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水稻(籼粳杂交稻)产业及稻米市场对江西省粮食产业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9
1
作者 文喜贤 陈忠平 +5 位作者 尹建华 余秋平 方明珍 钱国明 何强生 刘凯丽 《江西农业》 2018年第8期52-55,共4页
为促进江西省粮食产业的发展,通过调研了解浙江省水稻生产及"籼改粳"基本情况、浙江省稻米消费及稻谷(含籼粳杂交稻)购销情况,并总结出浙江省稻米市场对江西省水稻产业发展及"籼改粳"工作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水稻产业 稻米市场 “籼改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2
作者 熊玉珍 陈凡玉 +3 位作者 邱兵余 余丽琴 陈武 刘平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7,10,共4页
对210份不同来源、类型丰富的江西水稻地方品种资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一批可作为育种亲本加以间接利用的优异种质,包括大穗型、大粒型、优质米和有色米品种等类型,并重点简述了36个优良种质的主要性状。
关键词 江西 水稻资源 地方品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黄瑞荣 李湘民 +4 位作者 华菊玲 马辉刚 邱在辉 梁玉勇 兰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8-722,共5页
在江西井冈山和南昌两地稻曲病常发区设置田间自然病圃,鉴定了江西省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83份和南方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39份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有的表现为高抗,有... 在江西井冈山和南昌两地稻曲病常发区设置田间自然病圃,鉴定了江西省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83份和南方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39份对稻曲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有的表现为高抗,有的表现为高感,但以感病品种居多;其抗性趋势与生育期、水稻类型及配组方式有关,表现为早熟品种优于中迟熟品种;籼型品种优于粳型品种;三系组合优于两系组合。多数品种的抗性两地表现一致,少数存在差异。对比分析了病株率与病丛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对应的病丛率分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品种 稻曲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技术流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潘熙淦 朱德瑶 尹建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6期47-51,共5页
以农垦59S、安农S-1、衡农S-1、5460S、赣ⅠS、赣ⅡS及赣ⅢS及其衍生不育系为核不育基因供体,分别与籼、粳稻品种杂交转育,经分离选择、花药培养以及结合长日低(高)温、短日低(高)温的“加压”筛选鉴定,提出了... 以农垦59S、安农S-1、衡农S-1、5460S、赣ⅠS、赣ⅡS及赣ⅢS及其衍生不育系为核不育基因供体,分别与籼、粳稻品种杂交转育,经分离选择、花药培养以及结合长日低(高)温、短日低(高)温的“加压”筛选鉴定,提出了一条以基因供体为基础,以生物技术为手段,以加压筛选为条件的快速、简便、准确、有效的选育技术流程。按此流程,只需三年五个世代即可有效地育成实用型的两用核不育水稻。已经育成1286S、H1356S、H2048S、6442S等一批早、中、迟熟期配套的长日高温不育、育性稳定的籼型核不育系。同时,筛选出终生不育、高温不育低温可育、高温可育低温不育、长日不育短日可育及长日可育短日不育的各类籼型核不育系(材料),为选育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快速的技术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用核不育水稻 选育 水稻 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4
5
作者 颜龙安 尹建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7-58,共2页
本文根据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特点,对其核心种子的生产方法以及在育种和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 核心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德瑶 万勇 +1 位作者 沈显华 潘皓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81-87,共7页
由水稻花粉株系9211215及品种早雪的细胞悬浮物游离原生质体,采用改良的RY—2培养基以琼脂糖珠包埋法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发生了持续分裂,早雪植板率达5%以上。ABA对恢复和提高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作用显著。两个材料均成功... 由水稻花粉株系9211215及品种早雪的细胞悬浮物游离原生质体,采用改良的RY—2培养基以琼脂糖珠包埋法进行原生质体培养,发生了持续分裂,早雪植板率达5%以上。ABA对恢复和提高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作用显著。两个材料均成功地再生出植株,再生频率9211215为8.9%,而早雪高达33.3%。60余株再生植株移栽田间后能正常开花结实。这是我省第一次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原生质体培养 ABA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赣晚籼37号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大洲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6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水稻 赣晚籼37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适宜地区 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粳南移”甬优8号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红萍 胡青峰 +4 位作者 王记林 罗世友 邓伟 陈大洲 张昆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4期48-49,共2页
"北粳南籼"是我国水稻栽培分布的主要模式。该文以粳稻"甬优8号"为示范材料,探讨了"北粳南移"后甬优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南方稻区种植粳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粳稻 甬优8号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中优752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技术
9
作者 蔡耀辉 颜满莲 +3 位作者 颜龙安 刘秋英 毛凌华 魏冬 《中国稻米》 2004年第6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杂交稻 中优752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晚籼中优329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10
作者 颜满莲 曹丰生 +4 位作者 杨素芬 李名迪 陈红萍 刘建华 裴冬莲 《中国稻米》 2005年第3期14-14,共1页
中优329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中9A与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的SG00329配组而成的二晚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势强,产量较高,米质优,适应性强,较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成为江西省2005年的主栽... 中优329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中9A与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的SG00329配组而成的二晚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势强,产量较高,米质优,适应性强,较抗稻瘟病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成为江西省2005年的主栽组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稻 中优329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晚籼稻新组合赣6优8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11
作者 邱在辉 杨正威 +4 位作者 唐犁 吴斯骏 张爱武 杨启生 张善华 《中国稻米》 2011年第2期69-69,72,共2页
赣6优88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杂交晚籼早熟新组合,其母本为不育系赣6A,父本为恢复系早测8-8。该组合具有熟期早、米质优、高产稳产、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09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赣6优88 早熟 优质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籼中优329
12
作者 颜满莲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12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晚籼 水稻研究所 江西 高配合力 农科院 新组合 杂交稻 抗病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大米”常识,你了解多少
13
作者 陈大洲 《农村百事通》 2013年第14期70-70,共1页
这一段时间,"镉大米"问题在国内引起高度关注。很多读者非常希望了解有关镉的知识,比如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稻含镉的标准等等。为解除读者的疑惑,我们特邀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陈大洲所长,就此为大家做一介绍。
关键词 含镉 大米 人体健康 水稻所 农科院 江西省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