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适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SYNTAX评分≥33分的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志勇 漆红梅 +8 位作者 陈烨 祝志云 张学洪 谢国波 常智堂 龚南平 余茂生 盛国太 李华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观察不适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SYNTAX评分≥33分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收集2012-01至2015-06期间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 CORE评分>6分的... 目的:观察不适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SYNTAX评分≥33分冠心病患者在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下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治疗。方法:收集2012-01至2015-06期间SYNTAX评分≥33分且EuroS CORE评分>6分的冠心病患者共117例。经心脏团队会诊认为不适合外科手术,分为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n=20)和PCI(PCI组,n=97)。其中PCI组在FFR指导下PCI术,术中根据术者经验选择旋磨和(或)血管内超声检查。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2个月。同时以"冠脉支架+搭桥"、"CABG+PCI"为主题词检索2012-01-01至2015-12-31内的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将本中心的研究结果与其进行比较以了解临床获益情况。结果:(1)PCI组和药物治疗组SYNTAX评分和Euro SCORE评分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方面,均以左前降支受累为常见。而在部分血运重建的患者中,慢性闭塞病变所占比例较多,占31.3%(5/16)。(2)PCI组共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共18例,发生率18.6%(18/97),其中随访期死亡2例,再次血运重建9例。药物治疗组发生MACCE共12例,发生率60.0%(12/20),其中随访期死亡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中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3)检索到同时期临床研究共22项。本中心PCI组MACCE发生率与22项研究报道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的MACCE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于不适合CABG的SYNTAX积分≥33分的冠心病患者在FFR指导下行PCI治疗可以带来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唐昱 盛国太 +3 位作者 葛郁芝 张繁之 周裔忠 李华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B型钠尿肽(BNP)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LVH组62例和未合并LVH组(NLVH组)5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B型钠尿肽(BNP)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LVH组62例和未合并LVH组(NLVH组)58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TGF和血浆BNP的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组心脏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LVH组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血清CTGF和血浆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血清CTGF和血浆BNP含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CTGF和血浆BNP含量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51,r=0.64,P<0.01),NLVH组血清CTGF和血浆BNP含量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GF和血浆BNP含量监测,对高血压LVH患者的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结缔组织 利钠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钙化病变中应用的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志勇 王梦洪 +5 位作者 张学洪 谢国波 常智堂 盛国太 葛郁芝 李华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经验,分析该技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及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30例,其中符合高危复杂钙化病变...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旋磨术在高危冠状动脉钙化病变中应用的经验,分析该技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患者的安全性及近、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结合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130例,其中符合高危复杂钙化病变患者23例。分析术前术后冠状动脉DSA造影资料及临床信息,评估介入术并发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3例患者26处钙化病变均接受冠状动脉旋磨术,其中15处(57.7%)、7处(26.9%)、4处(15.4%)病变分别以初始直径1.25 mm、1.5 mm、1.75 mm磨头开始旋磨。23处病变(88.5%)成功旋磨并顺利植入支架,即刻效果满意,无并发症;3处(11.5%)病变未植入支架,原因分别为血管太细、血管穿孔和支架内再狭窄,仅作旋磨术。术中发生冠状动脉夹层1处(3.8%),支架植入后边支闭塞2处(7.7%),血管穿孔1处(3.8%),无复流2处(7.7%)及支架内残余狭窄1例(3.8%)。住院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发生支架植入术后心肌梗死3例(13.0%),对比剂肾病2例(8.7%)。术后1年随访发现5例(21.7%)心绞痛症状再发,其中2例经造影证实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21例获随访4-60个月,平均(25.5±10.7)个月,结果 4例病死,2例再行血管重建术。结论 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高危钙化病变安全、有效,术中根据病变特点遵循“磨头更小、推进更慢、分段旋磨”的原则,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旋磨术 钙化病变 单中心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逆向微导管注射造影剂指导正向导丝开通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志勇 张学洪 李华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1-401,共1页
1临床资料受控制性正向-逆向内膜下寻径(CART)技术的启发,右冠状动脉(右冠)慢性闭塞病变(CTO)在使用平行导丝技术、反向CART技术失败后,通过微导管注射造影剂造成夹层,成功开通右冠CTO并成功置入支架。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 注射造影剂 微导管 导丝 逆向 右冠状动脉 ART技术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引导丝操作托盘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漆红梅 吴志勇 +2 位作者 颜琼 罗萍 文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导引导丝操作托盘,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导丝操作托盘,n=20)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操作导丝,n=20),两组PCI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观... 目的探讨自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导引导丝操作托盘,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使用导丝操作托盘,n=20)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操作导丝,n=20),两组PCI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观察评价两组术中导丝缠绕次数、手术操作区域手术单污染程度及导丝操作舒适便利程度。结果实验组导丝缠绕次数、手术操作区域手术单污染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中操作导丝舒适便利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CI术中应用自制导引导丝操作托盘,可有效地避免导丝相互缠绕,降低手术区域手术单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导丝操作托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自制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