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1
作者 胡松涛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现有职工180人,全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12人、硕士55人。多年来,坚持“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秉承“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主动融入鄱... 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4年,现有职工180人,全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0人、博士12人、硕士55人。多年来,坚持“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秉承“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江西重大水问题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0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1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专著6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 水利 专业技术人员 国家发明专利 高级工程师 生态经济区 行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水闸非线性损伤破坏机理研究
2
作者 宋力 郭博文 +2 位作者 范冰 刘智 孙帅龙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88-296,共9页
针对目前钢筋混凝土水闸结构抗震分析中存在的缺陷,建立了水闸-地基-水体系统非线性地震损伤分析方法,并以某VIII度区内防洪闸工程为例,研究了水闸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损伤破坏范围与程度等,揭示了水闸-地基-水体系统非线性地... 针对目前钢筋混凝土水闸结构抗震分析中存在的缺陷,建立了水闸-地基-水体系统非线性地震损伤分析方法,并以某VIII度区内防洪闸工程为例,研究了水闸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损伤破坏范围与程度等,揭示了水闸-地基-水体系统非线性地震损伤破坏机理。结果表明:(1)该方法考虑了无限地基辐射阻尼效应、混凝土动态损伤、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作用以及水体和水闸结构间流固耦合作用等因素影响,较为真实地反应了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水闸受力状态,并通过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建立方法的准确性;(2)地震作用下排架柱与闸墩连接部位出现混凝土损伤,损伤区域基本覆盖排架柱横截面,且最大损伤值已达到了0.659,此时混凝土基本处于损伤破坏状态;(3)随着地震历时的增加,闸室结构排架柱折角处开始出现混凝土损伤,且损伤数值和区域持续增大,当损伤区域贯穿整个排架柱横截面时,可认为闸室结构已发生震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水闸 数值模拟 非线性 流固耦合 损伤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回弹法检测农田水利薄壁构件强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祝小靓 高江林 +1 位作者 戴国强 汤红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目前农田水利薄壁构件混凝土还没有实体强度检测方法和标准的问题,以薄壁构件干硬性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为研究对象,运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获得江西省薄壁构件干硬性混凝土的声速值、回弹值,通过CECS 02:2005推荐的全国统一超声-回... 针对目前农田水利薄壁构件混凝土还没有实体强度检测方法和标准的问题,以薄壁构件干硬性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为研究对象,运用超声-回弹综合法获得江西省薄壁构件干硬性混凝土的声速值、回弹值,通过CECS 02:2005推荐的全国统一超声-回弹测强曲线和自拟超声-回弹测强曲线对其结果进行拟合,从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自拟超声-回弹测强曲线进行拟合的相对误差比全国统一超声-回弹测强曲线的相对误差小得多,而且相关系数较高,可以作为江西地区薄壁构件混凝土的超声-回弹测强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回弹 薄壁 构件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管理控制指标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洪任 雷声 汪国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83-86,共4页
为了给更好地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江西省地下水的功能特点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在查清全省境内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地划分了江西省地下水功能区并确定各功能区地下水... 为了给更好地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江西省地下水的功能特点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在查清全省境内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合理地划分了江西省地下水功能区并确定各功能区地下水利用的目标,提出了2015,2020年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量指标。同时,将各水平年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至各市区,经地下水超采区复核,得出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于南昌、萍乡、赣州和九江市。在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和保护对策及措施,以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开发利用 红线管理 控制指标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锦江流域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旭华 王永文 李喻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为研究江西省锦江流域的多年降水特征,以流域的9个雨量站1957-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对锦江流域不同地区的降水序列分别采用线性趋势、5 a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Morlet小波分析等分析方法... 为研究江西省锦江流域的多年降水特征,以流域的9个雨量站1957-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对锦江流域不同地区的降水序列分别采用线性趋势、5 a滑动平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Morlet小波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面上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617.5 mm,空间分布为从上游到下游递减的特征,且每10 a以9.59 mm的趋势上升,其上升趋势主要受到中、下游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是锦江流域降水较多的年代,年降水量在统计年限内呈现出“偏少-偏多-偏少”的变化趋势。②季节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与年降水量相同,各区域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是夏季、冬季,秋季降水量最小;夏、秋、冬3个季节的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春季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上游流域的春季、中游流域的春、夏两季的降水量的趋势变化均具有显著性,逐月降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占年降水量的45.72%左右,6月降水量最大,而9-12月的降水量所占比例较小,各地区各月份所占降水百分比与流域面上相差不大。③在Pettitt检验中,各区域的春季、夏季、秋季的突变较为一致,分别为春季(1984年)、夏季(1991年)、秋季(1980年),其中中游流域的夏季突变还通过0.1显著性水平。年降水量及冬季降水量在不同区域的突变值较为分散;而从累积距平分析,年降水量其各区域较为明显的同一突变点为1991年,冬季降水为1986年。④锦江流域不同地区的年降水量主周期较为明显,均为31 a;次周期在13 a左右,但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流域 趋势变化 突变分析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中药资源蔓荆子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灵光 张秀平 方豫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3923-3927,共5页
选择夏季、秋季两个时期对江西中药资源蔓荆子(Vitex trifolia Linn.var.trifolia)进行定点抽样调查和光谱采集,开展了不同时期的蔓荆子及周边共生地物光谱特征研究,建立了蔓荆子光谱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选择国产资源一号02C和资源三号... 选择夏季、秋季两个时期对江西中药资源蔓荆子(Vitex trifolia Linn.var.trifolia)进行定点抽样调查和光谱采集,开展了不同时期的蔓荆子及周边共生地物光谱特征研究,建立了蔓荆子光谱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选择国产资源一号02C和资源三号卫星及其他辅助资料,经数据融合后,结合遥感分类提取技术实现对蔓荆子的空间分布监测,估算了其面积及产量,监测精度达到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蔓荆子(Vitex trifolia Linn.var.trifolia) 遥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调整对江西经济社会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坤 张璇 +1 位作者 王敬斌 成静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84-87,共4页
为适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江西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对全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行了调整。为了了解水资源费调整对社会各行业产生的影响,相关部门采用走访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到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和典型行业企业... 为适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江西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2013年起对全省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进行了调整。为了了解水资源费调整对社会各行业产生的影响,相关部门采用走访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到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和典型行业企业开展了用水情况调研工作,摸清了全省当前水资源费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水资源费调整对主要用水行业、城市居民用水、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保障全省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费 征收标准 影响分析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浯溪口水利枢纽动床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孔祥元 邬年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9-193,197,共6页
河工动床模型为江河治理做出过巨大贡献,它是解决重大工程泥沙问题的主要手段。结合库区泥沙试验,观测不同流量情况下浯溪口水电站取水口附近河道及拦沙坎内的流速流态情况,分析电站进口的引水防沙条件,研究电站取水口防沙设施设计布置... 河工动床模型为江河治理做出过巨大贡献,它是解决重大工程泥沙问题的主要手段。结合库区泥沙试验,观测不同流量情况下浯溪口水电站取水口附近河道及拦沙坎内的流速流态情况,分析电站进口的引水防沙条件,研究电站取水口防沙设施设计布置的合理性,提出改善电站进口引水防沙条件的工程措施。观测不同流量情况下电站厂房尾水渠的水沙条件,包括尾水渠的流速流态和坝下游河床冲淤形态及对电站尾水出流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床模型 泥沙 推移质 河床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胡芳 刘聚涛 +1 位作者 温春云 魏立娥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第4期58-62,共5页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各评价指标赋分细则和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标准,并以赣州市五云镇2014年水生态文明现状评价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五云镇水生态文明...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各评价指标赋分细则和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标准,并以赣州市五云镇2014年水生态文明现状评价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五云镇水生态文明总体评分为45分,而根据专家咨询结果,总评分达到85分及以上才能被认定为水生态文明镇,故五云镇暂不属于水生态文明镇,这与实际相符。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研究确定的江西省水生态文明镇评价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可为江西水生态文明镇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镇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以赣抚大堤加固配套白蚁防治工程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高伟 敖跃飞 +3 位作者 易建州 曾秋华 倪闽 甘小艳 《农业工程》 2020年第2期64-66,共3页
该文以江西省赣抚大堤加固配套白蚁防治工程为例,分析江西省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如宣传力度和资金支持不足等,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专业人员培训及新白蚁防控技术的研发防治,给有关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借鉴。
关键词 白蚁防治 水利工程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干旱特征及抗旱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高伟 方少文 +2 位作者 吴海真 余雷 雷声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9期111-112,117,共3页
简要介绍了江西省农业干旱特征、概况与抗旱策略,以期为开展抗旱工作的同仁们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农业干旱特征 抗旱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旭华 伍思琪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21期77-78,共2页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起到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繁荣的作用。建设更好的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农业等领域,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些行业的有效建设发展。将...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起到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繁荣的作用。建设更好的农田水利工程信息化技术,将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农业等领域,极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些行业的有效建设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能够实现农田水利灌溉和农户生产生活用水的自动化集成,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用水效率。因此,引入信息化技术是农田水利工程逐渐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应用 信息化技术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水利普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13
作者 吴高伟 方少文 +3 位作者 李洪任 余雷 易建州 张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9期44-44,共1页
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对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中遇到困难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建议,以其为从事普查研究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利普查 实践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沙与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士林 黄国鲜 +4 位作者 任倩慧 王志超 许新发 徐晨辉 徐力刚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8,共13页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 为了开展鄱阳湖水沙、氮磷输移过程及滞留变化的研究,收集了鄱阳湖“五河”七口水文站1958-2021年的径流量和悬沙浓度数据、1965-2020年鄱阳湖湖口入江水道地形数据、2003-2021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1973-2018年湖区围垦遥感解译等数据,采用统计、对比、双累计曲线及质量守恒法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五河”入湖沙量变化趋势、鄱阳湖入江水道地形变化以及鄱阳湖TN、TP滞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90年代起“五河”入湖总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②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于2000-2010年期间在深度10.0~12.0m中滩河床发生了强烈下切和横向展宽,2010-2020年下切显著减缓,中滩河床还存在横向展宽的可能.③出入湖TN、TP通量与出入湖泥沙通量成正比.④鄱阳湖2003-2021年逐年TN、TP滞留率显著降低.研究显示:鄱阳湖“五河”流域各大中型梯级水库的建设使得鄱阳湖湖区多年来沙量显著降低,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及闸坝体系在2000年后水土流失韧性增强;但湖区采砂挖沙和航道整治等使得鄱阳湖出口河段河床显著下切;采砂挖沙活动导致鄱阳湖湖盆沉积物受到扰动,使得沉积物中的氮磷被释放出来,增加了出湖TN、TP通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鄱阳湖TN、TP滞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鄱阳湖 水沙过程 湖盆演变 滞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S的水工钢闸门流激振动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博文 高玉琴 +1 位作者 范冰 刘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针对钢闸门流激振动机制的复杂性以及钢闸门流激振动在工程实际中的多发性,以二维平板钢闸门为例,基于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不同开度的流场有限元模型和固体有限元模型,探究了不同开度时水工钢闸门动力响应规律,阐明了单、双向流... 针对钢闸门流激振动机制的复杂性以及钢闸门流激振动在工程实际中的多发性,以二维平板钢闸门为例,基于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不同开度的流场有限元模型和固体有限元模型,探究了不同开度时水工钢闸门动力响应规律,阐明了单、双向流固耦合作用下钢闸门动力响应差异,揭示了水工钢闸门流激振动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开度的增大,流场不同位置处脉动压力逐渐减小,钢闸门附近旋涡脱落的频率逐渐降低;2)对于水工钢闸门而言,可以采用单向流固耦合代替双向流固耦合进行计算;3)水工钢闸门流激振动产生的机制主要是钢闸门周围旋涡脱落频率与钢闸门结构第一阶自振频率一致或相近,导致钢闸门发生了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闸门结构 流激振动 数值分析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及其耕地负荷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冯倩 刘聚涛 +2 位作者 付莎莎 丁惠君 余雷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6-319,共4页
为全面掌握江西畜禽养殖污染实际情况,以2011年江西各类畜禽养殖数量为基础,通过畜禽粪便排泄系数、粪便污染物平均质量比等参数,估算了全省畜禽粪便和污染物COD、BOD、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的产生量,并以畜禽粪便耕地负荷... 为全面掌握江西畜禽养殖污染实际情况,以2011年江西各类畜禽养殖数量为基础,通过畜禽粪便排泄系数、粪便污染物平均质量比等参数,估算了全省畜禽粪便和污染物COD、BOD、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的产生量,并以畜禽粪便耕地负荷、粪便氮养分耕地负荷及粪便磷养分耕地负荷3个指标来评价全省畜禽养殖的污染负荷。结果表明,2011年全省畜禽养殖共产生7965.07万t粪尿、208.98万t CODCr、183.47万t BOD5、17.79万t NH3-N、14.20万t TP、44.22万t TN;畜禽粪便及其中氮、磷养分平均耕地负荷分别为21.16 t/(hm2·a)、123.81 kg/(hm2·a)、39.76 kg/(hm2·a)。以畜禽粪便耕地负荷30 t/(hm2·a)、畜禽粪便氮耕地负荷170 kg/(hm2·a)和畜禽粪便磷耕地负荷35 kg/(hm2·a)作为评价标准,全省分别有3、4和8个设区市超过了对应标准限值。无论以哪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新余市、宜春市和抚州市这3个设区市的耕地负荷都远超过相应的限量标准,畜禽养殖密度较高,对当地环境构成了严重污染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畜禽粪便 总氮 总磷 耕地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冯倩 刘聚涛 +2 位作者 韩柳 温春云 胡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4,共7页
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生态系统一起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生命和全球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识别影响其健康的重要因子,可为湿地健康的诊断和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以鄱阳湖... 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生态系统一起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生命和全球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识别影响其健康的重要因子,可为湿地健康的诊断和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湿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湿地自然环境、整体功能和社会环境3个子系统选取21项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度为0.619,处于第Ⅱ等级(健康);3个子系统中,湿地的自然环境和整体功能分别在0.431和0.540的程度上属于较健康状态,湿地的社会环境健康状况最差,在0.452的程度上属于疾病状态;制约因素主要有土壤性状、物种多样性、物质生产功能、环保投资指数、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从评价结果分析来看,湿地自然环境和整体功能受到的影响虽然没有社会环境受到的影响大,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两类指标属于长期指标,在短时间不会产生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公园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7年鄱阳湖水位变化与氮磷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聚涛 温春云 +4 位作者 韩柳 戴国飞 王法磊 胡芳 楼倩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4-1279,共6页
选取星子水文站作为鄱阳湖参考水位站,以2012—2017年水位、TN和TP监测数据为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鄱阳湖水位与氮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2017年,鄱阳湖TN、TP浓度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TN、TP年内呈周期性波动变化,枯... 选取星子水文站作为鄱阳湖参考水位站,以2012—2017年水位、TN和TP监测数据为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鄱阳湖水位与氮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2—2017年,鄱阳湖TN、TP浓度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TN、TP年内呈周期性波动变化,枯水期TN、TP浓度较丰水期和平水期高,丰水期浓度最低;鄱阳湖水位与TN、T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水位、TN、TP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6—8月为丰水期、4—5月和9月为平水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枯水期时间提前至10月,潘阳湖低水位、高氮磷浓度持续时间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氮磷 年际变化 响应特征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地基潜蚀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9
作者 罗玉龙 张兴杰 +4 位作者 张海彬 盛金昌 詹美礼 王惠民 何淑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094-3106,共13页
潜蚀是深厚覆盖层渗透稳定性问题中比较主要和突出的一种表现型式,开展深厚覆盖层潜蚀问题的相关试验及理论研究,对于保障中国已建、待建重大水电工程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区分了潜蚀与向后侵蚀管涌,指出潜蚀与向后... 潜蚀是深厚覆盖层渗透稳定性问题中比较主要和突出的一种表现型式,开展深厚覆盖层潜蚀问题的相关试验及理论研究,对于保障中国已建、待建重大水电工程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区分了潜蚀与向后侵蚀管涌,指出潜蚀与向后侵蚀管涌的发生机制完全不同,两者不能混淆在一起。与向后侵蚀管涌相比,潜蚀更具隐蔽性,其发生发展机制更加复杂。其次,从潜蚀发生的几何条件、水力条件及潜蚀数学模型等3个方面详细梳理总结了潜蚀研究的相关进展。最后,结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提出未来应着重加强对原状覆盖层土体内部稳定性评价,对极端条件、复杂渗流条件、复杂地层条件下潜蚀发生发展机制,潜蚀时间效应及其长期影响的评价和控制,对潜蚀本构关系及其数学模型等方面的试验及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渗透稳定性 潜蚀 向后侵蚀管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水期鄱阳湖及其滨湖水体氮磷等污染物分布与藻华风险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戴国飞 张伟 +2 位作者 彭宁彦 楼倩 钟家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8-844,共7页
在以往研究重点关注鄱阳湖主湖区水生态环境基础上,在枯水期对鄱阳湖及其滨湖水体等鄱阳湖邻近污染汇湖网络进行了氮磷等主要营养物质及浮游植物调查,并从全局角度对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评价和藻华成因Pearson相关分析,为系统全面评估... 在以往研究重点关注鄱阳湖主湖区水生态环境基础上,在枯水期对鄱阳湖及其滨湖水体等鄱阳湖邻近污染汇湖网络进行了氮磷等主要营养物质及浮游植物调查,并从全局角度对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评价和藻华成因Pearson相关分析,为系统全面评估鄱阳湖整体水环境污染状况及藻华风险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枯水期鄱阳湖及周边水体的营养盐浓度普遍偏高,如藻华关键指标因子总磷主湖区平均达到0.22 mg·L-1,"五河"平均为0.12 mg·L-1,鄱阳湖主湖区营养盐浓度如总氮和总磷总体呈现南高北低分布,如总磷南部平均0.29 mg·L-1,北部0.14 mg·L-1,可能主要受南部受污染较重的入湖支流赣江和饶河污染输入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枯水期湖泊型水体水质主要受总磷、总氮、温度及p H影响,上述指标值越高,主成分分析的水质评价结果越差;河流型水体则主要受总氮、氨氮、温度、p H和透明度影响。滨湖湖泊中柘林湖水质良好,对修河和鄱阳湖水质起较好的促进作用,入湖河流的中小河流如博阳河水质较"五河"水质好,"五河"中赣江和饶河污染尤为严重。枯水期鄱阳湖和艾溪湖均发生了蓝藻水华,微囊藻是鄱阳湖蓝藻水华的绝对优势种。对鄱阳湖蓝藻水华区水体毒素分析表明,其水体溶解性微囊藻毒素浓度达到了1.60μg·L-1,其中MC-RR占蓝藻毒素总量的92.6%,MC-LR占5.2%,MC-YR占0.8%,其它类型毒素异构体约占1.4%,总体毒害风险尚不高。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表明,秋季高温气候、湖区高浓度的氮和有机物污染可能是该区域湖泊藻类增殖和水华暴发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滨湖水体 水污染 蓝藻水华 蓝藻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