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心络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章强 赖云英 +4 位作者 洪浪 王洪 邱斌贝 尹秋林 赖珩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0-463,共4页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ACS患者(ACS组)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45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表面活性标记蛋白CD62P...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术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ACS患者(ACS组)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45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表面活性标记蛋白CD62P、CD63和膜糖蛋白(GP)Ⅱb/Ⅲa,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8周后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显著升高(P<0.01),vWF显著升高(P<0.01),FMD显著降低(P<0.01)。冠状动脉介入术后vWF升高(P<0.05),FMD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通心络胶囊治疗组更明显降低CD62P、CD63、vWF(P<0.05)及GPⅡb/Ⅲa复合物(P<0.01),增加FMD的水平(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小板活化 内皮 血管 通心络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艾文伟 雷梦觉 +1 位作者 涂燕平 邬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Ⅱ~Ⅳ级)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5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应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测量LVEF),采用放射...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Ⅱ~Ⅳ级)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每组50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应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测量LVEF),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脑钠肽(BNP)、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和透明质酸(HA)的浓度.结果 ①厄贝沙坦组BNP、PⅢNP和HA治疗后比常规治疗组治疗后降低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LVEF值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且厄贝沙坦组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相比升高明显(P<0.05).②血清PⅢNP、HA与BNP值呈正相关,血清PⅢNP、HA与LVEF值呈负相关.结论 在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更能有效地抑制心脏HA和Ⅲ型胶原的产生,可以起到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厄贝沙坦 心肌纤维化 血浆脑钠肽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洪浪 王洪 +3 位作者 陈章强 陆林祥 尹秋林 赖珩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筛选适合经导管封堵治疗IVSD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缺损口大小、距主动脉右冠瓣及肺动脉瓣距离,经皮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 目的:评价应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筛选适合经导管封堵治疗IVSD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经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缺损口大小、距主动脉右冠瓣及肺动脉瓣距离,经皮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建立动静脉轨道,经7~12F输送鞘管通过右股静脉途径释放封堵器。结果:超声心动图测量的VSD直径5~7mm,平均6.5±0.5mm,大血管短轴切面上缺损位于12点至1点钟位,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2~3mm,平均2.5±0.5mm。PDA封堵器的直径7~10mm,平均8.5±1.5mm,20例IVSD患者封堵全部成功,术后杂音消失或明显减弱(4/6级降至1~2/6级),左心室造影无分流现象,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无主动脉瓣返流,无穿膈血流。随访5个月~6年(平均36±12个月)未见穿隔血流、明显主动脉瓣返流以及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结论:PDA封堵器可以成功封堵IVSD,近期疗效佳,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嵴内型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放射摄影术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60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联系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林锋 洪浪 王洪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6期554-555,共2页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6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病变 治疗前后 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PROTEIN HSP60 小分子H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
5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尹秋林 李林锋 赖珩莉 陆林祥 李彬 黄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0-551,共2页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临床猝死率很高。药物保守治疗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极为有限。目前指南推荐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但我省目前尚不能常规开展,患者亦不愿接收外科CABG治疗。PCI是挽救这类患... 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临床猝死率很高。药物保守治疗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极为有限。目前指南推荐行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但我省目前尚不能常规开展,患者亦不愿接收外科CABG治疗。PCI是挽救这类患者的最佳手段,但PCI对这类患者风险很高,要求术者需要具有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和熟练的技术。现将我们近年来成功完成的8例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左主干病变的患者介入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左主干病变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药物保守治疗 CABG PCI 求术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大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模型发生中的作用
6
作者 雷梦觉 朱光照 +3 位作者 陈慰云 艾文伟 邬甦 吴克琴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Wistar 雄性大鼠2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10).应用华法林和维生素K1诱导动脉中层钙化,8周后右侧颈动脉插管进行有...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8周龄Wistar 雄性大鼠2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10).应用华法林和维生素K1诱导动脉中层钙化,8周后右侧颈动脉插管进行有创血压和心室内压力的检测.以及取材主动脉,Von Kossa染色分析动脉钙化程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管组织中钙含量.采用弹性纤维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组织中弹性纤维形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收缩压:( 151±9) vs (113±7) mmHg,P<0.01,舒张压:(122±10) vs (98±8) mmHg,P<0.05];而各组间平均左室内压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血压变化的同时伴有动脉形态结构的改变,主动脉和颈动脉中层钙化明显,模型组主动脉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7.9±1.8)vs(5.8±0.6)mg/g,P<0.01].弹力纤维断裂变直,失去波浪形状.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析模型组MMP-9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利用华法林和维生素K1诱导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大鼠是可重复性好,便捷,以及与人体衰老相似较为理想的模型.MMP-9酶表达明显增多可促使大动脉中层弹力蛋白降解和钙在弹力纤维薄层的沉积,从而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形成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动脉钙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