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合饲料中必需氨基酸在彭泽鲫体内沉积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方之平 潘黔生 +2 位作者 叶本祥 王胜林 邓可 《水利渔业》 1999年第4期19-21,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配制了9种不同配方、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测定分析了鱼体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沉积率。结果表明:彭泽鲫肌肉中... 采用正交设计L9(34)的方法,配制了9种不同配方、粗蛋白质含量为30%的配合饲料,对彭泽鲫进行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测定分析了鱼体肌肉中必需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沉积率。结果表明:彭泽鲫肌肉中赖氨酸的沉积率最高,对配合饲料中总必需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配合饲料 必需氨基酸 沉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发现溯河洄游型刀鲚(Coilia nasus)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一帆 姜涛 +5 位作者 高小平 轩中亚 陈修报 李乐康 刘洪波 杨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95-1606,共12页
基于鱼类江海洄游与否的电子探针耳石锶和钙微化学判别手段,对2020年5月采于赣江炉子窑江段的21尾刀鲚的生态表型进行了生活史重建的探索.研究发现,16尾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鲚,其占总刀鲚标本数量的比例达76%,远高于迄今鄱阳湖及其通... 基于鱼类江海洄游与否的电子探针耳石锶和钙微化学判别手段,对2020年5月采于赣江炉子窑江段的21尾刀鲚的生态表型进行了生活史重建的探索.研究发现,16尾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鲚,其占总刀鲚标本数量的比例达76%,远高于迄今鄱阳湖及其通湖水系所报道的相关比率.赣江中应该存在洄游型刀鲚的产卵场.这些首次确证了赣江中溯河洄游型刀鲚的存在,并体现出了在长江生态大保护及2019年2月1日业已开始的相关禁渔等国策下,赣江水域洄游型刀鲚资源量和栖息地有恢复向好的趋势.宜尽快开展赣江下游相关类群分布区和产卵场等及水利工程、河道挖沙等潜在威胁因素影响的全面调查,以便有效保护该水域的刀鲚资源及其关键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刀鲚 耳石微化学 溯河洄游 鄱阳湖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泽鲫的生物学性状及养殖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傅永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5-26,34,共3页
彭泽鲫的生物学性状及养殖技术傅永进(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彭泽鲫(CarassiusauratusVar.Pengaesis)是我所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现深受各地养殖场(户)的欢迎。现将彭泽鲫主要经济性状和养殖技术概... 彭泽鲫的生物学性状及养殖技术傅永进(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彭泽鲫(CarassiusauratusVar.Pengaesis)是我所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现深受各地养殖场(户)的欢迎。现将彭泽鲫主要经济性状和养殖技术概述如下。一、彭泽鲫的性状1.形态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生物学性状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四大家鱼”性状退化的原因及重视种质保护的建议 被引量:18
4
作者 廖亚明 刘金炉 汤学林 《水产科技情报》 1994年第2期62-63,共2页
青、草、鲢、鳙四种鱼类是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主要饲养对象,由于江河、湖泊的环境变迁,捕捞过度等原因,近三十年来自然资源量锐减,个体的经济性状指标也有所下降。“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变了完全依赖天然苗种的局面,但... 青、草、鲢、鳙四种鱼类是我国淡水养殖业的主要饲养对象,由于江河、湖泊的环境变迁,捕捞过度等原因,近三十年来自然资源量锐减,个体的经济性状指标也有所下降。“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变了完全依赖天然苗种的局面,但多年来不少苗种场忽视亲本选育,多代近交,造成子代的经济性状指标退化,表现为性成熟年龄提早、生长缓慢、繁殖率低、抗病能力弱等。作者对此提出建议:要保护天然资源,建立必要的种质资源库,人工繁殖应严格贯彻执行“技术操作规范”;渔政部门对苗种生产单位要进行技术考核,杜绝劣质苗种出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 草鱼 链鱼 遗传性状 种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鳙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金根 《农村百事通》 2018年第13期38-39,共2页
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不宜过大、过深,一般面积以l0~30亩为宜,平均水深以2米为宜。如果池塘过大、过深,则不易调节水质。池塘进行标准化鱼池改造,进排水系统齐全。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配备一定数量的增氧机和自动投... 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不宜过大、过深,一般面积以l0~30亩为宜,平均水深以2米为宜。如果池塘过大、过深,则不易调节水质。池塘进行标准化鱼池改造,进排水系统齐全。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配备一定数量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在投饵区域安装微孔增氧设施。2.清塘消毒。11月中旬,将池水排干,挖去过多的淤泥,池底留15厘米厚的淤泥,晒塘8~10天,然后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条件 健康养殖技术 渔业水质标准 自动投饵机 鳙鱼 清塘消毒 养殖池塘 平均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推广的鲫鱼品种——彭泽鲫 被引量:1
6
作者 廖亚明 《农村百事通》 2011年第9期42-43,81,共2页
彭泽鲫,又称彭泽大鲫或芦花鲫,原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马当镇丁家湖。彭泽鲫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外形美观、长途运输不易脱鳞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和消费者的喜爱。
关键词 彭泽鲫 品种 鲫鱼 生长速度 抗逆性强 长途运输 彭泽县 九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聂智敏 《江西水产科技》 1994年第1期34-35,共2页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聂智敏(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332000)稻田养蟹与早已推广普及的稻田养鱼一样,是复合生态渔业的一种形式,其原理是稻蟹共生互利。这种养殖模式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有为数众多的农民养殖户开始试养殖,下...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聂智敏(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研究所332000)稻田养蟹与早已推广普及的稻田养鱼一样,是复合生态渔业的一种形式,其原理是稻蟹共生互利。这种养殖模式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有为数众多的农民养殖户开始试养殖,下面就稻田养蟹的几个技术要点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蟹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鱼也能掀起大浪花──彭泽鲫良种成功推广之原因
8
作者 刘金炉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江西 彭泽鲫 良种推广 项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鱼苗培育技术
9
作者 欧阳剑峰 江敏 +1 位作者 王建民 付纹琪 《农村百事通》 2004年第18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鱼苗培育技术 黄颡鱼 浮游生物 江西省 水产科学 鱼苗放养 病害防治 饵料生物 九江市 枝角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围、池塘和湖泊养殖河蟹生长的比较
10
作者 聂智敏 《水利渔业》 1995年第6期25-26,共2页
测量和比较了3种水体河蟹背壳长度和体重。结果表明,网围蟹生长最好,湖泊次之,池塘最差。
关键词 网围 池塘 湖泊 河蟹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城湖的饵料生物现状和鱼产力的估算
11
作者 廖亚明 《江西水产科技》 1987年第1期9-16,共8页
赛城湖的自然概况。赛城湖是位于九江市西郊的一个大湖,面积为56300亩(16米水位)。由于地形低洼,附近有长河、乌石河、蔡桥河、蚂蚁河等流入。北面有闸口与长江相通,可以蓄水养鱼,是九江市的一个重要商品鱼基地。
关键词 赛城湖 饵料生物 鱼产力 估算 自然概况 鱼种放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鱼掀起大浪花──彭泽鲫良种成功推广探秘
12
作者 刘金炉 《内陆水产》 2001年第8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彭泽鲫 良种推广 良种培育 市场开拓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效的优良品种——彭泽鲫
13
作者 邵金华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46-46,共1页
彭泽鲫又称彭泽大鲫,是我所经过7年6代精心选育的科研成果,是一个比其他鲫鱼品种生物学性状更优良的最新换代鲫鱼新品种。1989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农业部重点推广养殖的名优鲫鱼新品种,已在28个省市... 彭泽鲫又称彭泽大鲫,是我所经过7年6代精心选育的科研成果,是一个比其他鲫鱼品种生物学性状更优良的最新换代鲫鱼新品种。1989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1990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农业部重点推广养殖的名优鲫鱼新品种,已在28个省市广泛推广养殖。彭泽鲫与其他鲫鱼相比,具有下列优良生物学特性和养殖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品种 彭泽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网围鱼蟹混养试验报告
14
作者 聂智敏 王建民 +2 位作者 范荣庆 刘金炉 梁先稳 《江西水产科技》 1994年第1期22-26,共5页
湖泊网围鱼蟹混养试验报告聂智敏,王建民,范荣庆,刘金炉,梁先稳(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332000)为挖掘湖泊的生产潜力,提高湖泊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使湖泊养殖由粗养向精养高产发展,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从1992... 湖泊网围鱼蟹混养试验报告聂智敏,王建民,范荣庆,刘金炉,梁先稳(江西省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332000)为挖掘湖泊的生产潜力,提高湖泊养殖单产和经济效益,使湖泊养殖由粗养向精养高产发展,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从1992年3月始,将池塘鱼蟹混养高产技术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网围 鱼蟹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