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VSD在烧伤科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拥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7期123-124,共2页
目的对烧伤科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处理中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52例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VSD和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创面清洁时间及愈合时...
目的对烧伤科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处理中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52例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VSD和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创面清洁时间及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愈合率等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应用于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特点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
复杂难愈性
组织损伤
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五年来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柏士平
孙菊妹
+4 位作者
叶礼岳
王史辉
郑金满
潘君太
林邦长
《安徽医学》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分析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 1998-2 0 0 2年间我院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与鉴定 ,同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创面细菌培养共检出 2 1种细菌 5 72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3 3 .74%(其中MRSA...
目的 分析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 1998-2 0 0 2年间我院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与鉴定 ,同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创面细菌培养共检出 2 1种细菌 5 72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3 3 .74%(其中MRSA占 94.7%) ,铜绿假单孢菌 18.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 94.4%;铜绿假单孢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及特治星的敏感率分别为 81.6%、67.2 %及 79.5 %。结论 ( 1)本病区烧伤创面分离菌中G+ 球菌所占比例上升 ,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逐年增加 ,铜绿假单孢菌相对减少 ;( 2 )创面真菌感染增加 ;( 3 )由于产ES BLs菌株的出现 ,烧伤感染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 ,这种情况可选用碳青霉烯类及含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 4 )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严重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菌群分布
药物敏感性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观察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效果
被引量:
2
3
作者
潘拥军
柏士平
肖玉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171-172,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参麦注射液在烧伤休克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本院治疗烧伤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休克、抗感染与输入大量营养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入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进行对...
目的研究观察参麦注射液在烧伤休克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本院治疗烧伤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休克、抗感染与输入大量营养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入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进行对比不同治疗后患者的血乳酸值、心率、尿量、意识恢复时间及排汗、肢厥、紫绀、末梢神经恢复正常时间。同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烧伤休克患者血乳酸、心率、尿量意识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烧伤休克患者,并且患者血压恢复速度明显增快的同时身体主征迅速消失,两组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烧伤休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治疗上达到明显效果,减少病痛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参麦注射液
低容量
血乳酸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辐照猪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
4
作者
罗燕
肖传玲
肖玉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2期201-201,共1页
目的探讨辐照猪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405例采用辐照猪皮治疗的烧伤患者实施有效的创面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以促进创面愈合。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创面疗程缩短,减轻疼痛,瘢痕减少。结论对应用辐照猪皮治...
目的探讨辐照猪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405例采用辐照猪皮治疗的烧伤患者实施有效的创面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以促进创面愈合。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创面疗程缩短,减轻疼痛,瘢痕减少。结论对应用辐照猪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极为实际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猪皮
烧伤创面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5
作者
柏士平
潘拥军
《安徽医学》
2006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为设计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的横径、长度及穿深筋膜点的位置进行观测。结果耳大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自耳后动脉皮支及枕动脉肌皮支,其...
目的为设计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的横径、长度及穿深筋膜点的位置进行观测。结果耳大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自耳后动脉皮支及枕动脉肌皮支,其浅出点横径分别为0.48±0.16mm及0.55±0.12mm,穿深筋膜后长度18.96±3.15mm及20.14±4.36mm;营养血管呈节段性分布,于神经旁0.4cm范围内形成顺沿耳大神经的纵向链式吻合血管。结论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大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创面的护理
6
作者
罗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6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对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的术前和术后工作进行总结。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
目的探讨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对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的术前和术后工作进行总结。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之一,有效的康复指导促使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修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VSD在烧伤科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拥军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7期123-124,共2页
文摘
目的对烧伤科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处理中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52例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VSD和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创面清洁时间及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愈合率等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应用于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特点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VSD
复杂难愈性
组织损伤
创面
分类号
R6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年来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柏士平
孙菊妹
叶礼岳
王史辉
郑金满
潘君太
林邦长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浙江省台州
医院
烧伤
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文摘
目的 分析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 1998-2 0 0 2年间我院烧伤病人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与鉴定 ,同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创面细菌培养共检出 2 1种细菌 5 72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3 3 .74%(其中MRSA占 94.7%) ,铜绿假单孢菌 18.7%,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 94.4%;铜绿假单孢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及特治星的敏感率分别为 81.6%、67.2 %及 79.5 %。结论 ( 1)本病区烧伤创面分离菌中G+ 球菌所占比例上升 ,金黄色葡萄球菌比例逐年增加 ,铜绿假单孢菌相对减少 ;( 2 )创面真菌感染增加 ;( 3 )由于产ES BLs菌株的出现 ,烧伤感染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 ,这种情况可选用碳青霉烯类及含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 4 )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严重MRSA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感染
菌群分布
药物敏感性
细菌培养
Keywords
Burn
Infection
Durg resistance
Sensitivity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观察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效果
被引量:
2
3
作者
潘拥军
柏士平
肖玉琴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6期171-172,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观察参麦注射液在烧伤休克治疗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本院治疗烧伤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休克、抗感染与输入大量营养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入药物参麦注射液治疗。进行对比不同治疗后患者的血乳酸值、心率、尿量、意识恢复时间及排汗、肢厥、紫绀、末梢神经恢复正常时间。同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烧伤休克患者血乳酸、心率、尿量意识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烧伤休克患者,并且患者血压恢复速度明显增快的同时身体主征迅速消失,两组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烧伤休克患者使用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治疗上达到明显效果,减少病痛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
烧伤
参麦注射液
低容量
血乳酸
临床应用
分类号
R278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辐照猪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
4
作者
罗燕
肖传玲
肖玉琴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江西省
九江市
第一
人民医院
急诊
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2期201-201,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辐照猪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方法。方法 405例采用辐照猪皮治疗的烧伤患者实施有效的创面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护理,以促进创面愈合。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创面疗程缩短,减轻疼痛,瘢痕减少。结论对应用辐照猪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极为实际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辐照猪皮
烧伤创面
护理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5
作者
柏士平
潘拥军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出处
《安徽医学》
2006年第5期372-374,共3页
文摘
目的为设计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经股动脉插管灌注红色乳胶溶液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的横径、长度及穿深筋膜点的位置进行观测。结果耳大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自耳后动脉皮支及枕动脉肌皮支,其浅出点横径分别为0.48±0.16mm及0.55±0.12mm,穿深筋膜后长度18.96±3.15mm及20.14±4.36mm;营养血管呈节段性分布,于神经旁0.4cm范围内形成顺沿耳大神经的纵向链式吻合血管。结论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耳大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应用解剖
Keywords
Great auricular nerve
Cutaneous neurovascular flap
Applied anatomy
分类号
R32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创面的护理
6
作者
罗燕
机构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6期221-22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方法对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的术前和术后工作进行总结。结果 16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之一,有效的康复指导促使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皮瓣
修复
护理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VSD在烧伤科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潘拥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五年来烧伤感染创面菌群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柏士平
孙菊妹
叶礼岳
王史辉
郑金满
潘君太
林邦长
《安徽医学》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观察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烧伤休克的效果
潘拥军
柏士平
肖玉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辐照猪皮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
罗燕
肖传玲
肖玉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耳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
柏士平
潘拥军
《安徽医学》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远位修复创面的护理
罗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