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江西特产中药茶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郑鹏 黄敏 +5 位作者 张金莲 郑郁清 商杰 郭静英 刘明贵 徐葱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茶芎是江西省九江地区的特产中药材之一,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茶芎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鉴定。采用Titank 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 茶芎是江西省九江地区的特产中药材之一,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对茶芎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鉴定。采用Titank C_(18)(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进样量为3μL;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扫描分析,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对所得成分的主要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茶芎中共鉴定出72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酞类成分33个,有机酸类成分32个,生物碱类成分5个,其他类成分2个。该研究建立的UPLC-Q-TOF-MS/MS方法可以快速准确且较全面地分析鉴定茶芎中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芎 UPLC-Q-TOF-MS/MS 苯酞类 有机酸类 生物碱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特产中药茶芎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敏 叶先文 +5 位作者 张金莲 邓亚羚 谢亚婷 张涛 刘明贵 徐葱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657-1666,共10页
茶芎是江西特色品种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传统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茶芎主要含有苯酞类、有机酚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形成、促进血管扩张等活性。现对历代... 茶芎是江西特色品种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传统功效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茶芎主要含有苯酞类、有机酚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血栓形成、促进血管扩张等活性。现对历代本草、医书中茶芎的资料进行考证,从茶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几方面对茶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亲缘性及其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入血成分等方面,对茶芎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以期为茶芎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芎 本草考证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加权TOPSIS的红芪及其不同炮制品质量评价
3
作者 龚文慧 高磊 +5 位作者 辛力 刘明贵 张文 金姝含 陈小燕 张金莲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0-943,共14页
建立红芪生品及不同炮制品(药典法炙红芪、蜜糠炙红芪)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综合评价红芪及其不同炮制品质量。采用HPLC法建立红芪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并对5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 建立红芪生品及不同炮制品(药典法炙红芪、蜜糠炙红芪)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综合评价红芪及其不同炮制品质量。采用HPLC法建立红芪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并对5种主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计算指标权重值,建立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算法模型,对红芪及其不同炮制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红芪不同炮制品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指认出5个共有峰,分别为香草酸(峰5)、毛蕊异黄酮苷(峰8)、芒柄花苷(峰12)、毛蕊异黄酮(峰17)、芒柄花素(峰18);PCA共提取出5个主成分,综合评分中15批次蜜糠炙红芪排名靠前;加权TOPSIS模型结果表明红芪不同炮制品各15批次的相对接近度值分别为生红芪0.1161~0.4473,炙红芪0.2383~0.5011,蜜糠炙红芪0.3189~0.6542。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可靠,加权TOPSIS算法模型合理,可用于红芪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综合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指纹图谱 蜜糠炙红芪 灰色关联 熵权 逼近理想解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度原理对薏苡仁不同饮片的判别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鹏 肖晓燕 +7 位作者 薛蓉 秦宇雯 梅茜 李林 毛春芹 刘明贵 陆兔林 徐葱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227-1232,共6页
目的:拟建立快速区分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的客观量化判别方法,为薏苡仁不同饮片的工艺规范化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区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色仪测定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 目的:拟建立快速区分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的客观量化判别方法,为薏苡仁不同饮片的工艺规范化研究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中药不同炮制品的区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测色仪测定生薏苡仁、麸炒薏苡仁及法薏苡仁粉末色度值L^(*)、a^(*)、b^(*),计算E^(*)ab,统计分析薏苡仁不同饮片与其粉末色度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薏苡仁不同饮片的数学判别模型和95%可信区间范围。结果:通过秩和检验与秩相关分析可知:L^(*)、a^(*)、E^(*)ab与样品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P<0.05;|r|>0.8);通过Wilks′Lambda与Fisher判别分析,实现了薏苡仁不同饮片标准化判别,建立专属性线性判别函数:薏苡仁=447.378L^(*)+393.192a^(*)-289.087E^(*)ab-6664.567;法薏苡仁=268.996L^(*)+321.422a^(*)-116.086E^(*)ab-6352.510;麸炒薏苡仁=538.049L^(*)+470.526a^(*)-384.469E^(*)ab-6330.551,并通过交叉判别与L^(*)、a^(*)、E^(*)ab三维散点图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分光光度测色仪将薏苡仁不同饮片外观颜色数字化,结合统计学对其进行判别分析具有一定可行性,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为指导中药鉴别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法薏苡仁 麸炒薏苡仁 色度原理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