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碎米蕨属植物新记录种--中华隐囊蕨
1
作者 王贤芳 杨曦瑶 +1 位作者 陈春发 詹选怀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98-100,111,共4页
2023年,为了更好地了解九江市野生植物资源多样性,九江市林业局与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联合开展了九江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在九江市修水县布甲乡太阳村野外调查时,采集到了一种植物。通过标本鉴定,该植物为中华隐囊蕨(Cheilanth... 2023年,为了更好地了解九江市野生植物资源多样性,九江市林业局与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联合开展了九江市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在九江市修水县布甲乡太阳村野外调查时,采集到了一种植物。通过标本鉴定,该植物为中华隐囊蕨(Cheilantheschinensis),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发现,该植物为江西省碎米蕨属(Cheilanthes)植物新记录种。对中华隐囊蕨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该植物生境、叶正反面、孢子囊群的照片。新记录种的发现,不仅增加了江西省碎米蕨属植物多样性,也为江西省蕨类植物及区系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隐囊蕨 碎米蕨属 新记录种 形态特征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浮叶慈姑种子萌发的影响
2
作者 朱秋平 廖立冰 +5 位作者 闫玉梅 胡骞 徐磊 陈陆丹 刘送平 钟爱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44-47,共4页
为解决浮叶慈姑种子出苗率低的问题,对其种子进行了不同变温和不同化学方法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变温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均较低,不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5%~20%HCl溶液处理能快速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而KOH和KNO_(3)溶液处理效... 为解决浮叶慈姑种子出苗率低的问题,对其种子进行了不同变温和不同化学方法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变温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均较低,不能有效解除种子休眠;5%~20%HCl溶液处理能快速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而KOH和KNO_(3)溶液处理效果不明显;10%HCl溶液处理6 h的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6.67%、20.22,2%HCl溶液处理8 h发芽势最高,为34.00%。研究结果可为解决科研及生产中浮叶慈姑种子萌发率低、发芽周期长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叶慈姑 珍稀濒危植物 解除休眠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鹿角杜鹃扦插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94
3
作者 张乐华 王书胜 +3 位作者 单文 李晓花 王凯红 王兆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4,共10页
以鹿角杜鹃当年生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三因素析因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鹿角杜鹃扦插育苗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组合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中,激素种类对育苗效果影响... 以鹿角杜鹃当年生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三因素析因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鹿角杜鹃扦插育苗的影响,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组合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个主因素中,激素种类对育苗效果影响最大,激素浓度其次,两者对绝大部分育苗指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扦插基质影响相对较小,仅对愈伤率、生根率及扦插苗地上部分生长指标有显著影响。两因素交互效应中,激素种类×浓度的交互效应最大,对除新梢数、新梢长外的所有指标有极显著影响;基质×激素浓度互作主要显著影响插穗生根指标;基质×激素种类效应最小,仅对愈伤率、新梢率有显著影响。三因素交互效应对部分生根指标也有显著影响。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腐殖土+河沙(3∶1)基质与50 mg·L-1GA3组合的隶属值最大,该处理在所有组合中生根率(78.33%)、老叶留存率(90.00%)最高,腐烂率(8.33%)最低,其他育苗指标也有良好的表现,为鹿角杜鹃扦插育苗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杜鹃 扦插繁殖 基质 激素 育苗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秦一心 焦学振 +2 位作者 胡仁传 陈星星 罗斌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50-53,共4页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是松溪人民在溪谷冲积台地上引种竹蔗,并与当地其他传统作物协同发展而来的栽培系统。2021年被评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乃至全球目前唯一以甘蔗为核心作物的农业文化遗产。从松溪竹蔗栽培系统固碳... 福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是松溪人民在溪谷冲积台地上引种竹蔗,并与当地其他传统作物协同发展而来的栽培系统。2021年被评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乃至全球目前唯一以甘蔗为核心作物的农业文化遗产。从松溪竹蔗栽培系统固碳固沙的生态价值、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价值、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价值三方面,分析了其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松溪竹蔗栽培系统保护利用现状及其“百年蔗”种植面积严重萎缩、传统竹蔗品种面临挑战、系统传承的困境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识别与保护关键要素、打通发展渠道、多方参与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松溪竹蔗栽培系统保护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竹蔗栽培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民族生态学 松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