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结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汪亮亮 刘勇 +2 位作者 范思斯 徐晓 李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分析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 tumour,FR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淋巴结FRC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行肿大淋巴结活检术。镜检:淋巴结结构破坏,大量梭形细胞增... 目的分析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fibroblastic reticular cell tumour,FR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淋巴结FRCT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行肿大淋巴结活检术。镜检:淋巴结结构破坏,大量梭形细胞增生,呈结节状或膨胀性生长。梭形细胞呈席纹状排列,瘤细胞之间常穿插纤细的胶原纤维,并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梭形细胞较肥胖,细胞边界不清,空泡状核,核膜薄且有褶皱,核仁明显,核分裂可见。免疫表型:例1瘤细胞actin、SMA和CD68均阳性,S-100弱阳性,CD30、PAX-5、ALK、desmin、CK(AE1/AE3)、CD21、CD35、CD23和CD1a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阴性;例2瘤细胞CK(AE1/AE3)、desmin、CD68和SMA均阳性,CD21、CD35、CD23和CD1a均阴性,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结论 FRC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多发生于淋巴结,可分为CK阳性和CK阴性两类,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例2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提示FRCT的发生可能与EB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肿瘤 细胞角蛋白 E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63、p504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志红 彭进 +3 位作者 徐晓 龚勇 吴萍 黄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4-625,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肌上皮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p63 蛋白质p504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AID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徐晓 欧阳斌燊 +1 位作者 路名芝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研究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亚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 目的研究活化诱导胞苷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亚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101例DLBCL中AID、CD10、BCL-6、MUM1、Ki-67的表达,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检测AID与CD20、Ki-67的共定位表达。结果 AID在DLBCL的肿瘤性B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26.7%。101例DLBCL中,AID阳性表达率在年龄≥60岁患者中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P<0.05),AID的表达与患者性别、病变部位、形态学变异型、免疫组化亚组无关(P>0.05)。DLBCL中,AID的表达与B细胞分化标记物CD10、BCL-6和MUM1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与Ki-67增殖指数(Ki-67>50%)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AID阳性表达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AID阴性表达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AID的阳性表达与DLBCL的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AID蛋白 免疫组化 组织芯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F-1阳性的三阴乳腺癌1例
4
作者 黄文勇 徐晓 +2 位作者 黎水仙 李婷 周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5-1156,共2页
患者女性,43岁。因“左侧乳腺包块半年”入院。彩超提示“左侧乳实性肿块”,遂行左侧乳肿块切除术后送检。患者全身其他部位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甲状腺转录因子-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鳞状分化的鼻咽部低级别甲状腺样乳头状腺癌1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小容 徐晓 +5 位作者 钱坤 刘勇 汪亮亮 黎美仁 胡佳莉 杨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9-1200,共2页
患者女性,57岁,因鼻塞、鼻出血、咽部不适半年余就诊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鼻内镜检查示:双侧下鼻甲肥大,鼻咽部黏膜充血,可见隆起新生物,2 cm ×1.5 cm×1.5 cm大小,伴黏性分泌物,行病理活检(图1)。临床诊断:鼻出血,鼻咽... 患者女性,57岁,因鼻塞、鼻出血、咽部不适半年余就诊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鼻内镜检查示:双侧下鼻甲肥大,鼻咽部黏膜充血,可见隆起新生物,2 cm ×1.5 cm×1.5 cm大小,伴黏性分泌物,行病理活检(图1)。临床诊断:鼻出血,鼻咽部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出血 鼻咽部 乳头状腺癌 甲状腺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