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过敏性紫癜不同临床表型患儿肠道菌群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唐兴珈
傅睿(指导)
李群
刘小青
胡少凡
-
机构
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肾内科
-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不同临床表型患儿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方法:收集30例HSP患儿的粪便标本,其中单纯紫癜型、消化道出血型、肾损伤型患儿各10例,以10例健康儿童粪便作为对照,提取粪便DNA,对16S rRNA基因的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HSP肾损伤型患儿普雷沃氏菌种(科到种水平)、芽殖菌种(属到种水平)、脱硫弧菌属(目到属水平)、Barnesiellaceae科丰度明显提高,而乳酸杆菌目、双歧杆菌属丰度明显降低;消化道出血型患儿中变形菌门、δ变形菌纲、脱硫弧菌科(目到科水平)、Oscillospira属、Parabacteroides属丰度明显增高,而双歧杆菌科(目到科水平)、链球菌科(目到科水平)丰度明显降低;单纯紫癜型患儿中梭形杆菌属(门到属水平)、双歧杆菌属(门到属水平)丰度明显降低(P<0.05);与HSP单纯紫癜型患儿相比,HSP肾损伤型患儿中普雷沃氏菌科、Barnesiellaceae科丰度提高,消化道出血型患儿中梭形杆菌属(门到属水平)丰度明显提高;与HSP消化道出血型患儿相比,HSP肾损伤型患儿中芽殖菌种(属到种水平)丰度明显提高,而变形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5);HSP患儿芽殖菌属丰度与血清IL-6、IgA、IgG水平呈正相关,普雷沃氏菌属丰度与血清IL-8水平呈正相关,而双歧杆菌属丰度与血清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HSP不同临床表型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紊乱,且HSP患儿肠道菌群变化可反映其脏器损伤程度,HSP患儿肠道菌群紊乱与全身免疫反应相关。
-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肠道菌群
16S
rRNA
IGA
-
Keywords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Microbiota
16S rRNA
IgA
-
分类号
R392.8
[医药卫生—免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