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菌移植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齐凌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6-310,共5页
肠道微生物参与肠道内环境稳定、机体免疫应答、药物代谢和肿瘤发生等,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紊乱可以引起多种疾病,近年来通过粪菌移植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来治疗不同疾病得到了广泛关注,其最佳适应证是难治性和复发性... 肠道微生物参与肠道内环境稳定、机体免疫应答、药物代谢和肿瘤发生等,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肠道微生物紊乱可以引起多种疾病,近年来通过粪菌移植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来治疗不同疾病得到了广泛关注,其最佳适应证是难治性和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但在其他领域包括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探索和验证,例如粪菌移植用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肠道难辨梭菌感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急性GVHD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本文将主要综述近年来粪菌移植的研究现状、操作程序及其在血液疾病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粪菌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及诊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赖美芳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77-1981,共5页
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是一种罕见但具有侵袭性、恶性程度极高的成熟T淋巴肿瘤,综合患者的遗传学特征、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是诊断T-PLL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治疗目的主要是提高患者的应答率和延长缓解期。近几年,随着新... 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是一种罕见但具有侵袭性、恶性程度极高的成熟T淋巴肿瘤,综合患者的遗传学特征、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是诊断T-PLL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治疗目的主要是提高患者的应答率和延长缓解期。近几年,随着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对于T-PLL发病和相关的遗传学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针对T-PLL的靶向药物,包括HDAC抑制剂、JAK/STAT抑制剂、AKT抑制剂、BCL-2抑制剂也在不断研发中,为改善T-PLL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就T-PLL遗传学及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遗传学 诊断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涂松涛 周玉兰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1-305,共5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是一种由各种诱因致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分泌大量炎症因子的危重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原发性HLH及复发难治性HLH的唯一治愈手段,相比于儿童HLH,成人HLH更具有异质性,需根... 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是一种由各种诱因致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分泌大量炎症因子的危重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原发性HLH及复发难治性HLH的唯一治愈手段,相比于儿童HLH,成人HLH更具有异质性,需根据潜在诱因、疾病严重程度及遗传背景等制定个体化的移植方案。目前,造血细胞移植治疗成人HLH的适应证、预处理方案、疗效及预后等问题尚未完全达成共识。本文将结合上述问题对allo-HSCT治疗成人HLH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成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蛋白异常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傅译娴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7-1621,共5页
跨膜蛋白又名整合膜蛋白,可分布在脂质双分子层中或跨越全膜,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多种跨膜蛋白参与肿瘤信号的调控。近年的研究发现,有部分跨膜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如程序性... 跨膜蛋白又名整合膜蛋白,可分布在脂质双分子层中或跨越全膜,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现已发现多种跨膜蛋白参与肿瘤信号的调控。近年的研究发现,有部分跨膜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TMEM30A、NOTCH1、Toll样受体、鞘氨醇-1-磷酸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等。研究此类跨膜蛋白及相关基因对NHL的治疗和预后判断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已经有一些研究结果,本文就近年来针对NHL有抑制作用的跨膜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膜蛋白 肿瘤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病理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梦贞 王诗轩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71-1675,共5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由于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常发生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其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CLL相关ITP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主要针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固有免疫失调等方面。...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由于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常发生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其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CLL相关ITP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主要针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固有免疫失调等方面。近年来研究结果提示,基因组学的异常和micro RNA也参与了CLL相关ITP的发生。传统的ITP标准治疗对CLL相关ITP疗效欠佳,针对CLL原发病的化疗或单克隆抗体治疗能够纠正治疗血小板减少,新的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该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就近年来针对CLL患者相关ITP的发病机制、预后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亚文 黄萍 +1 位作者 周玉兰 李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4,共5页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1(PD-L1)信号通路是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该通路的PD-1/PD-L1抑制剂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选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PD-1抑制剂Nivolumab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霍奇...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1(PD-L1)信号通路是参与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该通路的PD-1/PD-L1抑制剂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选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PD-1抑制剂Nivolumab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RRcHL),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RRcHL和复发难治性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rrPMBCL)。并且,一些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剂治疗其他血液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疗效。该文就PD-1/PD-L1抑制剂在血液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抑制剂 肿瘤免疫治疗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IGH基因重排的分子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殷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91-1295,共5页
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一些类型通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常与反应性病变难以区分,亟需其他的辅助诊断方法。由于B细胞淋巴瘤是由已完成IGH重排的B细胞恶变所致,故重排的分子特点可作为鉴别淋巴组织... 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一些类型通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常与反应性病变难以区分,亟需其他的辅助诊断方法。由于B细胞淋巴瘤是由已完成IGH重排的B细胞恶变所致,故重排的分子特点可作为鉴别淋巴组织良性增生与恶性增殖的重要参考。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IGH重排的检测在淋巴瘤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阐述IGH克隆性重排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分子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排 B细胞淋巴瘤 IGH 分子特点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肿大发生机制及靶向治疗进展
8
作者 陈紫薇 王诗轩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8-312,共5页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脾肿大是其突出的临床特征,通常被认为与脾脏的髓外造血有关。CXCL12/CXCR4轴的异常可以导致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从骨髓迁移到脾脏从而引起脾内髓外造血。此外,低GATA1表达和细胞因子异常分泌...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脾肿大是其突出的临床特征,通常被认为与脾脏的髓外造血有关。CXCL12/CXCR4轴的异常可以导致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从骨髓迁移到脾脏从而引起脾内髓外造血。此外,低GATA1表达和细胞因子异常分泌被发现与脾肿大显著相关。随着JAK1/2抑制剂在临床中的使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脾大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本文将对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肿大的发生机制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脾肿大 髓外造血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涂松涛 周玉兰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EC)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48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EC)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48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EC方案的动员成功率、优质动员率以及对MM患者移植疗效、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重建和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患者EC方案结束后14(10-19)d开始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细胞采集中位数为6.82(1.27-22.57)×10~6/kg,中位采集数2(1-4)次,动员成功率为98%(47/48),优质动员率为71%(34/48)。患者移植后缓解深度提高,完全缓解率从移植前的45.8%提升至移植后的87.5%(P<0.01)。无移植相关死亡,动员期间无需输血治疗,未发生黏膜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75.0%(36/48)。患者移植后均顺利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0(9-26)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0(8-33)d。截止末次随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未达到,5年估算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3.8%和82.4%。结论:EC方案采集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MM患者干细胞动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依托泊苷 环磷酰胺 干细胞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亚文 邹丽芳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4-1239,共6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NCI-H929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NCI-H929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用不同浓度槲皮素(50、100、200μmol/L)处理NCI-H929细胞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NCI-H929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NCI-H929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用不同浓度槲皮素(50、100、200μmol/L)处理NCI-H929细胞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槲皮素100、200μmol/L处理NCI-H929细胞24 h后,使用Annexin V-FITC/PI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PI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PARP、BCL-2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P21、P27、CDK4蛋白的表达水平,并检测ERK和AKT的活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可显著抑制NCI-H929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随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大而增强。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可显著诱导NCI-H929细胞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槲皮素能够活化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PARP,进而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P53、P21、P27蛋白的表达和抑制CDK4蛋白的表达,并降低ERK、AKT磷酸化水平。结论:槲皮素可有效发挥对骨髓瘤细胞NCI-H929的抗肿瘤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周期阻滞和下调ERK/AKT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