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江西不同地方鸡品种鸡汤滋味及挥发性风味特征,以崇仁麻鸡、宁都黄鸡、泰和乌鸡和广丰白耳黄鸡为原料熬制鸡汤,采用理化指标分析、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 ion m...为探究江西不同地方鸡品种鸡汤滋味及挥发性风味特征,以崇仁麻鸡、宁都黄鸡、泰和乌鸡和广丰白耳黄鸡为原料熬制鸡汤,采用理化指标分析、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 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结合滋味活性值、相对气味活度值来解析4种鸡汤的滋味、挥发性成分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鸡汤的理化品质及风味特征存在差异。广丰白耳黄鸡汤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94.15 mg/100 mL),且鲜味及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种鸡汤(P<0.05);所有鸡汤中的5’-肌苷酸(5’-IMP)的滋味活性值均大于1;4种鸡汤中均鉴定出5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酮类、醛类、酸类和醇类是鸡汤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广丰白耳黄鸡汤的醛类含量占比为68.28%,显著高于其他3种鸡汤(P<0.05)。综合分析得出广丰白耳黄鸡汤的综合品质更佳;崇仁麻鸡和泰和乌鸡汤的挥发性物质显示出相似性;各种游离氨基酸、核苷酸与关键挥发性香气物质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研究结果为揭示江西地方鸡品种鸡汤的滋味及挥发性风味特征提供了参考。展开更多
Ana o 3蛋白是腰果主要的过敏原之一。以生腰果为原料,通过粉碎脱脂、低盐提取粗蛋白、冷冻干燥、阴离子交换层析及超滤浓缩等过程分离得到目的蛋白,利用小分子蛋白电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免疫印迹技术进行鉴定;此外,采用紫外光谱及...Ana o 3蛋白是腰果主要的过敏原之一。以生腰果为原料,通过粉碎脱脂、低盐提取粗蛋白、冷冻干燥、阴离子交换层析及超滤浓缩等过程分离得到目的蛋白,利用小分子蛋白电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免疫印迹技术进行鉴定;此外,采用紫外光谱及圆二色光谱分析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在160℃持续加热10、15、20、25、30 min的结构变化,以评估分离纯化后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纯化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的方法,该方法获得的蛋白纯度高于95%。通过圆二色光谱发现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在160℃加热过程中α-螺旋构象逐步转变为β-折叠构象,β-转角含量变化较小,无规则卷曲含量稍有增加,表明该蛋白二级结构较为稳定;经紫外光谱发现加热后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的紫外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升高,表明加热会使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变性,结构展开,更多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暴露,使得空间结构变得松散;经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热处理后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会发生降解,表位被破坏。希望研究可为高纯度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的纯化提供方案,为腰果过敏的研究提供基础,为腰果过敏原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成像技术对花生浸种过程中水分动态变化及水分传递进行了研究,考察花生浸种过程中横向驰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和MRI图像的变化。结果显示,浸种期间,结合水弛豫时...采用低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成像技术对花生浸种过程中水分动态变化及水分传递进行了研究,考察花生浸种过程中横向驰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和MRI图像的变化。结果显示,浸种期间,结合水弛豫时间和幅值变化不大,说明花生种子在浸种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与水分结合的数量从整体上相对稳定;自由水对应横向弛豫谱信号幅值不断增加,弛豫时间向右移动,表明花生在浸种过程中种子内部自由水数量不断增加,且其流动性增加。MRI图像显示,浸种过程中水最先从胚端部位进入种子,远胚端同样有水分浸入,但数量少于胚端,沿表皮进入种子内部的水扩散速度比较慢。本文建立了一种适合研究花生种子萌发期间水分动态变化的科学方法,丰富了花生种子吸胀期间对水分动态变化和代谢参与的研究,并为改善花生精准浸种和优化工艺提供有益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Ana o 3蛋白是腰果主要的过敏原之一。以生腰果为原料,通过粉碎脱脂、低盐提取粗蛋白、冷冻干燥、阴离子交换层析及超滤浓缩等过程分离得到目的蛋白,利用小分子蛋白电泳、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免疫印迹技术进行鉴定;此外,采用紫外光谱及圆二色光谱分析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在160℃持续加热10、15、20、25、30 min的结构变化,以评估分离纯化后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纯化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的方法,该方法获得的蛋白纯度高于95%。通过圆二色光谱发现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在160℃加热过程中α-螺旋构象逐步转变为β-折叠构象,β-转角含量变化较小,无规则卷曲含量稍有增加,表明该蛋白二级结构较为稳定;经紫外光谱发现加热后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的紫外特征吸收峰的吸光度升高,表明加热会使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变性,结构展开,更多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暴露,使得空间结构变得松散;经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发现,热处理后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会发生降解,表位被破坏。希望研究可为高纯度腰果过敏原Ana o 3蛋白的纯化提供方案,为腰果过敏的研究提供基础,为腰果过敏原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文摘采用低场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成像技术对花生浸种过程中水分动态变化及水分传递进行了研究,考察花生浸种过程中横向驰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T2)和MRI图像的变化。结果显示,浸种期间,结合水弛豫时间和幅值变化不大,说明花生种子在浸种过程中,种子内有机物与水分结合的数量从整体上相对稳定;自由水对应横向弛豫谱信号幅值不断增加,弛豫时间向右移动,表明花生在浸种过程中种子内部自由水数量不断增加,且其流动性增加。MRI图像显示,浸种过程中水最先从胚端部位进入种子,远胚端同样有水分浸入,但数量少于胚端,沿表皮进入种子内部的水扩散速度比较慢。本文建立了一种适合研究花生种子萌发期间水分动态变化的科学方法,丰富了花生种子吸胀期间对水分动态变化和代谢参与的研究,并为改善花生精准浸种和优化工艺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