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对切口种植转移的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梅海涛 骆柘璜 +1 位作者 金爱芳 漆婉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恶性肿瘤术后切口种植转移(PSM)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恶性肿瘤术后PSM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9例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术后至PET/CT复查时间、病灶的最大标准化...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恶性肿瘤术后切口种植转移(PSM)诊断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恶性肿瘤术后PSM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9例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术后至PET/CT复查时间、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及是否转移。结果39例患者中,PSM组23例,无PSM组16例。18F-FDG PET/CT诊断PSM转移的准确率为84.6%,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87.5%;PSM组合并肿瘤复发或其他转移19例,明显高于无PSM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组与无PSM组手术至PET/CT检查时间间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M发生于术后5~46个月,平均(16.0±9.3)个月;PSM组SUVmax为7.7±4.7(2.4~17.9),无PSM组SUVmax为3.7±2.1(2.1~9.2),两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9,P=0.001);PSM显示高FDG摄取,SUVmax 3.1可作为诊断PSM的界值。结论18F-FDG PET/CT可用于鉴别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有无P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种植转移 切口炎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肾动态显像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荣 付爱珍 +1 位作者 梅海涛 刘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1-454,共4页
目的:通过异体肾移植SPECT肾动态显像的研究,探讨对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诊断和肾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以^(99m)Tc-DTPA为示踪剂,对53例异体肾移植后的患者进行^(99m)Tc-DTPA SPECT肾动态显像。结果:①稳定组:移植肾显像清晰,移植肾最大放... 目的:通过异体肾移植SPECT肾动态显像的研究,探讨对移植肾排斥反应的诊断和肾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以^(99m)Tc-DTPA为示踪剂,对53例异体肾移植后的患者进行^(99m)Tc-DTPA SPECT肾动态显像。结果:①稳定组:移植肾显像清晰,移植肾最大放射性计数/腹主动脉最大放射性计数(K/A)比值为4.76±0.75,25min膀胱/移植肾放射性计数(B/K)比值>1。移植肾GFR(肾小球滤过率)均值为57.7±11.95 ml/min。②排异组:早期肾影欠清晰(K/A)比值下降,肾脏排泄核素延缓,(B/K)比值<1,移植肾GFR均值减低,随着排斥反应程度的加重,(K/A)、GFR值继续下降,排斥反应特别严重时肾脏几乎不显影。③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B/K>1,移植肾GFR、K/A值亦明显上升。结论:SPECT^(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移植肾排异反应的诊断、抗排异反应的疗效评估及对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排异反应鉴别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排异反应 SPECT显像 二乙三胺五乙酸 肾小球滤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