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沸石对服务区污水氨氮的吸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波 任天成 +3 位作者 赵红 邓利智 吴永明 邓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68,共6页
从材质、投加量、固体悬浮物等方面考察了人造沸石(1#、2#)、红火山石和天然沸石四种常见吸附材料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氨氮的去除影响。结果表明:人造沸石(1#、2#)对氨氮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红火山石和天然沸石;振荡有利于提高氨氮的去... 从材质、投加量、固体悬浮物等方面考察了人造沸石(1#、2#)、红火山石和天然沸石四种常见吸附材料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氨氮的去除影响。结果表明:人造沸石(1#、2#)对氨氮去除效果明显优于红火山石和天然沸石;振荡有利于提高氨氮的去除效率,其中80 r/min振荡速度较静置状态提升了23.57%;投加量增大,不仅能提高氨氮去除率,也可以缩短处理时间,其中,4 g/L实验组较2 g/L实验组缩短约17 h达到相似去除效果,而50 g/L实验组则在反应前1 h就可以使氨氮降至27.35 mg/L并趋近24 h时对应浓度23.95 mg/L,去除率达66.53%。污水中固体悬浮物(SS)对沸石降低氨氮效果无明显影响,但沸石具有一定的氨氮去除限度,浓度无法持续降低。进一步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表明,人造沸石1#对氨氮的反应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R^(2)>0.93,且理论吸附量q_(e)(cal)更接近实验吸附量q_(e)(exp),而热力学实验证明人造沸石1#吸附氨氮属于吸热反应(△H为3693.92 J/mol),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高速公路服务区 污水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再生塑料混凝土轴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春锋 李晓宝 +2 位作者 梁炯丰 秦玉娇 鲁圣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69,75,共4页
研究了聚丙烯(PP)再生塑料混凝土在轴压作用下的抗压性能。设计并制作了混凝土试件,采用聚丙烯颗粒替代天然细骨料,替代率分别为0、5%、10%、15%、20%,并对其破坏模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变进行了试验研究。根... 研究了聚丙烯(PP)再生塑料混凝土在轴压作用下的抗压性能。设计并制作了混凝土试件,采用聚丙烯颗粒替代天然细骨料,替代率分别为0、5%、10%、15%、20%,并对其破坏模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变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聚丙烯塑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应力-应变曲线的回归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塑料 混凝土 轴向压力 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组分废弃混凝土再生微粉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春锋 董焕焕 +3 位作者 李晓宝 梁炯丰 陈林 鲁圣鹏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以取代率、养护龄期为变化参数,以再生微粉砂浆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作为评判指标,探究了再生微粉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随水泥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韧性受水泥... 以取代率、养护龄期为变化参数,以再生微粉砂浆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作为评判指标,探究了再生微粉砂浆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微粉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随水泥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韧性受水泥取代率的影响较小;养护龄期越长,抗折、抗压强度越大,韧性反而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砂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沸石去除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氨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永明 邓利智 +4 位作者 赵红 沈紫飞 任天成 周佳钰 邓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5,共7页
采用人造沸石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浓度NH_(3)-N污水,从温度、投加量、pH和不同搅动方式等角度考察人造沸石对污水中NH_(3)-N去除的影响,同时结合人造沸石重复使用性能探讨其工程运用的潜能。结果表明:静置条件下,20 g/L人造沸石在4℃... 采用人造沸石处理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浓度NH_(3)-N污水,从温度、投加量、pH和不同搅动方式等角度考察人造沸石对污水中NH_(3)-N去除的影响,同时结合人造沸石重复使用性能探讨其工程运用的潜能。结果表明:静置条件下,20 g/L人造沸石在4℃和25℃下24 h内对污水中NH_(3)-N的去除率分别达41.28%和48.34%(相差7.06%),表明温度对NH_(3)-N去除无显著影响;不同搅动方式对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表现为曝气>振荡>静置,20 g/L人造沸石在曝气(1.0 L/min)条件下,NH_(3)-N去除率达80.02%;当人造沸石投加量增大到50、100 g/L时,振荡(100 r/min)条件下NH_(3)-N去除率分别可达83.34%、89.48%;对于不同pH污水,曝气处理时pH对NH_(3)-N去除效果的影响表现为碱性>中性>酸性;人造沸石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重复使用6次,NH_(3)-N去除率仍可达36.77%。人造沸石在去除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中NH_(3)-N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沸石 高速公路服务区 污水 氨氮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组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程丽红 董焕焕 +1 位作者 梁炯丰 陈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9-151,共3页
为了探究再生微粉和再生砂部分取代水泥和细骨料对水泥砂浆的影响,以取代率和养护龄期为因素,重点研究了全组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等相关性能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再生微粉和再生砂的取代率... 为了探究再生微粉和再生砂部分取代水泥和细骨料对水泥砂浆的影响,以取代率和养护龄期为因素,重点研究了全组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等相关性能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再生微粉和再生砂的取代率会降低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但较小程度的影响砂浆韧性;增加养护龄期会增大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减小砂浆韧性。可见,全组分再生微粉水泥砂浆力学性能优劣主要取决于再生微粉、再生砂的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砂 再生微粉 水泥砂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砂水泥砂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丽红 董焕焕 +1 位作者 梁炯丰 陈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137,共3页
通过测定再生砂水泥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探究了再生砂取代率及养护龄期对再生砂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再生砂取代率,胶砂流动度会降低0.95%~10.00%,再生砂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整... 通过测定再生砂水泥砂浆的胶砂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韧性,探究了再生砂取代率及养护龄期对再生砂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再生砂取代率,胶砂流动度会降低0.95%~10.00%,再生砂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当取代率超过15%时,再生砂水泥砂浆的韧性会增加;增大养护龄期,再生砂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会增大,但韧性会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砂 水泥砂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泥岩沉积互层面剪切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童第科 黄诗渊 +2 位作者 简富献 袁鹏 刘丛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
沉积层面力学特性是探究砂岩泥岩互层岩质边坡变形及稳定的重要因素。以室内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接触面与薄层单元模拟层面剪切特性,对比了两者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分析了开挖条件下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层间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接触面模拟砂... 沉积层面力学特性是探究砂岩泥岩互层岩质边坡变形及稳定的重要因素。以室内试验结果为依据,采用接触面与薄层单元模拟层面剪切特性,对比了两者应力应变曲线特点,分析了开挖条件下软硬互层岩质边坡层间应力分布。结果表明,接触面模拟砂岩泥岩界面特性时,其剪切应力应变曲线符合双曲线特征,呈应变软化现象,存在明显残余强度。薄层单元模拟层面剪切力学特性时存在初期应力剧增现象,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存在一定程度离散性。接触面与薄层单元均能模拟砂岩泥岩界面剪切应力应变特性。顺层岩质边坡开挖时难以控制接触面法开挖过程模型计算收敛程度,薄层单元方式更能有利于模拟开挖作用下其层面剪应力分布(即剪切错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剪切特性 沉积层面 砂岩泥岩地层 应力应变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沸石对低C/N污水中氮的去除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1
8
作者 涂勋 邓利智 +4 位作者 吴永明 李昆 邓觅 赵红 梁培瑜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117,共7页
以人造沸石为吸附剂,处理低C/N高速服务区污水。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对人造沸石去除污水中氮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影响人造沸石吸附污水中NH_(3)-N效果的因素,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以人造沸石为吸附剂,处理低C/N高速服务区污水。考察了沸石投加量对人造沸石去除污水中氮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影响人造沸石吸附污水中NH_(3)-N效果的因素,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比表面积分析(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探讨了人造沸石去除NH_(3)-N的机理。结果表明:人造沸石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污水中NH_(3)-N和TN的显著去除,并可有效提升污水C/N,反应24 h后,40 g/L人造沸石可使污水中NH_(3)-N和TN分别降至(13.45±0.39)、(19.23±0.21)mg/L,去除率分别达到(91.14±0.32)%和(87.12±0.10)%,C/N由1.30±0.01提升至5.47±0.07;正交实验表明各因素影响人造沸石脱氮效果的程度表现为沸石投加量>曝气量>NH_(3)-N初始浓度;人造沸石对NH_(3)-N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990),且该吸附行为是吸热过程;BET和SEM显示,人造沸石对NH_(3)-N的高效去除主要得益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493.23 m^(2)/g)以及以介孔为主且分布范围较宽的孔道,吸附后沸石表面的颗粒变得光滑、紧密且数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沸石 低C/N污水 氮去除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桥面板-纵肋双面焊缝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亚海 郭宝圣 +1 位作者 张卫国 陈方怀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0,共9页
双面焊有望改善顶板纵肋焊接构造细节的疲劳抗力,而初始焊接缺陷是影响该类构造细节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采用FRANC3D-ABAQUS交互技术建立了含初始裂纹的钢桥面板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研究顶板纵肋连接焊缝疲劳裂纹应力... 双面焊有望改善顶板纵肋焊接构造细节的疲劳抗力,而初始焊接缺陷是影响该类构造细节疲劳性能的关键因素。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采用FRANC3D-ABAQUS交互技术建立了含初始裂纹的钢桥面板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研究顶板纵肋连接焊缝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焊缝熔透率、顶板厚度、初始裂纹形状比等对双面焊缝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桥面板纵肋连接焊缝细节处疲劳裂纹为Ⅰ型主导的Ⅰ-Ⅱ-Ⅲ复合型疲劳裂纹;双面焊缝顶板焊根处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最大值比单面焊缝小64.3%,改善了顶板纵肋焊缝的疲劳性能;焊缝熔透率对顶板纵肋双面焊接细节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较小;加厚顶板显著降低了顶板纵肋双面焊接细节疲劳裂纹应力强度因子;随着初始裂纹形状比增大,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板 双面焊缝 有限元法 应力强度因子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