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小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6-91,共6页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从全局出发,利用科学理念、共生理论和包容思想制定好原中央苏区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并且把这项系统工程切实落到实处和覆盖整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制定财税政策...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需要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层面从全局出发,利用科学理念、共生理论和包容思想制定好原中央苏区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并且把这项系统工程切实落到实处和覆盖整个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制定财税政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国家振兴原中央苏区的战略定位出发,从绿色生态、民生质量和产业转型升级三大方面充分考虑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彻底改变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滞后的面貌,实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 振兴发展 财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才队伍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园 张云 赖利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5-80,共6页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我国相对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地区,今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其振兴发展。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的关键。现阶段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面临着人才待遇低,事业发展平台少,结构不合...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我国相对集中连片的特殊贫困地区,今年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其振兴发展。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促进原中央苏区振兴的关键。现阶段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面临着人才待遇低,事业发展平台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人才特别是与苏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优秀企业家、高端产业技术研发人才与高级技工及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等人才非常缺乏。政府应该在充分把握已有人才政策的基础上,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战略特别是产业发展战略,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人才的作用,加强原中央苏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赣南等原中央中央苏区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结构调整 人才开发 赣南等原中央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三三年苏区劳动政策调整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友良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1-70,共10页
1933年,为了应对中央苏区十个县工人罢工造成的社会危机事件,苏区党和政权以修改劳动法和说服教育为路径,调整劳动政策以改善劳资、工农和师徒关系。这是中共在局部执政前期正确认识与平和处置社会矛盾的一次成功事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 1933年,为了应对中央苏区十个县工人罢工造成的社会危机事件,苏区党和政权以修改劳动法和说服教育为路径,调整劳动政策以改善劳资、工农和师徒关系。这是中共在局部执政前期正确认识与平和处置社会矛盾的一次成功事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苏区政权对不同利益群体诉求的应对与引导,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良性调整,留下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 劳动政策 社会关系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课本和课本的流动:中央苏区政治动员的文化力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美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146,共7页
课本是文化领导权的一种符号象征。编创与应用课本实现苏维埃政权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无疑体现中央苏区政治动员的文化自觉。流动的课本和课本的流动,在政治动员中提供多渠道传播和教育长远视角,一定程度克服赣闽等地方方言对政治动员... 课本是文化领导权的一种符号象征。编创与应用课本实现苏维埃政权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无疑体现中央苏区政治动员的文化自觉。流动的课本和课本的流动,在政治动员中提供多渠道传播和教育长远视角,一定程度克服赣闽等地方方言对政治动员带来的不利影响,为苏区广大群众从精神上消灭赤贫提供智慧源泉,将乡村道德水平提升到历史应有的高度,彰显文化启蒙及追求革命自由的文化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政治动员 文本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贤参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曾超稳 《村委主任》 2022年第8期44-46,共3页
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关键还得看新乡贤。革命老区的新乡贤家国情怀更浓重,反哺家乡建设的心情更深切,理想信念更为坚定,更具有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因而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构革命老区乡村治理秩序、助推革命... 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关键还得看新乡贤。革命老区的新乡贤家国情怀更浓重,反哺家乡建设的心情更深切,理想信念更为坚定,更具有大公无私、一心为民、克己奉公的优秀品质,因而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构革命老区乡村治理秩序、助推革命老区乡村产业发展、引领革命老区乡村文化风尚的时代价值,是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然而,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实践中,出现了基层党组织重视不够、新乡贤归属感低,新乡贤人口流动大、参与乡村振兴困难,相关法律与制度缺失、难以保障新乡贤权益,新乡贤自身能力与水平不足等现实困境。未来要通过党建引领新乡贤“归巢”贡献、完善制度保障,健全法律机制来保护新乡贤权益、建立参与乡村振兴激励机制,留住新乡贤人才、培育新乡贤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责任意识等方式深化新乡贤参与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革命老区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百年流变、基本经验及赓续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严文波 邱其霖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0,共8页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榜样文化建设,榜样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做好其他工作的政治优势和有力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和审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演进历程,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榜样文化建设,榜样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做好其他工作的政治优势和有力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和审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演进历程,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探析新时代榜样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对于新时期我们党继续推进榜样文化建设,凝心聚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榜样文化 演进 经验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