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双红 朱萱 +6 位作者 李弼民 刘东升 万盛华 罗丽娟 肖珍君 刘艳 吴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了解江西地区胃十二肠疾病患儿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率,及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19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行胃镜及黏膜活检,胃黏膜经H.pylori分离培养和鉴定后,采用E-test法检测H.pylori对阿莫西林、... 目的了解江西地区胃十二肠疾病患儿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率,及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195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行胃镜及黏膜活检,胃黏膜经H.pylori分离培养和鉴定后,采用E-test法检测H.pylori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敏感性,采用K-B法检测H.pylori对呋喃唑酮的敏感性。结果从195例患儿胃黏膜中培养出H.pylori 80株,阳性率为41.0%。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儿中,H.pylori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8.2%、52.0%、30.0%和51.2%。H.pylori菌株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耐药率分别为25.0%和48.8%,其中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二重耐药率为10%;出对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均敏感。结论 H.pylori感染是儿童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江西地区儿童感染H.pylori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幽门螺杆菌毒力基因与抗生素耐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双红 谢勇 +7 位作者 李弼民 刘东升 万盛华 罗丽娟 李红 易丽君 周菁 朱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与抗生素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90例患儿胃窦黏膜中分离培养H.pylori阳性菌株,采用E-test法和K-B法检测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ylori ...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与抗生素耐药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90例患儿胃窦黏膜中分离培养H.pylori阳性菌株,采用E-test法和K-B法检测H.pylori对抗生素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pylori cag A、vac A及ice A基因。结果在胃窦黏膜分离培养的90株H.pylori菌株中,8株(8.9%)对克拉霉素耐药,31株(34.4%)对甲硝唑耐药,12株(13.3%)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二重耐药,39株(43.3%)对抗生素均不耐药,未发现对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耐药的H.pylori菌株;cag A基因阳性检出率为93.3%(84/90),vac As1a、vac As1c、vac Am1和vac Am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8%(70/90)、22.2%(20/90)、32.2%(29/90)和67.8%(61/90),vac As1a/m1、vac As1a/m2、vac As1c/m1和vac As1c/m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0%(27/90)、51.1%(46/90)、3.3%(3/90)和16.7%(15/90),ice A1和ice A2基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7%(79/90)和7.8%(7/90)。H.pylori毒力基因型在克拉霉素耐药组、甲硝唑耐药组、克拉霉素+甲硝唑二重耐药组和对抗生素敏感组四组间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H.pylori临床分离菌株毒力基因型与抗生素耐药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诊断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 被引量:5
3
作者 吴蔚 万宏 +5 位作者 段亚群 周艳 许增华 张双红 肖珍君 万盛华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构建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以诊断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方法回顾性收集住院的急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组与非细菌性腹泻组。以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为参数,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构建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以诊断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方法回顾性收集住院的急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患儿分为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组与非细菌性腹泻组。以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为参数,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的联合评分系统,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准确性。结果共纳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患儿110例与非细菌性腹泻患儿108例。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组的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腹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构建的联合评分系统诊断侵袭性细菌性腹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大于血降钙素原或C-反应蛋白(P<0.05);联合评分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52,其灵敏度为80.9%,特异度为88.9%。结论血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评分系统对儿童侵袭性细菌性腹泻诊断准确性良好,可协助临床早期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细菌性腹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朱龙川 吴蔚 +3 位作者 甘达凯 张伟 徐意珍 熊墨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新入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n=25)与传统治疗组(n=2...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效果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新入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50例,随机分为优化治疗组(n=25)与传统治疗组(n=25),前者基于效果预测模型采用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初治,后者均采用头孢他啶初治,此后依据初治效果调整抗生素,比较两组的初治有效率、第5天治愈率及30天病死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研究。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0%vs 60.0%,χ^(2)=5.094,P=0.024),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80.0%vs 56.6%,χ^(2)=3.309,P=0.069)。均使用头孢他定初治的患者中,优化治疗组初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88.9%vs 60.0%,χ^(2)=4.341,P=0.037),两组第5天治愈率相当(83.3%vs 56.0%,χ^(2)=2.425,P=0.119)。两组患者的30天病死率分别为8.0%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4,P=0.415)。所有入组患者初治有效与第5天治愈关联明显(OR=9.643,95%CI:2.292~40.564),第5天治愈与患者30天死亡关联明显(OR=0.138,95%CI:0.023~0.813)。结论该疗效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医生筛选3rdGC治疗的优势患者,提高3rdGC经验性治疗CASBP的初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膜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头孢菌素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许增华 李香莲 +2 位作者 谢维炎 刘艳 王卫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胃镜检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胃镜检查治疗的患儿60例,分为异丙酚诱导下胃镜操作组(A组)和常规胃镜操作组(B组),观察两组患儿置镜反应,操作前及操作后1、5、10、15min心率、呼吸、血压...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在小儿胃镜检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胃镜检查治疗的患儿60例,分为异丙酚诱导下胃镜操作组(A组)和常规胃镜操作组(B组),观察两组患儿置镜反应,操作前及操作后1、5、10、15min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上消化道蠕动程度、胃镜操作时间,并记录异丙酚诱导后患儿入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坐起时间。结果:A组患儿置镜反应小,胃镜操作时间短,异丙酚诱导后1min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5、10、15min无明显差异,平均用药后60s即可进行胃镜操作,停止用药后(3.0±0.9)min即苏醒,平均用药(3.5±1.8)mg/(kg·h)。结论:异丙酚作全身麻醉,具有作用快、时效短、苏醒快、干扰小、副作用小的特点,适合于小儿胃镜操作的需要,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二异丙酚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中胚层肾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红艳 黄慧 +4 位作者 张淑萍 吴主强 吴艳 曾松涛 杨文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4-1345,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胚层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CMN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25天~2岁,平均5个月;其中经典型2...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胚层肾瘤(congenital mesoblastic nephroma,CMN)的临床病理学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CMN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25天~2岁,平均5个月;其中经典型2例,细胞型5例,混合型1例。免疫表型:8例vimentin及SMA均阳性,WT-1、CD34、CD68和desmin均阴性,1例鳞状上皮EMA阳性,1例软骨S-100阳性,Ki-67增殖指数5%~10%。结论CMN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婴幼儿肾脏的低度恶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肿瘤彻底切除后预后良好,少数可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主要为细胞型CMV。由于CMN影像上无特异性,掌握其临床病理特征可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先天性中胚层肾瘤 低度恶性 婴幼儿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龙川 吴蔚 +4 位作者 邹波 甘达凯 林学 周炜 熊墨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99-2504,共6页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 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疗效的预测因素,构建并验证3^(rd) GC治疗CASBP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市第九医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均单用3^(rd) GC进行初始治疗,依据疗效...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3^(rd) GC)治疗社区获得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ASBP)疗效的预测因素,构建并验证3^(rd) GC治疗CASBP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南昌市第九医院的肝硬化伴CASBP患者,均单用3^(rd) GC进行初始治疗,依据疗效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2013年—2018年住院的纳入建模库(无效组55例和有效组110例),2019年—2020年住院的纳入验证库(无效组17例和有效组43例)。在建模库中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基础病、既往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疗效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疗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在建模库和验证库中对模型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全组以男性为主(占80.0%),平均(51.6±12.0)岁,肝硬化病因以乙型肝炎为主(66.7%),3^(rd) GC总有效率为68.0%。建模库中,无效组的SBP首次发病占比、腹水多形核细胞(PMN)计数及腹水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有效组(P值均<0.05),而无效组的广谱抗生素暴露占比与血小板均显著高于有效组(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首次发病[比值比(OR)=0.158,95%置信区间(CI):0.064~0.392,P<0.001]、腹水PMN计数(OR=0.728,95%CI:0.530~0.998,P=0.046)、广谱抗生素暴露(OR=9.152,95%CI:1.513~55.351,P=0.016)及血小板(OR=1.012,95%CI:1.006~1.019,P<0.001)是3^(rd) GC治疗无效的独立预测因素;疗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依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预测评分≥0.207是预测治疗无效的最佳界值,对应的约登指数为0.536,敏感度89.1%,特异度63.6%,阳性预测值55.1%,阴性预测值92.1%。验证库中,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结论SBP首次发病和更高的腹水PMN计数是3^(rd) GC治疗CASBP无效的保护因素,广谱抗生素暴露和更高的血小板是其危险因素,以此建立的3rd GC治疗CASBP的疗效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具备临床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膜炎 社区获得性感染 头孢菌素类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肾综合征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富明 黄群 +1 位作者 纪礽斌 李桂霞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肾综合征(H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患者和26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TNF-α水平及肾功能,分析TNF-α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TNF-α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升...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肾综合征(H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患者和26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TNF-α水平及肾功能,分析TNF-α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TNF-α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随血清TNF-α水平升高而加重,且与Ccr成正相关。结论TNF-α在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肝肾综合征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