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孵化:实现进路、瓶颈障碍与纾解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钟成林 胡雪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随着低空技术的不断突破,低空产能持续扩张,低空飞行器与低空飞行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拓展其应用场景正日益成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研究表明:(1)本质而言,低空应用场景孵化就是低空消费市场的创设,通过低空应用场景孵化... 随着低空技术的不断突破,低空产能持续扩张,低空飞行器与低空飞行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拓展其应用场景正日益成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研究表明:(1)本质而言,低空应用场景孵化就是低空消费市场的创设,通过低空应用场景孵化,低空产品将嵌入特定场域,并催生新的低空消费市场。(2)低空应用场景孵化主体较为多元,低空企业、低空产品用户及专业孵化平台是其三大标杆,且技术、场景以及平台是各主体驱动低空应用场景孵化的核心要素。(3)低空应用场景孵化的生发过程相对复杂,一个标准的低空应用场景孵化活动需依次经历孵化机会识别、孵化决策、孵化计划制定与实施以及孵化场景标准化五个发展阶段。进一步研究发现,低空应用场景孵化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且不同孵化环节的影响组分各异。(4)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孵化仍面临着孵化预期偏弱、低空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孵化活动融资约束较为突出以及孵化场景的选择结构严重失衡等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应用场景孵化 孵化预期 低空技术 场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兼论农业生产风险的门槛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彭迪云 苏雅 冯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9,共15页
提升农业韧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从而推动实现农业强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该研究通过构建非线性分析模型,运用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 提升农业韧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应对气候变化,从而推动实现农业强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该研究通过构建非线性分析模型,运用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非线性效应、中介机制、调节机制以及农业生产风险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①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韧性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能够在特定区间内提高农业韧性。②合村并居政策作为调节变量,增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影响。同时,农户风险承担呈现非线性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促进农业保险使用深度和固定资产投资来影响农业韧性,但固定资产投资对提升农业韧性的贡献较弱。在合村并居政策实施较为充分的地区,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与机械设备的集约利用,有助于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中介作用。③农村产业融合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韧性的影响中发挥积极的中介效应,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农村产业融合提升农业韧性。④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韧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随着农业韧性水平的高低而发生变化。⑤基于粮食单产变异系数与效率指数的分析表明,农业生产风险程度影响了数字普惠金融发挥正效应的临界点,进而在风险管控中起到关键作用。据此,该研究指出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金融强国背景下,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有赖于农村社会结构的有序转型与农户风险承担能力的提升,并建议从数字普惠金融布局与服务、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农户风险承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生产风险门槛效应管理5个方面,系统提升农业及农村地区的综合韧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业韧性 合村并居 农业风险 三产融合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捐赠金额选项数量对个体捐赠意愿的影响
3
作者 王海燕 费显政 王涯薇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11,共13页
现有研究大多探讨了消费情境下更多选项带来的积极效应,然而其负面效应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文基于捐赠背景探究了选项数量对人们捐赠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4个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多个捐赠金额选项(vs.单个捐赠金额选项)会显著降低人... 现有研究大多探讨了消费情境下更多选项带来的积极效应,然而其负面效应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文基于捐赠背景探究了选项数量对人们捐赠意愿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4个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多个捐赠金额选项(vs.单个捐赠金额选项)会显著降低人们的捐赠意愿,且该影响是通过选择困难的中介实现的。具体而言,多个捐赠金额选项会因为增加捐赠者的决策步骤以及对捐赠选项的权衡比较过程,进而引发人们更大的选择困难,并抑制人们的捐赠行为。研究结论既拓展了捐赠金额选项数量在捐赠决策领域的理论研究,也为网络公益平台改进平台设置和提升捐赠效果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赠金额选项 选择困难 捐赠意愿 捐赠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城市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4
作者 颜晓燕 匡广容 饶婧婧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5-94,共10页
以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自然场景,聚焦微观企业,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数据交易平台的设立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交易平台的设立有助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显示... 以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自然场景,聚焦微观企业,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数据交易平台的设立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交易平台的设立有助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经过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显示,交易平台的设立通过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此外,对于内陆城市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数据交易平台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企业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的融资价值:基于企业信贷可得性的视角
5
作者 郑建明 邓旭 罗忠莲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63,共21页
公共数据开放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和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举措,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广受关注。以2009—202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共数据开放的融资价值。实证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提升了企业信贷可得性。动态效应分析、安... 公共数据开放是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和实现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举措,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广受关注。以2009—202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共数据开放的融资价值。实证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提升了企业信贷可得性。动态效应分析、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这一结论。机制检验表明,公共数据开放有助于降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从而提高企业信贷融资规模。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内外部信息环境较差、数字化水平较高以及所在地区为东部地区时,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延长信贷期限结构、提高信贷配置效率,此外还会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促进企业的长期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信贷可得性 信息不对称 经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金融错配与乡村产业振兴——基于数字金融发展的调节效应
6
作者 刘斌斌 庞龙 岳婷婷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37-142,共6页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金融资源“城市偏好”与“非农偏好”仍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错配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瓶颈,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突破传统金融地理排斥、提高金融供需匹配效率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先对城乡金融...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金融资源“城市偏好”与“非农偏好”仍较为突出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错配成为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瓶颈,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为突破传统金融地理排斥、提高金融供需匹配效率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先对城乡金融错配如何影响乡村产业振兴及数字金融发展在二者之间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再基于我国2017—2023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乡金融错配不利于乡村产业振兴,数字金融发展能缓解城乡金融错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不利影响,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劳务输出大省和农业大省而言,数字金融发展在缓解劳务输入大省和非农业大省城乡金融错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不利影响时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金融错配 乡村产业振兴 数字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能够降低性别就业差距吗?——基于就业时间和就业模式双重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晶 周彩 《人口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数字技术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数字技术是否能够降低性别就业差距。利用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就业时间和就业模式的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数字技术对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性别就业差距的两... 数字技术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那么数字技术是否能够降低性别就业差距。利用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就业时间和就业模式的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数字技术对性别就业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性别就业差距的两个重要维度——性别就业时间差距和性别正规就业差距,数字技术产生的影响并不一致。数字技术能够降低性别就业时间差距,但是没能缩小性别正规就业差距。机制分析表明:其一,数字技术通过减少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和改善女性的性别角色观念而降低就业时间的性别差距;其二,性别就业歧视和传统儒家文化导致数字技术没能降低正规就业的性别差距。因此,在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高数字技术可及性的同时,应减轻女性家庭照料负担、改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并建立健全保护女性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最大限度发挥数字技术缩小性别就业差距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工作时间 正规就业 性别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来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证据
8
作者 刘政 余龙 匡慧姝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51,共16页
制度型开放旨在打造高标准、可预期的国际经贸规则,对于企业技术突围具有战略意义。以2015年以来中国分批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准实验,通过匹配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制度型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制度型开放旨在打造高标准、可预期的国际经贸规则,对于企业技术突围具有战略意义。以2015年以来中国分批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准实验,通过匹配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制度型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提升了上市公司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和专利研发效率;经济政策调整幅度越大,跨境电商综试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效越显著。说明跨境电商表征的制度型开放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量质齐升与效率优化,推动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冲击并实现技术突围。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削减税负成本、稳定商业信用以及增强数字赋能都是制度型开放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产销合一企业或技术前沿企业更易借助跨境电商综试区插上技术创新的“翅膀”,说明制度型开放具有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和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功能。基于研究结论,从完善制度型开放、激活跨境电商创新效能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技术创新 跨境电商综试区 企业技术突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据开放与企业供应链韧性
9
作者 袁春生 伍佳钰 《现代管理科学》 2025年第5期130-142,共13页
近年来,“断链”事件频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洪流中,企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企业供应链的风险与挑战剧增,政府数据要素成为企业增强供应链抵抗力,预防“断链”事故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数据开放如何提升企... 近年来,“断链”事件频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洪流中,企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企业供应链的风险与挑战剧增,政府数据要素成为企业增强供应链抵抗力,预防“断链”事故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数据开放如何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亟待探究。基于此,以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实施这一外生事件为基础,选取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DID模型探究数据开放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据开放平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分析表明,数据开放通过推动数字化转型和降低信息不对称两条机制路线影响供应链韧性,并对供应链韧性产生强化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数据开放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在规模大与高环境不确定性的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经济效应检验表明,数据开放能够通过提高企业供应链韧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揭示了数据开放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机制,为企业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思路,为政府进一步深入实施公共数据开放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国数字强国建设实践提供了经验支撑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开放 供应链韧性 信息不对称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