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品种、新技术,让甘薯成了“香饽饽”——访国家甘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吴问胜
1
作者 刘本福 吴问胜 《农村百事通》 2019年第16期4-8,共5页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营养健康的更高追求,甘薯因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把甘薯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来大力发展,以至于几十亩、几百亩,甚至...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对营养健康的更高追求,甘薯因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把甘薯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来大力发展,以至于几十亩、几百亩,甚至几千亩的甘薯规模化种植基地随处可见。种植甘薯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选择优良的品种、采用适用的技术和适宜的机械特别重要。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知名甘薯专家吴问胜研究员就二十二年如一日,致力于甘薯等作物良种的选育与栽培新技术、新机械的研究和推广,为推动江西省甘薯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作出了许多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产业技术体系 甘薯产业 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芝麻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郅琪 颜廷献 +3 位作者 颜小文 梁俊超 乐美旺 孙建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469,I0001,共16页
分析江西省芝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构建可靠的芝麻核心种质,为促进芝麻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736份来源于江西省各县(市)的芝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24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从3种取样方法,6种取样比例和8种聚类方... 分析江西省芝麻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构建可靠的芝麻核心种质,为促进芝麻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以736份来源于江西省各县(市)的芝麻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24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从3种取样方法,6种取样比例和8种聚类方法中筛选出最佳方案构建初始核心种质;对原始种质和初始核心种质的多个参数进行均值T检测和方差F检测,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比较两个群体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在此基础上,选取吉安地区的核心种质进行分子验证,利用12对多态性标记对吉安地区64份原始种质及其16份核心种质进行基因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736份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的表型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5129~2.0833,变异范围为4.83%~41.52%,且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1.7140~2.0833)整体高于质量性状(0.5129~1.1054);“多次聚类优先取样法+15%取样比例+可变类平均法+欧式距离”构建的110份初始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原始种质的多样性;原始种质和初始核心种质的主成分比较分析显示,两者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0.533%和82.631%,表明初始核心种质可解释原始种质80%以上的遗传信息。抽样开展的分子分析结果显示,16份核心种质保留了64份原始种质96.25%的多态性位点,两者多态性参数值基本接近,且均值T检测均无显著性差异,遗传相似程度基本接近,说明16份核心种质在分子水平上可代表64份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因此,进一步表明110份核心种质可以代表736份江西省芝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多样性 核心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食用豆种质资源调查分析与优异资源筛选 被引量:3
3
作者 辛佳佳 张南峰 +3 位作者 涂玉琴 张洋 关峰 汤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1-454,共14页
对1307份江西地方食用豆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江西食用豆种质资分布在11个地级市的89个县(市、区),其中上饶市、宜春市、赣州市、九江市、吉安市和抚州市资源数量较多;江西食用豆资源分布数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江西食用豆种质资... 对1307份江西地方食用豆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江西食用豆种质资分布在11个地级市的89个县(市、区),其中上饶市、宜春市、赣州市、九江市、吉安市和抚州市资源数量较多;江西食用豆资源分布数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江西食用豆种质资源涵盖7个属12个种,豇豆资源生态适应性强、分布区间广、数量最多;除豇豆外,江西低海拔地区绿豆、藊豆、小豆资源较为丰富,中高海拔地区普通菜豆、利马豆资源较为丰富。各地市食用豆多样性指数较高的集中在海拔0~500m;上饶市、宜春市、九江市、吉安市和萍乡市的豇豆、绿豆、饭豆和豌豆资源较为丰富,鹰潭市、新余市、景德镇市和南昌市的豇豆、绿豆资源较为丰富,赣州市的豇豆、藊豆、黎豆资源较为丰富,抚州市的豇豆、饭豆、普通菜豆资源较为丰富。着重对数量最多的449份豇豆资源进行了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分析,8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依次为粒色>嫩荚色>花色>叶片形状>荚形>成熟荚色>粒形>生长习性;数量性状中荚长和百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根据农艺性状、品质、抗性和产量等综合表现,筛选出不同作物种类的优异种质资源30份。这些食用豆优异种质资源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对于加速江西食用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豆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优异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稻茬油菜的高产性评价
4
作者 郑潇潇 张炳超 +8 位作者 王雨文 钟石生 欧阳卫卫 吴杰 李书宇 丁戈 宋来强 陈伦林 熊洁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为促进江西省油菜品种更新换代和单产提升,开展高产稳产强优势杂交油菜新品种筛选研究,明确影响油菜高产的关键指标。于2022—2024年在江西省九江、进贤、高安、宁都、赣州等地进行了品种鉴定试验,以赣油杂8号为对照,对赣油杂10号、X22... 为促进江西省油菜品种更新换代和单产提升,开展高产稳产强优势杂交油菜新品种筛选研究,明确影响油菜高产的关键指标。于2022—2024年在江西省九江、进贤、高安、宁都、赣州等地进行了品种鉴定试验,以赣油杂8号为对照,对赣油杂10号、X22-04等19个油菜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评价,系统分析了不同油菜品种生育期特性、产量构成要素及农艺性状指标的差异,并筛选出影响油菜高产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亚美油1号和赣油杂10号在生育期稳定性、高产稳产性方面表现突出。系统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划分为高产稳产型、高产不稳产型、中间型、低产稳产型,其中高产类型品种兼具高角粒重与每角粒数特征。灰色关联度及相关性分析显示,角粒重是影响油菜高产性的关键指标。综上,亚美油1号与赣油杂10号在江西地区表现出明显的高产稳产特性,角粒重是影响油菜高产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高产性 灰色关联分析 变异系数 角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甘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3
5
作者 谢玉 兰孟焦 +2 位作者 吴问胜 潘皓 侯隆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为江西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针对江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从优质专用型品种缺乏,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产业链条短及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强农民专业化组织和行... 为江西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针对江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从优质专用型品种缺乏,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产业链条短及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强农民专业化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壮大甘薯龙头企业、实现产业一体化等方面提出发展江西甘薯产业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不同轮作系统作物产量、效益和氮素吸收及前后作土壤养分动态比较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宝林 邹小云 +1 位作者 宋来强 官春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7,31,共8页
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开展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稻田不同轮作系统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后种植水稻相比,冬季种植油菜后早、中、晚稻的平均单株有效穗数分别提... 于2012~2013年在江西省油菜主产县(市)开展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稻田不同轮作系统对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利用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季休闲后种植水稻相比,冬季种植油菜后早、中、晚稻的平均单株有效穗数分别提高了7.54%、2.63%和0.47%,平均单株实粒数分别提高了12.73%、5.82%和0.03%,平均产量分别提高了10.03%、8.75%和4.59%;在6种轮作系统中,以油菜-早稻-晚稻轮作系统的经济效益最高;冬季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早稻和中稻的氮、磷、钾素的总积累量和吸收利用率;冬季种植油菜还可以提高稻田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降低稻田土壤的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系统 油菜 水稻 产量 氮素吸收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大豆种质资源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现伟 赵朝森 +4 位作者 王瑞珍 郭兵福 王蓉蓉 曹小新 周金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3-510,共8页
为明确江西省大豆球蛋白各亚基相对含量及其比例,促进营养或加工品质优良大豆资源的挖掘与应用。本研究采用SDS-PAGE方法结合Gel-Pro Analyzer 4.5软件对供试的131份江西省大豆种质资源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 为明确江西省大豆球蛋白各亚基相对含量及其比例,促进营养或加工品质优良大豆资源的挖掘与应用。本研究采用SDS-PAGE方法结合Gel-Pro Analyzer 4.5软件对供试的131份江西省大豆种质资源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大豆资源的7S、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相对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供试材料7S和11S球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幅、平均值及变异系数分别为18.01%~52.21%、32.64%、19.46%和47.79%~81.99%、67.35%、9.43%,11S/7S比值范围为0.92~4.55,平均值为2.19,变异系数为30.64%,且筛选鉴定出3个11S/7S比值大于4.0和4个α′亚基、α亚基或β亚基含量较低的优异大豆种质资源,这些资源的挖掘为大豆品质的改良提供了材料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质资源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志才 邹晓芬 +4 位作者 宋来强 邹小云 张建模 陈伦林 李书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花生是江西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是继水稻、油菜之后的第三大作物,在保障食用油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江西省 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花生 油料作物 种植业结构 经济作物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春大豆品种及其骨干亲本的磷吸收和利用效率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现伟 孙丽萍 +3 位作者 厉苏宁 赵朝森 王瑞珍 郭兵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1-552,共12页
江西省春大豆主要种植于红壤丘陵旱地,有效磷含量低严重制约了江西省春大豆生产,选育磷高效春大豆品种有助于促进江西省春大豆生产发展。本研究采用低磷胁迫与正常供磷盆栽试验,以净光合速率、生物量、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和磷浓度... 江西省春大豆主要种植于红壤丘陵旱地,有效磷含量低严重制约了江西省春大豆生产,选育磷高效春大豆品种有助于促进江西省春大豆生产发展。本研究采用低磷胁迫与正常供磷盆栽试验,以净光合速率、生物量、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和磷浓度等12个性状为指标,结合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7份江西省选育的春大豆品种及其骨干亲本的磷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不同大豆品种之间在净光合速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等12个性状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供试材料中,国外资源巴西11的综合磷效率最高,黑农35最低,而利用巴西11拓宽遗传基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赣豆10号、赣豆11号和赣豆12号与江西省选育的其他春大豆品种相比,综合磷效率高、对低磷胁迫也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提高了江西省春大豆品种对低磷胁迫的耐受水平,有助于促进江西省春大豆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低磷胁迫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禾根豆”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朝森 王瑞珍 +7 位作者 赵现伟 彭洋 熊文华 陶国华 吴生根 刘根如 李健 方明珍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4期3-7,共5页
受自身原因和农业灾害频发以及农资、劳动力、土地流转成本大幅提高等影响,江西省稻作区部分早稻田和低产田秋季大量休闲,优质土地资源白白浪费。文章分析了江西省"禾根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潜力,提出了利用秋闲田及... 受自身原因和农业灾害频发以及农资、劳动力、土地流转成本大幅提高等影响,江西省稻作区部分早稻田和低产田秋季大量休闲,优质土地资源白白浪费。文章分析了江西省"禾根豆"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潜力,提出了利用秋闲田及中低产田发展江西"禾根豆"生产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大豆 秋闲田 中低产田 产业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收集的野生或特色资源
11
作者 汤洁 饶月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野生资源“吴茱萸” 2017年7月5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调查三队在江西省瑞昌市横立山乡新庄村收集了一份野生“吴茱萸”资源,当地村民称之为“辣米”。该资源属野生类型,主要生长和分布在山区坡地,目前横立山乡该资源具有2000亩左右... 野生资源“吴茱萸” 2017年7月5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调查三队在江西省瑞昌市横立山乡新庄村收集了一份野生“吴茱萸”资源,当地村民称之为“辣米”。该资源属野生类型,主要生长和分布在山区坡地,目前横立山乡该资源具有2000亩左右生产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特色资源 野生资源 收集 山区坡地 生产规模 吴茱萸 瑞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甘蓝型油菜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与补偿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小云 黄杨 +1 位作者 闫蕾 任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为探明早熟油菜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与补偿效应,以赣油105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方式,分别于苗期、越冬期、抽薹期、初花期及终花期进行不施氮、后一生育阶段等量和加倍恢复供氮处理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早熟甘蓝型油菜的产量及其相关... 为探明早熟油菜不同生育阶段氮素亏缺与补偿效应,以赣油105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方式,分别于苗期、越冬期、抽薹期、初花期及终花期进行不施氮、后一生育阶段等量和加倍恢复供氮处理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早熟甘蓝型油菜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干物质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越冬期至抽薹期氮素亏缺对早熟甘蓝型油菜干物质生产积累影响较大,其加倍施氮处理较等量施氮处理下的总干物质量增加了7.71%;越冬前和初花后氮素亏缺对早熟甘蓝型油菜单株籽粒产量影响较小;越冬期缺氮显著降低了早熟油菜的株高和一次有效分枝数,抽薹期缺氮对单株有效角果数影响最大;早熟油菜产量相关性状及干物质量均存在一定的氮素亏缺补偿效应,各指标补偿效应的大小及补偿有效期存在一定的差异;越冬期至抽薹期保证氮素的充分供应对早熟油菜的氮肥吸收利用效率可起到优化的效果。综上,本研究初步确定了早熟甘蓝型油菜越冬期至抽薹期是氮素需求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初花期是氮素补偿的有效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油菜 氮素亏缺 产量 氮肥利用 补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异资源挖掘 被引量:19
13
作者 辛佳佳 张南峰 +7 位作者 程华萍 戴兴临 张洋 涂玉琴 涂伟凤 谷德平 关峰 汤洁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9,共10页
利用蚕豆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8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57份江西省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 利用蚕豆的22个主要农艺性状和8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到的57份江西省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地方蚕豆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单株分枝数及单株总荚数与蚕豆籽粒的大小呈显著负相关。农艺性状聚类分析将57份种质资源分为两大类,其中第Ⅰ类群单株产量较高,可作为潜在高产优质蚕豆育种材料。8个SSR标记共扩增出65条清晰、可识别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条,多态率为75.38%。通过NTSYS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43处将57份蚕豆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这些类群中不同来源的种质相互交错,表明江西省蚕豆资源间的基因交流较充分。综合以上结果,筛选出4份优异的蚕豆资源,分别具有产量高、抗性强、高钙高蛋白质含量等特点,可作为蚕豆新品种的育种材料。研究结果可为蚕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及蚕豆育种亲本的选择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蚕豆 种质资源 简单重复序列(SSR)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郅琪 孙建 +6 位作者 周红英 颜小文 梁俊超 赵云燕 饶月亮 危文亮 乐美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029,共9页
【目的】对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为江西芝麻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39个县(市、区)收集到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 【目的】对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资源进行表型性状遗传多样分析,为江西芝麻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从江西省39个县(市、区)收集到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其23个表型性状(12个质量性状和11个数量性状)进行测定,并计算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同时,对11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供试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3个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821,其中,12个质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3217~1.0307,平均0.7290;1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70%~43.5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6138~2.0627,平均1.8855。3种粒色类型芝麻种质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602,74份黑芝麻种质和12份其他粒色(黄色、褐色、黄褐色、红褐色等)芝麻种质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782和1.0476。生育期与株高、始蒴高度、蒴果长、千粒重和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但与含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的132份芝麻种质资源可分为四大类,不同类群种质的来源地存在地理位置的交错分布现象,其中,第Ⅰ类群可作为潜在选育芝麻高含油量新品种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可作为潜在高产优良芝麻材料利用,第Ⅲ类群可作为潜在矮杆株型的亲本材料,第Ⅳ类群可作为潜在的高蛋白型亲本材料加以利用。【结论】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其中以46份白芝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无必然联系。以高产高蛋白为育种目标时应选择株高较高,始蒴高度适中、蒴果较大、千粒重较高的材料为亲本,并据此进行后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江西 地方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标记的江西省芝麻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郅琪 孙建 +5 位作者 梁俊超 赵云燕 颜廷献 颜小文 危文亮 乐美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65-1580,共16页
为进一步评价“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江西收集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明确其遗传基础和群体分类特点。利用筛选获得的28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和26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为进一步评价“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江西收集的132份芝麻地方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明确其遗传基础和群体分类特点。利用筛选获得的28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引物和26对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引物组合对132份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28对SSR引物共扩增DNA条带26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21条,比例为83.40%,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DNA条带和多态性条带分别为9.46条和7.89条。26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得到DNA条带和多态性条带分别为601条和268条,多态性比例为44.59%,每对引物可扩增9~36条DNA条带和2~23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为10.31条。132份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982~0.9607,平均为0.8135,可见总体的遗传多样性不丰富。6个不同地理区域的芝麻遗传相似系数从北至南呈逐渐下降趋势,赣南区域的地方种质遗传多样性较赣北区域丰富;不同粒色类型比较结果显示,其他粒色芝麻类型(黄色、褐色、黄褐色、红褐色等)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白芝麻类型和黑芝麻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不同的芝麻种质呈区域性聚集特点,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距离有一定的关联,来自赣北和赣东的芝麻种质资源因在亲缘关系上更近而被聚为一类,其余区域聚为一类,这与总体聚类结果基本一致。不同粒色类型中,区域来源不同的种质均相互交错,其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无直接关联。在今后芝麻种质收集工作中,应注重赣南与其他粒色种质的利用,扩展江西乃至我国芝麻品种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芝麻种质资源对芽期低温的响应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云燕 王郅琪 +5 位作者 梁俊超 颜廷献 颜小文 乐美旺 危文亮 孙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24,共7页
为分析芝麻种质资源在芽期低温胁迫下的反应差异,以324份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设置对照(28℃)和低温胁迫(18℃)2个处理组,测定其芽长、根长和苗鲜重,利用3个形态指标的相对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基于隶属函数值法对芝麻种质... 为分析芝麻种质资源在芽期低温胁迫下的反应差异,以324份江西芝麻地方种质资源为材料,分别设置对照(28℃)和低温胁迫(18℃)2个处理组,测定其芽长、根长和苗鲜重,利用3个形态指标的相对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基于隶属函数值法对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8℃低温胁迫下,芝麻幼苗的芽长、根长及苗鲜重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各指标之间均呈现显著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324份江西芝麻种质资源分为5类:20份高耐低温材料、100份耐低温材料、146份中耐低温材料、54份不耐低温材料及4份极不耐低温材料;同一地理区域来源的芝麻种质的低温耐受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芝麻芽期的耐低温性与地理分布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低温胁迫 种质资源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油菜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品种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彩云 高春华 +9 位作者 周继中 刘子荣 欧阳凤仔 张洋 孙明珠 李晓楠 范琳娟 姚健 姚英娟 徐雪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6,共7页
油菜根肿病在江西省多市均有分布,尤以上饶婺源、吉安永新、九江瑞昌等地发生严重。为明确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采用SCD鉴定系统对江西油菜主产区根肿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类型:Pb1、Pb5和Pb12。... 油菜根肿病在江西省多市均有分布,尤以上饶婺源、吉安永新、九江瑞昌等地发生严重。为明确江西省油菜主产区根肿菌的生理小种,采用SCD鉴定系统对江西油菜主产区根肿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个生理小种类型:Pb1、Pb5和Pb12。为筛选出适于江西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开展了油菜材料对根肿菌的抗性测定。室内盆栽抗性测定表明,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2018362481’‘P360924009’‘P360281040’‘中油杂12’‘华油杂62R’和‘华双5R’的病情指数均低于或等于30.00,其中‘华油杂62R’和‘华双5R’表现为中抗水平。田间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秦优DK4’‘阳光50’和育种中间材料‘P360429001’‘ZS115R’的根肿病病情指数均低于30.00,但只有‘华油杂62R’对Pb1生理小种表现出中抗水平。本研究针对性地筛选出适于江西油菜根肿病发病地区种植的油菜材料,对江西油菜根肿病的防控和创制抗病性油菜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根肿菌 分布 生理小种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甘薯新品种赣薯10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孟焦 肖满秋 +4 位作者 王崇 潘皓 葛瑞华 侯怡君 吴问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57,F0003,共5页
赣薯10号是以苏薯16号为母本,以赣薯1号、徐紫薯3号、渝紫7号、农林47、泉薯9号、徐薯27、岩薯5号、浙薯13、赣薯7-10、赣薯10-20、万薯0616-6、渝6-9-17等12个品种(系)为父本集团,采用开放授粉、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紫色甘薯新品种... 赣薯10号是以苏薯16号为母本,以赣薯1号、徐紫薯3号、渝紫7号、农林47、泉薯9号、徐薯27、岩薯5号、浙薯13、赣薯7-10、赣薯10-20、万薯0616-6、渝6-9-17等12个品种(系)为父本集团,采用开放授粉、自然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紫色甘薯新品种。薯块纺锤形,紫红皮浅紫肉,花青素含量235.20 mg·kg^(-1)(FW);单株结薯4~5个,平均单薯质量145.0 g,大中薯率约80%,干物率30.80%,每667 m^(2)鲜薯产量2000 kg左右,薯干产量630 kg左右;抗黑斑病,中抗茎线虫,适宜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春夏薯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赣薯10号 鲜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介两个优良芝麻新品种
19
作者 孙建 颜小文 +2 位作者 乐美旺 梁俊超 曾攀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2期21-21,共1页
一、宜机收黑芝麻新品种“赣黑芝618”“赣黑芝61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抗落粒、宜机收黑芝麻新品种,2024年通过了江西省农学会品种认定,适宜在南方黑芝麻产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单秆、三花、四棱,平均全生育期8... 一、宜机收黑芝麻新品种“赣黑芝618”“赣黑芝618”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抗落粒、宜机收黑芝麻新品种,2024年通过了江西省农学会品种认定,适宜在南方黑芝麻产区种植。1.特征特性。该品种单秆、三花、四棱,平均全生育期80.8天(机收90天左右)。株高131.6厘米,茎秆直立、抗倒伏,始蒴部位高60.2厘米,空梢尖长5.5厘米,单株蒴果数68.3个,每蒴籽粒数71.6粒,千粒重2.73克。种皮纯黑色,籽粒蛋白质含量22.2%,粗油脂含量53.2%,品质优良。一般亩产量100公斤左右。早熟,耐密植,成熟后籽粒不脱落,宜机收,丰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蛋白质含量 作物研究所 芝麻新品种 农学会 特征特性 宜机收 种皮 油脂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介两个优良油菜新品种
20
作者 汤洁 戴兴临 +4 位作者 涂玉琴 张洋 辛佳佳 熊美珍 张艳琴 《农村百事通》 2025年第7期21-21,共1页
一、赣油杂108,1.特征特性。该品种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206天。苗期半直立。叶片浅绿色,长度中等,宽度中等;有裂片,裂片数量2片;叶柄长度中等。主茎蜡粉少,花青苷显色弱。株高170厘米,平... 一、赣油杂108,1.特征特性。该品种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全生育期206天。苗期半直立。叶片浅绿色,长度中等,宽度中等;有裂片,裂片数量2片;叶柄长度中等。主茎蜡粉少,花青苷显色弱。株高170厘米,平均有效分枝数5.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72个。角果姿态上举,果身长度中等,每角粒数22.5粒,平均亩产量在150公斤以上。籽粒黑褐色,千粒重4.2克,含油量44.69%,硫苷含量25.81微摩/克,芥酸含量0.12%。苗期抗寒性强,耐旱性强,抗倒伏,中抗菌核病,适宜在江西各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杂交油菜 单株有效角果数 有效分枝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