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褐斑病田间发生特点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海源 李娟 +4 位作者 胡妍月 孙杨 涂贵庆 李帮明 黄水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8-1487,共10页
【目的】旨在调查掌握猕猴桃褐斑病田间周年发生特点,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不同绿色药剂组合,或绿色药剂与化学药剂组合在田间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绿色防治药剂,同时通过不同时期施药,筛选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适期及合理施... 【目的】旨在调查掌握猕猴桃褐斑病田间周年发生特点,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不同绿色药剂组合,或绿色药剂与化学药剂组合在田间对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高效绿色防治药剂,同时通过不同时期施药,筛选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适期及合理施药次数,提出对褐斑病高效的绿色施药方案。【方法】于试验地点的非防治区开展猕猴桃褐斑病周年发生情况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猕猴桃褐斑病田间自然发病状况。田间药效试验中,比较绿色药剂-化学药剂组合或绿色药剂-绿色药剂组合对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剂采用化学药剂戊唑醇与绿色药剂阿泰灵或氨基寡糖素的组合,以及绿色药剂多抗霉素B与阿泰灵或氨基寡糖素的组合,评价各组合对猕猴桃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防治适期试验中,分别于猕猴桃褐斑病的始发期、上升期和盛发期施药,评价不同时期施药及不同施药次数对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比较得出褐斑病的防治适期及合理施药次数。【结果】通过猕猴桃褐斑病周年发生情况调查,猕猴桃褐斑病可于6月中旬进入始发期,随后快速上升并于7月中旬达到盛发期,且不同地点的褐斑病发病时期存在差异。通过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绿色药剂阿泰灵或氨基寡糖素搭配化学药剂戊唑醇使用后的褐斑病rAUDPC值(relative area under the disease progress curve)分别为0.043和0.040,相对防效分别为74.76%和76.86%,二者相对防效显著高于戊唑醇单独施药或其他绿色药剂单独施药。通过防治适期研究,于病害始发期开始连续施药2次、3次或4次的病情指数分别为54.57、43.46、45.93,相对防效分别为40.40%、52.45%、49.83%,其防效显著高于病害上升期和盛发期施药。此外,于始发期连续施药3次和4次的相对防效显著高于连续施药2次。【结论】绿色药剂阿泰灵或氨基寡糖素搭配化学药剂戊唑醇,于病害始发期连续施药3次对猕猴桃褐斑病有良好田间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褐斑病 发生特点 绿色防治 防治适期 施药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及其复配药剂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治效果比较
2
作者 胡妍月 王友启 +3 位作者 赵晓林 孙杨 袁贵明 黄水金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52-254,共3页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杀螺剂,通过试验比较60%茶皂素粉、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和5%阿维菌素乳油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单剂12000 g/hm^(2)60%茶皂素粉和60 g/hm^(2)5%阿维菌素乳油对福寿螺的防治效... 为筛选安全高效的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杀螺剂,通过试验比较60%茶皂素粉、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和5%阿维菌素乳油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单剂12000 g/hm^(2)60%茶皂素粉和60 g/hm^(2)5%阿维菌素乳油对福寿螺的防治效果较佳,均达100.00%;复配组合对福寿螺均有很强的毒杀作用。5%阿维菌素乳油对福寿螺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福寿螺的首选药剂。13种复配药剂处理对福寿螺的防治效果均为100.00%,在生产中可将不同复配药剂交替使用,以提高对其他生物的安全性并降低福寿螺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稻田 茶皂素 复配药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