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江西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
- 1
-
-
作者
王琳
叶蕾
肖学健
-
机构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江西农业大学外语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3年第15期57-59,共3页
-
文摘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深入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与经济发展、文化弘扬以及公共生活不相协调的因素,因此城市现代化建设必须向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发展。本文以江西城市规划建设为例,对现今城市建设的现状作一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规划建设作参考。
-
关键词
江西
生态园林城市
建设
规划
-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关于为建筑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探讨
- 2
-
-
作者
黄颖
罗秋滚
-
机构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副教授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73-174,共2页
-
文摘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以何种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潜能以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课题。文章通过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例,指出教师用实践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
关键词
职业能力
实践训练
建筑企业
教学改革
-
分类号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廊道式人工湿地处理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杨林
余跑兰
赖发英
周利军
王琳
-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126-4128,4144,共4页
-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8BAD96B04)
-
文摘
[目的]对廊道式人工湿地处理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依托国家新农村建设项目对江西赣南地区的新农村调查,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特征和处理要求进行总结,并设计利用一种改进性人工湿地——廊道式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并对其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试运行4个月后对COD、TP、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07%、73.25%、72.36%,连续6次采样分析其出水COD为20~35 mg/L、TP为0.60~1.19 mg/L、TN为6.88~11.21 mg/L,出水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结论]廊道式人工湿地造价低廉,可通过低洼地改造实现,是处理农村分散污染源,控制流域面污染的很好补充。
-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廊道式人工湿地
表面流
潜流
-
Keywords
Domestic sewage in countryside
Channels constructed wetland
Surface flow
Undercurrent
-
分类号
S210.3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X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关于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余晖
郭德平
-
机构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江西建设工程学院招生办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8-179,共2页
-
文摘
文章主要探讨了教学模式的定义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并就社会上对教学模式改革基本原则的质疑进行了分析,从而希望将教学模式改革的主动权交还给老师。
-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改革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王琳
-
机构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
出处
《生物灾害科学》
201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YJ35)
-
文摘
介绍园林植物的分类、栽培与养护,同时阐述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它们的应对措施。另外,对当前环境下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养护进行展望,希望能为国家新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园林植物
栽培
养护
当前环境
-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cultivation
maintenance
current environment
-
分类号
S7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气象因子对芳香植物始花期的影响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王琳
郑育桃
伍艳芳
李江
张继红
林洪
何梅
-
机构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
出处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4-199,共6页
-
基金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重点专项"北亚热带红壤区花境植物引种及优良品种筛选"(2016511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樟树芳樟醇合成梅(LIS)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功能鉴定"(31460209)
-
文摘
研究气象因子对芳香植物始花期的影响情况,根据始花期的早迟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2003—2014年芳香植物的始花期与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芳香植物的始花期与温度关系最密切,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始花期的影响不太大。文中还以所测数据建立了芳香植物始花期的预测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早春和冬季平均最高气温、冬末初春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每升高1℃,广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含笑和香樟的始花期分别推迟1.8、5.5、1.4、2.3和2.8 d;冬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阴香的始花期推迟4.5 d;开花前5周的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腊梅的始花期推迟2.2 d;晚春平均最低气温、开花前5周的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及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二乔玉兰、女贞、含笑始花期分别提早5.0、3.3、1.0和2.0 d。
-
关键词
芳香植物
始花期
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
Keywords
aromatic plants
early flowering perio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prediction model
-
分类号
S688.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