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淼 简世翔 《居业》 2018年第8期141-141,143,共2页
随着新时代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变化中,城市道路的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均受其影响,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怎样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文中将着重阐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 随着新时代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变化中,城市道路的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均受其影响,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怎样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下面文中将着重阐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同时为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协调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检仪矢距测量系统的频响特性及其弦长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魏晖 邬远天 +1 位作者 杨飞 刘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5-340,共6页
轨检仪矢距测量系统虽可通过"以小推大"实现长弦中点矢距的测量,但其频响特性及其优选弦长尚需明确。本文以矢距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频响特性分析明确其在不同波长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增益及相位;在此基础上,以对高速铁路... 轨检仪矢距测量系统虽可通过"以小推大"实现长弦中点矢距的测量,但其频响特性及其优选弦长尚需明确。本文以矢距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频响特性分析明确其在不同波长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增益及相位;在此基础上,以对高速铁路轨道敏感波长的响应最大为目标,通过整数规划选择矢距测量系统弦长倍率;并对相关观点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弦的中点矢距的"以小推大",等效于其测量弦长扩展n倍,且依然保持严格线性相位;为保证有效检测敏感波长不平顺,扩展倍弦长应取70 m为宜。所得结论有利于指导高速铁路轨道的静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检查仪 频率响应特性 中点弦测模型 “以小推大”算法 弦长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条件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计算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跃明 钟久强 +2 位作者 余金 涂万年 朱碧堂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富水砂层是地铁盾构隧道常见的掘进地层,在土舱内外水压差作用下会发生渗流。因此,有必要研究渗流条件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的准确计算方法。[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上下限极限分析法和Optum G3软件,对无渗流条件... [目的]富水砂层是地铁盾构隧道常见的掘进地层,在土舱内外水压差作用下会发生渗流。因此,有必要研究渗流条件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的准确计算方法。[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上下限极限分析法和Optum G3软件,对无渗流条件下的盾构隧道开挖面开展稳定性研究,通过主要参数敏感性分析,提出了不考虑渗流条件下的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计算方法。考虑土舱内外水头差引起的渗流作用,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和PLAXIS 3D软件,研究稳态渗流和流固耦合作用下富水砂层盾构隧道开挖面的失稳破坏模式。通过水头差、隧道埋深比和内摩擦角的敏感性分析,基于无渗流条件下的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计算式,进一步提出了考虑稳态渗流条件下的开挖面临界支护压力计算方法。[结果及结论]所提计算式能够较为简便地确定富水砂层中盾构掘进的开挖面压力。对于不同的地下水状态,临界开挖面支护压力排序为:未发生渗流的临界开挖面支护压力>发生渗流的临界开挖面支护压力>干砂条件下的开挖面临界压力。当埋深比C/D<1、土体内摩擦角φ≤25°时,开挖面破坏区从拱底发展至接近地面处,容易发生浅层隧道冒顶破坏;当C/D≥1、φ>25°时,开挖面前方失稳破坏区局限于开挖面上方一定范围内,发生渗流时比无渗流时的破坏区域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临界支护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传递特性的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试验研究
4
作者 蒋亚龙 黄玉龙 +2 位作者 余金 黄展军 朱碧堂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7-233,共7页
[目的]富水砂层由于渗透性强、含水率高等特点,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易因渣土改良不善而导致螺旋输送机出现喷涌以及刀盘结泥饼等事故,从而影响盾构施工效率,因此需对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试验进行研究。[方法]依托南昌地铁4号线七... [目的]富水砂层由于渗透性强、含水率高等特点,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易因渣土改良不善而导致螺旋输送机出现喷涌以及刀盘结泥饼等事故,从而影响盾构施工效率,因此需对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渣土改良试验进行研究。[方法]依托南昌地铁4号线七里站—民园路西站区间典型富水砂层工况,开展室内渣土改良试验。采用自制盾构土舱模型装置对不同改良渣土进行土舱模型试验,基于渣土压力传递特性建立不同改良渣土的坍落度、渗透系数及土压传递系数K_(0)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不同K_(0)下的渣土改良效果。[结果及结论]单独采用泡沫对渣土改良时,渣土的K_(0)与坍落度呈正相关,而与渣土的渗透系数呈负相关,而当渣土的坍落度超过200 mm时,K_(0)会逐步减小。为达到富水砂层土压平衡盾构中理想的渣土改良要求,改良剂配合比建议为:泡沫注入率为25%,或添加的膨润土泥浆注入率为10%。室内试验和土舱模型试验表明:K_(0)越大,渣土改良效果越好;实际工程中单独采用泡沫进行渣土改良后改良渣土的理想的K_(0)为0.60~0.65;而泡沫与膨润土泥浆相结合对渣土改良时,改良渣土理想的K_(0)约为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土压平衡盾构 渣土改良试验 压力传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泡沫混凝土泡沫剂的性能优选与配比试验研究
5
作者 周宇航 罗如平 +4 位作者 朱碧堂 李青强 余金 梁启帆 胡扬扬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目的】研究轻质泡沫混凝土泡沫剂及其溶液的优选、最优配比。【方法】通过对几种典型泡沫剂的表面张力、发泡倍率、半衰期以及所产生泡沫的稳定性开展系统性试验研究为方法,提出了优选泡沫剂的性能指标及其浓度值。在此基础上,以C40... 【目的】研究轻质泡沫混凝土泡沫剂及其溶液的优选、最优配比。【方法】通过对几种典型泡沫剂的表面张力、发泡倍率、半衰期以及所产生泡沫的稳定性开展系统性试验研究为方法,提出了优选泡沫剂的性能指标及其浓度值。在此基础上,以C40水泥土配合比为参照,将制备好的泡沫与C40水泥浆液按照不同的注入体积比进行混合,测定其干、湿重度,确定不同设计重度条件下轻质泡沫混凝土配比方案。进一步,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测定不同重度条件下轻质泡沫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值和电镜扫描试验了解其微观结构组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泡沫剂最优浓度约为3%,发泡倍率为25,表面张力32 mN/m,半衰期为15 min;轻质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随泡沫注入率的增加显著降低,相应气泡群量含量和气孔大小离散性明显增大。【结论】轻质泡沫混凝土干密度与注入率呈衰减型指数关系,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与轻质泡沫混凝土干密度近似呈非平缓递增型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泡沫混凝土 泡沫剂 最优浓度 配比试验 经验公式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抑制剂对重晶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冷玲倻 张鹏飞 梁文文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5,70,共4页
针对重晶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困难问题,研究了油酸钠作用下,新型抑制剂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对重晶石及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晶石与方解石经捕收剂油酸钠作用,均具有很好的可浮性,当pH值为9左右,添加EDTMP能选择性抑... 针对重晶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困难问题,研究了油酸钠作用下,新型抑制剂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对重晶石及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重晶石与方解石经捕收剂油酸钠作用,均具有很好的可浮性,当pH值为9左右,添加EDTMP能选择性抑制方解石浮选,EDTMP较好地实现重晶石与方解石人工混合矿分离。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EDTMP在重晶石矿物表面作用较方解石表面更弱一些,抑制了捕收剂油酸钠作用于方解石矿物表面,但不能抑制油酸钠在重晶石矿物表面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EDTMP磷酸基团通过化学吸附与方解石表面的Ca^(2+)发生相互作用,实现了在油酸钠浮选重晶石体系中对常见脉石矿物方解石的选择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晶石 方解石 EDTMP抑制剂 油酸钠 浮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地铁隧道上软下硬地层超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跃明 李松晏 +2 位作者 钟久强 余金 朱碧堂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以紧邻深圳地铁线11号线某超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和开挖过程中采取的变形控制技术,包括双重护槽和三机联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坑底破碎带交替双液注浆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伺服技术等,并通过三维精... 以紧邻深圳地铁线11号线某超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和开挖过程中采取的变形控制技术,包括双重护槽和三机联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坑底破碎带交替双液注浆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伺服技术等,并通过三维精细化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上述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坑内支撑预加轴力影响下最大侧向变形/开挖深度关系曲线,分析其对既有地铁隧道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超深基坑 上软下硬地层 变形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探究
8
作者 李宁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8期144-144,共1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CAD技术被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它提高了设计的效率,突破了传统制图模式的弊端,给建筑、机械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CAD的技术水平代表了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而...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CAD技术被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它提高了设计的效率,突破了传统制图模式的弊端,给建筑、机械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CAD的技术水平代表了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而本文主要探究了CAD技术与计算机辅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