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在材料表面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颢 朱嵩 +1 位作者 羊建高 陈一胜 《江西有色金属》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综述了稀土元素在化学热处理、电镀、化学镀、化学转化膜、喷涂、熔覆和气相沉积等表面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并对我国稀土表面工程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稀土 材料 表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结合机理与界面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赵鸿金 王达 +1 位作者 秦镜 张迎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4-87,共4页
对铜/铝层状复合材料的固相结合机理及扩散退火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规律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提出该材料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铜/铝双金属 轧制复合 界面反应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锰基材料Li[Li_(0.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固相合成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钟盛文 吴甜甜 +1 位作者 徐宝和 封志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合成类球形锰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与锂结合生成Li[Li0.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下合成的粉末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烧结样品的晶胞参数... 采用液相共沉淀合成类球形锰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与锂结合生成Li[Li0.2Mn0.54Ni0.13Co0.13]O2正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不同温度下合成的粉末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烧结样品的晶胞参数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发现:950℃下合成的样品阳离子排列有序度最好,同时电化学性能也最好。4.2 V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57.7 mAh/g,5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136.3 mAh/g以上。4.6 V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47.9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Li0.2Mn0.54Ni0.13Co0.13]O2 固相合成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大肠杆菌脂肪酸胞外分泌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孟鑫 程涛 +4 位作者 李良智 杨建明 刘炜 徐鑫 咸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1-335,共5页
天然产油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酸多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在细胞内,需要从细胞内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且严重污染环境。工程大肠杆菌定向调控生产游离脂肪酸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优质、低成本油脂原料的有效途径... 天然产油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酸多以甘油三酯形式贮存在细胞内,需要从细胞内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且严重污染环境。工程大肠杆菌定向调控生产游离脂肪酸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是缓解能源危机,提供优质、低成本油脂原料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大肠杆菌脂肪酸胞外分泌相关基因(tesA、fadD、fadL)和调控蛋白(MsbA)两个方面综述脂肪酸胞外分泌调控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利用分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手段对大肠杆菌脂肪酸代谢定向调控,生产胞外游离脂肪酸的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代谢调控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夫塞特工艺中铟的富集规律和机理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春发 聂华平 王秀红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34,共6页
探讨了铟在基夫塞特直接炼铅工艺主要工序中的富集规律和机理。热力学分析表明:在基夫塞特炉中,In2O3的还原率在30%左右,即约30%的铟进入粗铅,60%左右的铟进入炉渣,其它10%的铟烧结及还原时进入烟气而损失。延长物料在电热区的滞留时间... 探讨了铟在基夫塞特直接炼铅工艺主要工序中的富集规律和机理。热力学分析表明:在基夫塞特炉中,In2O3的还原率在30%左右,即约30%的铟进入粗铅,60%左右的铟进入炉渣,其它10%的铟烧结及还原时进入烟气而损失。延长物料在电热区的滞留时间、优化传质条件及加大电热区的还原气氛,会有更多的铟进入粗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夫塞特直接炼铅 富集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石复合材料合成及在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唐云志 王平 +3 位作者 许亮 纪发明 王秀平 黄桂珍 《江西有色金属》 2009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电气石多孔陶瓷球的合成及在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电气石粉、竹屑、水泥、发泡剂及水玻璃按一定比例合成电气石球,然后在高温下形成电气石多孔陶瓷。结果:该陶瓷材料保留了电气石的基本性能,即将水体pH值控制在7.... 目的:探索一种新型电气石多孔陶瓷球的合成及在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电气石粉、竹屑、水泥、发泡剂及水玻璃按一定比例合成电气石球,然后在高温下形成电气石多孔陶瓷。结果:该陶瓷材料保留了电气石的基本性能,即将水体pH值控制在7.5左右等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进一步对该复合材料进行生物反亚硝化、反硝化工程菌接种,扩大培养,结果表明该材料可明显提高反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的繁殖能力,脱氮率在90%以上。结论: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电气石复合材料,材料对甲鱼水质有明显的净化作用,能有效去除养殖水中的亚硝酸根离子,可较大的降低换水频率,节约用水,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石复合材料 养殖水处理 PH值 生物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铜高砷烟灰加压浸出工艺 被引量:34
7
作者 徐志峰 聂华平 +3 位作者 李强 卢秋虎 王巍 月日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E01期59-63,共5页
研究了加压浸出在高铜高砷烟灰浸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高铜高砷烟灰加压浸出较优的工艺条件为,液固比(mL/g)为5:1,初始硫酸浓度为0.74mol/L,浸出温度453K,氧分压0.7MPa,浸出时间2h,搅拌转速500r/min;在该条件下,Cu、Z... 研究了加压浸出在高铜高砷烟灰浸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高铜高砷烟灰加压浸出较优的工艺条件为,液固比(mL/g)为5:1,初始硫酸浓度为0.74mol/L,浸出温度453K,氧分压0.7MPa,浸出时间2h,搅拌转速500r/min;在该条件下,Cu、Zn浸出率分别约95%和99%,As浸出率约20%,Fe浸出率仪6%左右:Cu、Zn与As、Fe的分离效果较好,该浸出工艺运行效果良好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铜烟灰 加压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热处理对Cu-Cr-Zr合金时效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钟建伟 周海涛 +2 位作者 赵仲恺 李庆波 周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2-1038,共7页
通过对Cu-1.0Cr-0.2Zr合金固溶处理、冷轧以及随后的时效处理工艺,研究形变及时效过程对材料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合金具有很强的时效强化效应;时效前的预冷变形能显著提高Cu-1.0Cr-0.2Zr合金的力... 通过对Cu-1.0Cr-0.2Zr合金固溶处理、冷轧以及随后的时效处理工艺,研究形变及时效过程对材料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合金具有很强的时效强化效应;时效前的预冷变形能显著提高Cu-1.0Cr-0.2Zr合金的力学性能而保持较高的导电性;在最佳的形变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了527.0和487.0 MPa,伸长率为12.3%,电导率为82.0%IACS。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与电学性能的小幅降低主要是由时效过程的固溶体贫化、基体的回复与再结晶以及新相的析出三个因素控制,其中细小弥散均匀分布的析出相是获得高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合金 形变热处理 显微组织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杨幼明 邓声华 +3 位作者 谢芳浩 蓝桥发 沈文明 黄振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6,共4页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mL,双... 采用4种方案从荧光粉废料中提取稀土元素,并考查了盐酸法提取稀土时盐酸和双氧水用量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随后采用碳酸钠焙烧法提取渣中较难浸出的铈、铽,最后采用中和法对酸浸出液进行除杂。结果表明,100g物料盐酸最佳用量为150mL,双氧水用量为20mL,钇、铕浸出率可达99%。经碳酸钠焙烧—盐酸浸出后铽浸出率达到55%,除杂后铁、硅、铝含量分别降至11.47mg/L、15.93mg/L和15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废料 稀土 酸浸 碱焙烧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WO_4-NaCl-CaCl_2体系熔盐电解制备钨粉的表征与电化学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旭 廖春发 +1 位作者 杨文强 谢泉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82-1487,共6页
通过熔盐电解法从CaWO4-NaCl-CaCl2体系制备出金属钨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对钨粉的形貌和相组成进行表征。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电流效率,通过分析电解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讨论电解过程... 通过熔盐电解法从CaWO4-NaCl-CaCl2体系制备出金属钨粉,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对钨粉的形貌和相组成进行表征。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电流效率,通过分析电解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讨论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采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分析体系的基本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750℃、槽电压2.5 V下经5 h以上电解可制备出纯度达到99%、平均粒度低于2μm的金属钨粉,实验中的电流效率可达到80%;电解过程的电极反应不可逆,浓差极化是体系电解速率的主要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钙 熔盐电解 钨粉 电极过程 浓差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硫化铜矿热活化-加压浸出工艺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志峰 李强 王成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12-2418,共7页
针对以黝铜矿为主体矿物的复杂硫化铜矿开展热活化-加压浸出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复杂铜精矿经573K温度热活化1~2h后,在浸出温度453K,氧分压0.6MPa,初始硫酸浓度1.23mol/L,液固比5:1,木质素磺酸钙用量为精矿质量的1.25%等条件下,浸出仅2... 针对以黝铜矿为主体矿物的复杂硫化铜矿开展热活化-加压浸出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复杂铜精矿经573K温度热活化1~2h后,在浸出温度453K,氧分压0.6MPa,初始硫酸浓度1.23mol/L,液固比5:1,木质素磺酸钙用量为精矿质量的1.25%等条件下,浸出仅2h就可使铜和锌浸出率分别高达94.08%和96.95%,而铁浸出率仅为22.37%;在复杂铜精矿热活化预处理过程中,未见铅、锌、硫和砷等元素挥发损失,并探讨了复杂铜精矿的热活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矿 黝铜矿 热活化 预处理 加压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锶钡基高压陶瓷电容器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平 吴思华 +2 位作者 李之锋 王科超 李学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6-340,共5页
钛酸锶钡(Ba1-xSrxTiO3)材料既具有钛酸钡(BaTiO3)的高介电常数和低介质损耗,又具有钛酸锶(SrTiO3)结构稳定的特点,是非常理想的高压陶瓷电容器材料。本论文采用常规陶瓷电容器制备工艺,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研究了配方对Ba1-xSrxTiO3基... 钛酸锶钡(Ba1-xSrxTiO3)材料既具有钛酸钡(BaTiO3)的高介电常数和低介质损耗,又具有钛酸锶(SrTiO3)结构稳定的特点,是非常理想的高压陶瓷电容器材料。本论文采用常规陶瓷电容器制备工艺,利用正交设计实验法研究了配方对Ba1-xSrxTiO3基高压陶瓷电容器介电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影响该系统陶瓷介电性能的主次因素以及各因素水平影响其性能的趋势,并讨论了Bi2O3.3TiO2、CaZrO3、Nb2O5和MgO改性添加物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综合性能较好的钛酸锶钡基陶瓷配方,结果表明,在Ba1-xSrxTiO3(当x=0.4时)中加入8%Bi2O3.3TiO2、6%CaZrO3、0.6%Nb2O5和0.5%MgO时,其介电常数ε为3785、介质损耗tgδ为23×10-4、耐压强度Eb为11kV/mm;而在Ba1-xSrxTiO3(当x=0.4时)中加入8%Bi2O3.3TiO2、10%CaZrO3、0.2%Nb2O5和1%MgO时,其ε为3416、tgδ为30×10-4、Eb为13.5kV/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电容器 钛酸锶钡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W)-H_2O系溶液化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幼明 张小林 +2 位作者 聂华平 卢博 乔珊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15-18,共4页
依据Mo(W)-H2O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电化学反应以及各反应组份的热力学数据,通过在室温下(298 K)的热力学计算,归纳出Mo-H2O系、W-H2O系反应平衡式及其εT和pH的计算式,并绘制出Mo-H2O系与W-H2O系的电位-pH图.图形明确了钨、钼的各种物质形... 依据Mo(W)-H2O体系中存在的主要电化学反应以及各反应组份的热力学数据,通过在室温下(298 K)的热力学计算,归纳出Mo-H2O系、W-H2O系反应平衡式及其εT和pH的计算式,并绘制出Mo-H2O系与W-H2O系的电位-pH图.图形明确了钨、钼的各种物质形态在不同pH条件下的热力学稳定区以及化学反应可能性,并指出了MoO42-及WO42-的电化学性质差异.结果表明:W-H2O体系总体电位值明显低于Mo-H2O体系电位值,可利用其性质的差异,选择适当的还原剂进行选择性还原,实现钨钼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PH图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Co_(1/3)Ni_(1/3)Mn_(1/3)O_2的安全性能 被引量:12
14
作者 钟盛文 李培植 +2 位作者 张骞 初旭光 刘庆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54-956,970,共4页
用LiCo1/3Ni1/3Mn1/3O2(L333)作为正极材料,MCMB(中间相炭微球)作为负极材料,制成AA型锂离子蓄电池。对电池进行了热稳定性、过充、短路、穿钉等安全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L33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耐过充性,在短路和穿钉实验中... 用LiCo1/3Ni1/3Mn1/3O2(L333)作为正极材料,MCMB(中间相炭微球)作为负极材料,制成AA型锂离子蓄电池。对电池进行了热稳定性、过充、短路、穿钉等安全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L33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耐过充性,在短路和穿钉实验中也可以满足安全性的要求。L333正极材料资源丰富、价格较低、高温和安全性能优良,是锂离子动力电池有优势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蓄电池 LiCO1/3Ni1/3Mn1/3O2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铵-氯化焙烧红土镍矿工艺及其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7
15
作者 符芳铭 胡启阳 +3 位作者 李新海 王志兴 李金辉 李灵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096-2102,共7页
通过对使用氯化铵焙烧法处理云南元江地区红土镍矿的相关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氯化铵与红土镍矿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红土镍矿氯化焙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镍、钴、锰... 通过对使用氯化铵焙烧法处理云南元江地区红土镍矿的相关化学反应进行热力学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氯化铵与红土镍矿质量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红土镍矿氯化焙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镍、钴、锰的铁酸盐的氯化程度降低;而镍、钴、锰的硅酸盐和蛇纹石的氯化程度受焙烧温度的影响很小;镍、钴、锰、铁的氧化物除二氧化锰外,氯化程度均随焙烧温度提高而降低;当焙烧温度为673 K、焙烧时间为15 min、氯化铵与矿料质量比为0.8-1.0时,镍、钴、锰、铁、镁在常温下用水浸出5 min的浸出率分别为80%,60%,99%,58%和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氯化焙烧 热力学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锂锰比尖晶石型LiMn_2O_4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钟盛文 李培植 +3 位作者 梅桂 李艳 胡杨 刘庆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6-369,373,共5页
分析了系列不同锂锰比对尖晶石型LiMn2O4性能的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TG-DTA(热重/差热分析仪)、XRD(X射线衍射光谱)、SEM(扫描电镜)与电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Li∶2Mn为1.00~1.50时,都可以得到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当Li∶2Mn比值为1... 分析了系列不同锂锰比对尖晶石型LiMn2O4性能的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TG-DTA(热重/差热分析仪)、XRD(X射线衍射光谱)、SEM(扫描电镜)与电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Li∶2Mn为1.00~1.50时,都可以得到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当Li∶2Mn比值为1时,LiMn2O4的晶粒单体形态表现为规则的八面体状;随Li∶2Mn比值增大,LiMn2O4晶胞轴长有变小趋势,电化学稳定性有一定增强,比容量和电循环性能均有所改善,Li∶2Mn比值约为1.04~1.05时,其电化学性能表现较好;随着锂锰比的增加,杂相也相应增加,LiMn2O4由规则粒状渐变为团块状。由于杂质相含量的增加及LiMn2O4晶格变形增强,当Li∶2Mn比大于1.2时,电化学性能也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2O4 Li:2Mn比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α-Fe_2O_3粉体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喜蓉 郑典模 陈早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20,共3页
在超声波反应器中,以工业副产物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和碳酸氢铵(NH4HCO3)为原料,制备出α-Fe2O3纳米粉体。采用XRD,TEM,TG-DTA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所制得的α-Fe2O3纳米粒子晶型为球形,平均粒径为50 nm,粒度分布范围... 在超声波反应器中,以工业副产物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和碳酸氢铵(NH4HCO3)为原料,制备出α-Fe2O3纳米粉体。采用XRD,TEM,TG-DTA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所制得的α-Fe2O3纳米粒子晶型为球形,平均粒径为50 nm,粒度分布范围较窄且单分散性好。文章探讨了超声波反应时间对α-FeOOH形成的影响,并比较了在超声波作用下和机械搅拌作用下形成纳米α-Fe2O3的差异,结果为超声波反应生成α-FeOOH,时间以1 h为宜。反应时间缩短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纳米Α-FE2O3 机械搅拌 α-Fe2O3纳米粒子 超声波作用 化学法制备 纳米粉体 Α-FEOOH TG-DTA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兼氧—好氧技术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浪 王国承 +1 位作者 刘洪 王爱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5,共4页
新钢公司焦化厂废水处理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出水COD和氨氮难以达标。为实现焦化废水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根据进出水水质特点,确定以好氧—兼氧—好氧处理为主,并完善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运行结果表明,采用完善后... 新钢公司焦化厂废水处理采用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出水COD和氨氮难以达标。为实现焦化废水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根据进出水水质特点,确定以好氧—兼氧—好氧处理为主,并完善了物化处理+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运行结果表明,采用完善后的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其出水水质完全达到了《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19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好氧 兼氧 物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与C/S结构高校实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罗家国 杨竣辉 +1 位作者 王洁 童长仁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1-294,共4页
高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是启发和培育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突出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qu... 高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是启发和培育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突出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对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系统 数据库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效工艺对C194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蔡薇 柳瑞清 +1 位作者 谢水生 王晓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3,36,共3页
对采用热轧开坯法生产引线框架用C194合金带材过程中的固溶处理与时效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立了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使带材的抗拉强度达到538.5MPa,电导率达81.8%IACS。
关键词 C194合金引线框架 固溶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