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BSCs对稀土尾砂理化性质及抗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江萍 邓扬悟 +4 位作者 黄金 王慧娟 唐纯 童瑶瑶 陈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7-334,共8页
以赣州市定南县岭北镇一座离子型稀土矿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现场生物土壤结皮与尾砂,采用碎皮接种法在尾砂上培育人工生物土壤结皮(BSCs),以不接种BSCs的尾砂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人工BSCs对离子型稀土矿尾砂的改良作用.在结皮发育3... 以赣州市定南县岭北镇一座离子型稀土矿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现场生物土壤结皮与尾砂,采用碎皮接种法在尾砂上培育人工生物土壤结皮(BSCs),以不接种BSCs的尾砂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人工BSCs对离子型稀土矿尾砂的改良作用.在结皮发育300d后,分析了结皮下层尾砂的pH值,容重,有机质含量,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机械组成等基本理化性质,以及土壤侵蚀,土壤径流,保水性能等水文性质.结果表明,碎皮接种法可在短期内快速培育出人工BSCs,且人工BSCs的发育对离子型稀土矿尾砂的理化和水文性质都具有积极影响,与对照相比pH值从5.88提高至6.28,提高了6.8%,土壤酸性减弱;容重降低了11.6%,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分别提高了294%,21.6%,81.8%,100%,260%,8.9%和52.4%;粉粒和粘粒的组成有少量提高,土壤被粘化;土壤抗侵蚀能力和保水性能均有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适宜的人工生物土壤结皮技术是稀土矿山生态修复的有效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物土壤结皮 离子型稀土矿尾砂 土壤理化性质 抗土壤侵蚀 保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黏土矿物快速治理有害藻华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秀秀 鲁秀国 +3 位作者 张萌 冯兵 刘燕 刘足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15-2720,共6页
通过介绍天然黏土矿物及改性黏土矿物的除藻性能,分析改性黏土矿物控制有害藻华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为改性黏土矿物治理有害藻华提供建议,单一的改性方式已不能满足目前有害藻华的处理要求,改性剂的选择也需考虑高效及安全。通过总结研究... 通过介绍天然黏土矿物及改性黏土矿物的除藻性能,分析改性黏土矿物控制有害藻华的机理及影响因素,为改性黏土矿物治理有害藻华提供建议,单一的改性方式已不能满足目前有害藻华的处理要求,改性剂的选择也需考虑高效及安全。通过总结研究进展和实际应用情况,展望未来,为高效、安全治理有害藻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有害藻华 机理 影响因素 改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倾角充填结构面对爆破振动的演化特征与应力波反射规律研究
3
作者 张腾 刘连生 +3 位作者 刘昇 钟抒亮 夏胜明 陈浩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5,共15页
为探究爆破振动在通过充填结构面岩体前后的演化特征,通过相似模型爆破试验,进行了爆破振动监测以及动态应变测试,从爆破振动速度、功率谱、动态应变、应力分布的角度分析爆破振动在不同倾角充填结构面岩体中的演化特征与应力反射规律,... 为探究爆破振动在通过充填结构面岩体前后的演化特征,通过相似模型爆破试验,进行了爆破振动监测以及动态应变测试,从爆破振动速度、功率谱、动态应变、应力分布的角度分析爆破振动在不同倾角充填结构面岩体中的演化特征与应力反射规律,并利用ANSYS/LS-DYNA对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结构面岩体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爆破产生的径向与垂向振动在通过结构面后衰减相对较小,并且衰减随着结构面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切向振动则相反;应力波在通过结构面后,岩体区域信号功率谱密度幅值随着结构面角度变小,衰减程度随之变大,地震波在通过结构面后,地震波主频带有往低频集中的趋势,这个现象在低倾角结构面岩体中表现更为明显;径向压缩应变强度随着结构面角度的增加而减小,应力波到达结构面后主要产生透射,使得拉伸应变强度较低;切向应变其本身强度较低,应力波到达结构面反射产生新的水平偏振横波使得拉伸应变随着反射能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其强度远高于压缩应变;爆破应力波在岩体中传播时,结构面与爆源距离最短的位置将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这是由于纵波横波其随着反射系数的变化使得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应力分量相互叠加抵消形成的。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应力波会经历由压缩波转向拉伸波再转向压缩波的多个反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应力波 充填结构面 响应特征 反射规律 相似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岩破坏过程声发射震源演化规律及其主频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龚囱 包涵 +4 位作者 王文杰 钟文 许永斌 赵奎 曾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26-2339,共14页
采用GDS VIS 400 HPTAS三轴流变仪与PCI-2声发射系统,对红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条件下声发射震源定位试验,以矩张量分析方法为主要分析方法,研究了红砂岩破坏过程中剪切型、张拉型与混合型声发射震源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及其对应的主... 采用GDS VIS 400 HPTAS三轴流变仪与PCI-2声发射系统,对红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条件下声发射震源定位试验,以矩张量分析方法为主要分析方法,研究了红砂岩破坏过程中剪切型、张拉型与混合型声发射震源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及其对应的主频特征,提出了基于累计声发射震源数非线性增长特征的起裂应力与损伤应力估测方法,与基于微裂纹非稳定发展阶段震源主频特征的岩石破坏预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孔隙压密阶段声发射震源分布远离试件的轴线,主要分布于试件上、下两端面附近。在弹性至微裂纹稳定发展阶段声发射震源遍布整个试件,并且具有向试件中心发展的趋势。在微裂纹非稳定发展阶段,声发射震源主要集中于试件中上部与中下部。不同类型震源演化规律与加载应力大小有关。当加载应力大于起裂应力但小于损伤应力时,剪切型震源迅速增长;当加载应力大于损伤应力时,张拉型与混合型震源进入相对快速增长期,并且剪切型震源快速增长起始应力与张拉型、混合型震源快速增长起始应力,分别与起裂应力、损伤应力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红砂岩破坏过程中,剪切型、张拉型与混合型震源的主频范围主要位于0~50,100~150与250~350 kHz。在微裂纹非稳定发展阶段,仅剪切型震源存在200~250 kHz信号,该特征可作为单轴压缩条件下红砂岩破坏的前兆特征。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在岩石破坏过程中不同类型震源具有不同的主频特征,可为基于声发射监测的岩石破坏预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震源 演化规律 主频 矩张量 特征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分形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何书 杨桥 王家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5-461,共7页
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分析了黄骅坳陷中区断裂分布的分形特征,以探讨该区断裂系统的发育规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利用数盒子方法进行分析表明,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在标度区间1.75~7km具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根据断裂分维值等值线可知,海... 利用分形几何方法分析了黄骅坳陷中区断裂分布的分形特征,以探讨该区断裂系统的发育规律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利用数盒子方法进行分析表明,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在标度区间1.75~7km具有很好的统计自相似性。根据断裂分维值等值线可知,海岸线两侧断裂分维值分布规律有着明显不同,显示了两侧断裂系统在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性。研究区分维值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在歧口凹陷南北两侧有着最高的分维值。结合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油田的分布,初步探讨了断裂分形特征与黄骅坳陷中区断裂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断裂分形特征与油田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断裂系统分维值的变化特征与断裂的发育规律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断裂发育程度高的地区其分维值也更高,也将更有利于油气的运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断层系统 分形 数盒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土矿反浮选新型阳离子有机硅类捕收剂QAS222 被引量:6
6
作者 余新阳 钟宏 +1 位作者 刘广义 苏晓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65-1872,共8页
考察新型阳离子捕收剂有机硅季铵盐QAS222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4种单矿物及其混合物的浮选行为,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QAS222是铝土矿反浮选脱硅的有效捕收剂;在矿浆pH=11和QAS222浓度为4... 考察新型阳离子捕收剂有机硅季铵盐QAS222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叶蜡石、伊利石4种单矿物及其混合物的浮选行为,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QAS222是铝土矿反浮选脱硅的有效捕收剂;在矿浆pH=11和QAS222浓度为4×10-4 mol/L条件下,可实现不同铝硅比人工混合矿反浮选脱硅。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蜡石零电点分别为3.4,3.0和2.5,一水硬铝石与QAS222作用后零电点由6.2提高至10.9;当QAS222浓度为4×10-4 mol/L时,4种矿物表面动电位随矿浆pH增加不同程度地先增加后减少,但在pH=2~12范围内,3种铝硅酸盐矿物动电位大于0 V,证实了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QAS222在高岭石、叶腊石和伊利石表面除发生静电吸附作用、氢键作用和铵吸附外,还发生化学吸附,使其牢固地吸附在矿物表面,并在广泛pH范围内保持较好可浮性;而当矿浆pH=11时,QAS222与一水硬铝石作用较弱,很难形成表面吸附,导致其可浮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铝土矿 反浮选 铝硅酸盐矿物 有机硅季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转化食用菌菌糠木质纤维素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虞志强 余水静 李昆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5-239,共5页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技术在世界各国得以广泛普及,全球食用菌菌糠(spent mushroom substrate,SMS)总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的到来,利用可再生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食用菌菌糠是食用菌子...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技术在世界各国得以广泛普及,全球食用菌菌糠(spent mushroom substrate,SMS)总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的到来,利用可再生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食用菌菌糠是食用菌子实体采收后的固体废弃物,其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抗营养因子和胞外纤维素降解酶类等组分,具备了作为第二代生物乙醇转化基质的潜力,基于此,该文对当前利用食用菌菌糠生物转化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食用菌菌糠 木质纤维素 生物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废料提锂尾渣的回收及磷酸铁的制备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庆生 喻修远 +2 位作者 肖浩 刘嘉铭 邱廷省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23,38,共8页
为了高值回收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废料提锂后的尾渣,本文对其开展了盐酸溶解过程条件优化及浸出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了盐酸浓度、固液比和浸出时间等条件对提锂尾渣溶解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主要成分磷酸铁在盐酸溶液中漫出的动力学。结果表... 为了高值回收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废料提锂后的尾渣,本文对其开展了盐酸溶解过程条件优化及浸出动力学研究,重点研究了盐酸浓度、固液比和浸出时间等条件对提锂尾渣溶解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主要成分磷酸铁在盐酸溶液中漫出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3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5mL/g、反应时间4h、浸出温度30℃条件下,提锂尾渣的溶解率达到92.4%。磷酸铁在盐酸中的浸出过程符合无固态产物层的收缩核模型,表观活化能为25.45kJ/mol,浸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浸出液采用沉淀法制备磷酸铁粉体,产品XRD图谱与磷酸铁标准图谱匹配良好,且EDS图谱显示P、Fe、O分布均匀,判断制备的粉体为磷酸铁,其中铁磷摩尔比为0.97,其他元素含量稀少,符合电池级磷酸铁行业标准,可用于电池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废料 提锂尾渣 盐酸浸出 工艺条件优化 动力学 磷酸铁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对铜铅硫化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朴正杰 魏德洲 刘智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78-1481,1496,共5页
在乙硫氮浮选体系下,研究了小分子有机抑制剂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SGX)对黄铜矿和方铅矿可浮性的影响,并通过动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SGX与两种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pH值范围内,SGX对... 在乙硫氮浮选体系下,研究了小分子有机抑制剂2,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SGX)对黄铜矿和方铅矿可浮性的影响,并通过动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SGX与两种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pH值范围内,SGX对黄铜矿的浮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方铅矿有强的抑制作用;随着SGX质量浓度的增加,方铅矿的回收率迅速下降,而黄铜矿的回收率有小幅度的增加.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矿浆pH值为6,SGX质量浓度为1.9 g/L时,可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精矿中铜的质量分数和回收率分别为29.66%和85.23%.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GX与方铅矿之间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黄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羟基丙基二硫代碳酸钠 浮选 黄铜矿 方铅矿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