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中厚矿体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敏 王晓军 +3 位作者 邱纪香 谷亚州 蔡思杰 黄明清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2,共10页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采矿方法,但爆破、充填与采场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地表塌陷、顶底板垮塌和回采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工业试验等手段,从回采顺序、切割方式、底部结构布置等方面对倾...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是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采矿方法,但爆破、充填与采场稳定性之间关系复杂,可能存在地表塌陷、顶底板垮塌和回采损失率高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工业试验等手段,从回采顺序、切割方式、底部结构布置等方面对倾斜中厚矿体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了工艺优化,并提出采场内不留间柱的布置方法。该方法在一步骤充填后将充填体侧帮直接与矿房相连接,并采用挤压爆破提高充填体强度和矿块的回采率。实施时间是该方法的关键,ANSYS/LS-DYNA数值模拟表明:采用中深孔挤压爆破形成切割槽时,应在采场充填及充填体养护7~9 d后进行。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为矿山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中厚矿体 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切割槽 底部结构 ANSYS/LS-DY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剂在刺槐豆胶浮选分离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博 郭宇涛 +4 位作者 王涛 彭金秀 张良柱 钟春晖 汪惠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及X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研究氧化剂高锰酸钾在刺槐豆胶浮选分离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作用,考察高锰酸钾强化刺槐豆胶抑制闪锌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丁黄药为捕收剂时,方铅矿和闪锌矿可浮性均较好,...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及X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研究氧化剂高锰酸钾在刺槐豆胶浮选分离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作用,考察高锰酸钾强化刺槐豆胶抑制闪锌矿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丁黄药为捕收剂时,方铅矿和闪锌矿可浮性均较好,刺槐豆胶对方铅矿和闪锌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二者难以分离。在有氧化剂高锰酸钾存在时,少量刺槐豆胶就能完全抑制闪锌矿的上浮,而对方铅矿的抑制作用较弱,因此联合使用高锰酸钾和刺槐豆胶能够实现方铅矿和闪锌矿的浮选分离。刺槐豆胶主要通过与闪锌矿表面生成的氧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吸附在闪锌矿表面,高锰酸钾的加入使闪锌矿表面生成了更多的氧化产物,显著提高了刺槐豆胶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导致其对闪锌矿的抑制效果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铅矿 闪锌矿 浮选 高锰酸钾 刺槐豆胶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根对蛇纹石/黄铁矿浮选体系的分散作用机理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博 卢毅屏 翁存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5-1091,共7页
通过浮选实验、沉降实验、红外光谱测试和溶液化学理论计算,考察碳酸根在蛇纹石/黄铁矿浮选体系中的分散作用,研究碳酸根的分散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蛇纹石颗粒可通过异相凝聚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改变黄铁矿的表面性质,影响黄铁矿... 通过浮选实验、沉降实验、红外光谱测试和溶液化学理论计算,考察碳酸根在蛇纹石/黄铁矿浮选体系中的分散作用,研究碳酸根的分散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蛇纹石颗粒可通过异相凝聚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改变黄铁矿的表面性质,影响黄铁矿的浮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铵这3种能够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碳酸根的调整剂能分散蛇纹石与黄铁矿混合矿,恢复被蛇纹石抑制的黄铁矿的可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这3种碳酸盐能够分散蛇纹石与黄铁矿混合矿的pH区间,碳酸根主要以CO_3^(2-)形式存在,这3种碳酸盐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的CO_3^(2-)体积分数越高,对混合矿的分散作用效果越好;蛇纹石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黄铁矿表面影响其浮选,碳酸盐调整剂水解生成的荷负电的CO_3^(2-)能够吸附在蛇纹石表面,改变蛇纹石表面电性,从而对蛇纹石与黄铁矿混合矿起到分散作用,减弱蛇纹石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黄铁矿 异相凝聚 碳酸根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纤维素对微细粒蛇纹石的絮凝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惠惠 彭金秀 +1 位作者 朱贤文 程雨欣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共3页
通过沉降试验、溶解试验,吸附量测试和zeta电位测试,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甲基纤维素对微细粒蛇纹石的絮凝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对蛇纹石颗粒的沉降具有一定影响,高温条件下蛇纹石颗粒的热运动较快,沉降速度较慢。甲基纤... 通过沉降试验、溶解试验,吸附量测试和zeta电位测试,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甲基纤维素对微细粒蛇纹石的絮凝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对蛇纹石颗粒的沉降具有一定影响,高温条件下蛇纹石颗粒的热运动较快,沉降速度较慢。甲基纤维素对蛇纹石的絮凝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在25℃时,甲基纤维素溶解在水中,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在蛇纹石表面,吸附量较低,絮凝作用较弱,蛇纹石颗粒沉降速度较慢;温度为65℃时,甲基纤维素从溶液中析出,沉积在蛇纹石表面,吸附量较大,产生较强的絮凝作用,从而使微细粒蛇纹石沉降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甲基纤维素 温度 絮凝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钨尾矿地聚物的蒸压养护制度 被引量:1
5
作者 焦向科 彭如振 陈志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3-157,共5页
以钨尾矿为主要硅铝原料、偏高岭土为铝校正料制备地聚物,以恒压压力、恒压时间和卸压时间作为影响因素,以地聚物试块的7d龄期抗压强度作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获取最佳蒸压养护条件,并借助XRD和SEM对试块的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以钨尾矿为主要硅铝原料、偏高岭土为铝校正料制备地聚物,以恒压压力、恒压时间和卸压时间作为影响因素,以地聚物试块的7d龄期抗压强度作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获取最佳蒸压养护条件,并借助XRD和SEM对试块的微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恒压压力对钨尾矿地聚物抗压强度影响最大;在恒压压力为0.8 MPa、恒压时间为60 min、卸压时间为40 min时,地聚物可达到最高抗压强度31.13 MPa;微观结构分析说明适宜的蒸压养护制度可使原料中低活性硅铝成分的溶出得到强化,进而提高地聚物的胶凝性并改善其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钨尾矿 地聚物 蒸压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尾矿固化氯离子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长龙 常宁 +7 位作者 陈烈 吝晓然 靳倡智 刘振宇 张凯帆 霍泽坤 林庚 樊力华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以火山灰质金尾矿为原材料,通过机械力活化和复合活化工艺(将机械力活化后的金尾矿进行热活化)激发尾矿硅铝活性,采用XRD、SEM、FT-IR测试手段测试水化产物,分析了胶凝材料水化机理及其对氯离子的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由粉磨60 min再... 以火山灰质金尾矿为原材料,通过机械力活化和复合活化工艺(将机械力活化后的金尾矿进行热活化)激发尾矿硅铝活性,采用XRD、SEM、FT-IR测试手段测试水化产物,分析了胶凝材料水化机理及其对氯离子的固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由粉磨60 min再经750℃热活化1 h的金尾矿粉组成的胶凝材料固氯效果良好,胶砂块力学性能更加优异,活性尾矿粉的掺入促进了铝酸三钙(C_3A)、铁铝酸四钙(C_4AF)等矿物与氯离子化学结合生成Friedel盐的能力,同时掺入复合活化金尾矿粉的试样中有更多能吸附氯离子的硅酸钙凝胶(C-S-H)和钙矾石(AFt)产物,试样密实度提高的同时其固化氯离子的能力也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尾矿 胶凝材料 硅酸钙凝胶 钙矾石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铁矿精确化磨矿工业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安平 吴彩斌 +2 位作者 严刘学 石贵明 邹春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1,共4页
为了提高磨矿均匀性和降低磨矿过程成本,梅山铁矿选矿厂在四系列进行了精确化磨矿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与应用前相比,二段分级溢流产品中平均粒度加粗10%;合格粒级含量提高1.8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2.35%;-10μm粒级含量降低了1.05个百分... 为了提高磨矿均匀性和降低磨矿过程成本,梅山铁矿选矿厂在四系列进行了精确化磨矿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与应用前相比,二段分级溢流产品中平均粒度加粗10%;合格粒级含量提高1.8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为2.35%;-10μm粒级含量降低了1.05个百分点,降低幅度为6.91%。磁选尾矿中-10μm粒级含量下降15.56个百分点,降低幅度25.52%;平均粒度加粗0.06 mm,加粗幅度150%。同时磨机功耗下降1.68 kWh/t,钢球单耗下降0.1 kg/t,磨机噪音下降2~6 dB,磨矿矿浆温度降低0.5~2℃,一段磨磨机衬板使用寿命估计可延长6个月,二段磨磨机衬板使用寿命可延长1年以上,折合降低磨矿成本1.70元/t,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四系列研究成果已经在其他系列同类型磨矿作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化磨矿 分级溢流产品质量 节能降耗 磨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铜镍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晶 冯博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为给新疆某大型低品位强氧化铜镍硫化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和混合浮选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铜品位0.075%、镍品位0.57%,铜、镍均主要以硫化矿的形式存在,其中硅酸镍难以回收;②矿石中的主要目的矿物为黄铜矿和... 为给新疆某大型低品位强氧化铜镍硫化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和混合浮选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铜品位0.075%、镍品位0.57%,铜、镍均主要以硫化矿的形式存在,其中硅酸镍难以回收;②矿石中的主要目的矿物为黄铜矿和镍黄铁矿,均可通过浮选回收,脉石以橄榄石为主;③镍黄铁矿在镜下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均质体,其中呈不规则颗粒状、与磁黄铁矿或黄铜矿以多种不同形态嵌连紧密的镍黄铁矿能较好地通过浮选回收,呈微细粒分布、形状不一和呈不规则粒状或蠕虫状及浸染状的镍黄铁矿因嵌布粒度微细而难以实现单体解离,从而不易通过浮选回收;黄铜矿则常呈不规则粒状、浸染状零星嵌布在脉石中;④磨矿(-0.074 mm 80%)—1粗1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浮选流程可获得镍品位为9.17%、铜品位为1.57%,镍回收率68.01%、铜回收率87.37%的混合精矿,铜、镍富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石 工艺矿物学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矿废水拌合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演化规律及声发射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曾鹏 曹蔚 +4 位作者 赵奎 龚囱 宋林 刘光卓 李彦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67-181,共15页
尾砂胶结充填体是充填采矿中的核心承载单元,其稳定性关乎矿山生产安全。近年来,一些地下矿山为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选择二次利用选矿排放废水进行充填,因此,对于采用选矿废水进行充填的矿山,明确选矿废水对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至... 尾砂胶结充填体是充填采矿中的核心承载单元,其稳定性关乎矿山生产安全。近年来,一些地下矿山为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选择二次利用选矿排放废水进行充填,因此,对于采用选矿废水进行充填的矿山,明确选矿废水对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此,以3种pH选矿废水(pH=7、8、9)和普通自来水(pH=7)为拌合水制备4种养护龄期(7、14、21、28 d)的尾砂胶结充填体试件。利用声发射(AE)、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试验手段,分析充填体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微观结构及其破坏过程中AE振铃计数率、bi值、能量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在相同养护龄期下,选矿废水拌合的充填体强度低于普通自来水拌合的充填体强度,选矿废水拌合的充填体强度随pH的增大而减小,且CO_(3)^(2-)与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指标间的灰色关联性最好,而Ca^(2+)的关联性最差,阴离子的关联性整体好于阳离子;(2)在相同养护龄期下,选矿废水拌合的充填体内部C—S—H凝胶的质量浓度及衍射峰强度低于普通自来水拌合的充填体内部C—S—H凝胶的质量浓度与衍射峰强度,而选矿废水拌合的充填体中钙矾石的质量浓度及衍射峰强度高于普通自来水拌合的充填体中钙矾石的质量浓度和衍射峰强度;随着选矿废水pH的升高,充填体内部C—S—H凝胶的质量浓度减少、衍射峰强度降低,而钙矾石的质量浓度增多、衍射峰强度升高,从而导致充填体强度下降;(3)充填体破坏过程中AE振铃计数率及b^(i)值整体上分别呈现“升—降—突增—峰值”和“波动上升—剧烈下降—逐步上升”的变化规律;在相同养护龄期下,对于破坏过程中AE b^(i1)、b^(i2)、b^(i3)、峰值应力处每10 s累计振铃计数率及能量数值,选矿废水拌合的充填体均小于普通自来水拌合的充填体,且上述AE特征指标均随着选矿废水pH的增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废水 尾砂胶结充填体 微观结构 水化反应 声发射(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泡-颗粒间相互作用行为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舒钧 刘清侠 任嗣利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期18-27,共10页
气泡-颗粒间相互作用行为是浮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气泡-颗粒相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气泡尺寸、接近速度、表面活性剂类型、矿物润湿性、润湿膜的稳定性和诱导时间等。本文综述了浮选中气泡-颗粒间三种典型的相互作用力及现代测... 气泡-颗粒间相互作用行为是浮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气泡-颗粒相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气泡尺寸、接近速度、表面活性剂类型、矿物润湿性、润湿膜的稳定性和诱导时间等。本文综述了浮选中气泡-颗粒间三种典型的相互作用力及现代测量技术与应用,介绍了几种传统的和新型的测力技术及作用行为可视化手段,及其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气泡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力和疏水力,这些力决定着矿物颗粒能否顺利黏附于气泡表面。亲水颗粒与气泡相互作用由经典的DLVO理论描述,疏水颗粒与气泡相互作用由扩展的DLVO理论解释。原子力显微镜(AFM)、表面力仪(SFA)和诱导时间仪已被广泛用于测量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及诱导时间,为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提供重要数据信息。集成薄膜排水装置(ITFDA)可看作诱导时间仪与AFM的结合体,动态相互作用力仪(DIFA)由诱导时间仪与改进的表面力仪组合形成。如今,集成薄膜力仪(ITLFFA)能在液体中测量气泡和颗粒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力、变形及时空薄膜厚度,实现在较高接近速度下模拟动态排水过程,这种表征更符合实际的浮选过程。气泡-颗粒的相互作用行为的研究从过去的静态已逐渐转变为更符合实际的动态研究,在复杂液体环境中测试气泡与颗粒相互作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矿物浮选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力 表面力仪 原子力显微镜 诱导时间仪 集成薄膜力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临近采空区多段爆破微差时间优化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吴贤振 尹丽冰 +3 位作者 刘建伟 康伟权 喻圆圆 胡维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7-92,共6页
临近采空区多段毫秒微差爆破的微差时间选取直接关乎采空区顶板的稳定性。为了探究临近采空区毫秒延时爆破最优微差间隔时间,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实际生产中选取的微差间隔时间的基础上,将某地下矿山实际开采情况简化为花岗岩介质中采空区... 临近采空区多段毫秒微差爆破的微差时间选取直接关乎采空区顶板的稳定性。为了探究临近采空区毫秒延时爆破最优微差间隔时间,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实际生产中选取的微差间隔时间的基础上,将某地下矿山实际开采情况简化为花岗岩介质中采空区附近2个柱形耦合装药炮孔研究模型,并从计算机模拟的角度,运用ANSYS/LS-DYNA有限元动力分析程序对微差间隔时间分别为0 ms/m、3 ms/m、5 ms/m、7 ms/m、8 ms/m的毫秒微差爆炸过程分别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爆炸过程中采空区顶板观测点的振动速度-时间曲线及振速峰值。分析结果表明:微差间隔时间为28 ms,即7 ms/m时干涉减振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微差时间 数值模拟 振速峰值 花岗岩 采空区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SCBSS的岩石声发射信号去噪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奎 杨道学 +4 位作者 曾鹏 王晓军 钟文 龚囱 闫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9-185,210,共8页
针对岩石声发射(AE)信号的低信噪比、随机性强、非平稳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经验模态(EEMD)及单通道盲源分离(SCBSS)的AE信号滤波方法。将含有背景噪声的AE信号进行EEMD分解,得到一系列按频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本征模函数(IMF);提... 针对岩石声发射(AE)信号的低信噪比、随机性强、非平稳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经验模态(EEMD)及单通道盲源分离(SCBSS)的AE信号滤波方法。将含有背景噪声的AE信号进行EEMD分解,得到一系列按频率从高到低排列的本征模函数(IMF);提取高频背景噪声信号与观测信号构建虚拟多通道观测信号;利用快速不动点优化算法(FastICA)对构建的虚拟多通道观测信号进行盲源分离(BSS),进而得到滤波后的AE信号。通过构造含噪声AE信号进行数值仿真实验及实测数据分析,将基于EEMD及SCBSS滤波方法与小波阈值滤波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小波阈值滤波方法会导致滤波后的AE信号频域信息失真,影响滤波后的AE信号上升时间,能量等参数识别;该方法可以对含噪声AE信号进行有效地滤波处理,能够较好地滤除AE信号中的非平稳随机噪声,并且能够保护滤波后的AE信号频域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声发射信号 去噪 总体经验模态 单通道盲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充填体声发射特性及损伤演化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谢勇 何文 +3 位作者 朱志成 刘贤俊 刘浩 谢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0-676,710,共7页
通过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单轴抗压声发射试验,研究分析了整个充填体压缩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能率、声发射b值、声发射能率分形维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加载初期的声发射活动并不明显,直到加载至应力峰值时,声发射活动显... 通过水泥胶结分级尾砂充填体单轴抗压声发射试验,研究分析了整个充填体压缩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能率、声发射b值、声发射能率分形维数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加载初期的声发射活动并不明显,直到加载至应力峰值时,声发射活动显著增强。同时分析表明:声发射b值和声发射能率分形维数曲线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破坏前其曲线均表现出上升趋势,临近破坏时声发射b值和声发射能率分形维数都下降到最低值。利用声发射b值和声发射能率分形维数能较好地描述充填体在单轴抗压破坏时裂隙的产生、扩展至完全破坏情况,将声发射b值和声发射能率分形维数两者结合作为现场监测充填体稳定性的指标,可为矿山现场安全监测提供比单一声发射参数更为有效的依据。最后根据声发射累计能率定义损伤变量,建立了充填体压缩破坏过程中的损伤演化方程,进而得到了单轴压缩条件下充填体的损伤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 声发射b值 分形维数 安全监测 损伤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声发射监测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刚 肖繁 +2 位作者 刘浩 胡明兵 赵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62,共6页
对现有的边坡监测技术进行总结分析,阐明声发射监测技术在边坡滑塌破坏过程中的信号采集、定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详述声发射边坡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声发射边坡监测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边坡声发射监测实例分析,表明该技... 对现有的边坡监测技术进行总结分析,阐明声发射监测技术在边坡滑塌破坏过程中的信号采集、定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详述声发射边坡监测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声发射边坡监测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边坡声发射监测实例分析,表明该技术不仅能实现对边坡滑移面定位,还能对边坡破坏水平进行分析,将声发射参数划分为不同的破坏等级来判断边坡的稳定性。最后指出声发射边坡监测技术在波导杆、耦合材料、传感器布置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波导杆和耦合材料的选择、传感器布置方式以及耦合材料产生的声发射与周围岩体破坏的相关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监测 声发射 波导杆 耦合材料 滑移面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尾砂胶结充填材料次声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奎 杨泽元 +4 位作者 曾鹏 龚囱 谢文健 王晓军 钟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92-100,共9页
尾砂胶结充填体常作为地下矿山重要承载单元,其稳定性对矿山的安全开采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次声波信号开展了试验研究,但对尾砂胶结充填体变形破坏过程中次声波信号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为此,开展了尾砂胶... 尾砂胶结充填体常作为地下矿山重要承载单元,其稳定性对矿山的安全开采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次声波信号开展了试验研究,但对尾砂胶结充填体变形破坏过程中次声波信号的研究却鲜有报道。为此,开展了尾砂胶结充填材料的次声波试验研究。制备了3种不同灰砂比的尾砂胶结充填材料试件,在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加载系统上进行了单轴压缩次声波试验。首先,研究了不同灰砂比尾砂胶结充填材料试件破坏过程力学特性;其次,着重研究了不同灰砂比的尾砂胶结充填材料试件破坏过程中的次声波信号能率、累计能率、能率关联分形维数、主要频率、频带能量等特征。试验结果分析表明:①随着灰砂比的增加,充填材料试件屈服强度点的相对应变水平和峰值应力呈增大趋势,屈服强度点的相对应力水平和峰值应变呈减小趋势;②不同灰砂比的充填材料试件在单轴压缩破坏全过程均有次声波信号产生,在屈服强度点附近次声波信号能率均出现明显的突增现象。灰砂比越小的试件,次声波信号能率突增点所对应的相对应力水平越高;③采用G-P算法得到不同灰砂比充填材料试件次声波信号能率的关联维数,表明进入屈服强度点后次声波信号能率的关联维数快速降低至最小值,灰砂比越小的试件,次声波信号能率关联维数最小值所对应的相对应力水平越高;④次声波信号的主要频率与灰砂比没有相关性,峰值应力前主要频率集中在0~4 Hz,不同灰砂比充填材料试件出现的次声波信号主要频段(0~1.25,1.25~2.50,2.50~3.75 Hz)能量占比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峰值应力前,0~1.25 Hz频段次声波信号能量占比上升至最大值,2.50~3.75 Hz频段能量占比则降至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胶结充填材料 次声波 灰砂比 关联维数 主要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安全系数与滑坡概率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饶运章 张学焱 +2 位作者 利坚 李雪珍 王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67,共5页
为了给安全系数和滑坡概率的相互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分析滑坡影响因素与安全系数、滑坡概率的函数关系,得出安全系数与滑坡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滑坡影响因素与安全系数的函数表达式;应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滑坡影响因... 为了给安全系数和滑坡概率的相互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分析滑坡影响因素与安全系数、滑坡概率的函数关系,得出安全系数与滑坡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滑坡影响因素与安全系数的函数表达式;应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滑坡影响因素与滑坡概率间的函数关系;结合赣南38个离子型稀土矿边坡实例,应用SPSS软件,求解各边坡的滑坡概率,并得出滑坡概率和安全系数的拟合函数。选取10个边坡实例,同时采用边坡安全系数工程规范对拟合函数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了函数关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概率 安全系数 滑坡影响因素 逻辑回归模型 S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充填料浆流变特性及其管道输送阻力损失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亮 罗涛 +3 位作者 朱志成 刘浩 许杨东 陈忠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01-304,共4页
针对矿山充填系统设计中输送物料的合理配比、管道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高精度BROOKFIELD R/S+SST软固体测试仪,通过试验得到不同组别料浆的剪切率-剪切应力流变曲线图,进而求得料浆相应粘度系数η和动态屈服应力τ0,再... 针对矿山充填系统设计中输送物料的合理配比、管道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高精度BROOKFIELD R/S+SST软固体测试仪,通过试验得到不同组别料浆的剪切率-剪切应力流变曲线图,进而求得料浆相应粘度系数η和动态屈服应力τ0,再根据浆体沿程阻力损失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不同流量料浆在不同的管径输送时的沿程阻力损失。结果表明,灰砂比1∶4、浓度70%的料浆以流量90m3/h在管径D3=180mm输送时的单位沿程阻力值最小,其值为471.968Pa/m,可为矿山充填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特性 屈服应力 黏度系数 沿程阻力 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铅锌尾矿中复杂难选伴生萤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新阳 王强强 +2 位作者 王浩林 魏新安 王礼平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3,共3页
某铅锌浮选尾矿中CaF_2含量为15.56%,BaSO_4含量为12.43%,CaCO_3含量为10.47%,属低品位复杂难选伴生萤石矿。针对该尾矿中萤石矿物,开展详细浮选试验研究。小型闭路试验采用1次粗选2次扫选5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原则流程,在药剂累计用... 某铅锌浮选尾矿中CaF_2含量为15.56%,BaSO_4含量为12.43%,CaCO_3含量为10.47%,属低品位复杂难选伴生萤石矿。针对该尾矿中萤石矿物,开展详细浮选试验研究。小型闭路试验采用1次粗选2次扫选5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原则流程,在药剂累计用量油酸钠525 g/t、十二烷基磺酸钠525 g/t、水玻璃1170 g/t、腐殖酸钠390 g/t、碳酸钠1000 g/t的条件下,获得了CaF_2品位95.07%、回收率84.68%的萤石精矿,较好地实现了该铅锌尾矿中低品位复杂难选伴生萤石矿物浮选回收,并获得理想的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矿 萤石二次资源 浮选药剂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破坏过程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奎 谢文健 +5 位作者 曾鹏 龚囱 卓毓龙 於鑫佳 杨泽元 刘周超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3-549,共7页
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充填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充填体力学特性,重点研究了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声发射累计撞击数与声发射累计能量的比值(r值)、主频及其相对高频信号激增响应系数特征.研... 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充填体试件,进行了单轴压缩声发射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的充填体力学特性,重点研究了试件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声发射累计撞击数与声发射累计能量的比值(r值)、主频及其相对高频信号激增响应系数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充填体的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呈增大趋势,充填体中出现的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越多;r值先升高再持续减小到一个较低值,随着外载荷的增加,进入缓慢升高阶段,峰值前均保持在该阶段.充填体破裂前兆信息在声发射信号主频分布中呈现主频段增多现象,表现为由加载初期的1~2个主频段,在临界主破裂时增多到3~5个主频段;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声发射信号主频频段分布越宽,声发射相对高频信号(160~180 kHz)的激增响应系数呈递减趋势.以上特征可为不同浓度的尾砂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监测、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胶结充填体 浓度 声发射 主频 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率对红砂岩特征应力及声发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赵奎 冉珊瑚 +2 位作者 曾鹏 杨道学 腾天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908,共10页
为了探讨含水率对红砂岩特征应力及声发射响应特征的影响,利用RMT-150C岩石力学压力试验机和PCI-II AE win型声发射系统开展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试件单轴压缩试验。对水侵蚀作用下红砂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特征应力演化机制进行了分... 为了探讨含水率对红砂岩特征应力及声发射响应特征的影响,利用RMT-150C岩石力学压力试验机和PCI-II AE win型声发射系统开展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试件单轴压缩试验。对水侵蚀作用下红砂岩的物理力学参数及特征应力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探究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声发射(宽、窄频带)时间序列模式的演化规律,同时基于累计声发射事件数与统计力学理论构建了红砂岩的损伤演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P波波速随着含水率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临界值时,P波波速会降到最低值;(2)窄频带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声发射信号与红砂岩内部颗粒间的摩擦作用息息相关,而宽频带接收传感器接收的声发射信号与红砂岩内部裂纹演化存在着内在联系;(3)水对声发射事件率(宽频带)在裂纹非稳定扩展阶段影响相对较为显著,对特征应力与强度的比值影响甚微,但对各阶段应变百分比作用效果相对较为明显,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红砂岩试件的失效模式由脆性破坏逐渐向延展性破坏转变;(4)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声发射事件率(窄频带)活跃期呈现后移的变化趋势,干燥、自然与饱和状态下岩石试件声发射模式分别为主震型、前震–主震–后震型和群震型;(5)基于声发射累计事件数(宽、窄频带)与统计力学理论构建的损伤演化模型可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试件的损伤过程分为4个阶段:初始损伤阶段、损伤稳定发展阶段、损伤加速发展阶段及损伤破坏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特征应力 响应频带 声发射模式 损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