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输尿管黏膜下隧道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应用ANSYS 2020 R2软件建立不同膀胱输尿管模型,并对其储尿期及排尿期生物力学进行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评估不同模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应力及应...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输尿管黏膜下隧道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应用ANSYS 2020 R2软件建立不同膀胱输尿管模型,并对其储尿期及排尿期生物力学进行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评估不同模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应力及应变分布。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在储尿期,模型A1、A3型隧道段最大等效应力比A2型分别高1%、3%;在排尿期,A1、A3型隧道段最大等效应力分别比A2型高9%、12%,差别均不明显。但当B型与A2型相比时,储尿期及排尿期最大等效应力分别减少了46%和53%。结论黏膜下隧道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关键所在,适当改变其长度对于生物力学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输尿管黏膜下隧道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应用ANSYS 2020 R2软件建立不同膀胱输尿管模型,并对其储尿期及排尿期生物力学进行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评估不同模型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应力及应变分布。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在储尿期,模型A1、A3型隧道段最大等效应力比A2型分别高1%、3%;在排尿期,A1、A3型隧道段最大等效应力分别比A2型高9%、12%,差别均不明显。但当B型与A2型相比时,储尿期及排尿期最大等效应力分别减少了46%和53%。结论黏膜下隧道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关键所在,适当改变其长度对于生物力学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