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7 位作者 侯红乾 黄永兰 冀建华 杨成春 刘光荣 邹绍文 李祖章 张夫道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7-1743,共7页
为了比较常规分次施肥和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各个生育期植株含氮量、稻草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早稻上,控释掺... 为了比较常规分次施肥和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各个生育期植株含氮量、稻草稻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早稻上,控释掺混尿素处理的以上各测试指标均高于常规分次施氮肥处理,各指标两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控释掺混尿素的氮肥利用率为40.08%,显著高于常规分次施氮肥的32.47%,而一次基施氮肥的利用率只有19.50%。(2)在晚稻上,常规分次施氮肥处理的稻谷产量高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项测试指标均低于控释掺混尿素处理。控释掺混尿素和常规分次施氮肥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39.91%、39.58%,二者显著高于一次基施氮肥的28.14%。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施用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可以提高双季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控释 尿素 双季稻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育秧专用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彭春瑞 涂田华 +2 位作者 周国华 邱才飞 陈先茂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7-11,共5页
将自行研制的水稻育秧专用肥与壮秧剂、化肥进行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育秧专用肥与生产上推广的壮秧剂比较,应用于早稻育秧,能提高成秧率5个百分点左右,促进秧苗矮壮多蘖,提高出叶速率,促进地下部生长,提高根冠比和秧... 将自行研制的水稻育秧专用肥与壮秧剂、化肥进行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育秧专用肥与生产上推广的壮秧剂比较,应用于早稻育秧,能提高成秧率5个百分点左右,促进秧苗矮壮多蘖,提高出叶速率,促进地下部生长,提高根冠比和秧苗充实度,提高秧苗综合素质;与化肥比较,其秧苗素质更优。经育秧专用肥处理的秧苗移(抛)栽到大田后,返青快,始蘖期提早2d,前期的分蘖速率快,低节位分蘖发生率高,苗峰低,成穗率高,有效穗多,每穗粒数一般也多,结实率高,抽穗期的叶面积系数大,干物质生产量多,产量较壮秧剂和化肥处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秧专用肥 早稻 肥效 成秧率 出叶速率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彭春瑞 饶大恒 +1 位作者 李澍 涂田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用Richards方程W=A(1+Be-kt)-1N描述了4个亚种间杂交稻及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的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亚种间杂交稻一般较汕优63的灌浆期短,灌浆速率低,但组合间差异很大,威优413的各项灌浆参... 本文用Richards方程W=A(1+Be-kt)-1N描述了4个亚种间杂交稻及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的籽粒灌浆过程。结果表明,亚种间杂交稻一般较汕优63的灌浆期短,灌浆速率低,但组合间差异很大,威优413的各项灌浆参数均接近于汕优63,充实度也接近于汕优63;协优413的灌浆速率低,特别是中后期,且后期短;汕优413的起始生长势较汕优63高,中期灌浆速率高,但灌浆期短,特别是中期短;赣化7号的起始生长势低,灌浆期长,但灌浆速率低。协优413上部枝梗充实度较汕优63低的主要原因是其起始生长势低,灌浆速率低,而中下部枝梗的主要原因是灌浆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 灌浆 充实度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菌培养基废渣有机肥生物学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5 位作者 刘益仁 刘光荣 邹绍文 周开蓉 梁卫红 李祖章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2-467,共6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赤霉菌培养基废渣有机肥对水稻、茶树、脐橙、蔬菜和花卉生长、果实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废渣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施,可以提高水稻、茶叶、脐橙、生菜、香豌豆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延长花期;(2)在等养分...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赤霉菌培养基废渣有机肥对水稻、茶树、脐橙、蔬菜和花卉生长、果实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废渣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施,可以提高水稻、茶叶、脐橙、生菜、香豌豆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延长花期;(2)在等养分条件下,废渣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其土壤中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纯化肥处理,对土壤pH值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渣 有机肥 生物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种间杂交稻灌浆期的源库动态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彭春瑞 董秋洪 涂田华 《江西农业学报》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试验表明:(1)供试的亚种间组合的籽粒充实度均较汕优63低;(2)抽穗后单位叶面积负担的库容量变化呈“N”型曲线,但亚种间杂交稻的第二次上升时间早,且幅度大;(3)亚种间组合的源库矛盾较汕优63大,且越到后期这种差异... 试验表明:(1)供试的亚种间组合的籽粒充实度均较汕优63低;(2)抽穗后单位叶面积负担的库容量变化呈“N”型曲线,但亚种间杂交稻的第二次上升时间早,且幅度大;(3)亚种间组合的源库矛盾较汕优63大,且越到后期这种差异越大;(4)充实度差的组合充实度不高可能与其后期物质运转能力低,造成灌浆物质不足,后期灌浆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 源库 水稻 杂交稻 灌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地肉犬不同饲养阶段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6
作者 黄会萱 郑国华 +3 位作者 胡友战 蒋云生 兰旅涛 徐清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22-27,共6页
本试验采用二因子交叉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日粮对本地生长肉犬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的差异,由此筛选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全期平均日... 本试验采用二因子交叉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能量、蛋白质水平日粮对本地生长肉犬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的差异,由此筛选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佳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全期平均日增重B1最高,与B4差异极显著(P<0.01),与B3差异显著(P<0.05),比B2差异不显著;饲料转化率亦以B1最高,比B2、B3、B4分别提高14.2%、23.1%和39.2%;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是B4>B3>B2>B1。两因子测定结果最佳组合为A1B1、A1B2和A3B1,其次为A2B2、A2B1和A3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犬 营养水平 生长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旱地花生田混生杂草的危害及防治
7
作者 陈先茂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红壤旱地 花生田混生杂草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秧方式和栽插密度对“赣亚一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北平 彭春瑞 +3 位作者 李桂勇 廖军铖 邱才飞 陈春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栽插密度对"赣亚一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小苗移栽,可以促进分蘖,特别是前期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前、中期的干物质产量和叶面积系数,但存在无效分蘖多,后期群体质量差的不足;采用旱育小苗... 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和栽插密度对"赣亚一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小苗移栽,可以促进分蘖,特别是前期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前、中期的干物质产量和叶面积系数,但存在无效分蘖多,后期群体质量差的不足;采用旱育小苗移栽的种植方式时应适当稀植,适宜的栽插密度为10~11万主茎苗/hm2;高产的主攻方向是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栽培上应及时控制无效分蘖,后期防止早衰和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秧方式 栽插密度 赣亚一号品种 产量形成 水稻 亚种间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晚旱育播扦期和穗期温度与结实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会兴 涂枕梅 刘仁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6-16,共11页
本试验以中熟杂交稻“协优2374”为供试组合,采用盆栽,对二晚旱床育秧播期、播量、栽期、栽插深度和抽穗期温度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早播(6月22~27日)、稀播(每公顷450kg)、早栽(... 本试验以中熟杂交稻“协优2374”为供试组合,采用盆栽,对二晚旱床育秧播期、播量、栽期、栽插深度和抽穗期温度与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期早播(6月22~27日)、稀播(每公顷450kg)、早栽(7月28日以前),是争取早熟、确保安全齐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浅栽分蘖早发,熟期提前,穗粒数多,结实率高。抽穗日平均温度与结实率呈正相关,低于20℃和苞期低温、抽穗期温度回升,结实率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床育秧 播种期 移栽期 温度 结实率 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