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杰 毛振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麻醉处理、术中安全性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VATS患者68例,静脉快速诱导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用听诊法和纤支镜进行定位。术中单肺通气,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循环和呼吸。结果:全部68例患者无麻醉手术死亡...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麻醉处理、术中安全性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VATS患者68例,静脉快速诱导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用听诊法和纤支镜进行定位。术中单肺通气,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循环和呼吸。结果:全部68例患者无麻醉手术死亡,平均单肺通气时间55min,全组并发一过性低氧血症11例,复张性肺水肿3例。结论:VATS麻醉应做好术前准备,保持良好的双肺隔离,加强围术期的监测,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疾病 麻醉 电视胸腔镜 双腔支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安定与吗啡-安定复合麻醉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秉学 谭洁芳 +1 位作者 林志华 毛振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报道6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以芬太尼-安定和吗啡-安定复合麻醉分为两组,芬太尼及安定剂量分别为25.6±3.6μg/kg及0.61±0.17mg/kg。吗啡及安定剂量分别为0.8±0.12mg/kg及0.72±0.08mg/kg。应用肺漂浮导管及... 本文报道6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以芬太尼-安定和吗啡-安定复合麻醉分为两组,芬太尼及安定剂量分别为25.6±3.6μg/kg及0.61±0.17mg/kg。吗啡及安定剂量分别为0.8±0.12mg/kg及0.72±0.08mg/kg。应用肺漂浮导管及热稀释心排血量计测量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比较两种麻醉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麻醉后MAP、HR、SVR、MPAP有不同程度下低,这对减轻心脏负荷及减少心肌耗氧有利。然而CO、CI亦降低。芬太尼组的降低轻微,无临床意义,吗啡组的降低较显著。提示芬太尼-安定优于吗啡-安定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麻醉 心血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氟芬合剂与曲马多对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杰 李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8-77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在全麻苏醒期的镇静镇痛作用,预防心血管事件及躁动的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氟芬合剂组(B组)和曲马多组(C组),每组30例。行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维持...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在全麻苏醒期的镇静镇痛作用,预防心血管事件及躁动的效果。方法全身麻醉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氟芬合剂组(B组)和曲马多组(C组),每组30例。行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微量泵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1;B组静脉注射氟芬合剂注射液(氟哌利多2.5 mg+芬太尼100μg)3 mL;C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 mg·kg-1。记录3组患者在麻醉前(T0)、吸痰时(T1)、拔管时(T2)及拔管后5 min(T3)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患者苏醒的时间以及患者躁动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在T1、T2、T3时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与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T1和T2时点血压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P<0.05),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管时间(15.8±3.8)min,B组为(16.4±4.2)min,C组(15.5±3.2)min,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躁动5例(16.7%);B组和C组发生躁动分别为11例(36.7%)和17例(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有1例躁动RS评分为3分,C组中有6例躁动RS评分为3分,躁动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A组。B组有6例在拔管后出现呼吸抑制或呼吸遗忘,C组有8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作用显著和安全性高,对于拔管期患者血压和心率的稳定以及对气管导管的耐受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关托咪啶 氟芬合剂 曲马多 全身麻醉 苏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