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问题 |
詹艾斌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
|
论当代文化批评的四种形态 |
肖明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3
|
杨晦文艺学研究的学术成就与历史贡献 |
詹冬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4
|
大视野、大文论与大著作——评杜书瀛先生新著《从“诗文评”到“文艺学”》 |
詹艾斌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5
|
论《穆天子传》的文体学价值 |
刘伏玲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深化文艺美学研究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
陶水平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7
|
论古代小说代指性人物的叙事功能及其文学意义——以王婆描写为中心 |
杨志平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8
|
中国古代时间意识与早期文学观念——以先秦孔门儒学为中心的考察 |
詹冬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禅宗与江西宋代散文的文化景观 |
刘松来
周兴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0
|
当前文艺与理论批评中的审美价值观 |
赖大仁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1
|
阿尔都塞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
艾蒂安·巴里巴尔
吴子枫
|
《现代中文学刊》
|
2013 |
8
|
|
12
|
论清遗民书法取向——以《鼎脔》周刊为中心 |
祝童
刘松来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3
|
赵树理小说的双重叙述主体与形式政治 |
王龙洋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论《红楼梦》中的世情人伦空间 |
詹冬华
郭佾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空间批评的内在精神意蕴 |
詹艾斌
戴彧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6
|
文学活动中主体性问题的当下思考 |
詹艾斌
唐婷
欧阳小勇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17
|
叙事观念的转变:从可靠叙述到不可靠叙述 |
陈志华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8
|
“文体”与“体格”——朱熹《诗经》文体论解读 |
汪泓
赵勇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19
|
时空视阈下的审美心胸理论 |
詹冬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20
|
《西游记》的空间观及其文化渊源 |
詹冬华
孙瑾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