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4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秋冬季鸟类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汪志如 单继红 +2 位作者 黄晓凤 孙志勇 汪凌峰 《江西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28-32,共5页
2007年9月30日至2007年12月17日,利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江西省林科院)秋冬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表明,江西省林科院内秋冬季共有鸟类10目30科60种,其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有省级重点保... 2007年9月30日至2007年12月17日,利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以下简称江西省林科院)秋冬季鸟类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结果表明,江西省林科院内秋冬季共有鸟类10目30科60种,其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有省级重点保护11种,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和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分别有16种和3种,属三有名录的鸟类48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林地生境中鸟类资源最为丰富,其次为农田和居民区,池塘鸟类多样性最低。秋冬季鸟类的优势种为丝光椋鸟、白头鹎、黄腹山雀和乌鸫,此外,珠颈斑鸠、小和大山雀等也有较大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秋冬季 多样性指数 江西省林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初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霞 楼浙辉 王晓球 《江西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34-35,共2页
根据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图书馆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其管理系统的系统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获评“全国第二批自然学校教育(基地)”和“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3
作者 王华 《南方林业科学》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2019年10月30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二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评选结果,江西省新增16个自然学校教育(基地),而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是南昌地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自然学校教育(基地)。按照江西省科协《关于2019年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推... 2019年10月30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二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评选结果,江西省新增16个自然学校教育(基地),而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是南昌地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自然学校教育(基地)。按照江西省科协《关于2019年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推荐和评估认定的通知》(赣科协字[2019]151号)有关规定,经自愿申报、有关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公示,2019年12月26日省科协评估认定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为2019年“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命名周期为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林学会 评估认定 专家评审 省科协 南昌地区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获评“全国第二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和“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4
作者 王华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2019年10月30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二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评选结果,江西省新增16个自然教育学校(基地),而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是南昌地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按照江西省科协《关于2019年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推... 2019年10月30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二批自然教育学校(基地)评选结果,江西省新增16个自然教育学校(基地),而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是南昌地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按照江西省科协《关于2019年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推荐和评估认定的通知》(赣科协字〔2019〕151号)有关规定,经自愿申报、有关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公示,2019年12月26日省科协评估认定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为2019年“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命名周期为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林学会 评估认定 专家评审 省科协 南昌地区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野生动物 共建和谐社会——访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 黄晓凤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萌 黄晓凤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9期4-10,共7页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社会上有关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保护野生动物,禁止猎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势在必行。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野生动物,...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社会上有关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保护野生动物,禁止猎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势在必行。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野生动物,不仅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还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为了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意识,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野保所)所长黄晓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 保护野生动物 黄晓 共建和谐 食用野生动物 自然资源 社会文明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南京林业大学破译红花油茶遗传密码
6
作者 黄彬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油茶(Oil-tea Camellia)是全球四大油用树种之一,一般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量咼的多种油茶树的总称。油茶籽油(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次级代谢物,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油茶基因组较大且主栽品... 油茶(Oil-tea Camellia)是全球四大油用树种之一,一般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量咼的多种油茶树的总称。油茶籽油(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次级代谢物,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油茶基因组较大且主栽品种常为多倍体,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及分子调控机制缺乏分子生物学基础平台,限制了分子育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林业大学 科技创新团队 红花油茶 遗传密码 分子生物学基础 种子含油量 次级代谢物 重要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林业碳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7
作者 贾全全 钟心越 +3 位作者 周汉昌 邓俊 余林 况小宝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248-253,共6页
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林业碳汇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林业碳汇资源、项目开发、价值实现、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5个方面介绍了江西省林业碳汇发展现状,探讨了现阶段林业碳汇... 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林业碳汇是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林业碳汇资源、项目开发、价值实现、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5个方面介绍了江西省林业碳汇发展现状,探讨了现阶段林业碳汇资源瓶颈突出、计量监测难度大、交易推进缓慢、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全面固碳、重点增汇为总体导向,进一步强化对林业碳汇工作的统筹安排与部署。通过稳步增加林业碳汇总量,持续夯实林业碳汇的技术支撑,加快推进林业碳汇价值的实现进程,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林业碳汇科普宣传推广活动,多措并举推动林业碳汇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 对策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及为害调查
8
作者 涂业苟 王洋 +4 位作者 刘晓华 王文辉 金明霞 贺义昌 杨清珍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6-72,共7页
【目的】明确江西省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方法】2022―2024年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江西省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结果】薄壳山核桃害虫有72种,隶属于节肢动物门2纲6目40科。其中星天牛为害最严重... 【目的】明确江西省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方法】2022―2024年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江西省薄壳山核桃害虫种类及为害情况。【结果】薄壳山核桃害虫有72种,隶属于节肢动物门2纲6目40科。其中星天牛为害最严重,在苗期和成林期均可发生;云斑白条天牛、咖啡木蠹蛾和山核桃透翅蛾为害较严重,主要在成林期发生。【结论】江西薄壳山核桃以钻蛀性害虫为主,生产上应加强害虫的监测和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害虫 星天牛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江西主栽油茶品种砧木和接穗组合嫁接效果比较
9
作者 叶甜甜 幸伟年 +2 位作者 李进 查康 王玉娟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筛选亲和力优良、适宜嫁接的砧木品种,以主栽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赣无2’和‘长林4号’为接穗,采用芽苗砧嫁接法嫁接‘赣60’‘赣无2’‘长林4号’‘赣石83-4’‘长林53号’和越南油茶Camellia drupifera 6个品种(种)的实生芽... 为筛选亲和力优良、适宜嫁接的砧木品种,以主栽油茶Camellia oleifera品种‘赣无2’和‘长林4号’为接穗,采用芽苗砧嫁接法嫁接‘赣60’‘赣无2’‘长林4号’‘赣石83-4’‘长林53号’和越南油茶Camellia drupifera 6个品种(种)的实生芽苗,测定不同处理的嫁接成活率、苗高、地径、叶片数、分枝数等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嫁接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接穗‘赣无2’和‘长林4号’的砧穗组合中,分别以‘赣60’、越南油茶为砧木的嫁接苗生长最佳,一年生苗成活率分别为94.08%、82.09%,次年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6.54 cm、19.24 cm和0.43 mm、1.08 mm,一年生苗叶片数分别为8.57片·株^(−1)、7.14片·株^(−1),二年生苗分枝数分别为1.82枝·株^(−1)、3.1枝·株^(−1);均以‘长林53号’作砧木的嫁接苗生长发育较差,成活率不足72%。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油茶嫁接苗的科学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砧木 接穗 嫁接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布局与功能
10
作者 张功 郑发辉 +4 位作者 邓俊 李婷 王甜 况小宝 余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野外观测台站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的重要基石,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立填补了江西省竹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江西省的野外观测台站体系。围绕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 野外观测台站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的重要基石,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立填补了江西省竹林生态系统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江西省的野外观测台站体系。围绕江西井冈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布局与设置,深入分析其研究框架、核心功能以及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多方法、多尺度、多要素的跨学科综合观测体系的总结,以及从竹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新视角,分析并解决竹林生态系统建设经营中存在的难题,旨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治理、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我国竹林生态学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生态系统 定位观测研究 能量与物质循环 碳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森林死可燃物燃烧性研究
11
作者 谢谷艾 钟金平 +3 位作者 喻爱林 吴志伟 张保钰 金明霞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2期200-206,共7页
【目的】森林死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森林死可燃物的燃烧性有利于正确认识森林火灾发生规律。【方法】以江西省8个县区为对象,通过研究13种常见可燃树种地表(枯落物混合物层和土壤腐殖质层)的含水率、燃点和热值,采用主成分... 【目的】森林死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森林死可燃物的燃烧性有利于正确认识森林火灾发生规律。【方法】以江西省8个县区为对象,通过研究13种常见可燃树种地表(枯落物混合物层和土壤腐殖质层)的含水率、燃点和热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各树种死可燃物的综合燃烧性。【结果】枯落物混合物层中含水率与燃点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腐殖质层中热值与燃点呈显著负相关;明确了13种树种的枯落物混合物层、土壤腐殖质层的燃烧性强弱。【结论】13种树种中针阔混交林的地表死可燃物燃烧性最弱,可用作防火树种降低火灾发生频率;樟树的燃烧性最强,在樟树聚集区火灾危险性最高,需重点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死可燃物 燃烧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铜鼓多花黄精叶斑病病原鉴定
12
作者 杨滢 操佳 +4 位作者 黄绍华 曾永春 龚子鲲 罗佳钰 张林平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2023年5—6月在江西省铜鼓县多花黄精上发现一种发生严重的叶斑病,为探究该病害病原,开展了多花黄精叶斑病病原鉴定的相关研究。【方法】通过野外病害样品的采集,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经过科赫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和... 【目的】2023年5—6月在江西省铜鼓县多花黄精上发现一种发生严重的叶斑病,为探究该病害病原,开展了多花黄精叶斑病病原鉴定的相关研究。【方法】通过野外病害样品的采集,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经过科赫式法则验证,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病原鉴定。【结果】江西省铜鼓县多花黄精叶斑病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真菌引起,症状表现为病斑初期为褐色小斑点,病斑慢慢变大,变成不规则形状或椭圆形,病部边缘呈棕黑色,中间颜色呈浅黄褐色,病害后期在病斑上有大量黑色小点;叶片发病严重时病斑中间组织坏死,严重时引起地上部分枯死。【结论】明确了江西省铜鼓县多花黄精叶斑病病原,为今后开展该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叶斑病 系统发育树 病原鉴定 葡萄座腔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研究
13
作者 钱升平 余定坤 +2 位作者 罗浩 唐超群 缪泸君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43-47,80,共6页
【目的】进一步掌握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为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线法于2024年7―9月开展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记录并拍照后进行鉴定,并对保护区两栖动物的区系组成及多样性进... 【目的】进一步掌握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为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线法于2024年7―9月开展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记录并拍照后进行鉴定,并对保护区两栖动物的区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记录两栖动物1目5科9属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1种,新增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和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2种分布新记录和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大树蛙(Zhangixalus dennysi)、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3种实体记录。(2)区系组成上东洋界物种8种,占80.0%,广布种2种,占20.0%。(3)多样性分析表明,记录到的两栖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6040和0.7279,Pielou均匀度为0.6966;生境类型对两栖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具有显著影响,灌草丛生境多样性指数水平均最高。【结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建议在鄱阳湖岛屿内建设或者修复两栖动物繁殖地类型的静水栖息地,以实现保护区两栖动物种群的高效保护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栖息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木犀科植物资源调查
14
作者 罗素梅 郭崇炎 +2 位作者 范方喜 周勇辉 陶秀花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期37-39,共3页
本研究对江西省木犀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梳理,分析了其资源的特点与运用前景。结果表明,江西省木犀科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然而,目前在开发利用上还相对局限,亟须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出一些开发利... 本研究对江西省木犀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梳理,分析了其资源的特点与运用前景。结果表明,江西省木犀科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然而,目前在开发利用上还相对局限,亟须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出一些开发利用建议,以促进江西省木犀科植物资源在园林中的更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科 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业与江西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玉卿 彭九生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6期3-6,共4页
江西是中国重点产竹省区之一 ,竹林是江西的重要森林资源 ,竹业是江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根据江西竹类资源及其特点 ,论述了竹业在江西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发展现状 ,分析了江西竹业的发展潜力、发展优势和当前亟需解决的关... 江西是中国重点产竹省区之一 ,竹林是江西的重要森林资源 ,竹业是江西林业的支柱产业。根据江西竹类资源及其特点 ,论述了竹业在江西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发展现状 ,分析了江西竹业的发展潜力、发展优势和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业 林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江西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林业种质资源库地理信息平台研究与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华 狄岚 +2 位作者 何素琳 赵攀 李桂兰 《南方林业科学》 2017年第6期62-65,共4页
阐述江西省林业种质资源库地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构建,实现江西省林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重大。
关键词 GIS 种质资源 数据库 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鄱阳湖滩地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坤水 邓绍勇 +3 位作者 楼浙辉 徐林初 李闪金 付新民 《江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从鄱阳湖区血吸虫流行特点、血防林立地选择、植物材料选择、造林优化模式、效益监测等方面全面总结分析鄱阳湖抑螺防病林试验示范区项目建设成果,为实施"十二五"林业血防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血防林 鄱阳湖 草洲滩 钉螺 血吸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促进林业持续发展——对江西近年来林改工作的评析与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田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4-286,共3页
本文试对江西近年来林改的现状及其成果进行初步评析,同时也对江西林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江西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业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林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分布及防灾减灾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燕 刘青 李春院 《江西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就江西林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分布规律及防灾减灾对策进行初步探讨。江西省林业气象灾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灾害种类多,灾害频繁,灾情严重。在分析各种灾害时空分布的基础上,提出减轻江西林业气象灾害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林业 气象灾害 减灾防灾 对策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杉木大径材培育立地选择与密度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晓琛 娄永峰 +4 位作者 黄金金 冷春晖 陈兴彬 江斌 肖复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8-1508,共11页
【目的】研究全周期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大径材培育的立地与密度效应,确定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不同立地指数下的林分适宜密度,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30年和5... 【目的】研究全周期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大径材培育的立地与密度效应,确定杉木大径材培育过程中不同立地指数下的林分适宜密度,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技术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以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30年和5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14~22立地指数和不同保留密度样地资料,分析大径材培育的立地与密度效应。【结果】相同密度下的30年和50年生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越高,总蓄积量、总出材量、大径材出材量和大径材出材率均越大。随密度增加,30年生和50年生杉木人工林,其林分总蓄积量、总出材量和大径材出材量先升高后降低,而大径材占比、大径材蓄积量占比和大径材出材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综合考虑,在50年培育周期内培育杉木大径材,要选择立地指数14以上的立地,立地指数12时,不适合培育大径材。立地指数14和16,杉木林龄30年时,林分保留密度1 200株/hm^(2),林龄50年时,可间伐至900株/hm^(2),林分蓄积为460~500 m^(3)/hm^(2),大径材出材率可达55%以上;立地指数18以上,杉木林龄30年时,林分保留密度900株/hm^(2),林龄50年时,可间伐至600株/hm^(2),林分蓄积为500~560 m^(3)/hm^(2),大径材出材率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立地控制 密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