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研究
1
作者 刘贻玲 郑明贵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632-640,共9页
基于已有文献,运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ore结构变化值、产业结构年均变动值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高度值构建了反映产业结构升级方向、速率和程度的测算模型,测算了有色金属产业在产量追赶(1986—2001年)、规模快速扩张(2002—2011年)、转... 基于已有文献,运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Moore结构变化值、产业结构年均变动值以及产业结构升级高度值构建了反映产业结构升级方向、速率和程度的测算模型,测算了有色金属产业在产量追赶(1986—2001年)、规模快速扩张(2002—2011年)、转型发展(2012—2015年)和高质量发展(2016—2019年)4个阶段的产业结构升级演进情况。研究表明:(1)采选业超前系数在各个阶段逐步降低,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超前系数则逐步上升。(2)有色金属产业在各个阶段的Moore值均接近于1;向量夹角值在前3个阶段呈现下降趋势,升级速度趋缓,第四阶段明显增加;向量夹角年均变化值前3个阶段比较稳定,第四阶段增速较快,远高于前3个阶段;产业结构年均变动值前2个阶段较稳定,第三阶段转型发展增速缓慢,第四阶段供给侧改革后有了新提升并维持在一定的水平。(3)采选业升级高度值在各个阶段有增减变化,处于动态调整状态;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升级高度值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有色金属产业后端升级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 升级效果 测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铜产业链结构升级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贻玲 郑明贵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0-126,共7页
基于产业链视角研究供给侧改革前后铜产业结构升级情况,构建了反映上游采选业、中游冶炼业和下游压延加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方向、速率和程度的测算模型,并利用2012—2019年数据进行了测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升级方向。供给侧改革后... 基于产业链视角研究供给侧改革前后铜产业结构升级情况,构建了反映上游采选业、中游冶炼业和下游压延加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方向、速率和程度的测算模型,并利用2012—2019年数据进行了测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升级方向。供给侧改革后相较改革前,上游超前系数下降且均小于1,中游超前系数增加且均大于1,而下游超前系数略有增加且基本趋于1,说明中、下游超前发展程度较好。②升级速率。供给侧改革后相较改革前,铜产业矢量夹角值由2.72°下降到2.26°,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铜产业结构升级速率仍然比较缓慢。③升级程度。供给侧改革后相较改革前,上游产业结构升级高度值下降,而中游和下游升级高度值持续上升,说明升级程度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正朝着供给侧改革目标方向发展。研究结果丰富了产业结构升级理论,阐释了铜产业结构升级未来的重点方向,为铜产业政策制定和企业生产决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产业链 铜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Moore结构变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