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例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支气管镜下表现及分析
1
作者 曾祥妮 吴爱民 +3 位作者 李岚 涂洪强 周俊霖 樊金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47-1050,1055,共5页
回顾性分析1例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的支气管镜下表现,为DPL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患儿,男,因“间断咯血2年8个月”来我院就诊,既往行左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无改善,多次气管镜下灌洗液含铁血黄素定性试验阳性,予口服激素治疗2年... 回顾性分析1例来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DPL)的支气管镜下表现,为DPL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患儿,男,因“间断咯血2年8个月”来我院就诊,既往行左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咯血无改善,多次气管镜下灌洗液含铁血黄素定性试验阳性,予口服激素治疗2年余仍反复咯血,最终切除患肺行病理检查提示DPL。本文总结患儿支气管镜下表现,发现早期该患儿镜下可见结节样凸起,这些结节随支气管镜移动有“出现-消失”样表现,类似活瓣,间隔9个月后复查支气管镜可见相同部位支气管黏膜下有薄壁囊泡样表现,同时支气管亚段有外压表现。说明支气管镜检查可为DPL早期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肺淋巴管瘤病 支气管镜 咯血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婴幼儿特殊形状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周云国 张政 +2 位作者 许飞 严济泳 段君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9-681,共3页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婴幼儿特殊形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经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提示窗型PDA或动脉导管长度>7 mm管型PDA,并选择VSD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的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 目的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治疗婴幼儿特殊形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经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提示窗型PDA或动脉导管长度>7 mm管型PDA,并选择VSD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的2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儿中窗型PDA 12例,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8.7个月(6个月~3岁);管型PDA 15例,男6例、女9例,中位年龄18个月(11个月~5岁)。窗型PDA选择膜部VSD封堵器,管型PDA选择肌部VSD封堵器封堵;按照窗型PDA肺动脉端内径加3~6 mm、管型PDA肺动脉端内径加2~4 mm选择封堵器腰部大小。所有患儿均成功封堵,术后均无残余分流。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胸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降主动脉流速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肺动脉流速较术前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VSD封堵器介入治疗特殊形状PDA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瓣窦扩大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纠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学良 明腾 +1 位作者 邹勇 黄国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窦扩大技术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共收治272例肺动脉瓣环发育差(Z值<-2)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肺动脉瓣窦扩大术(Ⅰ组),237... 目的探讨肺动脉瓣窦扩大技术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根治术中的意义。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共收治272例肺动脉瓣环发育差(Z值<-2)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肺动脉瓣窦扩大术(Ⅰ组),237例行传统跨肺动脉瓣环补片纠治术(Ⅱ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分析肺动脉瓣窦扩大技术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保留肺动脉瓣根治术中的早、中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早期(术后30 d内)死亡5例(病死率1.84%),均为传统跨肺动脉瓣纠治患儿(Ⅱ组),死亡原因均为术后严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5例行肺动脉瓣窦扩大患儿术前测得肺动脉瓣环Z值为-2^-4,术中外循环时间48~92 min,平均(68.2±2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9~71 min,平均(51.8±19.1)min,术后新肺动脉瓣环Z值0.5^-1,右室/左室压力比(PRV/PLV)0.40~0.71,平均为(0.52±0.19),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压力阶差13~31 mmHg,平均为(19.15±10.87)mmHg,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术后肺动脉反流程度均为轻度及轻度以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为15~57 h(42.6±18.2 h),术后住院时间为6~12 d(12.9±5.7 d),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TOF根治术中,使用肺动脉瓣窦扩大技术可以有效减轻肺动脉瓣反流,提高肺动脉瓣保留比例,并有利于患儿临床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先天性 法洛四联症 外科手术 肺动脉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4
作者 余杨红 黄伟 +6 位作者 明腾 段君凯 黄子栋 陶钧 许惠玲 杨玲 丁山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8-860,共3页
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术前多层螺旋CT(MS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解剖类型,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手术方式提供参考。16例TAPVC的影像学解剖分型结果显示:心上型8例,心内型3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3例,所有病例CT诊断与... 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术前多层螺旋CT(MS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解剖类型,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价值并为临床手术方式提供参考。16例TAPVC的影像学解剖分型结果显示:心上型8例,心内型3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3例,所有病例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MSCT结合其多种重建方法不仅能明确诊断肺静脉异位引流的部位和支数,还能直观判断肺静脉有无狭窄,明确TAPVC各型的具体引流位置,对于伴发的心脏大血管畸形也能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体层摄影术 X线片计算机 肺静脉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