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冶炼过程酸浸高硅渣碱性焙烧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饶剑 李明冬 +5 位作者 严康 张健 王洪博 王盟凯 张忠堂 余群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4,共9页
火法炼铜吹炼过程产出大量铜渣,经酸浸处理回收铜等有价金属后会产生大量高硅渣。为了实现高硅渣的无害化处置和硅的回收利用,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 7.3和HSC 6.0对高硅渣碱性焙烧过程主要反应的ΔG-T图、物相平衡分配图及Na_(2)O-SiO... 火法炼铜吹炼过程产出大量铜渣,经酸浸处理回收铜等有价金属后会产生大量高硅渣。为了实现高硅渣的无害化处置和硅的回收利用,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 7.3和HSC 6.0对高硅渣碱性焙烧过程主要反应的ΔG-T图、物相平衡分配图及Na_(2)O-SiO_(2)-FeO体系相图进行计算和绘制。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ω(Na_(2)O)/ω(SiO_(2))的变化会显著影响焙烧转型过程和产物的物相组成。理论上实现SiO_(2)转型的优化条件为:焙烧温度800~900℃、ω(Na_(2)O)/ω(SiO_(2))=0.41~0.64。高硅渣中的杂质Al和Fe参与反应过程,且不溶性杂质NaAlSiO_(4)较可溶性杂质Na_(2)FeO_(2)优先生成。根据热力学分析结果,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碳酸钠过量系数为SiO_(2)、Al和Fe理论总用量的0.9倍,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 h的条件下,硅的浸出率达到88.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炼铜 高硅渣 碱性焙烧 热力学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工艺处理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文忠 聂思怡 +2 位作者 全温灿 严康 王瑞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1,共11页
伴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更迭和新能源动力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锂离子电池迎来报废退役,其回收迫在眉睫。焙烧—水浸联合工艺不仅改进了传统火法熔炼工艺存在的高能耗、锂难以有效分离等问题,又解决了湿法回收工艺过程试剂耗... 伴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更迭和新能源动力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锂离子电池迎来报废退役,其回收迫在眉睫。焙烧—水浸联合工艺不仅改进了传统火法熔炼工艺存在的高能耗、锂难以有效分离等问题,又解决了湿法回收工艺过程试剂耗量大、废水处理等缺点,将是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效处理回收工艺发展的未来趋势及前进方向。综述了当前联合工艺处理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分为还原焙烧、盐化焙烧两大类,盐化焙烧工艺极大降低了所需焙烧温度,根据添加剂的不同可细分为硫酸化焙烧、氯化焙烧、硝化焙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联合工艺的优势和不足,总结展望联合工艺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为未来研发更加清洁高效的回收工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工艺 失效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电路板富氧顶吹熔炼过程热力学研究
3
作者 严康 陈清 +3 位作者 刘丽萍 王瑞祥 徐志峰 张忠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68-2283,共16页
根据废旧电路板组成特点,选定Al_(2)O_(3)-SiO_(2)-FeO-CaO-1.5%MgO渣系为研究对象,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并探究了CaO、MgO的含量和Fe/SiO_(2)比(w(Fe)/w(SiO2))对炉渣性质和液相生成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 根据废旧电路板组成特点,选定Al_(2)O_(3)-SiO_(2)-FeO-CaO-1.5%MgO渣系为研究对象,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并探究了CaO、MgO的含量和Fe/SiO_(2)比(w(Fe)/w(SiO2))对炉渣性质和液相生成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组分范围内,CaO含量增大会导致炉渣熔化温度先降低后升高,MgO含量和Fe/SiO_(2)比增大均会使炉渣的熔化温度升高,且低于1250℃;CaO、MgO的含量和Fe/SiO_(2)比增大均会使炉渣黏度降低,在1250℃下黏度均低于0.5 Pa·s。在富氧浓度为30%、通氧总量为24 L、熔炼温度为1250℃、CaO含量为14.5和Fe/SiO_(2)比为1.05的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其熔炼过程可以顺利进行;合金中Cu、Sn和Ni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82.73%、10.17%和6.69%,对应直收率分别为90.18%、85.32%和8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路板 顶吹熔炼 渣型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高硅白合金硫酸氧化浸出工艺及提铜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选高 龚傲 +3 位作者 喻小强 龙海军 徐志峰 田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8-1368,共11页
研究了高硅白合金硫酸氧化体系下铜的浸出工艺与动力学。首先采用可控制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研究了添加剂、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比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其次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扫描电镜... 研究了高硅白合金硫酸氧化体系下铜的浸出工艺与动力学。首先采用可控制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系统研究了添加剂、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比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其次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高硅白合金和浸出渣的物相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用量5 mL、浸出温度343 K、反应时间5 h、硫酸浓度200 g/L、液固比7:1的工艺条件下,铜的浸出率可达99.42%,钴的浸出率可达到97.57%。最后,通过对高硅白合金硫酸氧化浸出提取铜的动力学模型的分析可知,活化能、硫酸浓度和粒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34.64 kJ/mol、2.34和0.18,表明其应遵循化学反应控制的收缩核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白合金 硫酸氧化 浸出动力学 混合控制 收缩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典型闪锌矿氧压浸出高硫渣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龚傲 徐志峰 +1 位作者 王瑞祥 田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0-1437,共8页
锌冶炼高硫渣是锌氧压浸出工艺产出的危险废渣,由于矿相复杂,工艺矿物学研究不深入,导致其安全利用处置难度大.因此,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工艺矿物学等研究手段对国内典型高硫渣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高硫渣中主要矿物为单质硫... 锌冶炼高硫渣是锌氧压浸出工艺产出的危险废渣,由于矿相复杂,工艺矿物学研究不深入,导致其安全利用处置难度大.因此,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工艺矿物学等研究手段对国内典型高硫渣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高硫渣中主要矿物为单质硫、闪锌矿、黄铁矿,以及微量的石英、云母、锌矾、铁矾等成分.高硫渣中硫磺、闪锌矿、黄铁矿等矿物间相互交织共生,赋存形式多样,且多数矿物均以单质硫磺作为镶嵌基底,高硫渣中单质硫磺、闪锌矿、黄铁矿的粒度偏细,大部分集中在74μm以下.因此促使单质硫磺粒度增大以及提高硫磺与其余矿物间解离度是提高高硫渣中有价元素综合回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高硫渣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矿物组成 元素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氧压浸出渣中金属综合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温盛汇 龚傲 +3 位作者 徐家聪 易勤 徐志峰 田磊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6-240,共5页
锌氧压浸出渣中含有大量锌、铁、铅等有价金属,以及银、镓、锗、铟等稀贵金属,具有较高回收利用价值。分析了锌氧压浸出渣中各金属回收工艺的研究进展及优缺点,指出了锌氧压浸出渣中金属回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锌氧压浸出渣 金属 综合回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热还原法处理钙砷渣及金属砷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子翔 梁佳昀 +2 位作者 孙京博 龚傲 田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30,共9页
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解决有色冶金行业产生的冶炼钙砷渣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成为彻底消除“砷害”的关键所在,对于整个冶金工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铁热还原短流程直接还原钙砷渣,砷以砷单质的形式得以回收。结果表明,... 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如何解决有色冶金行业产生的冶炼钙砷渣无害化和资源化问题,成为彻底消除“砷害”的关键所在,对于整个冶金工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铁热还原短流程直接还原钙砷渣,砷以砷单质的形式得以回收。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为1050℃,还原时间为30 min,铁配入系数为1.5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脱砷效果,砷还原率可达到96.56%。所得产物和还原后渣经XRD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生成物为单质砷,纯度达到99%,反应后渣中主要成分为Ca_(2)Fe_(2)O_(5)和C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砷渣 铁热还原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渣熔体结构及传输性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明灿 付芳忠 +4 位作者 胡金 严康 范鹤林 王瑞祥 徐志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1,77,共13页
高品位钛渣(TiO_(2)含量≥90%)的高效制备不仅是高品质钛产品生产的关键,而且已成为我国钛冶金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钛铁矿还原熔炼过程钛渣熔体传输性质的调控是实现高品位钛渣高效制备的关键。国内外学者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开... 高品位钛渣(TiO_(2)含量≥90%)的高效制备不仅是高品质钛产品生产的关键,而且已成为我国钛冶金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钛铁矿还原熔炼过程钛渣熔体传输性质的调控是实现高品位钛渣高效制备的关键。国内外学者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开展钛渣熔体结构演变及传输性质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证实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在钛渣熔体研究中的有效性。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在研究钛渣熔体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但能考察钛渣熔体结构参数、传输性质及相关微观细节,而且不受试验条件(高温、高腐蚀性、高化学活性)的限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够获取钛渣熔体丰富的结构信息和重要的传输性质,避免了钛渣熔体结构及物理性质试验测试中存在的难题。最后,结合冶金熔体成分和结构的复杂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对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熔体结构及传输性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高钛渣 含钛高炉渣 含钛保护渣 熔体结构 传输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还原焙烧回收Li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严康 熊正阳 +3 位作者 刘志楼 徐志峰 王瑞祥 聂华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367-3378,共12页
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料还原焙烧回收Li的工艺、还原焙烧过程中Li还原产物及其形态变化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焙烧过程中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剂用量对Li氢化浸出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S... 对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料还原焙烧回收Li的工艺、还原焙烧过程中Li还原产物及其形态变化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焙烧过程中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还原剂用量对Li氢化浸出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还原焙烧产物物相及形貌进行表征,通过Factsage软件计算焙烧过程热力学,研究还原焙烧过程中Li还原产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在形式以及不同形式的存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3 h,含碳量(即碳质量分数)为20%时,Li的浸出率最高,达90.33%;随着焙烧温度从500℃提高到750℃,Li2CO3及低价有价金属稳定区呈现出先变大后减小的趋势;高温、长时间焙烧对于Li2CO3生成有抑制作用;当含碳量低于10%时,增加含碳量对还原反应影响较大,当含碳量高于10%时,增加含碳量对还原反应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回收 还原焙烧 热力学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含量对FeO-SiO_(2)-Al_(2)O_(3)体系熔体结构及输运性质的影响
10
作者 胡金 李田玉 +6 位作者 严康 林嘉豪 姚明灿 范鹤林 李明周 王瑞祥 徐志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4-192,共9页
富氧熔炼技术能够强化熔炼过程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也导致了铜渣含铜量高的问题。铜渣熔体的输运性质(黏度、扩散系数等)对铜渣含铜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Al_(2)O_(3)含量对FeO-SiO_(2)-Al_(2)O_(3... 富氧熔炼技术能够强化熔炼过程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也导致了铜渣含铜量高的问题。铜渣熔体的输运性质(黏度、扩散系数等)对铜渣含铜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Al_(2)O_(3)含量对FeO-SiO_(2)-Al_(2)O_(3)体系熔体结构及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i和Al都是以4配位为主,且[SiO4]4-四面体比[AlO_(4)]^(5-)四面体更稳定。此外,当Al_(2)O_(3)含量从2%增加到17%,O—Si—O键角基本保持不变,O—Al—O键角从104.11°降到101.03°;NBO/T从3.32下降到2.51,体系聚合程度增加,黏度从0.17 Pa·s增加到0.45 Pa·s。研究结果将为降低强化熔炼过程铜渣含铜量和提高铜的直收率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熔体结构 黏度 输运性质 造锍熔炼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O-SiO_(2)体系熔体的结构及输运性质
11
作者 姚明灿 李田玉 +5 位作者 胡金 付芳忠 林嘉豪 范鹤林 王瑞祥 徐志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4,共8页
针对铜冶炼过程中铜的损失,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FeO-SiO_(2)体系的结构及输运性质。结果表明:当FeO含量(指质量分数,下同)从50%增加到85%,Si-O的键长保持1.60A(1A=0.1 nm)不变,Fe-O的键长从2.08A降低到2.07A;O-Si-O的键角保持108... 针对铜冶炼过程中铜的损失,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FeO-SiO_(2)体系的结构及输运性质。结果表明:当FeO含量(指质量分数,下同)从50%增加到85%,Si-O的键长保持1.60A(1A=0.1 nm)不变,Fe-O的键长从2.08A降低到2.07A;O-Si-O的键角保持108.00°不变,而Si-O-Si键角从144.98°降低到140.00°;自由氧的比例从1.74%增加到42.64%,桥氧的比例从42.60%降低到1.84%。NBO/T从0.25增加到2.42,结构的聚合度随着FeO含量(指质量分数,下同)的升高而降低,黏度从0.74 Pa·s降低到0.02 Pa·s。[SiO_(4)]4-四面体是FeO-SiO_(2)体系的主要结构单元,[SiO_(4)]4-四面体之间通过共顶角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熔体结构 FeO-SiO_(2) 输运性质 分子动力学模拟 径向分布函数 自扩散系数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锌矿加压浸出体系下Mn^2+催化机理与动力学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丽杰 龚傲 +3 位作者 吴选高 刘燕 张廷安 田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51-2161,共11页
研究了闪锌矿加压搅拌浸出体系下Mn^2+催化机理与动力学。将ZnS和FeS烧结制备人造闪锌矿,并用于加压酸浸实验。通过使用自行设计的电位高压釜研究压力浸出系统的电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浸出时间的推移直到浸出结束,体系电位持续升高,故... 研究了闪锌矿加压搅拌浸出体系下Mn^2+催化机理与动力学。将ZnS和FeS烧结制备人造闪锌矿,并用于加压酸浸实验。通过使用自行设计的电位高压釜研究压力浸出系统的电位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浸出时间的推移直到浸出结束,体系电位持续升高,故Mn^2+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催化作用,取决于Mn^2+氧化为MnO2的反应速度和控制条件。随着温度、硫酸浓度、氧分压的增大,相应的氧压浸出速率及浸出率均有较大的提高,最终,通过闪锌矿氧压酸浸动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出,在Mn^2+催化浸出体系下,反应活化能为27.34 kJ/mol,硫酸浓度、氧分压及Mn^2+用量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23、1.64和0.36,表明其应遵循化学反应及表面扩散混合控制的收缩核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催化机理 人造闪锌矿 浸出动力学 加压浸出 体系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低碳精炼处理含铜污泥分离富集有价金属 被引量:3
13
作者 龚傲 吴选高 +6 位作者 喻小强 曹才放 刘牡丹 陈志强 田磊 徐志峰 刘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78-2189,共12页
含铜污泥含有铜、锌、镍、锡、铅等多种有价金属,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提出了“碳热还原焙烧−低碳氧化还原精炼”创新工艺。首先通过碳热还原焙烧将锌、锡、铅等有价金属挥发入烟气得以回收,在还原温度为1473 K,碳含量为20%,... 含铜污泥含有铜、锌、镍、锡、铅等多种有价金属,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提出了“碳热还原焙烧−低碳氧化还原精炼”创新工艺。首先通过碳热还原焙烧将锌、锡、铅等有价金属挥发入烟气得以回收,在还原温度为1473 K,碳含量为20%,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铅、锡和锌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0.77%、95.14%和99.92%。然后通过低碳氧化还原精炼,在氧化温度为1573 K,加入SiO2量为6%,反应时间为180 min条件下,可得到适用于建筑材料的水淬渣,最后在还原温度为1473 K,碳加入量为8%,反应时间为20 min,将铜、镍富集于阳极铜板中,阳极板中铜含量可达98%以上,符合铜电解的要求。本研究实现有价金属的全回收,较现有的含铜污泥处理工艺,具有流程短,能耗低,有价金属回收率高,经济环保等显著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碳热还原焙烧 黑铜 低碳氧化还原精炼 水淬渣 阳极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稀土熔盐电解渣硫酸浸出脱氟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家聪 喻小强 +3 位作者 吴选高 龚傲 徐志峰 田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氟化稀土熔盐电解渣不仅是稀土回收的重要二次资源,而且氟的回收利用也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硫酸浸出法处理氟化稀土熔盐电解渣,使氟与稀土分离,并通过多级吸收将生成的氟化氢回收。研究了浸出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硫酸浓度对脱氟... 氟化稀土熔盐电解渣不仅是稀土回收的重要二次资源,而且氟的回收利用也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硫酸浸出法处理氟化稀土熔盐电解渣,使氟与稀土分离,并通过多级吸收将生成的氟化氢回收。研究了浸出温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硫酸浓度对脱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为360℃、液固比(体积与质量之比,单位为mL/g,下同)为2∶1、粒度58~75μm、搅拌转速恒定为300 r/min,反应3 h的条件下,氟的脱除率可达到95.28%,达到氟回收的目的。最后,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因次分析,得出氟脱除率的准数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熔盐电解渣 硫酸浸出 氟回收 因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污泥碳热还原挥发锌、锡和铅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家聪 喻小强 +7 位作者 龚傲 吴选高 曹才放 刘牡丹 陈志强 田磊 徐志峰 刘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20年第5期52-58,共7页
含铜污泥是冶金化工行业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的工业废弃物,目前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单,其中含有铜,锌,镍,锡,铅等多种有价金属,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文中研究了电镀污泥碳热还原中锌、锡和铅挥发规律及动力学。通过电镀污泥碳热... 含铜污泥是冶金化工行业的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的工业废弃物,目前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单,其中含有铜,锌,镍,锡,铅等多种有价金属,为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文中研究了电镀污泥碳热还原中锌、锡和铅挥发规律及动力学。通过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实验可知,当碳热还原温度提高至1 523 K时,在该温度下碳热还原60 min,Zn的挥发率可达到96.98%,Sn的挥发率可达到96.24%,Pb的挥发率可达到95.37%,且高温有利于Zn、Sn及Pb的碳热还原挥发。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Mckwan反应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电镀污泥碳热还原反应体系,Zn、Sn及Pb还原挥发活化能分别为149.50、138.01、132.26 kJ/mol,电镀污泥碳热还原过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碳热还原 动力学 活化能 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法处理高钛渣制取硫酸氧钛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民 史冠勇 +2 位作者 田磊 刘重伟 徐志峰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38,共5页
高钛渣主要用于生产钛白粉或钛合金,用于制备硫酸氧钛这种中间产物的研究较少。采用硫酸法处理高钛渣制备硫酸氧钛,为高钛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热力学计算发现,高钛渣与浓硫酸反应一步转型成硫酸氧钛可行,加热温度不宜过高,... 高钛渣主要用于生产钛白粉或钛合金,用于制备硫酸氧钛这种中间产物的研究较少。采用硫酸法处理高钛渣制备硫酸氧钛,为高钛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途径。热力学计算发现,高钛渣与浓硫酸反应一步转型成硫酸氧钛可行,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浓硫酸热解带来的成本和环境污染问题。单因素实验表明,在温度350℃、时间150 min、液固体积质量比(单位:mL/g,下同)3∶1的条件下,硫酸氧钛产率可达95%;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EDS)检测表明,产物TiOSO_(4)晶型良好,为多层片状叠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金红石型 二氧化钛 硫酸氧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锑烟灰NaOH常压碱浸分离砷锑的工艺 被引量:5
17
作者 喻小强 徐家聪 +2 位作者 易勤 温盛汇 田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49,共8页
铅阳极泥火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砷锑烟灰对环境的危害巨大,但其中锑作为有价金属又需要回收利用,因此对砷锑烟灰进行砷锑分离具有实际意义。采用常压碱浸的方式对砷锑烟灰的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考察了常压碱浸过程中添加双氧水对砷... 铅阳极泥火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砷锑烟灰对环境的危害巨大,但其中锑作为有价金属又需要回收利用,因此对砷锑烟灰进行砷锑分离具有实际意义。采用常压碱浸的方式对砷锑烟灰的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考察了常压碱浸过程中添加双氧水对砷锑分离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双氧水对砷锑分离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后续选择不使用氧化剂进行碱性浸出。其次考察了浸出温度、NaOH浓度、液固比和浸出时间等因素对砷锑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NaOH浓度60 g/L、液固比(mL/g)4∶1、搅拌转速恒定为400 r/min,浸出90 min的条件下,砷浸出率达到93.92%,锑浸出率为2.74%,该工艺可以达到砷锑有效分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阳极泥 砷锑烟灰 砷锑分离 常压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铅阳极泥常压碱浸脱砷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喻小强 徐家聪 +2 位作者 易勤 温盛汇 田磊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研究了常压下从铅阳极泥中碱浸脱砷,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NaOH质量浓度、H2O2添加量和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对砷脱除及铅、锑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泥质量50 g、浸出温度90℃、H2O2添加量10 mL、NaOH质量浓度60 g/L、液固体积... 研究了常压下从铅阳极泥中碱浸脱砷,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NaOH质量浓度、H2O2添加量和液固体积质量比等对砷脱除及铅、锑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阳极泥质量50 g、浸出温度90℃、H2O2添加量10 mL、NaOH质量浓度6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4 mL/1 g、浸出时间90 min条件下,砷浸出率为94.98%,而铅、锑基本不溶,砷脱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阳极泥 碱浸 脱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酸钙与碳粉混合共热解过程解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民 史冠勇 +2 位作者 田磊 刘重伟 徐志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79,共5页
研究了砷酸钙与碳粉体系共热解反应过程。利用热重分析仪监测不同升温速率下,砷酸钙与碳粉质量比为4∶1混合物在氩气气氛、加热区间温度30~1 200℃过程中的失重情况,并采用XRD表征各失重阶段残余物。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失重过程分为三个... 研究了砷酸钙与碳粉体系共热解反应过程。利用热重分析仪监测不同升温速率下,砷酸钙与碳粉质量比为4∶1混合物在氩气气氛、加热区间温度30~1 200℃过程中的失重情况,并采用XRD表征各失重阶段残余物。结果表明,混合体系失重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失重阶段,温度240~325℃,Ca2As2O7·H2O脱水生成Ca2As2O7;第二失重阶段,温度560~668℃,Ca2As5O7到Ca3(AsO4)2的晶型转变及Ca5(AsO4)3OH和Ca(OH)2失水生成Ca5(AsO4)3和CaO;第三失重阶段,温度904~1 120℃,碳还原砷酸钙反应生成CaO和砷蒸气。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相边界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解释砷酸钙与碳粉共热解第三个失重阶段的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酸钙 碳还原 共热解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锑烟尘与冶炼污酸的联合处置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擅兵 孙宝庭 +4 位作者 陈永强 杨裕东 张忠堂 马保中 李玉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7,共8页
基于砷、锑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差异性,结合砷锑烟尘和冶炼污酸的成分特征,提出氧化酸浸分砷—湿法还原固砷的砷锑烟尘与冶炼污酸的联合处置工艺。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加料系数1、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液固比5、温度30℃、浸出时间4 h... 基于砷、锑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差异性,结合砷锑烟尘和冶炼污酸的成分特征,提出氧化酸浸分砷—湿法还原固砷的砷锑烟尘与冶炼污酸的联合处置工艺。结果表明,在过氧化氢加料系数1、过氧化氢质量分数30%、液固比5、温度30℃、浸出时间4 h、污酸酸度1 mol/L条件下,砷的浸出率可达99%以上,所得浸出渣锑含量高达90%,砷含量仅为0.2%,实现了高砷锑烟尘中砷和锑的初步分离;采用氯化亚锡二段还原工艺,在酸度12 mol/L、温度90℃、n(NaCl)/n(As)=3、还原剂系数1、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砷还原率可达99.75%,反应后液中锑浓度为6.72 g/L,砷浓度仅为0.17 g/L,实现砷和锑的二次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锑烟尘 酸浸 还原 金属砷 污酸 联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