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蔊菜远缘杂交创新油菜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戴兴临 程春明 +5 位作者 宋来强 汤洁 熊任香 张弢 邹小芬 张建模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2-244,共3页
本项研究重点是要探讨通过油菜与菜远缘杂交,将菜的某些优良性状转移到栽培油菜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菜进行远缘杂交有较好的亲和性。而且其杂交后代变异明显,出现了许多碎叶型植株和一些类似白菜型的植株,杂交后代... 本项研究重点是要探讨通过油菜与菜远缘杂交,将菜的某些优良性状转移到栽培油菜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与菜进行远缘杂交有较好的亲和性。而且其杂交后代变异明显,出现了许多碎叶型植株和一些类似白菜型的植株,杂交后代对菌核病有较强的抗性,有许多具有优势的单株。油菜与菜进行远缘杂交对于创新油菜种质资源,培育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由菜 蔊菜 远缘杂交 甘蓝型油菜 种质资源研究 创新 优良性状 后代变异 杂交后代 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油菜主要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建模 邹小云 +2 位作者 宋来强 邹晓芬 熊任香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16-20,共5页
对2004-2006年度江西省油菜区试参试杂交组合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主要产量性状间及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杂种各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在所考查的10个主要产量性状中以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 对2004-2006年度江西省油菜区试参试杂交组合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主要产量性状间及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杂种各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在所考查的10个主要产量性状中以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的杂种优势表现较明显;主要产量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生育期、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单株有效角果数又与生育期、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是提高杂交油菜产量的主要方式;主要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硫甙、芥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含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提高杂种产量与改良品质仍有一定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宋来强 贺兴文 +3 位作者 邹晓芬 程春明 张建模 熊任香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66-69,共4页
对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高温起始培养、培养基等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因型和小孢子发育时期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品种间甚至同一品种内的个体间,诱导频率差异显著;适宜培养的小孢子发... 对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高温起始培养、培养基等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基因型和小孢子发育时期起决定性的作用,不同品种间甚至同一品种内的个体间,诱导频率差异显著;适宜培养的小孢子发育时期为单核晚期;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可提高胚状体诱导频率;起始培养高温热击促进胚状体诱导。成熟胚状体在无激素B5培养基中,直接再生出植株或经次生胚继代培养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小孢子培养 油菜 影响因素 胚体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0
4
作者 戴兴临 汤洁 +1 位作者 张弢 涂伟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分析了江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了加强优质专用型新品种选育,研究和推广稻草覆盖、免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扶持和发展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等加快江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江西 马铃薯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江西大豆生产与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程春明 王瑞珍 +1 位作者 吴问胜 赵朝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42-44,共3页
根据国内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江西省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发展潜力,提出了发展大豆生产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江西 大豆 生产 发展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赣油杂2号”菜油两用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晓芬 汤洁 +3 位作者 戴兴临 宋来强 张建模 熊任香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2-35,共4页
研究了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赣油杂2号”的播期和密度对菜薹、菜籽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1日播种且种植密度为16.5万株/hm2处理的菜薹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而且菜籽产量也较高。
关键词 赣油杂2号 菜薹产量 菜籽产量 经济效益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芝麻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乐美旺 曹开蔚 +3 位作者 张冬仙 汤洁 饶月亮 周红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黑芝麻两系杂种F1产量的超亲(父本)优势,其范围为-7.59%~61.22%,平均优势达31.05%,杂种F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平均优势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蒴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杂种F1产量与果轴长度及产量构成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 研究了黑芝麻两系杂种F1产量的超亲(父本)优势,其范围为-7.59%~61.22%,平均优势达31.05%,杂种F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平均优势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蒴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杂种F1产量与果轴长度及产量构成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生育期呈显著相关.亲子(杂种F1与父本)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则表现为单株有效蒴数>单株产量>千粒重>每蒴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杂种优势 雄性核不育系 产量构成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花生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志才 邹晓芬 +1 位作者 宋来强 邹小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165-166,共2页
分析了江西省发展花生的气候、土壤条件、比较效益、市场需求等现状。指出了花生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克服花生生产障碍和促进江西花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花生 生产 障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其硼效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汤洁 张弢 +4 位作者 宋来强 熊任香 邹晓芬 张建模 戴兴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7-9,共3页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的9个油菜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对硼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F206-1、3F207-4和3F207-5等3个新品系的主要性状较好、抗硼性强、产量较高且稳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薄菜 远缘杂交 新品系 主要性状 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26
10
作者 戴兴临 程春明 +1 位作者 潘斌 熊德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0-61,共2页
用油菜与菜进行了远缘杂交。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时 ,直接去雄授粉的有两个花序结实 ,共收获种子 3 9粒 ,其F1 有较大的分离。以菜为母本时 ,仅子房膨大 ,角果生长中途停止 ,但一直未枯死。试验结果表明油菜与菜的远缘杂交有一定... 用油菜与菜进行了远缘杂交。以甘蓝型油菜为母本时 ,直接去雄授粉的有两个花序结实 ,共收获种子 3 9粒 ,其F1 有较大的分离。以菜为母本时 ,仅子房膨大 ,角果生长中途停止 ,但一直未枯死。试验结果表明油菜与菜的远缘杂交有一定的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Han菜 远缘杂交 杂交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新品系的主要农艺及产量性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洁 戴兴临 +4 位作者 张弢 宋来强 邹晓芬 张建模 贺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35-37,共3页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的结果表明:3F207-4、G0506-2、G0508-3、3F206-1和3F207-5等5个品系的农艺、产量和品质综合性状较好,特别是3F207-4、G0506-2、G0508-3等3个品系表现了较强的苗期营养生长优势和干物质累积能力,成熟收获...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的结果表明:3F207-4、G0506-2、G0508-3、3F206-1和3F207-5等5个品系的农艺、产量和品质综合性状较好,特别是3F207-4、G0506-2、G0508-3等3个品系表现了较强的苗期营养生长优势和干物质累积能力,成熟收获期表现了较强的产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蔊菜 新品系 远缘杂交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子活力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程春明 王瑞珍 吴问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3种不同方法(幼苗生长测定、低温逆境发芽试验、田间种植试验)测定了40份春大豆、40份秋大豆基因型的种子活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测得的种子活力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均可作为检测大豆种子活力的有效方法。供试基因型的种子活力... 采用3种不同方法(幼苗生长测定、低温逆境发芽试验、田间种植试验)测定了40份春大豆、40份秋大豆基因型的种子活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测得的种子活力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均可作为检测大豆种子活力的有效方法。供试基因型的种子活力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供试大豆种子在红壤上的活力强于在水稻土上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大豆 种子活力 基因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大豆空间诱变性状变异研究初报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瑞珍 程春明 +1 位作者 胡水秀 戴兴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62-64,共3页
对“神州 1号”飞船搭载的 3个春大豆品种 (“赣豆 4号”、“93 -3 9”和“93 -81”)进行了室内发芽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与未搭载的相同品种相比 ,搭载后种子发芽势增强了 3 0~ 40个百分点 ,SP1 代全生育期缩短了 2~ 3d ,株高下降... 对“神州 1号”飞船搭载的 3个春大豆品种 (“赣豆 4号”、“93 -3 9”和“93 -81”)进行了室内发芽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与未搭载的相同品种相比 ,搭载后种子发芽势增强了 3 0~ 40个百分点 ,SP1 代全生育期缩短了 2~ 3d ,株高下降了 7.7~ 9.9cm ,单株总荚数有的增加 ( 4.0~ 1 0 .8荚 ) ,也有的下降 ( 3 .2荚 ) ;SP2 代的全生育期、株高和单株总荚数变异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空间诱变 性状变异 飞船搭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芝3号播期和密度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乐美旺 张冬仙 周红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25-29,共5页
对芝麻新品种“赣芝3号”进行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及其互作对“赣芝3号”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在南昌地区种植“赣芝3号”的适宜播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土壤肥力中等... 对芝麻新品种“赣芝3号”进行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及其互作对“赣芝3号”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在南昌地区种植“赣芝3号”的适宜播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其对应的适宜密度为15~18万株/hm2,且可获籽粒产量1275~1500kg/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芝3号 播种期 种植密度 栽培 芝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黑芝麻“BS09”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乐美旺 张冬仙 +4 位作者 付江凡 饶月亮 颜小文 颜庭献 周红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0期32-33,共2页
黑芝麻"BS09"是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用"余江黑芝麻"为母本、"武宁黑芝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黑芝麻新品种。该品种3年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1092.45 kg/hm2,比黑芝麻对照增产30.71%,种子含油率50.10%,蛋... 黑芝麻"BS09"是江西省农科院旱作所用"余江黑芝麻"为母本、"武宁黑芝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黑芝麻新品种。该品种3年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1092.45 kg/hm2,比黑芝麻对照增产30.71%,种子含油率50.10%,蛋白质含量20.00%。BS09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耐渍、耐旱、抗逆性较强、品质优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BS09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搭载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忠娴 谢建坤 +1 位作者 张思文 张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14-120,共7页
利用我国“921006”科学返地卫星搭载17份小麦种子,经4代观察,进行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的遗传性变异研究.结果后代抽穗期发生提早或延迟的明显变异;株高在SP2以后发生明显变异,出现超矮秆类型;穗长在品... 利用我国“921006”科学返地卫星搭载17份小麦种子,经4代观察,进行生物学特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的遗传性变异研究.结果后代抽穗期发生提早或延迟的明显变异;株高在SP2以后发生明显变异,出现超矮秆类型;穗长在品系间以正态变异为主;结实穗粒数变幅很大,出现高不育株变异;千粒重在品系间以负向变异为主,有3个品系千粒重超对照亲本;后代小麦赤霉病发生率明显下降1%-50%,其变异率达47.61%;同时出现高抗病或无发病的变异率达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搭载 小麦 主要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射甘薯种子适宜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问胜 程春明 +3 位作者 王瑞珍 黄志勇 李澍 肖平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25-27,共3页
用60Coγ射线辐射2种遗传类型的甘薯种子,结果表明:辐射延缓了种子萌发,但不影响萌芽率;幼苗的真叶形成株率和单株生物量随剂量增大而受较大影响,300 Gy剂量以上,2种类型的材料所形成真叶的株率和平均单株生物量均低于未辐照的50%以上。... 用60Coγ射线辐射2种遗传类型的甘薯种子,结果表明:辐射延缓了种子萌发,但不影响萌芽率;幼苗的真叶形成株率和单株生物量随剂量增大而受较大影响,300 Gy剂量以上,2种类型的材料所形成真叶的株率和平均单株生物量均低于未辐照的50%以上。400 Gy是2种类型甘薯种子的适宜诱变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甘薯 种子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豆5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瑞珍 程春明 +3 位作者 吴问胜 方又平 熊文华 方先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5-977,共3页
赣豆5号是国审优质大豆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的最优高产栽培措施,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追施量对赣豆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播期、密度和氮肥互作效应对赣豆5号产量影响... 赣豆5号是国审优质大豆新品种,为探索该品种的最优高产栽培措施,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追施量对赣豆5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播期、密度和氮肥互作效应对赣豆5号产量影响极显著,在施入等量的钙镁磷肥(375kghm-2)和钾肥(150kghm-2)前提下,赣豆5号在6月29日播种,密度取12万株hm-2,氮肥追施量为300kghm-2,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赣豆5号 播期 密度 氮肥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小孢子再生体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小云 宋来强 +2 位作者 邹晓芬 张建模 潘皓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28-30,共3页
综述了油菜小孢子再生体系的建立、小孢子培养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小孢子再生体系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油菜 小孢子培养 再生体系 育种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优化栽培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问胜 方克明 +4 位作者 程春明 王瑞珍 钟国民 占木水 肖平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1-13,16,共4页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徐薯22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模型,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硫酸钾〉尿素〉密度〉过磷酸钙〉栽插期。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产量达4000~4500kg/667m^2的农艺措施优化区间:尿...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建立了徐薯22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模型,5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是:硫酸钾〉尿素〉密度〉过磷酸钙〉栽插期。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产量达4000~4500kg/667m^2的农艺措施优化区间:尿素3.505~8.605kg/667m^2;过磷酸钙为31.860~39.750kg/667m^2,硫酸钾为23.400~35.900kg/667m^2,密度为3644~4296株/667m^2,栽插期为5月13~17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薯22 肥料 密度 栽插期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