)重组干扰质粒经测序显示基因序列正确,证明成功构建PCIF1干扰质粒;(2)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重组Vero-81细胞中PCIF1被显著敲低,获得了稳定的PCIF1-KD重组细胞系sh-△PCIF1-Vero-81;(3)PEDV感染验证发现PEDV在sh-△PCIF1-Vero-81细胞的增殖水平被显著抑制,且在感染后24~36 h病毒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被进一步抑制。【结论】利用RNAi技术成功构建了一株稳定敲低PCIF1基因的细胞系sh-△PCIF1-Vero-81,PCIF1基因的沉默对PEDV的复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PCIF1对PEDV的影响或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工具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C端结构域相互作用因子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非洲绿猴肾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盖塔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致病性的分析
4
作者 段雷雷 蓝建辉 +5 位作者 李雯雯 周杭 王伟龙 兰荣招 万根 宋德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9-804,862,共7页
为探究猪盖塔病毒(GETV)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的致病性,及其在小鼠体内各器官和血清中的病毒载量及其排毒情况,本研究将GETV(GETV-JX-CHN-22-P7株)病毒液(106.5TCID50/mL)分别通过点眼、灌胃、腹腔注射3种途径接种小鼠,在96 h的观察期内... 为探究猪盖塔病毒(GETV)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的致病性,及其在小鼠体内各器官和血清中的病毒载量及其排毒情况,本研究将GETV(GETV-JX-CHN-22-P7株)病毒液(106.5TCID50/mL)分别通过点眼、灌胃、腹腔注射3种途径接种小鼠,在96 h的观察期内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接种后96 h剖杀各组小鼠,观察其各脏器的剖检病变;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小鼠各脏器的病毒载量、血清中病毒含量及排毒情况。取各组小鼠的各脏器(脑、肺、心、肝、脾、肾)制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3种途径感染GETVJX-CHN-22-P7株均可导致小鼠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活动量减少、轻微发热等症状,其中点眼和灌胃组小鼠感染后96 h的发病率均达100%,腹腔注射组小鼠发病率为60%;所有感染组小鼠均无死亡,对照组小鼠均健活。剖检结果显示,3组感染小鼠的肺、心、脾、肝、肠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如肺脏出现点状至弥散性出血,脑出血,肝脾肿大及肠淋巴结肿胀等。qPCR结果显示,所有感染组小鼠的眼、脑、肺脏、心脏、脾脏、肾脏及大肠等器官中均可检测到GETV。感染后24 h~96 h,腹腔注射组与灌胃组小鼠的粪便样品中均可检测到GETV,感染后24 h~72 h,点眼组小鼠的粪便样品中均可检测到GETV。腹腔注射组与灌胃组小鼠的眼球、肺、肝、小肠、大肠中的病毒载量均高于点眼组小鼠。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GETV经3种途径感染均可对小鼠的上述各脏器组织造成不同的病理损伤,如脑炎、肝细胞损伤、心肌萎缩坏死、间质性肾炎等病变。上述结果表明,GETV通过点眼、灌胃、腹腔注射3种方式感染小鼠均可引起小鼠相关临床症状;病毒可在小鼠体内多个器官中定植,造成各器官及组织的损伤、病变及病毒血症,并可通过粪便排毒,且不同感染途径与GETV对小鼠的致病性相关。本研究为GETV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塔病毒 感染途径 病理变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益生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德尔塔冠状病毒二联灭活疫苗小鼠免疫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燕阳 张宇 +9 位作者 吴琪 韩如意 刘林萍 高淑黠 叶以哲 叶昱 黄冬艳 丁珍 唐玉新 宋德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8-1509,共12页
【目的】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二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及宿主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方法】以42 d SPF级雌性昆明鼠为试验材料,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组(N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EM益生菌... 【目的】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二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及宿主肠道微生物的作用。【方法】以42 d SPF级雌性昆明鼠为试验材料,以基础日粮为对照组(N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EM益生菌(EM组)、枯草芽孢杆菌(Bac组)、乳酸杆菌(Lac组),在试验1和14 d,分别对小鼠免疫PEDV—PDCoV二联灭活疫苗,检测分析7,14,21,28 d小鼠血液中PEDV和PDCoV的中和抗体与血清免疫因子水平,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差异,以及肠上皮细胞绒毛、隐窝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NC组)相比,饲喂不同益生菌小鼠血清中PEDV和PDCoV的中和抗体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EM组小鼠血清中PEDV和PDCoV的中和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2)血清免疫因子表达量分析发现,EM组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1β、IL-5、IL-6、IL-10、CXCL1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NC组(P<0.01);(3)肠道形态结果显示,益生菌试验组回肠绒毛长度均显著大于NC组(P<0.05),EM组空肠绒毛长度显著长于其他3组(P<0.05),NC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大于试验组(P<0.05);(4)细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添加益生菌小鼠肠道菌群可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比NC组呈增加的趋势,其中EM组的OTU数量平均最高;试验小鼠肠道80%以上的菌群属于厚壁杆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饲喂益生菌组14 d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和丰度均发生了改变,EM组28 d小鼠肠道内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细菌丰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EM组和Lac组的Akkermansia菌属丰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研究表明益生菌可提高PEDV、PDCoV灭活疫苗免疫小鼠的抗体水平,宿主免疫因子水平,保护肠上皮细胞形态,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肠道有益菌的丰度。研究结果为益生菌在PEDV、PDCoV灭活疫苗中的应用及提高靶动物的抗体水平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 免疫作用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肖琦 何后军 +9 位作者 江宁 曾川 顾俊 田梦婷 王培霞 于晓梦 黄冬艳 甘平 唐玉新 叶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0-664,674,共6页
【目的】当前,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导致的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拟制备并鉴定针对SARS-CoV-2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的单克隆抗体,为SARS-CoV-2新... 【目的】当前,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导致的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拟制备并鉴定针对SARS-CoV-2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的单克隆抗体,为SARS-CoV-2新型快速检测方法的创制奠定基础。【方法】纯化原核表达的SARS-CoV-2 N重组蛋白并免疫BALB/c小鼠,经过4次免疫后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采用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通过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抗体的反应性。【结果】经3次亚克隆,试验获得了2株能够稳定分泌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D11和8G6;并且制备的抗体与真核表达的SARS-CoV-2 N蛋白反应原性良好。【结论】研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能够用于SARS-CoV-2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单克隆抗体 核衣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秸秆日粮对湖羊育肥性能及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叶以哲 夏宗群 +6 位作者 娄佑武 王荣民 管业坤 戴征煌 张国生 姜树林 丁君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1-890,共10页
【目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具有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消化率以及促进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等作用。基于微生物发酵秸秆日粮系统分析断奶湖羊育肥性能及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为揭示微生物发酵饲料促进湖羊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机理及进一步促进秸秆... 【目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具有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消化率以及促进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等作用。基于微生物发酵秸秆日粮系统分析断奶湖羊育肥性能及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为揭示微生物发酵饲料促进湖羊肠道微生态平衡的机理及进一步促进秸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生物发酵方法发酵饲料,试验选取36只月龄一致、体质量相近的湖羊公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只,分别为A组饲喂精料补充料+花生秸秆、B组饲喂发酵精料补充料+花生秸秆、C组饲喂精料补充料+发酵花生秸秆,各组置于相同环境中共同饲养54 d,试验结束后,统计计算试验过程中各组羊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肉比等生长性能指标,每组随机选择6只羊采集粪便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测定各组羊只肠道微生物结构和丰度。【结果】饲喂发酵精料补充料有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的趋势,发酵花生秸秆可以改善适口性,能够明显提升试验羊只的采食量,同时可提高肉羊生长性能和饲料的转化率。与A组相比,C组的菌群丰度显著下降(P<0.05);门水平中,Firmicutes和Synergist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而Parcu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属水平中,Clostridium IV和Flavonifractor的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饲喂发酵的花生秸秆,可以有效增加羊只的采食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肉羊生长性能;发酵花生秸秆中存在的大量乳酸菌,抑制了Flavonifractor等有害菌的生长,促进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健康,而健康的肠道环境使Clostridium XlVa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湖羊 育肥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