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S掺Ti和Co几何结构及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熊志华 钟都都 +2 位作者 王建敏 刘国栋 汪胜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99-102,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闪锌矿结构CdS和CdS:M(M= Ti,Co)几何结构、电荷分布、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几何结构研究对晶格参量进行了优化计算,Co和Ti原子掺入CdS后晶格常数均减小,晶格发生...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闪锌矿结构CdS和CdS:M(M= Ti,Co)几何结构、电荷分布、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几何结构研究对晶格参量进行了优化计算,Co和Ti原子掺入CdS后晶格常数均减小,晶格发生局部畸变.电荷密度计算表明,对于掺Co体系,近邻的S原子电荷分布变化明显,即有更多电子转移到S原子,同时次近邻Cd原子周围的电子分布也受到影响;对于Ti体系,邻近S原子电荷分布变化不明显,次近邻Cd原子周围电荷也没有重新分布.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表明,由于Co3d和Ti3d电子的引入,CdS:Co成为铁磁半导体,而CdS:Ti为简并半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晶体结构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Cd(1-x)Mx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二粒子超密编码的单向通信方案 被引量:8
2
作者 周锐 朱玉兰 聂义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6-159,共4页
根据超密编码原理,考虑到与经典的二进制编码相融合,提出了利用四维二粒子进行超密编码的单向通信方案。在该方案中,信息发送者在对其拥有的粒子进行幺正变换后,将粒子发送给信息接收者。然后信息接收者对二个粒子进行联合测量,根据测... 根据超密编码原理,考虑到与经典的二进制编码相融合,提出了利用四维二粒子进行超密编码的单向通信方案。在该方案中,信息发送者在对其拥有的粒子进行幺正变换后,将粒子发送给信息接收者。然后信息接收者对二个粒子进行联合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就可以推知信息发送者已作了那种幺正变换,每种幺正变换对应着4 bits经典信息,从而得知信息发送者要传送的信息。最后,对该通信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单向通信 超密编码 四维二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60GHz通信的S型结构左手材料的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辅坤 易强 骆兴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3-426,共4页
基于对S型结构的理论分析,将中心频率设置为60GHz,通过合理的改变单元结构中相应的尺寸以实现所需电谐振和磁谐振频率,并且经过优化以实现负介电常量和负磁导率的重合频段尽可能理想.运用反演参量提取方法进行电磁参量提取,可以得到本... 基于对S型结构的理论分析,将中心频率设置为60GHz,通过合理的改变单元结构中相应的尺寸以实现所需电谐振和磁谐振频率,并且经过优化以实现负介电常量和负磁导率的重合频段尽可能理想.运用反演参量提取方法进行电磁参量提取,可以得到本设计在58.1~61.4GHz频段内其ε和μ同时为负,即左手频段.分析散射参量的仿真结果,在58~62GHz频段内S21大于-3dB,在59.8~60.4GHz频段内,S11小于-20dB,因此该设计结果可以运用于60GHz通信滤波器和天线等器件的研究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手材料 S型左手结构 60 GHz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粒子团簇态的可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被引量:2
4
作者 聂义友 徐玮 +2 位作者 章勤男 李渊华 桑明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提出了一个利用五粒子团簇态实现的可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在这一方案中,首先信息发送者Alice、信息接收者Bob和控制者Charlie共享由Alice制备的一有序序列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在确定量子信道的安全性以后,Alice制备编码量子态(Bell... 提出了一个利用五粒子团簇态实现的可控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在这一方案中,首先信息发送者Alice、信息接收者Bob和控制者Charlie共享由Alice制备的一有序序列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在确定量子信道的安全性以后,Alice制备编码量子态(Bell态)序列,然后通过对自己手中的粒子进行Bell基测量,接着Charlie对自己手中的粒子进行单粒子的测量,就能把信息传送给接收者Bob;最后,Bob测量自己手中的粒子,并通过分析三人的测量结果,从而获得Alice要传送的信息.在我们提出的方案中,携带信息的粒子不需要在公共信道上传输.该文中,我们给出了方案的安全性分析,证明了我们的方案是决定性的和安全的.在未来,我们的方案在以目前的实验技术为基础条件下很可能得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团簇态 Bell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粒子团簇态实现量子态的双向通信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幼凤 叶志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7-499,共3页
提出了一个用4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传输量子态信息以实现双向通信的方案.在该方案中,通信双方Alice和Bob事先共享一个4粒子团簇态.在通信过程中:首先,将4粒子团簇态与双方要传递的量子态信息共同构成系综态;然后,Alice和Bob分别对自... 提出了一个用4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传输量子态信息以实现双向通信的方案.在该方案中,通信双方Alice和Bob事先共享一个4粒子团簇态.在通信过程中:首先,将4粒子团簇态与双方要传递的量子态信息共同构成系综态;然后,Alice和Bob分别对自己拥有的部分粒子作Bell基的联合测量,并把测量结果通过经典信道告诉对方;最后,Alice和Bob根据对方公布的测量结果,作相应的幺正变换,就可以在自己的粒子上重现对方要传送的量子态信息.这样就达到了实现量子态的双向通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粒子团簇态 量子态信息 双向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双向传态的多方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昕 叶志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2-496,共5页
利用量子双向传态技术构建了一个量子通信网络,从而实现安全的多方通信.对该方案的通信安全性和网络工作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法,使得该方案更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量子通信网络 量子双向传态 身份认证 6粒子团簇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粒子纠缠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越 李渊华 +1 位作者 桑明煌 聂义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256,共4页
提出了一个利用4粒子纠缠态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方案.在该方案中,由于携带信息的粒子不需要在公共信道上传输,使得这一方案是决定性的和安全的.
关键词 量子信息 安全直接通信 BELL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悬挂式FBG的螺栓连接微小扭矩检测
8
作者 饶春芳 陈鹏 +4 位作者 胡友德 詹学峰 姜子薇 王跃翔 余文鑫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38,共9页
将光纤布拉格光栅通过尾纤悬挂在带螺栓连接的结构件表面,使用结构动态检测法测试螺栓连接结构的扭矩。测试中,在待测结构件上产生周期性的振动,在振动的作用下尾纤中产生周期性应变,它作为波源在刻有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光纤中形成应力波... 将光纤布拉格光栅通过尾纤悬挂在带螺栓连接的结构件表面,使用结构动态检测法测试螺栓连接结构的扭矩。测试中,在待测结构件上产生周期性的振动,在振动的作用下尾纤中产生周期性应变,它作为波源在刻有布拉格光纤光栅的光纤中形成应力波,布拉格光纤光栅感知应力波形成测试信号。在识别过程中,首先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测试信号进行分解以去除不平稳分量及噪声,然后提取信号的有量纲和无量纲特征值,最后将这些特征值输入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正确率达97.2%,扭矩识别能力在N·cm量级。本研究开拓了一种新的螺栓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小质量结构中微小扭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扭矩识别 结构动态检测 悬挂式光纤布拉格光栅 经验模态分解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簇态信道的双粒子纠缠态可控量子隐形传态 被引量:7
9
作者 洪智慧 聂义友 +2 位作者 易小杰 黄亦斌 李嵩松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5-428,共4页
提出利用四粒子团簇态传送一个未知两粒子纠缠态从而实现可控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发送者对她自己拥有的3个粒子做一次三粒子纠缠完备基联合测量,控制者对其拥有的粒子作局域测量,接收者在控制者的帮助下对其自己拥有的两粒子做相应的幺... 提出利用四粒子团簇态传送一个未知两粒子纠缠态从而实现可控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发送者对她自己拥有的3个粒子做一次三粒子纠缠完备基联合测量,控制者对其拥有的粒子作局域测量,接收者在控制者的帮助下对其自己拥有的两粒子做相应的幺正变换,即可重新构造出发送者要传送的未知态,完成了可控量子隐形传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可控量子隐形传态 团簇态 三粒子纠缠完备基 最大纠缠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六粒子纠缠态和Bell态测量的量子信息分离(英文)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渊华 刘俊昌 聂义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7-310,共4页
通过介绍六粒子纠缠态的新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个二粒子任意态的信息分离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发送者Alice、控制者Charlie和接受者Bob共享一个六粒子纠缠态,发送者先执行两次Bell基测量;然后控制者执行一次Bell基测量;最后接受者根据发送... 通过介绍六粒子纠缠态的新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个二粒子任意态的信息分离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发送者Alice、控制者Charlie和接受者Bob共享一个六粒子纠缠态,发送者先执行两次Bell基测量;然后控制者执行一次Bell基测量;最后接受者根据发送者和控制者的测量结果,对自己拥有的粒子做适当的幺正变换,从而能够重建要发送的二粒子任意态.这个信息分离方案是决定性的,即成功概率为100%.与使用相同的量子信道进行二粒子任意态的信息分离方案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只需要进行Bell基测量而不需要执行多粒子的联合测量,从而使得这个方案更简单、更容易,并且在目前的实验室技术条件下是能够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信息分离 六粒子态 BELL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纠缠交换和团簇态实现二粒子任意态的可控隐形传态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俊昌 李渊华 聂义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78-2082,共5页
提出一个对二粒子任意态的可控隐形传态方案,利用四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用EPR态实现控制.首先,发送者向控制者提出申请,控制者再对其拥有的2个粒子做Bell基测量,并把结果通知发送者,实现纠缠交换.然后,发送者对自己手中的四个粒子... 提出一个对二粒子任意态的可控隐形传态方案,利用四粒子团簇态作为量子信道,用EPR态实现控制.首先,发送者向控制者提出申请,控制者再对其拥有的2个粒子做Bell基测量,并把结果通知发送者,实现纠缠交换.然后,发送者对自己手中的四个粒子做适当的幺正变换,接着进行纽曼测量,并把结果通知接受者.接受者根据发送者的测量结果,对自己拥有的粒子做适当的幺正变换,就可以重建发送者的二粒子任意态.方案成功的概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团簇态 可控量子隐形传态 二粒子任意态 纠缠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粒子团簇态实现2粒子任意态的量子信息分离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渊华 金翠平 +2 位作者 王永胜 乔学增 聂义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2-505,共4页
通过对Lu Chao-yang等最近介绍6粒子团簇态的新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2粒子任意态的信息分离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发送者对自己拥有的粒子做一次5粒子von-Neumann联合测量,控制者对其拥有的粒子做单粒子的投影测量,接受者根据发送者和... 通过对Lu Chao-yang等最近介绍6粒子团簇态的新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2粒子任意态的信息分离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发送者对自己拥有的粒子做一次5粒子von-Neumann联合测量,控制者对其拥有的粒子做单粒子的投影测量,接受者根据发送者和控制者的测量结果,对自己拥有的粒子做适当的幺正变换,就可以重建发送者的2粒子任意态,该方案成功的概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分离 6粒子团簇态 幺正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波长间隔可变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祖兴 戴国星 +2 位作者 况庆强 桑明煌 叶志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5-819,共5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自激发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波长间隔可变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利用单模光纤中自激发产生的非线性布里渊增益和掺铒光纤的线性增益组成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从而使光纤激光器在室温下产生稳定的多波长输出.改变双折射光纤环镜滤... 提出了一个基于自激发受激布里渊散射的波长间隔可变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利用单模光纤中自激发产生的非线性布里渊增益和掺铒光纤的线性增益组成混合增益光纤激光器,从而使光纤激光器在室温下产生稳定的多波长输出.改变双折射光纤环镜滤波器中保偏光纤的长度,可以实现波长间隔可变多波长激光产生,提高了多波长光纤激光器操作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实验实现了波长间隔从0.8nm至0.076nm可变的多波长激光产生,波长数随波长间隔减小而增加,间隔为0.08nm的激光波长数达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长光纤激光器 受激布里渊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间相关性的小波边缘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忠华 汪胜前 +1 位作者 邓承志 刘祝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379-382,共4页
在计算机视觉系统当中,图像边缘检测占据着重要位置.图像成像过程中,噪声、畸变等因数引起图像细节模糊,如何有效提取图像边缘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课题.众所周知,采用Sobel、Laplacian边缘检测算子尽管能够有效地去除噪声的干扰,但是破... 在计算机视觉系统当中,图像边缘检测占据着重要位置.图像成像过程中,噪声、畸变等因数引起图像细节模糊,如何有效提取图像边缘成为一个不断探索的课题.众所周知,采用Sobel、Laplacian边缘检测算子尽管能够有效地去除噪声的干扰,但是破坏了图像边缘细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间相关性的小波边缘检测.在不同层间,如果低分辨率下的父系数绝对值大,则在高分辨率下四个相应的子系数的绝对值可能性也大,则其所代表地图像边缘信息可能性越大.因此,采用基于层间相关性的小波边缘检测算法既有效地去除噪声的干扰,又保留了图像边缘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边缘检测 小波边缘检测 计算机视觉系统 边缘检测算子 分辨率 模糊 干扰 图像边缘信息 测算法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定向耦合三波长功分器 被引量:5
15
作者 黎磊 刘桂强 +1 位作者 陈元浩 唐发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以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为研究对象,在该光子晶体中引入两行以一行耦合介质柱为间距的平行单模线缺陷波导.通过分析和研究光子晶体波导耦合结构的耦合和解耦合特性,发现在不同频率下耦合波导的耦合长度不同.利用平面波展开法和定向耦合... 以二维三角晶格光子晶体为研究对象,在该光子晶体中引入两行以一行耦合介质柱为间距的平行单模线缺陷波导.通过分析和研究光子晶体波导耦合结构的耦合和解耦合特性,发现在不同频率下耦合波导的耦合长度不同.利用平面波展开法和定向耦合原理计算了在不同入射光频率下,缺陷波导间耦合波导的耦合长度,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微光子晶体波导耦合型三波长功分器,实现了归一化频率分别为0.369、0.394、0.435的光波的分束效果.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验证了该功分器具有很好的功率分配效果.本文结果有助于光子晶体新型滤波器、定向耦合器、波分复用器、偏振光分束器以及光开关等光子器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光子晶体 耦合波导 功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第一性原理研究贵金属(Cu、Ag、Au) 被引量:6
16
作者 熊志华 欧阳企振 +3 位作者 周珏 刘国栋 叶志清 雷敏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5-448,共4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第一性原理赝势法,首先计算了贵金属(Cu Ag Au)晶格常数及内聚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贵金属(Cu Ag Au)的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贵金属GGA给出的计算结果精度要高于LDA,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吻合.
关键词 贵金属(Cu AG Au) 晶格常数 内聚能 态密度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粒子团簇态实现2粒子未知态的量子隐形传态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仕敏 李渊华 +1 位作者 桑明煌 聂义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0-372,共3页
提出了一个决定性的传输2粒子未知态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发送者Alice和接收者Bob共享一个5粒子团簇态.首先,发送者Alice对自己手中的粒子做一次5粒子von-Neumann联合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通过经典信道告诉接收者Bob.接受者... 提出了一个决定性的传输2粒子未知态的量子隐形传态方案.在这个方案中,发送者Alice和接收者Bob共享一个5粒子团簇态.首先,发送者Alice对自己手中的粒子做一次5粒子von-Neumann联合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通过经典信道告诉接收者Bob.接受者Bob根据发送者Alice通知的测量结果,对手中的粒子做相应的幺正变换,就能够获得发送者Alice想要传输的2粒子未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隐形传态 5粒子团簇态 von-Neumann联合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缺陷对Ag掺杂ZnO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万齐欣 熊志华 +2 位作者 李冬梅 刘国栋 甘丽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2-1206,共5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对Ag掺杂ZnO体系中Ag缺陷和本征缺陷复合体的几何结构、形成能和电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Ag代替Zn位(AgZn)可以在ZnO中形成受主能级。同时,研究发现,Zni-AgZn和Oi-AgZn的形成能较小,...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对Ag掺杂ZnO体系中Ag缺陷和本征缺陷复合体的几何结构、形成能和电子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Ag代替Zn位(AgZn)可以在ZnO中形成受主能级。同时,研究发现,Zni-AgZn和Oi-AgZn的形成能较小,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其中,Zni-AgZn呈现明显的n型导电特性,而Oi-AgZn具有p型导电的趋势。因此Oi-AgZn有利于p型ZnO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掺杂ZnO 本征缺陷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应用于的冲噪声的滤除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祝华 邹道文 +2 位作者 邓承志 汪胜前 薛琴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383-386,共4页
中值滤波是广泛应用于去除脉冲噪声的一种非线性去噪方法,但是单一地使用中值滤波方法去除脉冲噪声会造成图像细节信息的丢失,从而使图像变得模糊.基于噪声点检测的脉冲噪声滤波方法可以在滤除噪声的同时有效地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本文... 中值滤波是广泛应用于去除脉冲噪声的一种非线性去噪方法,但是单一地使用中值滤波方法去除脉冲噪声会造成图像细节信息的丢失,从而使图像变得模糊.基于噪声点检测的脉冲噪声滤波方法可以在滤除噪声的同时有效地保持图像的细节信息.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噪声点检测的脉冲噪声滤波算法,该算法在检测噪声点时用被检测点的中值滤波结果作为判定该点是否为噪声点的依据.而在滤除噪声时,采用的是迭代的中值滤波算法.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与其它中值滤波算法相比,本文的算法在去除脉冲噪声时能取得理想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 中值滤波算法 图像 去噪方法 检测点 滤波方法 丢失 模糊 迭代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态的跨中心量子网络身份认证方案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渊华 刘俊昌 聂义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16-1620,共5页
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原理和量子纠缠交换技术,提出了基于W态的跨中心量子网络身份认证方案,实现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网络中对客户的身份认证.该方案分为注册阶段和身份认证阶段,认证系统包括主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客户所有的操作都在客户端... 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原理和量子纠缠交换技术,提出了基于W态的跨中心量子网络身份认证方案,实现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网络中对客户的身份认证.该方案分为注册阶段和身份认证阶段,认证系统包括主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客户所有的操作都在客户端服务器上进行,不直接与主服务器进行通信.身份认证全部由服务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保证了认证方案的安全性.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量子身份认证 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纠缠交换 W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