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赣方言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吴建华 涂浩文 +2 位作者 魏宁 刘迪宸 张勇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94,共8页
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满足国家和地方对方言保护的迫切需求,亟须采用信息技术保护和传承方言。针对现有的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在音像图文一体化管理、语情监测和自动化制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该文构建了首个江西赣方言地... 语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满足国家和地方对方言保护的迫切需求,亟须采用信息技术保护和传承方言。针对现有的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在音像图文一体化管理、语情监测和自动化制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该文构建了首个江西赣方言地理信息系统,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系统数据库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使用GIS二次开发组件ArcGIS Engine和插件式开发方法构建系统,主要实现了多模态方言数据集成管理、方言资源统计、方言查询与定位、语情监测、方言特征自定义分类、方言特征制图、地理特征分析等特色功能,有助于江西方言的研究、保护与开发,同时对其他区域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方言 地理信息系统 语言资源 方言保护 方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的地理教育多智能体的构建、运用与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游霖玮 宋韬 +2 位作者 李箭 江丰 梁昱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2,共5页
基于扣子平台搭建的多智能体系统具有教育适配度高、技术门槛低等优势,易于在普通高中地理教育领域推广运用。本研究利用扣子平台的开发功能,融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出地理教育多智能体,并设计了“人机协同—智能体协作”的运用框... 基于扣子平台搭建的多智能体系统具有教育适配度高、技术门槛低等优势,易于在普通高中地理教育领域推广运用。本研究利用扣子平台的开发功能,融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出地理教育多智能体,并设计了“人机协同—智能体协作”的运用框架,覆盖地理教学、学习和评价等多个场景。同时,本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法,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量表测值、交互数据及访谈编码数据,证明地理教育多智能体的功能效度良好,且在情感模拟和交流互动维度表现得尤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大语言模型 地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民宿价格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以江西婺源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年柏翰 冯兴华 +1 位作者 翁盈盈 江丽珍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9,共8页
以江西省婺源县为典型案例地,基于乡村民宿样本基本信息,综合运用传统数理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刻画民宿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并深入探究民宿价格的影响机制,提出促进县域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1)乡村民宿价格差异集中体现... 以江西省婺源县为典型案例地,基于乡村民宿样本基本信息,综合运用传统数理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刻画民宿价格的空间分异特征,并深入探究民宿价格的影响机制,提出促进县域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结果表明:(1)乡村民宿价格差异集中体现在东—西方向,整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高周低”的空间格局。高价民宿以带状和散点状分布为主,低价民宿则连片分布于外围边缘地区或嵌入高价区域。(2)乡村民宿价格在地域内的关联性较强、集聚效应显著,高价格民宿集聚区多以旅游资源为基础,而低价位民宿集聚区则具有显著的交通指向特征。(3)民宿价格的地域分异是多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房源特征是影响民宿价格的主导因子,而环境、区位和邻里特征等具体指标对民宿价格的影响具有方向性和异质性。在乡村民宿开发建设过程中应差异化与品牌化并重、注重市场规范与资源整合、关注设施提升与体验优化,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民宿房价 空间格局 影响机制 婺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农业土壤微塑料残留特征: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昊 徐莉 +2 位作者 刘婧 陈希娟 李振灵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7-925,共9页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农业土壤环境的重要威胁,其分布特征与地理位置和农业塑膜使用方式有关。以江西省6个农业塑膜重度使用区域为对象,通过现场系统采样、浮选、体式显微镜观察记录和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分析,探讨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空... 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农业土壤环境的重要威胁,其分布特征与地理位置和农业塑膜使用方式有关。以江西省6个农业塑膜重度使用区域为对象,通过现场系统采样、浮选、体式显微镜观察记录和激光显微拉曼光谱分析,探讨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空间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耕地表层(0~10 cm)土壤微塑料丰度为202.8~6814.29 items/kg[平均值为(2066.05±1616.2)items/kg],其中高安市平均丰度最高(3361.39±1865.81)items/kg。微塑料形态以碎片(56.9%)、薄膜(21.4%)和纤维(18.8%)为主,颜色以黑色(45%)、棕色(18.5%)和透明(18%)占主导,尺寸多集中在<0.5 mm(61.66%)范围内,化学成分以聚乙烯(36.8%)和聚丙烯(18.9%)为主。不同塑膜使用方式显著影响微塑料特征:铺设地膜农田丰度显著高于裸露农田,棚膜农田以薄膜状为主,而裸露和地膜农田则以碎片状为主。研究区域微塑料丰度差异与农业活动强度、塑料废弃物管理水平及环境迁移路径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将为区域耕地微塑料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设施农业土壤 江西省 残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耕地变化及其与乡村聚落的耦合关系研究
5
作者 许鑫 徐丽婷 +3 位作者 周达宝 窦丽霞 李文紫怡 徐羽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3-352,共10页
[目的]明晰20年间江西省耕地的演变规律及与乡村聚落的耦合态势,为乡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地关系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目的]明晰20年间江西省耕地的演变规律及与乡村聚落的耦合态势,为乡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地关系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单一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热点分析、聚耕比指数等方法,结合格网工具,分析了耕地时空变化,并对耕地与乡村聚落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不同时段耕地转出量与转入量存在显著差异,耕地转出量大于转入量,耕地动态度均为负值,存在耕地流失现象,耕地主要转出为居民点用地;(2)江西省耕地分布冷热点随时间变化较小,热点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平原及邻近地区、吉泰盆地,冷点主要分布在东、西、南面的山区以及鄱阳湖水域;(3)耕地面积空间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2000—2010年耕地转出与转入格网数量相对均衡,在空间上交错分布,转入地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沿岸及江西省西南地区,转出地主要在南昌市,2010—2020年则在空间上和数量上均表现出明显差异,耕地转出格网相对零散,空间分布广泛,赣州市西部出现了较为密集的耕地转出,耕地增长主要出现在江西省西部,其中吉安市境内转入量较多;(4)在空间转移上,耕地转出为乡村聚落用地趋势较为明显;在数量配置上,以“聚少耕多型”为主导,“聚耕协调型”次之,“聚多耕少型”最少。[结论]江西省耕地随时间动态转换频繁,空间分布较稳定,耕地与乡村聚落耦合关系总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乡村聚落 耦合关系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项目式学习促进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提高的实证研究
6
作者 林可依 徐焰华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8,共5页
随着对项目式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项目式学习逐渐展现出其在提升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方面的潜力,但该效果尚未得到验证。本研究旨在评估地理项目式学习在提升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方面的有效性和普适性。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初二... 随着对项目式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项目式学习逐渐展现出其在提升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方面的潜力,但该效果尚未得到验证。本研究旨在评估地理项目式学习在提升学生亲环境行为水平方面的有效性和普适性。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地理项目式学习的对比实验,采用动手设计和主观评价的方法,在实验前后收集相关数据。本研究借助SPSS27.0软件,对初二学生的亲环境行为水平进行平均值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和ANOVA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传统学习,地理项目式学习能更有效地提升初二学生的亲环境行为水平,该提升在性别和学习风格上均未见显著差异,普适性良好。本研究可为应用项目式学习提升亲环境行为水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亲环境行为 初中学生 初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安福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其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龙英 舒晓波 +1 位作者 李秀娟 程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1-175,180,共6页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及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西省安福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综合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的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及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江西省安福县为研究区域,运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综合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安福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增加了2 095.12hm2,用地规模扩大明显;空间分布的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属于分布较为密集区;农村居民点扩展表现为整体上的分散化和局部的规模集中化;用地的空间形态趋于非紧凑性,用地扩展属于外延类型;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空间扩展逐渐向地势相对平缓、交通更便利、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安福县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潜力较大,今后应正确引导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促进其空间布局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 景观指数 区域环境 安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泉恩 钟业喜 +1 位作者 黄哲明 查紫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449,共6页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对照质监、工商、农业三大系统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和管理办法,建立地理标志培育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权重,从多方面对江西省706个名特优产品的培育潜质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将名特优产品划分为积极申报、优... 基于模糊评价方法,对照质监、工商、农业三大系统对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和管理办法,建立地理标志培育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权重,从多方面对江西省706个名特优产品的培育潜质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根据评价结果将名特优产品划分为积极申报、优先培育、重点培育3种类型.分析其空间分布发现:积极申报类产品品种丰富,且主要分布在江西省的东北和西南地区;优先培育类产品数量最多,除彭泽外在全省均有分布;重点培育类产品的种类全部是菜肴类和加工食品类,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九江、抚州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 名特优产品 模糊评价 空间分布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理因素 被引量:16
9
作者 莫明浩 叶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555-558,共4页
在概要介绍江西区域文化体系及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地理因素对江西区域文化的影响 ,着重分析了江西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
关键词 西区 江西 区域文化 地理因素 基本特征 概要 体系 形成 基础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筛选、阐释与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曾玮 徐焰华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12,共4页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是居于高中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力与广泛解释力的概念。本研究采用编码的方法和文献分析法筛选出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容,对其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 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是居于高中地理学科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力与广泛解释力的概念。本研究采用编码的方法和文献分析法筛选出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内容,对其内涵进行阐释进而分析其特征。研究发现高中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包括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问题解决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创新能力和地理元认知能力五类。这些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具有学科性、关联性、持久性与关键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关键能力 地理学科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表水环境微塑料赋存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钦威 王鹏 +3 位作者 丁明军 张华 聂明华 黄高翔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99-4609,共11页
为阐明中国地表水环境微塑料(MPs)的赋存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已发表文献,收集了1944个采样点的MPs特征,分析地理环境和实验方法对MPs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地表水环境中MPs的丰度范围为水体0~204183items/m^(3),平均值为5465.26items... 为阐明中国地表水环境微塑料(MPs)的赋存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已发表文献,收集了1944个采样点的MPs特征,分析地理环境和实验方法对MPs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地表水环境中MPs的丰度范围为水体0~204183items/m^(3),平均值为5465.26items/m^(3),沉积物0~79931items/kg,平均值为1374.51items/kg.中国地表水环境中MPs丰度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水体中,内陆河流域MPs平均丰度最高(13185.77items/m^(3)),东南诸河流域(2678.07items/m^(3))的平均丰度最低.沉积物中,淮河流域的MPs平均丰度(2145.61items/kg)最高,而海河流域(294.82items/kg)最低.水体和沉积物中MPs的形态主要以纤维状(58.29%/47.21%)、碎块状(23.20%/30.03%)为主.粒径以小型MPs(<0.5mm)(59.61%/62.76%)为主.颜色以透明(30.18%/28.17%)为主.微塑料材质主要为聚乙烯(PE)(25.49%/27.78%)、聚丙烯(PP)(25.36%/22.69%)等.水体微塑料特征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丰度、形状和颜色特征均与自然环境因子(气温,降水)显著相关.沉积物MPs特征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丰度、形状和粒径特征与社会经济环境因子(GDP、夜光强度、人口密度)显著相关.不同实验处理下的MPs特征,包括丰度、形态、颜色和聚合物类型均有显著差异;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显示,实验处理过程对MPs特征的影响与地理环境相当;缺乏标准化的实验方法使得不同实验结果难以比较和验证,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标准化的实验过程,减少实验处理对MPs观测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环境 微塑料特征 赋存特征 驱动因素 地理环境 实验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造诗情画意氛围,提升地理课堂育人价值——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绮雯 江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44-47,共4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学科的价值不断得到拓展,包括了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为探讨地理课堂的育人价值观融合,在课堂上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水平地带性知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学科的价值不断得到拓展,包括了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为探讨地理课堂的育人价值观融合,在课堂上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水平地带性知识点为例,通过情境创设,融合中华古诗词和祖国秀丽风光,在地理文化熏陶下学习知识,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在构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理课堂上进行探索与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价值 地理文化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水平地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鑫 徐丽婷 +1 位作者 周达宝 徐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0-330,共11页
[目的]探究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与促进乡村治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核密度估计、重心迁移模型研究2000—2020年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 [目的]探究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与促进乡村治理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核密度估计、重心迁移模型研究2000—2020年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借助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1)江西省乡村聚落斑块数量减少而规模扩大。不同聚落规模差异先增后减,聚落不规则程度保持较低水平。(2)江西省乡村聚落分布总体变化较小,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表现出“中密周疏,北密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3)江西省乡村聚落的重心在20年间较为稳定,均位于丰城市西南部。(4)江西省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 m,坡度在5°~15°的地区,并且受河流、县乡道影响显著,而铁路、高速、国道、省道对其影响较小。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有所增大,其中粮食作物产值、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耕地面积影响较大。[结论]2000—2020年江西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总体较为稳定,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因素均对聚落分布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江西省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的分析与反思——以江西省为例
14
作者 谢琦 陈伟 蒋梅鑫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2-64,共3页
教师招聘考试作为一门选拔性考试,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的命制,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注重对考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致力于选拔“四有... 教师招聘考试作为一门选拔性考试,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的命制,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注重对考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致力于选拔“四有”好老师。本文将以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为例,分析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及特点,从而为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的完善和考生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师 招聘考试 试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府采购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特征与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菁 钟业喜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9,共11页
深入刻画政企关联网络有助于理解政府和企业关联隐含下的城市经济互动并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政府采购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探究城市群政企关联城市网络的格局特征,并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从邻近性和城市属... 深入刻画政企关联网络有助于理解政府和企业关联隐含下的城市经济互动并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政府采购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探究城市群政企关联城市网络的格局特征,并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从邻近性和城市属性视角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采购方式以公开招标为主,地理距离衰减的阻滞效应对采购方式产生影响;省会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政府采购网络中的主导,武汉和长沙的最强联系指向明显,九江在网络中的桥梁作用较为突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联系以子城市群内部联系为主,跨省域的联系较弱,承担“经纪人”角色的板块四发挥了中介作用促进关系在整体网络中的连接和传导;长江中游城市群政企关联网络受到邻近性和城市属性的影响,经济邻近、组织邻近、财政支出和市场环境起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和经济规模对城市网络起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关联 城市网络 长江中游城市群 流空间理论 邻近性 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尾消落带生态综合修复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仔伟 钟文军 +3 位作者 廖伟 梅雅茹 赵玉枭 冯激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水陆频繁变动的库尾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和湿地功能退化,是水库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域。当前应对“夏高水,秋冬长旱”的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效果并不理想。在景德镇市玉田湖库尾消落带应用林泽生态系统构建和生境多样化再造的综合修... 水陆频繁变动的库尾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和湿地功能退化,是水库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域。当前应对“夏高水,秋冬长旱”的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效果并不理想。在景德镇市玉田湖库尾消落带应用林泽生态系统构建和生境多样化再造的综合修复技术,在消落带设置低堰碟形湖和生境岛,低堰和生境岛以中山杉等乔木优化构建林泽生境,林下搭配灌木,构建了近自然的“乔-灌-草”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林泽-生境再造综合修复技术实施后消落带湿地功能得到恢复,玉田湖区域景观质量得到提升,消落带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达1.69,库尾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明显。该修复模式可为亚热带湖库库尾消落带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尾消落带湿地 综合修复模式 林泽构建 生境多样化 生态修复 玉田湖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景三维的虚实互动的皮划艇运动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吴建华 孔祥麟 +2 位作者 涂浩文 龚志刚 郭鹏程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1-248,共8页
皮划艇运动作为奥运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其训练阶段目前尚未广泛应用高精度定位和地图的可视化技术。针对这一缺口,该文提出了一种国内首创的基于实景三维的皮划艇运动监控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高精度定位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虚实轨迹融合... 皮划艇运动作为奥运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其训练阶段目前尚未广泛应用高精度定位和地图的可视化技术。针对这一缺口,该文提出了一种国内首创的基于实景三维的皮划艇运动监控系统。该系统集成了高精度定位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虚实轨迹融合技术,为运动员和教练提供了一个直观且精确的数据分析平台。该文首先概述了系统建设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阐述了系统的架构、主要功能以及数据库设计,最后利用Cesium三维地球引擎、ArcGIS Server地图服务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和WebSocket等技术进行了软件系统实现,并对关键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说明。系统核心功能涵盖了训练场的三维可视化、场馆查询与定位、虚实轨迹数据接入、实时定位监控、轨迹回放以及数据分析等,具备高精度定位、三维实景可视以及虚实融合等独特特点。此系统的应用有利于提升皮划艇训练的效率和质量,并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划艇运动 地理信息系统 实景三维 定位监控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成及其与Cd^(2+)络合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以豪 倪才英 +2 位作者 黎衍亮 肖罗长 简敏菲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镉(Cd)是我国稻田土壤超标率最高的重金属污染物。土壤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影响Cd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稻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同时稻田种养作为重要的生态农业模式,稻田环境改建和养殖等环节会改变DOM,但稻田以及稻田种养过程中土... 镉(Cd)是我国稻田土壤超标率最高的重金属污染物。土壤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影响Cd的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稻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同时稻田种养作为重要的生态农业模式,稻田环境改建和养殖等环节会改变DOM,但稻田以及稻田种养过程中土壤DOM与Cd^(2+)的络合过程尚未清晰。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和二维相关分析、修正型Stern-Volmer络合反应模型等方法,以稻虾种养(RS)和水稻单作(CK)两种模式作为试验对象,对稻田土壤DOM与Cd^(2+)的络合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RS与CK土壤DOM组分相似,包括一个色氨酸物质组分(C1)和三个类腐殖质组分(C2、C3、C4),相比CK,RS的C2和C4比例低,C3比例较高,C1差异不显著;紫外吸光度CK较RS高,吸收峰位于200~230 nm;同步荧光和二维相关分析表明,两种稻田系统土壤DOM荧光强度随Cd^(2+)增加而发生变化,但不同模式土壤DOM与Cd^(2+)的络合顺序不同,RS土壤DOM与Cd^(2+)发生络合作用的顺序依次为腐殖质(310 nm)、色氨酸、腐殖质(375 nm),而CK为色氨酸、腐殖质(375 nm)、腐殖质(310 nm);络合反应模型表明稻田土壤DOM中色氨酸组分C1和富里酸组分C4与Cd^(2+)络合后发生了显著的荧光猝灭,且C1和C4的络合常数lgK值表现为RS>CK。上述结果表明,RS与CK的土壤DOM均以腐殖质为主,但二者组成比例不同,DOM中存在较多芳香结构,这影响了腐殖质DOM与Cd^(2+)的络合稳定性,种养同时也增强了色氨酸和富里酸DOM与Cd^(2+)的络合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稻田土壤Cd的污染机理研究及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稻虾种养 溶解性有机质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然科学基金角度探析湿地科学基础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阳 张中浩 +4 位作者 安雨 蔡顺 杨艳丽 张琍 熊巨华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2,共13页
湿地作为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较为活跃的地理单元,在调蓄洪水、水质净化、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与人类福祉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湿地科学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撑科... 湿地作为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较为活跃的地理单元,在调蓄洪水、水质净化、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与人类福祉和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湿地科学是地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撑科学发展、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湿地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也是推动湿地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驱动力,项目资助情况可反映湿地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本文梳理了1986-2023年地理科学学科资助下(申请代码D01),项目题目或关键词中包含“湿地”“沼泽”“泥炭地”“红树林”或“滩涂”,共计资助的519个湿地科学相关项目。研究从项目申请代码、研究区域、研究内容、关键词等角度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科学资助项目经历了从2002-2012年、2013-2023年2个“十年”快速增长与平稳增长阶段;获得资助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景观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D0105)、遥感科学(D0113)和生物地理与土壤地理(D0103)3个申请代码。研究对象上,以内陆沼泽湿地、滨海湿地为主;研究内容上,“遥感监测”“过程”“气候变化”“植被”“功能”等内容出现频率较高。关键词网络关系显示,遥感与光谱、遥感与植被、景观与格局3对关键词共现频次较高,表征了目前湿地科学发展的地理学特点和研究方法的更迭。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科学学科正进一步优化分支学科布局与关键词,强化跨领域、跨学科交叉与融合,引导聚焦湿地科学基础理论与前沿热点,推动中国湿地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热点分析 地理科学 湿地科学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热岛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洁 赖格英 樊奥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3-668,共16页
城市热岛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城市发展与人类生活带来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影响,副高控制下的区域气流下沉,地表热量难以扩散,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明显。目前,国内外有关副高与城市热岛的研究文献不多,副... 城市热岛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城市发展与人类生活带来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影响,副高控制下的区域气流下沉,地表热量难以扩散,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明显。目前,国内外有关副高与城市热岛的研究文献不多,副高对城市热岛的作用机理、昼夜差别等尚不清楚。划分了不同城市规模等级和有无副高两种条件,用城乡二分法提取乡村背景,利用MODIS卫星的地表温度数据计算了2013—2022年7月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各规模城市的热岛强度和空间热岛比例指数(UHPI),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以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规模城市有无副高控制时的热岛特征。得到以下结论:(1)白天热岛分布空间差异大,强热岛显著分布在大城市中心,夜晚弱热岛分布面积广泛。副高控制时昼夜热岛强度高值分布在大城市,无副高控制昼夜热岛强度高值在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中。(2)夜晚各规模等级城市UHPI均值高于白天,副高控制年月的夜晚UHPI均值普遍高于无副高控制年月。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昼夜UHPI值普遍高于其他规模城市,两类小城市夜晚UHPI值高于中等城市和Ⅱ型大城市。(3)地表特征对夜晚热岛的影响显著,副高控制下的主要因子为建筑指数,无副高控制则是植被指数。影响白天热岛强度的空气质量因子是臭氧和空气质量指数,夜晚热岛的影响因子则是气溶胶。昼夜热岛强度的重要影响因子为夜间灯光和人口密度这两项社会活动因子和距离副高主体远近这类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城市规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