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郅琪 孙建 +6 位作者 周红英 颜小文 梁俊超 赵云燕 饶月亮 危文亮 乐美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029,共9页
【目的】对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为江西芝麻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39个县(市、区)收集到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 【目的】对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为江西芝麻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39个县(市、区)收集到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23个表型性状(12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同时,对11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供试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3个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821,其中,1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7~1.0307,平均0.7290;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70%~43.5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138~2.0627,平均1.8855。3种粒色类型芝麻种质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602,74份黑芝麻种质和12份其他粒色(黄色、褐色、黄褐色、红褐色等)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782和1.0476。生育期与株高、始蒴高度、蒴果长、千粒重和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但与含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的132份芝麻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不同类群种质的来源地存在地理位置的交错分布现象,其中,第Ⅰ类群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高含油量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可作为潜在高产优良芝麻材料利用,第Ⅲ类群可作为潜在矮杆株型的亲本材料,第Ⅳ类群可作为潜在的高蛋白型亲本材料加以利用。【结论】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无必然联系。以高产高蛋白为育种目标时应选择株高较高,始蒴高度适中、蒴果较大、千粒重较高的材料为亲本,并据此进行后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江西 地方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标记的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郅琪 孙建 +5 位作者 梁俊超 赵云燕 颜廷献 颜小文 危文亮 乐美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65-1580,共16页
为进一步评价“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江西收集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明确其遗传基础和群体分类特点。利用筛选获得的28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和26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为进一步评价“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江西收集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明确其遗传基础和群体分类特点。利用筛选获得的28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和26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引物组合对132份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28对SSR引物共扩增DNA条带26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21条,比例为83.4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DNA条带和多态性条带分别为9.46条和7.89条。26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得到DNA条带和多态性条带分别为601条和268条,多态性比例为44.59%,每对引物可扩增9~36条DNA条带和2~23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为10.31条。132份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982~0.9607,平均为0.8135,可见总体的遗传多样性不丰富。6个不同地理区域的芝麻遗传相似系数从北至南呈逐渐下降趋势,赣南区域的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较赣北区域丰富;不同粒色类型比较结果显示,其他粒色芝麻类型(黄色、褐色、黄褐色、红褐色等)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白芝麻类型和黑芝麻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的芝麻种质呈区域性聚集特点,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距离有一定的关联,来自赣北和赣东的芝麻种质资源因在亲缘关系上更近而被聚为一类,其余区域聚为一类,这与总体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不同粒色类型中,区域来源不同的种质均相互交错,其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无直接关联。在今后芝麻种质收集工作中,应注重赣南与其他粒色种质的利用,扩展江西乃至我国芝麻品种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芝麻种质资源对芽期低温的响应差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云燕 王郅琪 +5 位作者 梁俊超 颜廷献 颜小文 乐美旺 危文亮 孙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24,共7页
为分析芝麻种质资源在芽期低温胁迫下的反应差异,以324份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设置对照(28℃)和低温胁迫(18℃)2个处理组,测定其芽长、根长和苗鲜重,利用3个形态指标的相对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基于隶属函数值法对芝麻种质... 为分析芝麻种质资源在芽期低温胁迫下的反应差异,以324份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设置对照(28℃)和低温胁迫(18℃)2个处理组,测定其芽长、根长和苗鲜重,利用3个形态指标的相对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基于隶属函数值法对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8℃低温胁迫下,芝麻幼苗的芽长、根长及苗鲜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各指标之间均呈现显著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24份江西芝麻种质资源分为5类:20份高耐低温材料、100份耐低温材料、146份中耐低温材料、54份不耐低温材料及4份极不耐低温材料;同一地理区域来源的芝麻种质的低温耐受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芝麻芽期的耐低温性与地理分布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低温胁迫 种质资源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4份江西黑芝麻地方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郅琪 赵云燕 +4 位作者 孙建 梁俊超 颜廷献 危文亮 乐美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8-16,共9页
基于10个表型性状及其筛选获得的28对SSR引物,对74份江西黑芝麻地方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4071~2.0453,变异系数范围为8.56%~40.64%;非主产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 基于10个表型性状及其筛选获得的28对SSR引物,对74份江西黑芝麻地方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4071~2.0453,变异系数范围为8.56%~40.64%;非主产区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高于主产区种质的;聚类分析将74份黑芝麻种质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属于矮秆高油型种质资源,类群Ⅱ属于高油高蛋白的优异种质,类群Ⅲ属于每蒴多粒特异种质,类群Ⅳ属于高秆高蛋白的特异种质;28对SSR引物共扩增DNA条带26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22条,多态性比率为83.77%;基于SSR的74份黑芝麻地方种质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01~0.9238,平均0.7042;非主产区种质的分子遗传多样性较主产区种质更丰富;基于SSR的聚类分析发现,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种质多数交错聚集,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距离无直接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黑芝麻 地方种质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赣南地区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祖清 王郅琪 +5 位作者 范呈根 欧阳卫卫 颜廷献 颜小文 乐美旺 孙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为探明江西省赣南区域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遗传特点,基于25个表型性状对该区域67份芝麻地方种质资源分别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种质的13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 为探明江西省赣南区域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遗传特点,基于25个表型性状对该区域67份芝麻地方种质资源分别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种质的13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800~1.2972,12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0673~2.0302;除生育期外,其余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由此可知,67份赣南区域芝麻地方种质的表型变异较大,部分性状的遗传基础广泛,改良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性状为主茎蒴节数、主茎蒴果数;主成分分析得出供试种质的4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产量因子、蒴果性因子、粒重因子和生育期因子。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长蒴果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Ⅱ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高产型种质资源,类群Ⅲ可作为潜在选育高粒重型亲本材料,类群Ⅳ可作为潜在选育矮秆多蒴型亲本材料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地区 芝麻 地方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茬秋芝麻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建 周红英 +5 位作者 应国勇 颜小文 彭炼波 颜廷献 饶月亮 乐美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早稻茬秋芝麻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筛选适合早稻茬秋季种植的优良品种,为秋芝麻育种中农艺性状的判定与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7个秋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早稻收获后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品种的株... 【目的】探讨早稻茬秋芝麻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筛选适合早稻茬秋季种植的优良品种,为秋芝麻育种中农艺性状的判定与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17个秋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早稻收获后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各品种的株高、始蒴高度、空稍长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单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并对供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7个秋芝麻品种的空稍长度、单株产量和单株蒴果数等性状在品种间差异明显,每蒴粒数、千粒重和株高等性状的品种间差异较小。单株产量与单株蒴果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蒴果数>空稍长度>株高>千粒重>每蒴粒数>始蒴高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赣芝Z15、赣芝14号和赣芝1505在等权关联系数和加权关联系数的结果排序中均居前3位。【结论】单株蒴果数和株高对早稻茬秋芝麻的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在品种选育时应重点关注单株蒴果数及株高等与生物量积累有关的性状。赣芝Z15、赣芝14号和赣芝1505综合表现优良,是适宜早稻茬秋芝麻生产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茬秋芝麻 单株产量 主要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叶面喷施萘乙酸对秋芝麻品种赣芝13号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孙建 熊书敏 +5 位作者 皮晓玲 乐美旺 饶月亮 颜廷献 颜小文 周红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探讨苗期和花期叶面喷施萘乙酸(NAA)对秋芝麻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为秋芝麻高产栽培和种子繁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秋芝麻品种赣芝13号为试验材料,设叶面喷施清水(CK)及苗期(T1)、花期(T2)及苗期和花期重复喷施(T3)10 mg/... 【目的】探讨苗期和花期叶面喷施萘乙酸(NAA)对秋芝麻产量及种子质量的影响,为秋芝麻高产栽培和种子繁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秋芝麻品种赣芝13号为试验材料,设叶面喷施清水(CK)及苗期(T1)、花期(T2)及苗期和花期重复喷施(T3)10 mg/L NAA溶液4个处理,成熟后测定上、中、下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及粒重等产量性状,并测定不同部位种子的发芽性状。【结果】不同时期叶面喷施NAA均能促使秋芝麻赣芝13号的株高和始蒴高度变高,空稍尖长度和果轴长度变长,单株蒴果数和每蒴粒数增加,但均与CK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与CK相比,不同时期叶面喷施NAA后,T1、T2和T3处理的千粒重分别增加5.58%、5.15%和6.44%,单株产量分别增加8.76%、5.15%和16.24%,单位面积产量分别增加10.96%、10.97%和24.7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叶面喷施NAA还能显著增加赣芝13号植株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千粒重,显著提高上部蒴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和苗鲜重,提高种子质量,均以T3处理的效果较佳;但对中部和下部蒴果的相关性状影响不显著。【结论】叶面喷施NAA能显著提高赣芝13号的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达到显著增产效果,苗期和花期重复喷施的作用效果优于苗期或花期单次喷施,其主要体现在显著提高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籽粒千粒重,使种子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芝麻 赣芝13号 萘乙酸 生育时期 产量 种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芝麻新品种赣芝14号的选育及其镉低积累特性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颜小文 孙建 +4 位作者 乐美旺 饶月亮 颜廷献 邹珍太 周红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24-27,共4页
赣芝14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黑芝麻新品种,在2013~2014年江西省芝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28.3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4%,含油量为52.28%,蛋白质含量为23.97%,茎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于2015年通... 赣芝14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黑芝麻新品种,在2013~2014年江西省芝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128.3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4%,含油量为52.28%,蛋白质含量为23.97%,茎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于201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经检测表明,2015、2016年赣芝14号种子镉积累量分别为参试品种中最高积累量品种的59.64%和38.00%,分别为参试品种平均值的67.81%和84.44%,均表现出镉低积累特性,是一个产量、品质、抗性等综合表现优良的镉低积累品种,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芝麻 选育 赣芝14号 镉低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效唑叶面喷施对秋芝麻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红英 皮晓玲 +5 位作者 熊书敏 孙建 乐美旺 饶月亮 颜廷献 颜小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8-11,共4页
比较分析了1次和2次叶面喷施烯效唑对秋芝麻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烯效唑使秋芝麻株高变矮,始蒴高度降低,果轴长度变短,结蒴密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进而使产量较空白对照(CK)显著增加,且2次喷... 比较分析了1次和2次叶面喷施烯效唑对秋芝麻植株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烯效唑使秋芝麻株高变矮,始蒴高度降低,果轴长度变短,结蒴密度、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增加,进而使产量较空白对照(CK)显著增加,且2次喷施的效果优于1次喷施的;秋芝麻1次和2次喷施烯效唑较CK分别增产11.10%和11.75%;叶面喷施烯效唑对上部蒴果的影响最为显著,上部蒴果的每蒴粒数和千粒重均较CK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芝麻 烯效唑 植株生长 产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过程中的SSR标记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建 叶艳英 +5 位作者 梁俊超 乐美旺 颜廷献 饶月亮 颜小文 周红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4-922,929,共10页
利用筛选获得的18对具有双亲差异且在各世代群体中扩增效果稳定的SSR引物对芝麻RIL构建过程中的F1~F10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随着RIL群体的不断加代,群体的DNA多态性带比率从F2的87.54%不断下降到F10的3.33%,杂合位点率... 利用筛选获得的18对具有双亲差异且在各世代群体中扩增效果稳定的SSR引物对芝麻RIL构建过程中的F1~F10群体的遗传差异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随着RIL群体的不断加代,群体的DNA多态性带比率从F2的87.54%不断下降到F10的3.33%,杂合位点率从F1的100%不断下降到F10的0.19%,遗传相似性系数从F2的0.6669不断增加到F10的0.9908,遗传距离从F2的0.2592不断减小到F10的0.0094。从F2~F6,多态性带比率、杂合位点率、遗传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的变化幅度较大,而在F6~F10之间的变化幅度较小。聚类结果显示,F2群体的聚类结果没有规律性;F3~F10群体中,随着世代的不断增加,聚类结果的规律性越来越明显,同一株系间的单株越来越紧密地聚在一起。结果表明,F5~F7是作为剩余杂合系高效率筛选剩余杂合单株的理想世代;连续自交7代以上的群体(即F8)是可以用于遗传作图和QTL定位的芝麻RIL群体;F8群体的遗传背景比较趋于一致,为芝麻杂交育种中自交世代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重组自交系 构建过程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大豆种质资源产量与品质性状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小翠 赵朝森 +4 位作者 彭任文 赵现伟 厉苏宁 孙丽萍 郭兵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6-23,共8页
基于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获取的24个表型性状数据,对2254份不同来源大豆种质资源的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质产量相关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7个主要描述型性状Simpson指数介于0.3108~0.6972之间,其中荚色多样性指... 基于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获取的24个表型性状数据,对2254份不同来源大豆种质资源的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质产量相关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7个主要描述型性状Simpson指数介于0.3108~0.6972之间,其中荚色多样性指数最大,结荚习性多样性指数最小;7个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变异系数介于18.53~51.46之间,其中有效分枝数变异范围最大,主茎节数变异范围最小,结合株高与生育期筛选出短节间优异资源12份。大豆产量与株高、单株荚数等8个性状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056~0.402之间,同时对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有3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进一步分析发现大豆产量与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以及单株粒重间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并结合产量与品质分析,筛选出高产优异种质6份和稳定高油优异种质4份,为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基因资源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