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场辅助制备碳纳米管/氧化钨纳米棒高效光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尹艳红 吴子平 羊建高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39-44,共6页
采用超声场辅助制备了碳纳米管/氧化钨纳米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碳纳米管分散均匀,钨酸较为均匀地负载在碳纳米管表面上,经过800℃焙... 采用超声场辅助制备了碳纳米管/氧化钨纳米棒.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碳纳米管分散均匀,钨酸较为均匀地负载在碳纳米管表面上,经过800℃焙烧3 h,可以生成纳米级的碳纳米管/氧化钨棒.以日光灯(11 W)为光源,考察了催化剂和双氧水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反应液的吸光度,结果表明:在分别单独添加催化剂和双氧水的情况下,亚甲基蓝几乎无降解,当加入30 mg催化剂和2.5 mL双氧水时,当光照时间为70 min时,脱色率达到95.3%.通过5次回收后重复实验,发现该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氧化钨 纳米棒 光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砂胶结充填体蠕变模型及在FLAC^(3D)二次开发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奎 何文 +2 位作者 熊良宵 杨欣 王晓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2-116,共5页
关于岩石蠕变特性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但对胶结充填体的蠕变特性还缺乏系统地研究。在室内充填体单轴蠕变试验的基础上,利用Hoek-Kelvin模型表征充填体的蠕变特性,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选用的蠕变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并研究各蠕变参数... 关于岩石蠕变特性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但对胶结充填体的蠕变特性还缺乏系统地研究。在室内充填体单轴蠕变试验的基础上,利用Hoek-Kelvin模型表征充填体的蠕变特性,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选用的蠕变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并研究各蠕变参数对应力水平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分级应力水平加载下,弹性模量EH和黏滞系数η变化较小,而参数EK对应力水平变化较敏感。利用FLAC3D软件二次开发所建立的蠕变模型,用开发的模型进行分级加载蠕变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蠕变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提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4
3
作者 周晓文 温德新 罗仙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81-85,共5页
综述了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化学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化学提取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新型高效低污染浸取剂和沉淀剂的研发、原地浸矿过程中的扩散和传质机理、强化浸取过程的深入研究、复杂难利用资源的开发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浸出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氧化钨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尹艳红 吴子平 +2 位作者 赵曼 薛飞洪 郭翔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50-55,共6页
以钨酸钠和盐酸为原料,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一步法将钨酸颗粒直接沉积在碳纳米管管壁上,形成钨酸-碳纳米管(H2WO4-CNTs)复合物.或采用二步法将钨酸沉淀与碳纳米管复合,形成H2WO4-CNTs复合物.之后,在氧气气氛下进行煅烧,生成了氧化钨粉末... 以钨酸钠和盐酸为原料,碳纳米管为载体,采用一步法将钨酸颗粒直接沉积在碳纳米管管壁上,形成钨酸-碳纳米管(H2WO4-CNTs)复合物.或采用二步法将钨酸沉淀与碳纳米管复合,形成H2WO4-CNTs复合物.之后,在氧气气氛下进行煅烧,生成了氧化钨粉末.经物理性能测试,2种方法制备的H2WO4-CNTs复合物中钨酸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0 nm和100 nm.氧化钨粉末的平均粒径分别为250 nm和2μm,比表面积分别为36.53 m2/g和13.99 m2/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氧化钨的光催化性能,在11 W的日光灯照射下,当光照时间为30 min时,脱色率分别达到93.8%和79.1%.结果表明,一步法制备的氧化钨因具有更小的平均粒径和更大的比表面积,表现出更好的物理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碳纳米管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树枝状三氧化钨载铂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阳 胡仙超 +3 位作者 刘喜慧 屈慧男 温和瑞 余长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采用水热法和牺牲模板法相结合制备具有中空树枝结构的三氧化钨载体(d-WO3),在其表面进一步负载活性成分Pt,得到纳米Pt/d-WO3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BET)等对催化剂的形貌... 采用水热法和牺牲模板法相结合制备具有中空树枝结构的三氧化钨载体(d-WO3),在其表面进一步负载活性成分Pt,得到纳米Pt/d-WO3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BET)等对催化剂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三氧化钨具有长6μm和宽2μm的中空树枝状结构,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120 nm,比表面积为24 m2/g,平均粒径为7.2 nm的Pt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其表面。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Pt/dWO3催化剂在酸性溶液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t/d-WO3催化剂比Pt/C和Pt/WO3催化剂对甲醇有更高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d-WO3所具有的中空介孔结构和双功能作用机理有利于甲醇在铂表面的直接脱氢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氧化 三氧化钨 载铂催化剂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矿不同厚度矿体采矿方法与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洪兴 王进 何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78-81,共4页
根据某铜矿矿体赋存状态,在高温高硫采场的条件下,针对矿体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采矿方法,优化选择中厚以上及急倾斜矿体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中厚以下倾斜矿体采用爆力运矿空场嗣后充填法,并对两种采矿方法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 根据某铜矿矿体赋存状态,在高温高硫采场的条件下,针对矿体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采矿方法,优化选择中厚以上及急倾斜矿体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中厚以下倾斜矿体采用爆力运矿空场嗣后充填法,并对两种采矿方法进行了结构参数优化,从现场实施效果来看,试验研究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国内外类似矿体的开采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硫 分段空场 爆力运矿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工况下某尾矿坝溃坝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文 陈豪 +2 位作者 郑场松 汤紫凯 林凤翻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26-3134,共9页
为探究洪水工况下某尾矿坝的溃坝形式及其破坏发展过程,开展了1∶100的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模型试验表明尾矿坝的溃坝形式为渗透破坏,其破坏表现形式为流土。模型试验显示浸润线上升的速率先快后慢。停止抬升水头... 为探究洪水工况下某尾矿坝的溃坝形式及其破坏发展过程,开展了1∶100的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模型试验表明尾矿坝的溃坝形式为渗透破坏,其破坏表现形式为流土。模型试验显示浸润线上升的速率先快后慢。停止抬升水头后,由于滞后作用,浸润线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小幅上升。浸润线在坝面出溢的顺序为:第二级子坝—第三级子坝—第一级子坝—第四级子坝。数值模拟得到了与模型试验一致的结果,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得到坝体在上游水头为125 m时仍未发生失稳破坏,符合模型试验的观测现象。尾矿坝最终将因流土破坏发展至坝顶产生决口而引发溃坝。大型模型试验法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研究洪水工况下尾矿坝溃坝问题,可弥补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分析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尾矿坝 洪水 模型试验 渗透破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钨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3
8
作者 许鸿国 翁存建 +2 位作者 高莉 冯博 罗仙平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76-80,共5页
提高捕收剂的选择性和强化抑制剂的高效性始终是白钨矿浮选研究中的重点.从白钨矿的捕收剂和调整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研究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高选择性捕收剂和针对性强的抑制性是白钨矿浮选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高新技术,结... 提高捕收剂的选择性和强化抑制剂的高效性始终是白钨矿浮选研究中的重点.从白钨矿的捕收剂和调整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研究使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高选择性捕收剂和针对性强的抑制性是白钨矿浮选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高新技术,结合理论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环保的浮选药剂已成为白钨浮选药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浮选 捕收剂 调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波技术的尾矿坝溃坝预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汤紫凯 何文 +1 位作者 林凤翻 秦政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6,126,共8页
通过在尾矿坝模型内部埋设一种由波导杆和钢珠组成的“导波计”,研究坝体溃坝过程特征与“导波计”采集的导波信号演化规律的关系,验证导波技术用于尾矿坝安全监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各阶段的导波振铃参数具有不同的特征,在滑... 通过在尾矿坝模型内部埋设一种由波导杆和钢珠组成的“导波计”,研究坝体溃坝过程特征与“导波计”采集的导波信号演化规律的关系,验证导波技术用于尾矿坝安全监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各阶段的导波振铃参数具有不同的特征,在滑移阶段振铃值出现剧增,在此之前,振铃计数率从“无-有”的变化过程,可视作为滑移破坏前兆;导波振铃参数序列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分形曲线演化模式为“上升-下降”的趋势,且在坝体滑移期达到最大值;试验过程中的导波主频主要位于两个频段带,并且在微裂缝扩展贯通阶段会出现“异常”主频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溃坝 导波 分形维数 主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三氧化钨微球载钯催化剂的甲酸氧化电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阳 胡仙超 +1 位作者 李立清 陈喜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和焙烧处理制备中空介孔三氧化钨微球(HMTTS),在其表面进一步负载活性成分Pd,得到纳米Pd/HMTTS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催化剂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d纳米... 采用喷雾干燥法和焙烧处理制备中空介孔三氧化钨微球(HMTTS),在其表面进一步负载活性成分Pd,得到纳米Pd/HMTTS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对催化剂的形貌和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d纳米粒子为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均匀地分布在HMTTS表面.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在酸性溶液中Pd/HMTTS催化剂对甲酸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d/HMTTS催化剂比普通的三氧化钨载钯催化剂(Pd/WO3)对甲酸呈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HMTTS独特的中空介孔结构和表面特性以及氢溢流效应有利于甲酸在钯表面的直接脱氢氧化过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甲酸氧化 三氧化钨 电催化 介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硐室型矿井风流调控技术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海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介绍了矿井风流调控的传统方法及矿用空气幕的布置形式,并将安装在巷道侧壁硐室内、具有柔性风门隔断风流、柔性风窗增阻减少风流和硐室型辅扇或风机机站引射风流作用的矿用空气幕定义为硐室型风流调控装置。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柔性... 介绍了矿井风流调控的传统方法及矿用空气幕的布置形式,并将安装在巷道侧壁硐室内、具有柔性风门隔断风流、柔性风窗增阻减少风流和硐室型辅扇或风机机站引射风流作用的矿用空气幕定义为硐室型风流调控装置。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柔性风门的风流隔断率可以达到85%~88%,柔性风窗可有效对运输巷道中风流进行增阻,硐室型辅扇或风机机站的引射风量可达到30~40m3/s,在难以设置风门、风窗、辅扇和风机机站的运输巷道中能有效控制风流短路、风流反向、风流循环、增加或减少巷道风量等,这不仅可以强化中段通风网络的排烟排尘效果,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提高矿井的有效风量率,促进矿井风流有序流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巷道 柔性风门 柔性风窗 硐室型辅扇 硐室型风机机站 硐室型风流调控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功能化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丽娜 苏琪 +2 位作者 杨高玲 刘柏雄 杨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28,共9页
WO_3基纳米材料具有光催化降解、光解水、电致变色、热致变色和光致变色等特性,在光催化剂、新能源利用、智能窗口、传感器和平板显示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详细介绍了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模板法在制备WO_3基纳米材... WO_3基纳米材料具有光催化降解、光解水、电致变色、热致变色和光致变色等特性,在光催化剂、新能源利用、智能窗口、传感器和平板显示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详细介绍了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模板法在制备WO_3基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各制备方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综述了WO_3基纳米材料近年来在催化降解、污染物吸附、光解水制氢、电致变色等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未来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3 纳米材料 可控合成 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渗透破坏及其导波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文 陈豪 +2 位作者 郑场松 卢博凯 王慢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采用自主设计的尾矿渗透破坏仪,模拟上游水位不断升高,水力梯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尾矿发生渗透破坏的全过程。总结了尾矿渗透破坏现象和演化过程,分析了尾矿中的孔隙水压力和弯曲导波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尾矿渗透破坏过程中弯曲... 采用自主设计的尾矿渗透破坏仪,模拟上游水位不断升高,水力梯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尾矿发生渗透破坏的全过程。总结了尾矿渗透破坏现象和演化过程,分析了尾矿中的孔隙水压力和弯曲导波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尾矿渗透破坏过程中弯曲导波信号b值和分形维数的演化规律。根据孔隙水压力和弯曲导波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提出尾矿渗透破坏等级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在尾矿渗透破坏过程中,孔隙水压力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水力梯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孔隙水压力会出现突降现象。(2)尾矿渗透破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弯曲导波参数表现为基本无信号、微弱信号、强信号和剧烈信号,分别对应尾矿正常运行阶段、发展阶段、破坏前期和最终渗透破坏阶段。(3)导波的b值和分形维数在尾矿最终渗透破坏前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在临近渗透破坏时剧烈震荡。(4)通过对弯曲导波参数分析,提出了尾矿渗透破坏程度的量化指标,将尾矿渗透破坏分为4个预警级别,并用蓝、黄、橙、红4种警报颜色对应相应级别的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渗透破坏 孔隙水压力 弯曲导波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超细晶WC-Co类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羊求民 羊建高 +3 位作者 苏伟 陈丽勇 陈颢 郭圣达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3,共8页
制备纳米/超细晶WC-Co类硬质合金的两大关键因素是优质纳米/超细晶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和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过程的控制。从纳米/超细晶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和纳米/超细晶硬质合金的烧结技术两方面,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 制备纳米/超细晶WC-Co类硬质合金的两大关键因素是优质纳米/超细晶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和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过程的控制。从纳米/超细晶WC-Co复合粉末的制备技术和纳米/超细晶硬质合金的烧结技术两方面,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纳米/超细晶硬质合金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纳米/超细晶 WC-Co复合粉末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粘结相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羊求民 羊建高 +2 位作者 陈丽勇 陈颢 唐彦渊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硬质合金粘结相的研究进展,分析了Ni粘结相、金属间化合物粘结相及高熵合金粘结相替代Co粘结相的可能性,并展望了硬质合金粘结相的发展前景和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粘结相 CO NI NI3AL 高熵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C和神经网络在隧道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剑文 赵奎 +2 位作者 曹宗权 马乾天 刘明荣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79-82,共4页
应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和BP神经网络对隧道位移进行分析,使用正交实验和FLAC3D正演结果作为样本,用神经网络建立围岩位移与反演参数的映射关系.反演得出了围岩的弹性模量和初始地应力测压系数,并使用FLAC3D正算验证反演参数的精度... 应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和BP神经网络对隧道位移进行分析,使用正交实验和FLAC3D正演结果作为样本,用神经网络建立围岩位移与反演参数的映射关系.反演得出了围岩的弹性模量和初始地应力测压系数,并使用FLAC3D正算验证反演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可搜索得出反演参数的最优解,实现在隧道围岩中的位移反分析.可将反演结果用于隧道的设计,反演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分析 位移 正交实验 神经网络 侧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硬质合金回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谢小豪 王云 +1 位作者 汪艳亮 陈颢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2期64-70,共7页
随着硬质合金应用领域的拓展,我国硬质合金产量也逐年提高,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硬质合金废料也逐渐增多,这些废料中钨含量(指质量分数,下同)约40%~95%,钴含量约3%~20%。因此,如何高效地回收钨和钴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缓解我国... 随着硬质合金应用领域的拓展,我国硬质合金产量也逐年提高,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硬质合金废料也逐渐增多,这些废料中钨含量(指质量分数,下同)约40%~95%,钴含量约3%~20%。因此,如何高效地回收钨和钴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缓解我国钨、钴资源需求压力也有重要意义,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文中综述了锌熔法、机械破碎法、电化学法、氧化法和酸浸法的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回收工艺以及对回收方法进行了展望,指出改善现有的回收技术,多种工艺相结合开发出回收成本低,污染小,高品质回收料的工艺是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回收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硬质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汪艳亮 王云 +2 位作者 谢小豪 陈林芳 陈颢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5期106-112,共7页
稀土金属及化合物具有诸多的优异性能,将稀土元素以一定的方式加入到普通硬质合金中不仅能提高合金的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同时能够净化界面和改善硬质相与黏结相的湿润性.并且添加了稀土的硬质合金能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领域发挥... 稀土金属及化合物具有诸多的优异性能,将稀土元素以一定的方式加入到普通硬质合金中不仅能提高合金的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同时能够净化界面和改善硬质相与黏结相的湿润性.并且添加了稀土的硬质合金能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各领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故对稀土硬质合金做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也成为必要.文中综述了稀土硬质合金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稀土的添加形态和方法、稀土元素对硬质合金组织影响,最后对硬质合金的研究方向和趋势做了一定程度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硬质合金 微观结构 添加方法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刀具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9
作者 王云 谢小豪 +1 位作者 汪艳亮 陈颢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9年第1期60-66,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机械加工、矿山采掘的硬质合金刀具在不断的更新,刀具涂层技术也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文中介绍了硬质合金刀具涂层的2种主要制备方法即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物理气相沉积法(PV...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机械加工、矿山采掘的硬质合金刀具在不断的更新,刀具涂层技术也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对生产工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文中介绍了硬质合金刀具涂层的2种主要制备方法即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物理气相沉积法(PVD),简述了刀具涂层即单组分涂层、多组分涂层、多层涂层和梯度涂层的发展,概括了几种新型涂层即金刚石涂层、类金刚石涂层、立方氮化硼涂层和氮化碳涂层,对未来硬质合金刀具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涂层 气相沉积法 新型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岩石单轴压缩力学与破坏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赖玉彰 支学艺 舒荣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5期778-786,共9页
针对深部高地应力及多岩层复杂地质条件,采用伺服控制试验机对复合岩石进行室内力学试验,重现复合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复合岩石由强度差且强度呈均匀阶梯型的单岩组成,可划分为蛇纹岩—矽卡岩和蛇纹岩—砂岩。通过单轴压缩试... 针对深部高地应力及多岩层复杂地质条件,采用伺服控制试验机对复合岩石进行室内力学试验,重现复合岩石在高应力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复合岩石由强度差且强度呈均匀阶梯型的单岩组成,可划分为蛇纹岩—矽卡岩和蛇纹岩—砂岩。通过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岩石的单一和复合形态下的力学性质与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应力作用下,复合岩石中岩石强度较弱的部分首先发生破坏,且初始裂纹的萌生位置和发展模式直接决定了岩样的最终破坏形态;复合岩石与单一岩石之间的抗压强度存在相关性;利用理想弹簧模型可对复合岩石的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进行推导。复合岩石的力学特性由强弱端岩石共同决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其破坏特性与单一岩石相似,但较弱端占主要影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岩石 砂岩 矽卡岩 蛇纹岩 单轴压缩 力学特性 破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