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广告传播视角的校训翻译研究——兼谈江西师范大学校训的翻译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朝忠 彭志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高校校训的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校训翻译研究相对滞后,中国校训翻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愈来愈明显。其主要原因是译者对校训文本的类型、校训翻译的功能及目的认识不够,如果从广...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校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高校校训的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校训翻译研究相对滞后,中国校训翻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愈来愈明显。其主要原因是译者对校训文本的类型、校训翻译的功能及目的认识不够,如果从广告传播视角出发,灵活采用广告翻译策略,应该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结合江西师大的校训进行翻译说明,以期探索校训翻译的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校训翻译 功能 广告传播 广告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校本课程实践的反思——基于江西省“校本课程实践总结”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谢翌 刘伟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3,共11页
江西省部分高中校本课程实践表明,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评价以及校本课程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校本课程的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1.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2.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3.校... 江西省部分高中校本课程实践表明,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评价以及校本课程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校本课程的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推进:1.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2.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3.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高校整体课程的规划;4.超越“节日”式的校本课程;5.对校本课程引入过程性评价;6.强化校本课程的领导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实践 经验 问题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江西工业化的“黄金时期”:1938—1943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莉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6-100,共5页
抗战中的 1938- 1943年堪称近代江西工业化的“黄金时期” :此时期江西近代工业的数量、规模远远超过此前和此后各个时期 ,并初步形成了轻、重工业齐全的工业布局 ,对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国计民生作出了贡献。这股战时工业化浪潮的出现得... 抗战中的 1938- 1943年堪称近代江西工业化的“黄金时期” :此时期江西近代工业的数量、规模远远超过此前和此后各个时期 ,并初步形成了轻、重工业齐全的工业布局 ,对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国计民生作出了贡献。这股战时工业化浪潮的出现得益于四个条件 :抗战的特殊环境 ;政府当局的倡导 ;江西丰富的原材料 ;民营企业家的踊跃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政府 工业化 江西 近代 黄金时期 1938-1943年 工业布局 民营企业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外宣英译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胡勇 余传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144,共9页
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在其核心理念“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结合海昏侯外宣翻译的话语实例进行定性分析,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等层面探讨海昏侯外宣英译中的“适应”和“选择”;深入分析海昏侯外宣话语中的不当英译并将... 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在其核心理念“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结合海昏侯外宣翻译的话语实例进行定性分析,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等层面探讨海昏侯外宣英译中的“适应”和“选择”;深入分析海昏侯外宣话语中的不当英译并将其重译和修正,以期提高其翻译质量,为阐释、解读和深化海昏侯国遗址外宣英译研究提供更为新颖和广阔的视角,为助推江西海昏侯文化顺利、完美地“走出去”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 外宣英译 多维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汪琴 李道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52-155,共4页
以11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被试者,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他们英语课堂参与模式与6种情感因素及英语学习成绩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并对教师课堂活动类型使用及学生对课堂活动类型认同状况的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学生言语性课堂活动较非言... 以11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被试者,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对他们英语课堂参与模式与6种情感因素及英语学习成绩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并对教师课堂活动类型使用及学生对课堂活动类型认同状况的均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学生言语性课堂活动较非言语性课堂活动对其综合英语水平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口语水平;而学生在参与言语性课堂活动时又明显受到自身6种情感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因素 大学英语 课堂参与模式 课堂活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分制条件下的普通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普通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也不同于各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在学分制教学的新形势下,针对现行课程设置暴露的弊端,有必要对普师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在高年级阶段,根据学生的需求,采取分流教学,分类考核。既照顾学... 普通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不同于综合性大学也不同于各外语院校的英语专业,在学分制教学的新形势下,针对现行课程设置暴露的弊端,有必要对普师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在高年级阶段,根据学生的需求,采取分流教学,分类考核。既照顾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又突出师范院校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普师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类意识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廖福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30-133,共4页
大学英语的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词汇语法的教学,还应融入语类意识。所谓语类,指的是具有某种固定语言结构特征的语篇类型,它能有效地呈现语言功能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学英语教材中出现的语类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发现语言表达方... 大学英语的教学不能仅满足于词汇语法的教学,还应融入语类意识。所谓语类,指的是具有某种固定语言结构特征的语篇类型,它能有效地呈现语言功能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学英语教材中出现的语类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发现语言表达方式与语域密切相关,语域因素的变化会导致语类的多样性及其变体的产生,因此,熟悉并掌握不同风格的语类框架对提高学生欣赏语篇、阅读及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类 语域 语言选择 大学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评价改革的基础——四、六级考试的评价作用分析
8
作者 唐雄英 付巧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23-126,共4页
认识四、六级考试的特点及分析其在大学英语评价中的作用是当前大学英语评价改革的基础。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其中一种评价手段,适合于检查对课程共同目标的实现程度,为被评价者提供一个外在的参考标准,但由于它无法反映个... 认识四、六级考试的特点及分析其在大学英语评价中的作用是当前大学英语评价改革的基础。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其中一种评价手段,适合于检查对课程共同目标的实现程度,为被评价者提供一个外在的参考标准,但由于它无法反映个性化教学结果,教学过程描述有限,它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六级考试 大学英语课程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类英语专业学生职前培养的多元智能理论研究
9
作者 林跃武 彭志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多元智能理论对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有重大意义。职前教师应注重互动交流,明晰"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夯实专业基础,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体系,接触教学实践,掌握课堂技能,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断自我学习。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有重大意义。职前教师应注重互动交流,明晰"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夯实专业基础,构建多层次的知识体系,接触教学实践,掌握课堂技能,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断自我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为职前教师培养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前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衔接方式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李晖 邱志华 +1 位作者 朱小玉 武钊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语言学家及研究者普遍认为,衔接是创建连贯英语语篇不可或缺的部分。以韩礼德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以南昌某大学随意抽取的分属不同年级的12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他们按照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要求所写的作文中使用的衔接手段... 语言学家及研究者普遍认为,衔接是创建连贯英语语篇不可或缺的部分。以韩礼德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以南昌某大学随意抽取的分属不同年级的12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他们按照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要求所写的作文中使用的衔接手段、存在的衔接问题(包括衔接手段的错误使用及使用不当等)及问卷调查结果为语料,并借助统计软件SPSS,探讨衔接手段的使用与写作质量之间的关系、不同年级学生作文中衔接手段的频度分布状况及不同年级学生衔接手段的运用特点。同时分析学生作文中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衔接 衔接手段 衔接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视角下构建大学生英语交流意愿的图示表征
11
作者 吴琼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34-139,共6页
英语交流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WTC)是能否提高大学生英语交流水平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调查与总结影响大学生WTC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当前认知科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如:元认知理论、动机理论、图式理论、图形背景等)来阐释这些因... 英语交流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WTC)是能否提高大学生英语交流水平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调查与总结影响大学生WTC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当前认知科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如:元认知理论、动机理论、图式理论、图形背景等)来阐释这些因素。一方面可以为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认知科学对具体认知活动的阐释力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意愿 认知科学 大学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综合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巧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34-136,共3页
英语写作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作为一种产出性语言运用能力 ,如何达到大纲要求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潜心研究 ,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可行的方法。分析了大学英语传统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 英语写作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作为一种产出性语言运用能力 ,如何达到大纲要求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潜心研究 ,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可行的方法。分析了大学英语传统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综合模式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课程内容的设计逻辑与多维组织研究——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琪 杨正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6-152,共7页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义。在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础上,分析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内容的设计逻辑,探讨课程内容的结构特色、组织原则和发展路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更凸显进阶性、开放性以及与...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要义。在解读《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基础上,分析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内容的设计逻辑,探讨课程内容的结构特色、组织原则和发展路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内容更凸显进阶性、开放性以及与生活世界的关联度,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强调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立体交错的课程知识图谱。课程内容的组织注重多层级呈现、跨学科主题涉猎以及横向纵向协同组织原则,并强调结构化内容支架下的发现学习和核心素养引领下的立德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英语课程内容 组织和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校庆公告中隐喻类型的认知理据研究
14
作者 袁国荣 孙毅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2,共12页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精神,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社会交际不可或缺的手段。校庆活动,被认为是学校可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大规模庆祝活动,其所发布的校庆公告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文化精神,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社会交际不可或缺的手段。校庆活动,被认为是学校可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大规模庆祝活动,其所发布的校庆公告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借助大量的隐喻表达来传递并深化其内容与情感。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大学校庆公告为语料,分析得到这些公告所运用的10类概念隐喻,剖析其背后的认知理据和立体化认知模式,并进一步挖掘校庆公告所构建的中国高校主要形象。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隐喻普遍性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高校文化等社会文化现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庆 公告 隐喻类型 认知理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关系辨析及其实证分析 被引量:44
15
作者 姚成胜 邱雨菲 +1 位作者 黄琳 李政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88,共14页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城市化系统与粮食安全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运用耦合模型对两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景观城市化子系统和粮食生产资源子系统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耦合系统具有最大的影响效应,是协调城市化...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城市化系统与粮食安全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运用耦合模型对两系统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景观城市化子系统和粮食生产资源子系统对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耦合系统具有最大的影响效应,是协调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必须考虑的重点;1990-2011年间,城市化系统与粮食安全系统的协调度不断上升,先后经历了低度协调、中部协调和高度协调3个发展阶段,但自2001年以来,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一直高于粮食安全综合发展指数,表明在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粮食安全将是城市化与粮食安全耦合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粮食安全 耦合系统 指标 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习环境设计中的任务、情境与问题概念 被引量:103
16
作者 钟志贤 刘春燕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1,共6页
任务、情境和问题是学习环境设计中的核心概念。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对这三大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设计原理。
关键词 任务 情境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学习环境中教师——学习者角色与关系的转型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春燕 钟志贤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3-58,共6页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角度,论述了教师—学习者角色转型的指向和主要表现方式,探讨了教师—学习者关系的发展转型问题。
关键词 教师 学习者 角色 关系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英双关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跃武 李玉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2,共4页
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相互对应的修辞格,都是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对于Pun和双关的研究已有不少,但研究视角多拘泥于涵义、归类及用法功能的差异对比上。鉴于此,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对英汉双关语的... 英语的Pun与汉语的双关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相互对应的修辞格,都是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对于Pun和双关的研究已有不少,但研究视角多拘泥于涵义、归类及用法功能的差异对比上。鉴于此,本文将从接受美学的理论视角,对英汉双关语的美学特质进行剖析,阐明其异同,以期为该领域的探索做些铺路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PUN 双关 美学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外语学习环境设计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春燕 钟志贤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44,共5页
本文从英语任务型教学思想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观出发 ,以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基点 ,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途径 ,并构建出一个包括任务情境、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教师的支架 /支持作用和学习活动等五大要素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任... 本文从英语任务型教学思想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观出发 ,以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基点 ,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途径 ,并构建出一个包括任务情境、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教师的支架 /支持作用和学习活动等五大要素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任务型学习环境的设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任务型学习 建构主义 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称呼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春华 李勇忠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27-130,共4页
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反映了交际双方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 ,身份和地位等各种关系。社会语言学对称呼的研究已开展得卓有成效 ,然而社会语言学并未解释称呼语在特定的语境之下所带来的语用暗含。从语用学的角... 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反映了交际双方包括权势和社会距离 ,身份和地位等各种关系。社会语言学对称呼的研究已开展得卓有成效 ,然而社会语言学并未解释称呼语在特定的语境之下所带来的语用暗含。从语用学的角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 语用功能 语境 社会语言学 制约因素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