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伯基特淋巴瘤2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慧 徐红艳 +5 位作者 杨文萍 吴艳 邓庆强 曾松涛 熊枫 曾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伯基特淋巴瘤( Burkitt' s lymphoma,BL)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WHO(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收集资料齐全的29例BL,运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3、CD20、CDl0、CD44、CD99、BCL-6、MUMl、BCL-2和Ki-67... 目的探讨儿童伯基特淋巴瘤( Burkitt' s lymphoma,BL)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法根据WHO(2008)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标准,收集资料齐全的29例BL,运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CD3、CD20、CDl0、CD44、CD99、BCL-6、MUMl、BCL-2和Ki-67的表达,EBER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检测c-myc基因重排情况。结果29例BL发病年龄1.5-13岁,中位年龄4岁,平均5.3岁,男女比例3.1:1。29例BL中CD20、CDl0和BCL-6均阳性,MUMl阳性5例,CD3、CD99、CD44和BcL-2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90%。6例EBER阳性,c—myc基因断裂29例。随访结果:单纯手术11例均死亡,术后18例行化疗,3例死亡,15例生存。结论根据形态学结合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有助于BL的诊断,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影响生存率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儿童 C-MYC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肠道息肉样肿物8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慧 刘艾辉 +5 位作者 曾松涛 杨文萍 吴艳 徐红艳 曾华 熊枫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肠道息肉样肿物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方法对813例肠道息肉样肿物组织行HE染色,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EBER原位杂交和c-myc基因检测,并对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813例患儿中男童605例,女童208例;发病年龄0.5-14岁,平均5.45岁,... 目的探讨儿童肠道息肉样肿物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类型。方法对813例肠道息肉样肿物组织行HE染色,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EBER原位杂交和c-myc基因检测,并对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813例患儿中男童605例,女童208例;发病年龄0.5-14岁,平均5.45岁,中位年龄5岁;发病部位:直肠586例,结肠191例,回盲部12例,回肠8例,多部位16例。病理类型:幼年性息肉788例,幼年性息肉病5例,Peutz-Jeghers息肉7例,伯基特淋巴瘤6例,炎性息肉3例,肠源性囊肿2例,幼年性息肉与炎性息肉并存和绒毛状腺瘤各1例。结论儿童肠道息肉以男童多见,病理类型以幼年性息肉为主。息肉类型与发病部位有一定的关系,对息肉进行病理分型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儿童 幼年性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双红 朱萱 +6 位作者 李弼民 刘东升 万盛华 罗丽娟 肖珍君 刘艳 吴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地区胃十二肠疾病患儿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率,及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19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行胃镜及黏膜活检,胃黏膜经H.pylori分离培养和鉴定后,采用E-test法检测H.pylori对阿莫西林、... 目的了解江西地区胃十二肠疾病患儿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率,及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19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行胃镜及黏膜活检,胃黏膜经H.pylori分离培养和鉴定后,采用E-test法检测H.pylori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敏感性,采用K-B法检测H.pylori对呋喃唑酮的敏感性。结果从195例患儿胃黏膜中培养出H.pylori 80株,阳性率为41.0%。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中,H.pylori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8.2%、52.0%、30.0%和51.2%。H.pylori菌株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率分别为25.0%和48.8%,其中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二重耐药率为10%;出对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均敏感。结论 H.pylori感染是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江西地区儿童感染H.pylori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红艳 吴湘如 +3 位作者 陈磊 杨文萍 黄慧 吴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儿童CCSK进行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儿中男童4例,... 目的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 of the kidney,CCS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例儿童CCSK进行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儿中男童4例,女童2例,其中5例为1~3岁,1例为7岁,影像学检查显示肾上极或下极肿块,考虑肾母细胞瘤。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核及细胞质均为透明空泡样。肿瘤细胞由纤维组织分割,其内含多量毛细血管。结论儿童肾脏CCSK比较少见,恶性程度高,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为肾母细胞瘤,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表型,正确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透明细胞肉瘤 肾母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丛状血管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红艳 黄慧 +4 位作者 曾华 吴艳 曾松涛 熊枫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4-575,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丛状血管瘤( tufted angioma, T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TA患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0例TA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个月-10岁,均... 目的:探讨儿童丛状血管瘤( tufted angioma, T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TA患儿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0例TA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个月-10岁,均行手术切除术。镜下特点均相似:表皮无明显异常,真皮及皮下散在或广泛分布界限清楚的丛状或簇状毛细血管样聚集体,聚集体内毛细血管及短梭形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紧密,成同心漩涡状或炮弹样,细胞分化成熟,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其中5例可见间质纤维化。免疫表型:CD31、CD34均阳性,D2-40灶状阳性,Glut1阴性。结论 TA是一种少见的血管良性增生性病变,易局部复发,诊断主要依据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检查;应与幼年性毛细血管瘤及卡波西血管内皮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状血管瘤 卡波西血管内皮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例儿童淋巴瘤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红艳 黄慧 +3 位作者 张守华 傅新文 吴艳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瘤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416例淋巴结肿大的患儿,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疑似淋巴瘤的患儿47例,术后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表型及FISH检测综... 目的探讨儿童淋巴瘤细针穿刺细胞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416例淋巴结肿大的患儿,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疑似淋巴瘤的患儿47例,术后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免疫表型及FISH检测综合分析。结果术后最终确诊为淋巴瘤43例,符合率达91.4%(43/47)。其中霍奇金淋巴瘤21例,表现为大量成熟淋巴细胞间可见多少不等的、大而醒目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核大,核仁明显;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表现为幼稚瘤细胞弥漫增生,大小较一致,而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失。结论FNAC是一种操作简便、诊断快速且相对微创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可对大多数儿童淋巴瘤进行初步诊断,避免漏诊,为临床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细针穿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相关的儿童散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中miR-127和miR-155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林云 杨文萍 +5 位作者 黄慧 徐红艳 吴艳 曾松涛 熊枫 肖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探讨miR-127、miR-155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阴性的儿童散发性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qRT-PCR技术检测40例儿童BL及15例扁桃体组织2株细胞株(Raji和Ramos)的EBER及miR-... 目的探讨miR-127、miR-155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阳性/阴性的儿童散发性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qRT-PCR技术检测40例儿童BL及15例扁桃体组织2株细胞株(Raji和Ramos)的EBER及miR-127、miR-155表达情况。结果 (1)40例BL儿童中16例EBER阳性,15例扁桃体EBER均阴性。(2)miR-127在EBV阳性的BL中的表达(2.68±2.95)比EBV阴性的BL(0.36±0.24)及扁桃体组织(1.23±4.09)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Raji和Ramos比较,miR-127表达显著升高(t=-13.038,P=0.000)。(3)miR-155在EBV阳性BL(22.50±56.84)和阴性BL(15.89±51.57)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扁桃体组织相比表达(0.31±0.54)上调(P<0.05);Raji和Ramos比较,miR-155表达显著升高(t=-3.337,P=0.008)。结论 miR-127和miR-155的高表达与儿童BL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miR-127高表达与EBV感染相关,可能起着类似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EB病毒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患者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文萍 吴艳 +7 位作者 张守华 刘智文 曾松涛 肖强 徐红艳 黄慧 邹音 黄金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者肝脏病理形态学特征,初步建立反映肝脏病理改变程度的综合性评价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常规组织学、免疫组化以及术中冰...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者肝脏病理形态学特征,初步建立反映肝脏病理改变程度的综合性评价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常规组织学、免疫组化以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1例患儿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年龄35~150d。结果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增高。汇管区细小胆管增生、畸形、萎缩,伴纤维组织增生,肝纤维化程度(F1—F4):1例(1.23%)、11例(13.58%)、51例(62.96%)、18例(22.22%);小胆管增生程度(B1-B3):21例(25.93%)、41例(50.62%)、19例(23.46%);BA炎症程度分级(G1~G3):40例(49.40%)、41例(50.60%)、0例(0%)。炎症程度与肝纤维化(rS=-0.07,P=0.952)、与小胆管增生程度(rS=-0.07,P=0.533)无相关性。81例(100%)均出现不同程度肝细胞、毛细胆管淤胆,72例(88.90%)汇管区可见胆栓,其中轻度45例(62.50%),中度26例(36.10%),重度1例(1.39%)。64例(79.00%)有多核巨肝细胞,11例(13.60%)可见脂肪变性。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7.50%。术中冰冻与石蜡切片在肝纤维化、小胆管增生、炎症程度与胆栓方面一致性较好。结论 术中冰冻肝活检对BA的诊断和病变程度的判断具有明显优势,建立BA病变程度的病理综合评价系统,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和术中、术后对疾病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文萍 徐红艳 +4 位作者 陈勇 曾松涛 肖强 林云 黄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儿童SANT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童,3岁2个月,因车祸体检发现左上... 目的探讨儿童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儿童SANT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童,3岁2个月,因车祸体检发现左上腹包快。手术所见:肿块与脾脏相连。肿块4 cm×5 cm×3 cm大小,肿块界限清楚,切面:紫红、灰白相间,呈结节状、分叶状。镜下见纤维组织将毛细血管样结构分隔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结节状血管巢,结节间纤维组织疏松,无明显胶原化,其中可见厚壁的血管,并可见散在炎症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血管巢表达CD31、CD34,血管间隙表达SMA,间质纤维组织表达vimentin、灶状SMA,不表达desmin、NSE、S-100、ALK、CD21、EBV,散在表达CD68、CD8,Ki-67增殖指数常<5%。结论 SANT是儿童罕见的一种良性病变,常偶然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肿瘤 儿童 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沉降法在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枫 黄慧 +3 位作者 黄志娜 曾华 杨文萍 章高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8-469,共2页
液基细胞学在非妇科疾病中广泛应用,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其在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通过各种染色方法观察细胞类型和细胞成分,可为肺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524例肺泡灌洗液标本检查结果,现对液基细胞... 液基细胞学在非妇科疾病中广泛应用,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其在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通过各种染色方法观察细胞类型和细胞成分,可为肺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524例肺泡灌洗液标本检查结果,现对液基细胞学沉降法操作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灌洗液 儿童 液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睾丸间质细胞瘤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红艳 吴艳 +3 位作者 曾华 曾松涛 黄慧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9-840,共2页
患儿男童,7岁,因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大6个月余,近日明显增大入院。彩超示睾丸下极有一大小2 cm×2 cm低回声光团,边界清,不规则,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畸胎瘤可能;CT示睾丸内占位性肿物,密度稍高。查体:左侧睾丸肿大,大小2 cm×2 ... 患儿男童,7岁,因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大6个月余,近日明显增大入院。彩超示睾丸下极有一大小2 cm×2 cm低回声光团,边界清,不规则,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畸胎瘤可能;CT示睾丸内占位性肿物,密度稍高。查体:左侧睾丸肿大,大小2 cm×2 cm,无触痛,透光实验阴性,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术前血清AFP 1.4 ng/ml,HCG 0 mIU/ml。术前因考虑为畸胎瘤,未行内分泌检查,术后检查结果显示血清硫酸去氢表雄酮31.8μg/dl;雄烯二酮0.374 ng/ml,睾酮6.64 ng/dl;17-羟基孕酮0.24 ng/ml,孕酮0.27 ng/ml,皮质醇8.02μg/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间质细胞瘤 儿童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中胚层肾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红艳 黄慧 +4 位作者 张淑萍 吴主强 吴艳 曾松涛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4-1345,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胚层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CMN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25天~2岁,平均5个月;其中经典型2...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胚层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CMN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25天~2岁,平均5个月;其中经典型2例,细胞型5例,混合型1例。免疫表型:8例vimentin及SMA均阳性,WT-1、CD34、CD68和desmin均阴性,1例鳞状上皮EMA阳性,1例软骨S-100阳性,Ki-67增殖指数5%~10%。结论CMN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婴幼儿肾脏的低度恶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肿瘤彻底切除后预后良好,少数可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主要为细胞型CMV。由于CMN影像上无特异性,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可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先天性中胚层肾瘤 低度恶性 婴幼儿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吸细胞学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红艳 刘志强 +4 位作者 黄慧 吴艳 熊枫 张守华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FNAC法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对11例NB的细胞学和组织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1... 目的 探讨针吸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在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FNAC法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法对11例NB的细胞学和组织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1例NB细胞学特征表现为瘤细胞大小不一,散在的瘤细胞中常见细胞成团现象,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核仁清晰,1-4个不等,以单个核为主,亦可见双核及多核瘤细胞,部分双核瘤细胞呈“人字形”,胞质较丰富,淡蓝色,胞质内可见粉红色细小颗粒。部分区域可见瘤细胞聚集呈“菊花团”状,瘤细胞间常见嗜酸性粉红色丝状纤维物。结论 FNAC作为一种简便、快速且相对微创的病理学检查方法,对大多数神经母细胞可进行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针吸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新生儿深部霉菌感染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音 杨文萍 +1 位作者 肖英 詹美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A00期32-34,共3页
分析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15例尸检的临床病理特点。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11例,毛霉菌感染6例,曲霉菌病2例(6例为双重感染)。全部病例胸腺均呈重度萎缩。重点分析4例毛霉菌引起的原发性真菌病,证实毛霉菌可以通过脐部创口引起肝坏死,进而向... 分析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15例尸检的临床病理特点。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11例,毛霉菌感染6例,曲霉菌病2例(6例为双重感染)。全部病例胸腺均呈重度萎缩。重点分析4例毛霉菌引起的原发性真菌病,证实毛霉菌可以通过脐部创口引起肝坏死,进而向它处播散。并讨论了其它常见致病因素及真菌病诊断中应注意的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新生儿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慧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DLBCL/BL)在治疗和预后上与DLBCL和BL有一定的差异,因此2008年WHO将其单独分开,作为一异质性类型。通过对DLBCL/BL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等特征的总结分析,增强对... 介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之间的未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DLBCL/BL)在治疗和预后上与DLBCL和BL有一定的差异,因此2008年WHO将其单独分开,作为一异质性类型。通过对DLBCL/BL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等特征的总结分析,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并在诊断时与DLBCL和BL进行鉴别,有利于临床正确的治疗和疾病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临床病理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型正常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东光 邹海英 +1 位作者 谢淑佩 黄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4072-4074,共3页
目的:探讨核型正常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子遗传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核型正常ALL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B-ALL 41例、T-ALL 6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初治ALL患儿BCR/ABL、MLL、TEL/AML1和c-myc基因... 目的:探讨核型正常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分子遗传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核型正常ALL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B-ALL 41例、T-ALL 6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初治ALL患儿BCR/ABL、MLL、TEL/AML1和c-myc基因。结果:47例患儿中BCR/ABL、MLL、TEL/AML1和c-myc基因均正常者17例(36.2%)、伴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基因异常者30例(63.8%);BCR/ABL基因阴性并ABL基因拷贝数增多3例(6.4%);MLL基因断裂阳性1例、拷贝数增多3例(6.4%)、丢失2例;TEL/AML1基因阳性4例(8.5%),其中1例并TEL基因丢失、1例伴MLL基因丢失;TEL/AML1基因阴性并AML1基因拷贝数增多12例(25.5%)、并TEL基因丢失1例、并TEL基因丢失和AML1基因拷贝数增多2例;c-myc基因扩增阳性5例(10.6%)。AML1基因拷贝数增多检出率与c-myc基因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B-ALL复发3例(MLL基因断裂阳性1例、c-myc基因扩增阳性2例)。结论:核型正常B-ALL患儿AML1基因拷贝数增多和c-myc基因扩增发生率高,患儿复发可能与c-myc基因扩增和MLL断裂阳性有关;FISH技术结合核型分析可以提高基因异常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脑干伴多层菊形团形成的胚胎性肿瘤1例
17
作者 余杨红 黄伟 +3 位作者 黄子栋 黄慧 陶钧 吴主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8-629,共2页
女性患儿,3岁,走路不稳3天,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反应差,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头颅CT:脑干左侧稍高密度为主囊实性病灶,边界清晰,鞍上池受压变形。头颅MRI:中脑及脑桥左侧31mm×38mm×31mm肿块,边界清晰,呈T1WI... 女性患儿,3岁,走路不稳3天,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反应差,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肌张力减弱。头颅CT:脑干左侧稍高密度为主囊实性病灶,边界清晰,鞍上池受压变形。头颅MRI:中脑及脑桥左侧31mm×38mm×31mm肿块,边界清晰,呈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图1A),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等低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部分受限(图1B),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低信号(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肿瘤 胚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1例
18
作者 黄慧 吴艳 +3 位作者 樊金星 徐红艳 杨文萍 张守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0,共2页
患儿男,39个月,发现右侧颌面部包块10天入院。MRI示右侧颈部上起咽旁间隙下至下颌下腺上缘见一类圆形肿块信号影,大小5.3 cm×4.5 cm×5.2 cm, 边缘尚清,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性强化。实验室检查示HIV和HBSAg阴性,血常规和肝肾功... 患儿男,39个月,发现右侧颌面部包块10天入院。MRI示右侧颈部上起咽旁间隙下至下颌下腺上缘见一类圆形肿块信号影,大小5.3 cm×4.5 cm×5.2 cm, 边缘尚清,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性强化。实验室检查示HIV和HBSAg阴性,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病理检查 眼观:送检不整形组织多块,合计大小5.5 cm×4 cm×3.5 cm, 切面灰白色,黏液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 婴儿 BCOR基因 基因重排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支气管镜下表现及分析
19
作者 曾祥妮 吴爱民 +3 位作者 李岚 涂洪强 周俊霖 樊金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7-1050,1055,共5页
回顾性分析1例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的支气管镜下表现,为DPL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患儿,男,因“间断咯血2年8个月”来我院就诊,既往行左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无改善,多次气管镜下灌洗液含铁血黄素定性试验阳性,予口服激素治疗2年... 回顾性分析1例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的支气管镜下表现,为DPL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患儿,男,因“间断咯血2年8个月”来我院就诊,既往行左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无改善,多次气管镜下灌洗液含铁血黄素定性试验阳性,予口服激素治疗2年余仍反复咯血,最终切除患肺行病理检查提示DPL。本文总结患儿支气管镜下表现,发现早期该患儿镜下可见结节样凸起,这些结节随支气管镜移动有“出现-消失”样表现,类似活瓣,间隔9个月后复查支气管镜可见相同部位支气管黏膜下有薄壁囊泡样表现,同时支气管亚段有外压表现。说明支气管镜检查可为DPL早期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 支气管镜 咯血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耳鼻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20
作者 徐红艳 黄慧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小儿ERMS进行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婴,左侧耳道持续性流脓伴发热... 目的探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小儿ERMS进行临床资料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合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婴,左侧耳道持续性流脓伴发热1周,CT示:左侧外耳道、中耳及乳突内见高密度充填影;例2女婴,发现右侧外鼻部灰白色肿物5个月。2例均行手术切除,镜下例1见异形增生的细胞,胞质红染,呈短梭形、球拍样,伴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例2致密的纤维组织中见灶状分布的异形小圆细胞。免疫表型:2例desmin均阳性,1例Myogenin阳性,Ki-67增殖指数60%~80%。结论耳鼻部ERMS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病理学诊断有困难,当瘤细胞分化差或未分化时可结合免疫表型来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耳肿瘤 横纹肌肉瘤 小儿 胚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