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钕铁硼表面脉冲电沉积Ni镀层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牧南
罗三根
+1 位作者
卢耀军
余黎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74,共12页
基于当前钕铁硼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其表面防护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引入脉冲电沉积技术,采用脉冲电沉积改善钕铁硼磁体表面耐蚀性,通过优化占空比、频率和电流密度等工艺,获得低缺陷率、高表面综合质量的Ni镀层。镀层腐蚀电位由-894.36 mV...
基于当前钕铁硼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其表面防护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引入脉冲电沉积技术,采用脉冲电沉积改善钕铁硼磁体表面耐蚀性,通过优化占空比、频率和电流密度等工艺,获得低缺陷率、高表面综合质量的Ni镀层。镀层腐蚀电位由-894.36 mV提升至-680.0 mV,腐蚀电流密度达3.5×10^(-6) A/cm^(2),有效降低了镀层腐蚀倾向和腐蚀速率。结合镀层表面形貌分析发现,占空比和频率调控可降低浓差极化,而电流密度调控则有利于镀层表面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脉冲电沉积
工艺参数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被引量:
65
2
作者
罗才贵
罗仙平
+2 位作者
苏佳
陈春飞
韩冬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导致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3方面介绍了离子型稀...
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导致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3方面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其中污染控制包括采取清污分流和人工防渗假底措施、建立3级监控收液系统和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及氨氮废水处理等,工程治理包括土地整理、排水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生态修复包括采用土壤改良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山
环境问题
治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型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
21
3
作者
邓佐国
徐廷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20-23,30,共5页
对我国离子型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中,现有的模糊联动萃取新技术的概念及基本技术经济特征;洗液、反液共用新技术的优势及在工艺设计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稀土皂技术使用的目的及控制好稀土皂饱和度的关键技术;有机相各种皂化技术的技术经济...
对我国离子型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中,现有的模糊联动萃取新技术的概念及基本技术经济特征;洗液、反液共用新技术的优势及在工艺设计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稀土皂技术使用的目的及控制好稀土皂饱和度的关键技术;有机相各种皂化技术的技术经济特点;有机相溶料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C272+P507双溶剂萃取技术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对进一步加强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优化研究;稀土分离产品高纯化、物理性能优良化的指标控制技术的研发;提高萃取过程的装备和自动化水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实现清洁生产等方面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萃取分离
技术现状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
61
4
作者
罗仙平
翁存建
+3 位作者
徐晶
马沛龙
唐学昆
池汝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90,共8页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的资源特点,从浸出、浸出液净化和沉淀工艺的变革及技术经济指标、环境效益的提高等方面综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进展,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应加强原地浸矿过程基础理论...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的资源特点,从浸出、浸出液净化和沉淀工艺的变革及技术经济指标、环境效益的提高等方面综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进展,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应加强原地浸矿过程基础理论及边坡稳定性控制方面的研究、开发可替代硫酸铵、碳酸氢铵的高效低污染浸取剂和沉淀剂、掌握尾矿中稀土及重金属离子的二次迁移规律、重视低品位难浸离子型稀土矿的回收工作、解决碳酸氢铵沉淀法所存在的沉淀速度慢且难以制备晶型碳酸稀土问题,以促进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开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
原地浸出
浸出液的净化除杂
稀土的沉淀分离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507-N235体系稀土萃取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
19
5
作者
杨幼明
邓声华
+2 位作者
蓝桥发
聂华平
叶信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83-86,共4页
研究了P507-N235无皂化萃取体系稀土分离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507中加入N235可提高La/Ce分离系数,且分离系数随N235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相比O/A越大,La/Ce分离系数越高;萃取混合时间应控制在8 min较为合适;对比实验发现,P507-N...
研究了P507-N235无皂化萃取体系稀土分离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507中加入N235可提高La/Ce分离系数,且分离系数随N235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相比O/A越大,La/Ce分离系数越高;萃取混合时间应控制在8 min较为合适;对比实验发现,P507-N235体系稀土元素间分离系数普遍高于现有的P507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P507
N235
分离系数
无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恢复
被引量:
15
6
作者
周丹
罗才贵
+1 位作者
苏佳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土壤破坏和土壤污染问题;总结了矿山废弃地及矿区污染农田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并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改良与修复的相应方法,为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土壤破坏和土壤污染问题;总结了矿山废弃地及矿区污染农田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并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改良与修复的相应方法,为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区
土壤破坏
土壤污染
土壤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多孔免烧陶粒
被引量:
7
7
作者
徐晶
严义云
+2 位作者
严群
焦向科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为实现离子型稀土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离子型稀土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赣南足洞离子型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免烧陶粒,考察了胶凝材料、激发剂、发泡剂的用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陶粒的微观形貌进行了...
为实现离子型稀土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离子型稀土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赣南足洞离子型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免烧陶粒,考察了胶凝材料、激发剂、发泡剂的用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陶粒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用该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多孔免烧陶粒的适宜固体原料配方为稀土尾矿占76%、水泥占10%、生石灰占8%、石膏占4%、铝粉占2%。按此配方制备的陶粒吸水率为30.28%、显气孔率为49.96%、真密度为1.65 g/cm3、抗压强度为3.17 MPa,且含泥量、盐酸可溶率和孔隙率均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可用作水处理滤料。SEM分析结果显示,所制陶粒内部孔隙发达,颗粒表面有水化硅酸钙生成。以上研究成果证明,以离子型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免烧陶粒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矿
多孔免烧陶粒
原料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稀土等矿产资源储备的几点启示
被引量:
9
8
作者
邓佐国
徐廷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39-42,共4页
简要介绍了国外稀土等矿产资源储备现状,分析了国外矿产资源储备目的,储备制度,储备目标和调整,储备管理的执行机构,储备专项资金筹措等,提出了我国建立和完善稀土战略储备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稀土
矿产资源
储备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焙烧温度和铝硅比对稀土尾矿陶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9
作者
徐晶
严义云
+2 位作者
严群
焦向科
罗仙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8-602,共5页
为实现稀土矿冶固体废物的高效再利用,本研究以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在用氧化铝作为铝调整剂,用石英粉作为硅调整剂的条件下,研究焙烧温度和铝硅比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及XRD对陶粒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
为实现稀土矿冶固体废物的高效再利用,本研究以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在用氧化铝作为铝调整剂,用石英粉作为硅调整剂的条件下,研究焙烧温度和铝硅比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及XRD对陶粒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铝硅比都对陶粒结构和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升高温度,陶粒的吸水率和气孔率下降,密度和压碎强度升高;而提高铝硅比,陶粒的吸水率和气孔率先降低后升高,而密度和压碎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所以可根据不同要求,调节焙烧温度和铝硅比改变陶粒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尾矿
陶粒
焙烧温度
铝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i^(3+)激活石榴石蓝青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10
作者
邓文杰
王海怡
+2 位作者
黄得财
彭家庆
叶信宇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蓝青光发光材料在实现荧光粉转换型LED全光谱光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i^(3+)掺杂石榴石结构的固溶体发光材料GdSr_(2)ScMgGe_(3)O_(12)。通过XRD结构精修、元素分析、光致光谱等表征对材料结构、组成和发光性...
蓝青光发光材料在实现荧光粉转换型LED全光谱光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i^(3+)掺杂石榴石结构的固溶体发光材料GdSr_(2)ScMgGe_(3)O_(12)。通过XRD结构精修、元素分析、光致光谱等表征对材料结构、组成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GdSr_(2)ScMgGe_(3)O_(12)∶Bi^(3+)能够在紫外光-紫光范围内有效激发,分别表现出近紫外光发射(λ_(em)=340 nm)和宽带蓝青光发射(λ_(em)=480 nm)。并且对Bi^(3+)的发光跃迁机理进行了阐述。结合材料的结构和发光特性得出Bi^(3+)在该固溶体材料中同时占据[Sr/GdO_(8)]和[Sc/MgO_(6)],重点分析了Bi^(3+)占据[Sc/MgO_(6)]格位的蓝青光发射行为,并对材料的发光效率和荧光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估。最后,将制备的蓝青色荧光材料应用于WLED的封装,获得了具有低色温(CCT=3761 K)和高显色指数(CRI=92.3)的低蓝光全光谱W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3+)掺杂
全光谱照明
WLED
青色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模糊联动萃取技术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9
11
作者
邓佐国
徐廷华
+1 位作者
胡建康
杨凤丽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对模糊联动萃取新技术进行了解读,介绍了模糊联动萃取技术的概念、工艺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研究和实践表明,模糊联动萃取新技术,具有节约酸碱,降低成本;分离效果好,产品质量高;节省投资和充槽费等优点,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关键词
模糊联动萃取
技术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氧空位和磷掺杂协同增强铁钴基材料电解水催化性能
被引量:
2
12
作者
曾传旺
李潇潇
+3 位作者
曾金明
刘超
赖嘉俊
漆小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10,共9页
为了研发高效、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我们以氧空位和磷掺杂为基础,通过原位浸泡生长和两步热处理的方法,在泡沫铁上合成具有氧空位和磷掺杂的纳米花结构作为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双功能电催化剂。CoFe_(2)O_(4)已被报道为一种很...
为了研发高效、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我们以氧空位和磷掺杂为基础,通过原位浸泡生长和两步热处理的方法,在泡沫铁上合成具有氧空位和磷掺杂的纳米花结构作为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双功能电催化剂。CoFe_(2)O_(4)已被报道为一种很有前途的OER和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剂,然而CoFe_(2)O_(4)在HER中表现出电导率差、电催化反应慢的特性。CoFe_(2)O_(4)中氧空位(Ov)的形成可以有效调控催化剂表面的电子结构,有助于产生更多的缺陷和空位,从而提高OER的活性。随后,引入磷原子填充在空位中,制备的P-Ov-CoFe_(2)O_(4)/IF在碱性电催化测试中展现出优异的HER和OER性能,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HER和OER过电位仅为54和191 mV,Tafel斜率分别为57和54 mV·dec^(-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空位
电催化
磷掺杂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sPbBr_(3)/Si_(3)N_(4)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性能
13
作者
徐范范
聂文东
+3 位作者
尧利钦
何盛安
陈广
叶信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9-837,共9页
近年来,钙钛矿量子点CsPbX_(3)(X=Cl,Br,I)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在室温下合成了稳定的CsPbBr_(3)/Si_(3)N_(4)绿色荧光粉并将其应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
近年来,钙钛矿量子点CsPbX_(3)(X=Cl,Br,I)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在室温下合成了稳定的CsPbBr_(3)/Si_(3)N_(4)绿色荧光粉并将其应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激发和发射光谱(PL、PLE)等分析测试手段对CsPbBr_(3)量子点和CsPbBr_(3)/Si_(3)N_(4)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及光谱特性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sPbBr_(3)/Si_(3)N_(4)绿色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水稳定性、色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80℃时CsPbBr_(3)/Si_(3)N_(4)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能保持初始发光强度的87.4%,水中浸没120 min后发光强度能保持初始发光强度的75.5%。CsPbBr_(3)/Si_(3)N_(4)复合材料的量子效率则由CsPbBr_3量子点粉体的15.4%提升至35.4%。将CsPbBr_(3)/Si_(3)N_(4)复合材料与K_(2)SiF_(6)∶Mn^(4+)红色荧光粉、InGaN基蓝光LED芯片封装制得的WLED器件色域为113.4%NTSC,流明效率达49.4 l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量子点
绿色荧光粉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钕铁硼表面脉冲电沉积Ni镀层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牧南
罗三根
卢耀军
余黎明
机构
天津
大学
材料科学与
工
程
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国瑞科创
稀土
功能材料(赣州)有限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4,74,共12页
基金
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B3505400)。
文摘
基于当前钕铁硼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其表面防护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引入脉冲电沉积技术,采用脉冲电沉积改善钕铁硼磁体表面耐蚀性,通过优化占空比、频率和电流密度等工艺,获得低缺陷率、高表面综合质量的Ni镀层。镀层腐蚀电位由-894.36 mV提升至-680.0 mV,腐蚀电流密度达3.5×10^(-6) A/cm^(2),有效降低了镀层腐蚀倾向和腐蚀速率。结合镀层表面形貌分析发现,占空比和频率调控可降低浓差极化,而电流密度调控则有利于镀层表面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脉冲电沉积
工艺参数
耐腐蚀性
Keywords
NdFeB magnet
pulse electrodeposition
process parameters
corrosion resistance
分类号
TG335.2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被引量:
65
2
作者
罗才贵
罗仙平
苏佳
陈春飞
韩冬雪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江西
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南方离子型
稀土
资源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6,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C11B07)
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编号:2013GS360203)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文摘
结合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采导致的植被大面积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从污染控制、工程治理、生态修复3方面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其中污染控制包括采取清污分流和人工防渗假底措施、建立3级监控收液系统和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网及氨氮废水处理等,工程治理包括土地整理、排水系统工程及其他工程,生态修复包括采用土壤改良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山
环境问题
治理方法
Keywords
Ionic-type rare earth min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reatment methods
分类号
X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型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
21
3
作者
邓佐国
徐廷华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20-23,30,共5页
文摘
对我国离子型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中,现有的模糊联动萃取新技术的概念及基本技术经济特征;洗液、反液共用新技术的优势及在工艺设计中应采取的有效措施;稀土皂技术使用的目的及控制好稀土皂饱和度的关键技术;有机相各种皂化技术的技术经济特点;有机相溶料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C272+P507双溶剂萃取技术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对进一步加强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优化研究;稀土分离产品高纯化、物理性能优良化的指标控制技术的研发;提高萃取过程的装备和自动化水平;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实现清洁生产等方面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
萃取分离
技术现状
发展方向
Keywords
ionic rare earth
exaction separation
technology status
development tendency
分类号
TF845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
61
4
作者
罗仙平
翁存建
徐晶
马沛龙
唐学昆
池汝安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江西
省矿业
工
程重点实验室
南方离子型
稀土
资源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90,共8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C11B0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10-0183)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文摘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的资源特点,从浸出、浸出液净化和沉淀工艺的变革及技术经济指标、环境效益的提高等方面综述了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进展,总结了离子型稀土矿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今后应加强原地浸矿过程基础理论及边坡稳定性控制方面的研究、开发可替代硫酸铵、碳酸氢铵的高效低污染浸取剂和沉淀剂、掌握尾矿中稀土及重金属离子的二次迁移规律、重视低品位难浸离子型稀土矿的回收工作、解决碳酸氢铵沉淀法所存在的沉淀速度慢且难以制备晶型碳酸稀土问题,以促进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开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
原地浸出
浸出液的净化除杂
稀土的沉淀分离
发展方向
Keywords
Exploitation technique of ion-absorbed type rare earth ore, In-situ leaching process, Purification of leachingsolution, Separation of rare earth by precipitation,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TD955 [矿业工程—选矿]
TD925.6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507-N235体系稀土萃取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
19
5
作者
杨幼明
邓声华
蓝桥发
聂华平
叶信宇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离子型
稀土
资源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3期83-86,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61901)
文摘
研究了P507-N235无皂化萃取体系稀土分离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507中加入N235可提高La/Ce分离系数,且分离系数随N235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相比O/A越大,La/Ce分离系数越高;萃取混合时间应控制在8 min较为合适;对比实验发现,P507-N235体系稀土元素间分离系数普遍高于现有的P507体系.
关键词
稀土
P507
N235
分离系数
无皂化
Keywords
rare earth
P507
N235
separation coefficient
unsaponifiable
分类号
TF845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恢复
被引量:
15
6
作者
周丹
罗才贵
苏佳
罗仙平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江西
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南方离子型
稀土
资源开发及应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C11B077)
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编号:2013GS360203)
+1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32BAB213017)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文摘
介绍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导致的土壤破坏和土壤污染问题;总结了矿山废弃地及矿区污染农田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并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合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改良与修复的相应方法,为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的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区
土壤破坏
土壤污染
土壤生态恢复
Keywords
Ionic rare earth mining area
Soil destruction
Soil pollution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分类号
X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多孔免烧陶粒
被引量:
7
7
作者
徐晶
严义云
严群
焦向科
罗仙平
机构
江西
理
工
大学
资源与环境
工
程
学院
江西
理
工
大学
建筑与测绘
工
程
学院
江西
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133,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C11B07)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GJJ14426)
+2 种基金
江西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42BAB216008)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江西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编号:NSFJ2014-K01)
文摘
为实现离子型稀土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离子型稀土尾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赣南足洞离子型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免烧陶粒,考察了胶凝材料、激发剂、发泡剂的用量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制陶粒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用该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多孔免烧陶粒的适宜固体原料配方为稀土尾矿占76%、水泥占10%、生石灰占8%、石膏占4%、铝粉占2%。按此配方制备的陶粒吸水率为30.28%、显气孔率为49.96%、真密度为1.65 g/cm3、抗压强度为3.17 MPa,且含泥量、盐酸可溶率和孔隙率均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可用作水处理滤料。SEM分析结果显示,所制陶粒内部孔隙发达,颗粒表面有水化硅酸钙生成。以上研究成果证明,以离子型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多孔免烧陶粒是可行的。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尾矿
多孔免烧陶粒
原料配方
Keywords
Rare earth tailings
Porous non-sintered ceramsite
Formula for raw material
分类号
TD926.4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稀土等矿产资源储备的几点启示
被引量:
9
8
作者
邓佐国
徐廷华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6期39-42,共4页
文摘
简要介绍了国外稀土等矿产资源储备现状,分析了国外矿产资源储备目的,储备制度,储备目标和调整,储备管理的执行机构,储备专项资金筹措等,提出了我国建立和完善稀土战略储备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稀土
矿产资源
储备
建议
Keywords
rare earth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s
suggestion
分类号
F416.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X915.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焙烧温度和铝硅比对稀土尾矿陶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4
9
作者
徐晶
严义云
严群
焦向科
罗仙平
机构
江西
理
工
大学
资源与环境
工
程
学院
江西
理
工
大学
建筑与测绘
工
程
学院
江西
省矿冶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出处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8-602,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C11B07)
江西理工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重点课题(编号:NSFJ2014-K01)
+2 种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GJJ14426)
江西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42BAB216008)
"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文摘
为实现稀土矿冶固体废物的高效再利用,本研究以稀土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陶粒。在用氧化铝作为铝调整剂,用石英粉作为硅调整剂的条件下,研究焙烧温度和铝硅比对陶粒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及XRD对陶粒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铝硅比都对陶粒结构和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升高温度,陶粒的吸水率和气孔率下降,密度和压碎强度升高;而提高铝硅比,陶粒的吸水率和气孔率先降低后升高,而密度和压碎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所以可根据不同要求,调节焙烧温度和铝硅比改变陶粒的性能。
关键词
稀土尾矿
陶粒
焙烧温度
铝硅比
Keywords
rare earth tailings ceramsit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Al/Si ratio
分类号
TQ174.75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i^(3+)激活石榴石蓝青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10
作者
邓文杰
王海怡
黄得财
彭家庆
叶信宇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云南
大学
材料与能源
学院
国家
稀土
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江西
理
工
大学
国家市场监管
稀土
产品检测溯源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B3506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4409)
+1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4BAB201028,20232ACB211006)
云南省电磁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筹)资助课题(ZZ2024002)。
文摘
蓝青光发光材料在实现荧光粉转换型LED全光谱光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i^(3+)掺杂石榴石结构的固溶体发光材料GdSr_(2)ScMgGe_(3)O_(12)。通过XRD结构精修、元素分析、光致光谱等表征对材料结构、组成和发光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GdSr_(2)ScMgGe_(3)O_(12)∶Bi^(3+)能够在紫外光-紫光范围内有效激发,分别表现出近紫外光发射(λ_(em)=340 nm)和宽带蓝青光发射(λ_(em)=480 nm)。并且对Bi^(3+)的发光跃迁机理进行了阐述。结合材料的结构和发光特性得出Bi^(3+)在该固溶体材料中同时占据[Sr/GdO_(8)]和[Sc/MgO_(6)],重点分析了Bi^(3+)占据[Sc/MgO_(6)]格位的蓝青光发射行为,并对材料的发光效率和荧光热稳定性进行了评估。最后,将制备的蓝青色荧光材料应用于WLED的封装,获得了具有低色温(CCT=3761 K)和高显色指数(CRI=92.3)的低蓝光全光谱WLED。
关键词
Bi^(3+)掺杂
全光谱照明
WLED
青色发光材料
Keywords
Bi^(3+)doping
full-spectrum lighting
WLED
cyan phosphor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模糊联动萃取技术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9
11
作者
邓佐国
徐廷华
胡建康
杨凤丽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龙南县和利
稀土
冶炼有限公司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年第1期10-12,共3页
文摘
对模糊联动萃取新技术进行了解读,介绍了模糊联动萃取技术的概念、工艺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研究和实践表明,模糊联动萃取新技术,具有节约酸碱,降低成本;分离效果好,产品质量高;节省投资和充槽费等优点,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关键词
模糊联动萃取
技术
解读
Keywords
fuzzy linkage extraction; technology;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TF845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氧空位和磷掺杂协同增强铁钴基材料电解水催化性能
被引量:
2
12
作者
曾传旺
李潇潇
曾金明
刘超
赖嘉俊
漆小鹏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赣州市氢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1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2065015)资助。
文摘
为了研发高效、稳定的电解水催化剂,我们以氧空位和磷掺杂为基础,通过原位浸泡生长和两步热处理的方法,在泡沫铁上合成具有氧空位和磷掺杂的纳米花结构作为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双功能电催化剂。CoFe_(2)O_(4)已被报道为一种很有前途的OER和氧还原反应(ORR)电催化剂,然而CoFe_(2)O_(4)在HER中表现出电导率差、电催化反应慢的特性。CoFe_(2)O_(4)中氧空位(Ov)的形成可以有效调控催化剂表面的电子结构,有助于产生更多的缺陷和空位,从而提高OER的活性。随后,引入磷原子填充在空位中,制备的P-Ov-CoFe_(2)O_(4)/IF在碱性电催化测试中展现出优异的HER和OER性能,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HER和OER过电位仅为54和191 mV,Tafel斜率分别为57和54 mV·dec^(-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关键词
氧空位
电催化
磷掺杂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Keywords
oxygen vacancy
electrolysis
phosphorus doping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分类号
O646.541 [理学—物理化学]
O646.22 [理学—物理化学]
O643.31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sPbBr_(3)/Si_(3)N_(4)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性能
13
作者
徐范范
聂文东
尧利钦
何盛安
陈广
叶信宇
机构
江西
理
工
大学
材料化学冶金学部
江西理工大学稀土学院
国家离子型
稀土
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
省
稀土
发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9-83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62005)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2BAB206010)
江西省井冈市青年学者奖励计划([2018]82)资助项目。
文摘
近年来,钙钛矿量子点CsPbX_(3)(X=Cl,Br,I)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在室温下合成了稳定的CsPbBr_(3)/Si_(3)N_(4)绿色荧光粉并将其应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激发和发射光谱(PL、PLE)等分析测试手段对CsPbBr_(3)量子点和CsPbBr_(3)/Si_(3)N_(4)荧光粉的结构、形貌、元素组成及光谱特性等进行了分析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sPbBr_(3)/Si_(3)N_(4)绿色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水稳定性、色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提升。80℃时CsPbBr_(3)/Si_(3)N_(4)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能保持初始发光强度的87.4%,水中浸没120 min后发光强度能保持初始发光强度的75.5%。CsPbBr_(3)/Si_(3)N_(4)复合材料的量子效率则由CsPbBr_3量子点粉体的15.4%提升至35.4%。将CsPbBr_(3)/Si_(3)N_(4)复合材料与K_(2)SiF_(6)∶Mn^(4+)红色荧光粉、InGaN基蓝光LED芯片封装制得的WLED器件色域为113.4%NTSC,流明效率达49.4 lm/W。
关键词
钙钛矿量子点
绿色荧光粉
稳定性
Keywords
perovskite quantum dots
green phosphor
stability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钕铁硼表面脉冲电沉积Ni镀层工艺及性能研究
杨牧南
罗三根
卢耀军
余黎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
罗才贵
罗仙平
苏佳
陈春飞
韩冬雪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离子型稀土萃取分离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邓佐国
徐廷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离子型稀土矿开发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罗仙平
翁存建
徐晶
马沛龙
唐学昆
池汝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
6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P507-N235体系稀土萃取分离性能研究
杨幼明
邓声华
蓝桥发
聂华平
叶信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生态恢复
周丹
罗才贵
苏佳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用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多孔免烧陶粒
徐晶
严义云
严群
焦向科
罗仙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外稀土等矿产资源储备的几点启示
邓佐国
徐廷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焙烧温度和铝硅比对稀土尾矿陶粒性能的影响
徐晶
严义云
严群
焦向科
罗仙平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Bi^(3+)激活石榴石蓝青光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邓文杰
王海怡
黄得财
彭家庆
叶信宇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关于模糊联动萃取技术的几点思考
邓佐国
徐廷华
胡建康
杨凤丽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氧空位和磷掺杂协同增强铁钴基材料电解水催化性能
曾传旺
李潇潇
曾金明
刘超
赖嘉俊
漆小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CsPbBr_(3)/Si_(3)N_(4)复合材料制备及发光性能
徐范范
聂文东
尧利钦
何盛安
陈广
叶信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