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27家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处方点评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立民 余晓耕 +4 位作者 黄马羊 熊爱珍 严金玲 罗晓红 胡锦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1-814,共4页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开展及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处方点评工作方案》,考察27家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组织机构及工作开展情况,随机抽取2 70... 目的了解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开展及用药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处方点评工作方案》,考察27家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组织机构及工作开展情况,随机抽取2 700张门诊处方和750份住院病历,对门诊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27家卫生院有22家建立处方点评组织机构,有5家未建立亦未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占处方比例为91.61%;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合理率较低,分别只有53.38%和40.4%,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注射剂使用率较高,分别为53.08%和47.63%;糖皮质激素使用率6.04%,糖皮质激素不合理处方数占使用处方总数的比例为63.5%;每张门诊处方金额29.10元;每张门诊处方药品品种数3.05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94.37%。结论乡镇卫生院处方点评工作有待加强,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建立处方点评组织,完善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制度,构建处方点评绩效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药物 处方点评 乡镇卫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慧婷 陈辉 +1 位作者 黄志新 程晓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癫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左乙拉西坦片治疗,po,起始剂量5 mg·kg-1·d-1,以后每周加量5 mg·kg-1·d-1,...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癫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左乙拉西坦片治疗,po,起始剂量5 mg·kg-1·d-1,以后每周加量5 mg·kg-1·d-1,直至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最大剂量不超过50 mg·kg-1·d-1.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片治疗,开始10~15 mg·kg-1·d-1,每周增加10 mg·kg-1·d-1,直至有效剂量维持,最大不超过60 mg·kg-1·d-1.通过治疗前后症状,脑电图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的变化评价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中37例患儿完成治疗,癫症状完全控制28例(75.7%),好转6例(16.2%),无效3例(8.1%);对照组中38例患儿完成治疗,癫症状完全控制25例(65.8%),好转8例(21.0%),无效5例(13.2%);治疗组控制症状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电图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儿操作智商(PIQ)评分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而言语智商(VIQ),总智商(F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部分性发作癫患儿具有与丙戊酸钠相似的疗效,对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丙戊酸钠,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以心理状态改变为主,临床使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草嫄 雷光远 雷招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84-1586,共3页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对莪术油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莪术油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21例,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对莪术油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莪术油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21例,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其中速发型16例,迟发型2例;11例合用了其他药物;经积极的抗休克抢救,16例恢复正常,5例死亡。死亡者均是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且均有合并用药。结论:莪术油注射液致儿童过敏性休克发病迅速,危害大,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 儿童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光亮漆体外细胞毒性及其抗菌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曾永发 石连水 +2 位作者 戴群 张林 孔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1-615,共5页
目的研究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2)抗菌剂对软衬硅橡胶光亮漆体外细胞毒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直径10 mm、厚度2 mm的Silagum-Comfort软衬硅橡胶圆形试样,随机分成6组,将Ag/TiO2按0、0.5%、1.0%、1.5%、2.0%、2.5%的重量... 目的研究添加载银纳米二氧化钛(Ag/TiO2)抗菌剂对软衬硅橡胶光亮漆体外细胞毒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直径10 mm、厚度2 mm的Silagum-Comfort软衬硅橡胶圆形试样,随机分成6组,将Ag/TiO2按0、0.5%、1.0%、1.5%、2.0%、2.5%的重量比分别添加于光亮漆的基质和催化剂中,均匀搅拌后分别涂布于对应组试件表面一遍,制成含不同浓度抗菌剂的软衬硅橡胶试件;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软衬硅橡胶试件对3T3细胞(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使用粗糙度仪测量软衬硅橡胶试件表面粗糙度值(Ra);采用贴膜法检测软衬硅橡胶试件的体外抗白色假丝酵母菌性能。结果各实验组细胞毒性级别为0~2级。光亮漆的Ra值随着抗菌剂浓度的增加有所提高,但各浓度抗菌剂组与0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随着抗菌剂浓度的增加,抗菌率也提高;抗菌剂浓度为2.0%和2.5%时,抗菌率已达到97.5%和96.5%。结论 Ag/TiO2光亮漆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能有效改善软衬硅橡胶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衬硅橡胶 光亮漆 抗菌剂 载银纳米二氧化钛 白色假丝酵母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不良事件101例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雷光远 雷招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68-2270,共3页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特点与规律,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有关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病例报告原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58篇101例。其... 目的探讨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特点与规律,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有关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病例报告原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藿香正气水致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58篇101例。其致不良反应/事件的规律与特点是:少年儿童患者占比较高(55例,占比54.46%);不良反应/事件以全身性损害(28.28%)、神经系统损害(23.9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84%)和循环系统损害(17.51%)占比较高;过敏性休克占比较高(15例,占比14.85%)。病例报告中存在剂量偏大与适应症选择不当的问题。1例静脉滴注藿香正气水40 min内死亡。结论加强藿香正气制剂管理与规范应用已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水 中成药 病例报告 不良反应 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36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雷光远 雷招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1-8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36例血塞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始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血塞通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36例血塞通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原始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血塞通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和剂量有关,多见于中老年组,可发生于用药后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血塞通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注射剂 不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乃近致死亡26例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雷光远 雷招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分析安乃近致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对安乃近致死亡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安乃近致死亡病例26例。患者主要死于过敏性休克(10例)、过敏性紫癜(6例)和血小板减少症(6例)。单次及累... 目的分析安乃近致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对安乃近致死亡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安乃近致死亡病例26例。患者主要死于过敏性休克(10例)、过敏性紫癜(6例)和血小板减少症(6例)。单次及累积用药剂量过大、不合理联合用药、过敏体质和安乃近制剂管理漏洞是致死主要原因。结论谨慎选择用药人群、控制用药剂量、禁止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并加强安乃近制剂的管理是防止死亡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乃近 死亡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多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41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丽贞 雷光远 雷招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52-2554,共3页
通过在线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共检索到猪苓多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29篇41例,分析发现其致不良反应特点是:男性在18~45岁年龄段患者占比较高,其中过敏反应(24例,58.54%)和关节损害(9例,21.95%)、过敏性休克均占比... 通过在线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共检索到猪苓多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29篇41例,分析发现其致不良反应特点是:男性在18~45岁年龄段患者占比较高,其中过敏反应(24例,58.54%)和关节损害(9例,21.95%)、过敏性休克均占比较高(6例,42.86%)。致关节损害可能是猪苓多糖注射液特有的不良反应,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多糖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关节损害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94在增龄性胸腺萎缩中的表达及靶基因研究
9
作者 易丽君 祝漫琴 +5 位作者 周菁 胡清华 黄慧 陈卡 江志军 郭智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检测增龄性胸腺萎缩过程中miR-194与PTPN12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二者相互作用,阐明其中的分子调节机制。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分为4组:1月龄组、6月龄组、10月龄组和19月龄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麻醉后取出胸腺组织,用CD45抗体... 目的:检测增龄性胸腺萎缩过程中miR-194与PTPN12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二者相互作用,阐明其中的分子调节机制。方法:选用C57BL/6小鼠,分为4组:1月龄组、6月龄组、10月龄组和19月龄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麻醉后取出胸腺组织,用CD45抗体与LS柱吸附洗脱,筛选出胸腺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随年龄增长,胸腺上皮细胞中miR-194与PTPN12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体外实验共转染miR-194与PTPN12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到HEK293细胞内,分别于24、48 h后检测自发荧光值。结果:随月龄增长,miR-194表达出现下调趋势(P<0.05),而PTPN12基因表达出现上调趋势(P<0.05),且二者呈负相关性(P<0.05)。体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194与PTPN12基因3'UTR区域发生直接作用,并在48 h结合效率最高。结论:PTPN12是miR-194靶基因之一,参与了增龄性胸腺萎缩过程,是调节胸腺上皮细胞功能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增龄性萎缩 miR-194 PTPN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液体培养药用虫草菌丝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青牡 孙姝媛 《食用菌》 1997年第3期2-4,共3页
冬虫夏草(Dong Chong Xia Cao),系一种虫生真菌Cordyceps sinensis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Hepialus spp.)的幼虫所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的珍品,我国古代已对其价值有较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并较早地由我国传入世界各地。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的深... 冬虫夏草(Dong Chong Xia Cao),系一种虫生真菌Cordyceps sinensis寄生于鳞翅目蝙蝠蛾(Hepialus spp.)的幼虫所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的珍品,我国古代已对其价值有较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并较早地由我国传入世界各地。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菌丝体 液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南彩云 卢燕香 +3 位作者 朱继孝 蒋伟 钟国跃 李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6-171,共6页
结香属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舒筋活络、养阴安神、益肾气的功效,民间应用广泛。该属植物含有丰富的香豆素、黄酮、脂肪酸等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抑菌、镇痛、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从而越来越受到医药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近30年... 结香属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舒筋活络、养阴安神、益肾气的功效,民间应用广泛。该属植物含有丰富的香豆素、黄酮、脂肪酸等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抑菌、镇痛、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从而越来越受到医药领域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近30年来来结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香属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