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1 位作者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交叉迭代法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及算法改进
2
作者
雷晓燕
王伟
+1 位作者
罗锟
王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2,共13页
针对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计算量大、计算耗时长及计算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对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和交叉迭代法进行改进。运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车辆和轨道空间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基于“迹线法”构建轮轨...
针对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计算量大、计算耗时长及计算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对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和交叉迭代法进行改进。运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车辆和轨道空间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基于“迹线法”构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投影对点作差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位置,并引入轮轨准弹性接触对其进行修正,精细化轮轨接触关系;结合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特点,改进基于Newmark数值积分的交叉迭代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算法,并给出完整的数值计算步骤。通过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验证改进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分析精度更高,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位置的速度更快;改进算法的计算过程更完善,步骤更清晰;改进的模型和算法在提高计算精度的同时,仍然具有较快的计算效率,且使数值编程更易实现,方便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系统
轨道系统
非线性空间耦合
交叉迭代
轮轨接触
迹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职“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琳
欧阳彬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8,共4页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建设骨干院校的重要改革内容。探索"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伟
雷晓燕
罗锟
陈鹏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
工程
学院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8264,52178424)
江西省技术创新引导类计划项目(20223AEI91004)
+2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20224ACB204018)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205122,GJJ171313)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研究项目(HJGZ2023207)。
文摘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精细化模型常常需要耗费更多的机时,如何解决分析精度与计算效率的矛盾,是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难点。首先,建立了精细化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在用迹线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中引入轮轨准弹性修正的、更为精细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并将迹线法融入到交叉迭代中求解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实现了同步进行轮轨接触点搜索与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方程求解,提高了模型分析精度和数值计算效率;然后,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模型的四类简化形式对系统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集中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无法真实反映两侧扣件对钢轨侧滚振动的协同约束作用,将导致计算结果失真,采用分离支撑的弹性元件模拟钢轨扣件更为合理;轨道结构底座板参振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显著,在模型中应给予考虑;底座板超出轨道板的部分对系统响应的影响较小,所产生的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轨道子系统模型A能兼顾仿真效率和计算精度,适合用作车辆-三层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振动精细化分析模型。
关键词
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
高速铁路
交叉迭代
准弹性修正
有限元模型
Keywords
vehicle⁃track nonlinear spatial coupling dynamics
high speed railway
cross⁃iteration
quasi elastic correc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分类号
U216.3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交叉迭代法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及算法改进
2
作者
雷晓燕
王伟
罗锟
王海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
工程
学院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规划分院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8264,52178424)
江西省技术创新引导类计划项目(20223AEI91004)
+2 种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20224ACB204018)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205122,GJJ171313)
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研究项目(HJGZ2023207)。
文摘
针对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计算量大、计算耗时长及计算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对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和交叉迭代法进行改进。运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车辆和轨道空间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基于“迹线法”构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投影对点作差法”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位置,并引入轮轨准弹性接触对其进行修正,精细化轮轨接触关系;结合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系统特点,改进基于Newmark数值积分的交叉迭代求解系统动力学方程的算法,并给出完整的数值计算步骤。通过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验证改进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分析精度更高,搜索轮轨空间接触点位置的速度更快;改进算法的计算过程更完善,步骤更清晰;改进的模型和算法在提高计算精度的同时,仍然具有较快的计算效率,且使数值编程更易实现,方便工程应用。
关键词
车辆系统
轨道系统
非线性空间耦合
交叉迭代
轮轨接触
迹线法
Keywords
Vehicle system
Track system
Nonlinear spatial coupling
Cross iteration
Wheel-rail contact
Trajectory method
分类号
U211.5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职“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
1
3
作者
罗琳
欧阳彬生
机构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8,共4页
基金
201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JXJG-12-23)
主持人:欧阳彬生
文摘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成为各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建设骨干院校的重要改革内容。探索"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
探索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种兼顾仿真效率和精度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
王伟
雷晓燕
罗锟
陈鹏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交叉迭代法的车辆-轨道非线性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及算法改进
雷晓燕
王伟
罗锟
王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职“三段三结合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罗琳
欧阳彬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